那道消失在屋脊的黑影刚落地不久,城南驿站的密信便已送入宫中——而此刻,紫宸殿内百官列席,气氛较昨日更显凝重。 昨夜皇帝虽未明言态度,但赫连轩与南宫璃的奏报已在朝中激起波澜。有人暗中串联,也有人悄然观望。
今日,皇帝并未像往常那样稳稳坐在龙椅上,而是站在御案前,目光扫过群臣,似在等待什么。
赫连轩与南宫璃并肩而立,二人刚踏入殿门,随行护卫已在宫门外止步。
她嘴角微扬,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回大人,民女手中确有新证。”
只见她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轻轻展开,随即高举过顶:“这是敌方账目副本,上面记着他们跟某世家私下交易的明细。其中提及‘玄影令’三字,并附有银钱往来数目。”
她话音刚落,几个老臣脸色就变了。玄影令——那可是前朝遗族的信物,早就灭绝多年了,咋会出现在这份账目里?
“荒谬!”兵部侍郎冷笑,“前朝遗族早在二十年前便已铲除殆尽,何来勾结之说?南宫姑娘莫非是想借旧事生非,搅乱朝纲?”
那女子不慌不忙,目光清冷:“要不是敌方里有前朝余孽,就是有人冒用这名号搞事。”
她顿了顿,语气陡然一沉:“不管哪种可能,都足以说明,这个组织背后的人,可不是一般的江湖势力,而是想颠覆咱们盛元根基的大敌!”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几位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中立大臣面露思索之色。
“更何况——”她指尖轻点卷轴,语速渐紧:“这账目上还有个细节,各位可能没注意。”
“就是说,所有交易都在三年内发生,而且地点都是边陲要地。这些钱,不是用来买通官员,就是用来收买军心。”
她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众人心头。边军若被策反,后果不堪设想。
“够了!”刑部尚书猛然拍案而起,“南宫璃,你不过一介女子,岂能妄论国政?所谓账目,不过是几张纸罢了,谁能证明它的真实性?”
此言一出,不少保守派大臣纷纷点头,显然这是他们早有预谋的一招:质疑证据来源,动摇其可信度。
她神色不动,唇角微勾:“大人说得对,就一张账目,肯定不足以当证据。但若再加上一名叛逃者的供词呢?”
她低语一声,镜面忽如水波荡漾,竟将审讯画面倒映于大殿铜鼎之上。
他原来是敌方情报头目,在基地那场战斗里重伤被俘。我亲自审问,他知道自己跑不了,才说了部分实情。
画面戛然而止。
满殿再度陷入沉默。
“此人是谁?”皇帝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帝缓缓点头,目光落在群臣身上。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再次发难:“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朝廷中真有内应。南宫姑娘此举,是否意在煽动君臣猜忌?”
她挑眉一笑:“大人是觉得,要是没内应,敌人就没法渗透京城?”
“正是。”礼部尚书昂首道。
那我问问大人,要是没内应,为啥昨天入城的时候,盘查我们的士兵,戴的居然是非正规军编制的佩剑?又为啥,他们腰间的铜牌上,刻着诡异的图腾?”
此言一出,几位曾在昨日见过那些士兵的大臣纷纷侧目。
还有!”她往前逼进一步:“为啥赫连世子夜探密库的时候,发现机关锁被换了?又为啥,一封没寄出去的信上,居然有赫连风的署名?”
她这一连串质问,如利箭般直指要害,殿中顿时议论纷纷。
“这……”礼部尚书一时语塞。
“大人若不信,不妨请陛下派人彻查。”若有一字虚言,南宫家自愿交出‘玄影令’信物,任朝廷处置。”
这话一出来,大家都惊了。用家族声望担保,差不多就是把整个南宫家的命运都赌上了。
皇帝望着她,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
就在此时,兵部侍郎冷哼一声:“即便如此,妇人之言,岂能定国策?南宫姑娘纵有几分聪慧,终究是女儿身,岂能干预朝政?”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
她眼睛一亮,笑意未减:“要是女人没智慧,咋辅佐君王?先帝的贵妃就参与过军机大事,前朝也有好多女官掌管文书典籍,难道她们都没本事?”
她语气柔和,却句句如刀,毫不留情。
“更何况!”她转身对着皇帝,抱拳一拜:“陛下曾经答应过南宫家,特使能代表江湖各派发言。今日民女所言,皆为江湖势力之所见所闻,若因身份而被驳斥,岂非寒了天下人心?”
皇帝闻言,目光微动,手中的玉如意轻轻一转。
这时,一名年长官员站出,拱手道:“陛下,南宫姑娘说的,虽然有点激进,但也不是没道理。若真有内应潜伏朝中,当尽早查明,以防后患。”
另一名中立派大臣也缓缓点头:“臣以为,可先封锁可疑据点,再派人秘密调查,不宜轻举妄动。”
皇帝看着群臣,嘴角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好。”他淡淡开口,“那就依你所言,先行封锁。”
说罢,他缓缓起身,拂袖离去。
“退朝——”
太监高声唱喏,群臣纷纷低头行礼。
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松动。
但他们还未及多想,忽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赫连世子,南宫姑娘。”一名心腹亲卫低声禀报,“府外来了个自称‘御史台使者’的人,说是有重要情报要呈交。”
南宫璃眉头微蹙,正欲开口,却被赫连轩轻轻按住手臂。
“别急。”他低声道,“我们先回去。”
说罢,他环顾四周,只见几道目光仍在暗中打量着他们,仿佛在等待什么。
风掠过宫墙,卷起几片落叶,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正在逼近。
而在远处,站在高楼之上,一名身穿官袍的男子手中握着一枚铜牌,上面刻着诡异图腾——与昨日入城时那名士兵腰间的,一模一样。
今日,皇帝并未像往常那样稳稳坐在龙椅上,而是站在御案前,目光扫过群臣,似在等待什么。
赫连轩与南宫璃并肩而立,二人刚踏入殿门,随行护卫已在宫门外止步。
她嘴角微扬,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回大人,民女手中确有新证。”
只见她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轻轻展开,随即高举过顶:“这是敌方账目副本,上面记着他们跟某世家私下交易的明细。其中提及‘玄影令’三字,并附有银钱往来数目。”
她话音刚落,几个老臣脸色就变了。玄影令——那可是前朝遗族的信物,早就灭绝多年了,咋会出现在这份账目里?
“荒谬!”兵部侍郎冷笑,“前朝遗族早在二十年前便已铲除殆尽,何来勾结之说?南宫姑娘莫非是想借旧事生非,搅乱朝纲?”
那女子不慌不忙,目光清冷:“要不是敌方里有前朝余孽,就是有人冒用这名号搞事。”
她顿了顿,语气陡然一沉:“不管哪种可能,都足以说明,这个组织背后的人,可不是一般的江湖势力,而是想颠覆咱们盛元根基的大敌!”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几位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中立大臣面露思索之色。
“更何况——”她指尖轻点卷轴,语速渐紧:“这账目上还有个细节,各位可能没注意。”
“就是说,所有交易都在三年内发生,而且地点都是边陲要地。这些钱,不是用来买通官员,就是用来收买军心。”
她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众人心头。边军若被策反,后果不堪设想。
“够了!”刑部尚书猛然拍案而起,“南宫璃,你不过一介女子,岂能妄论国政?所谓账目,不过是几张纸罢了,谁能证明它的真实性?”
此言一出,不少保守派大臣纷纷点头,显然这是他们早有预谋的一招:质疑证据来源,动摇其可信度。
她神色不动,唇角微勾:“大人说得对,就一张账目,肯定不足以当证据。但若再加上一名叛逃者的供词呢?”
她低语一声,镜面忽如水波荡漾,竟将审讯画面倒映于大殿铜鼎之上。
他原来是敌方情报头目,在基地那场战斗里重伤被俘。我亲自审问,他知道自己跑不了,才说了部分实情。
画面戛然而止。
满殿再度陷入沉默。
“此人是谁?”皇帝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帝缓缓点头,目光落在群臣身上。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再次发难:“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朝廷中真有内应。南宫姑娘此举,是否意在煽动君臣猜忌?”
她挑眉一笑:“大人是觉得,要是没内应,敌人就没法渗透京城?”
“正是。”礼部尚书昂首道。
那我问问大人,要是没内应,为啥昨天入城的时候,盘查我们的士兵,戴的居然是非正规军编制的佩剑?又为啥,他们腰间的铜牌上,刻着诡异的图腾?”
此言一出,几位曾在昨日见过那些士兵的大臣纷纷侧目。
还有!”她往前逼进一步:“为啥赫连世子夜探密库的时候,发现机关锁被换了?又为啥,一封没寄出去的信上,居然有赫连风的署名?”
她这一连串质问,如利箭般直指要害,殿中顿时议论纷纷。
“这……”礼部尚书一时语塞。
“大人若不信,不妨请陛下派人彻查。”若有一字虚言,南宫家自愿交出‘玄影令’信物,任朝廷处置。”
这话一出来,大家都惊了。用家族声望担保,差不多就是把整个南宫家的命运都赌上了。
皇帝望着她,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
就在此时,兵部侍郎冷哼一声:“即便如此,妇人之言,岂能定国策?南宫姑娘纵有几分聪慧,终究是女儿身,岂能干预朝政?”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
她眼睛一亮,笑意未减:“要是女人没智慧,咋辅佐君王?先帝的贵妃就参与过军机大事,前朝也有好多女官掌管文书典籍,难道她们都没本事?”
她语气柔和,却句句如刀,毫不留情。
“更何况!”她转身对着皇帝,抱拳一拜:“陛下曾经答应过南宫家,特使能代表江湖各派发言。今日民女所言,皆为江湖势力之所见所闻,若因身份而被驳斥,岂非寒了天下人心?”
皇帝闻言,目光微动,手中的玉如意轻轻一转。
这时,一名年长官员站出,拱手道:“陛下,南宫姑娘说的,虽然有点激进,但也不是没道理。若真有内应潜伏朝中,当尽早查明,以防后患。”
另一名中立派大臣也缓缓点头:“臣以为,可先封锁可疑据点,再派人秘密调查,不宜轻举妄动。”
皇帝看着群臣,嘴角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好。”他淡淡开口,“那就依你所言,先行封锁。”
说罢,他缓缓起身,拂袖离去。
“退朝——”
太监高声唱喏,群臣纷纷低头行礼。
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松动。
但他们还未及多想,忽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赫连世子,南宫姑娘。”一名心腹亲卫低声禀报,“府外来了个自称‘御史台使者’的人,说是有重要情报要呈交。”
南宫璃眉头微蹙,正欲开口,却被赫连轩轻轻按住手臂。
“别急。”他低声道,“我们先回去。”
说罢,他环顾四周,只见几道目光仍在暗中打量着他们,仿佛在等待什么。
风掠过宫墙,卷起几片落叶,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正在逼近。
而在远处,站在高楼之上,一名身穿官袍的男子手中握着一枚铜牌,上面刻着诡异图腾——与昨日入城时那名士兵腰间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