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轩独自待在庭院中,手中攥着一封尚未拆封的密函,眉头紧锁。 夜风穿廊而过,卷起几片枯叶,在青石板上打着旋儿。远处灯火微晃,似有谁在窗后走动。
他没有回房,而是缓步走向书房,脚步沉稳,却带着几分迟疑。那场朝堂之争虽已落幕,可他心中并未轻松。赵家虽受挫,但其背后势力仍未浮出水面,更令他不安的是——南宫璃昨日那一眼,分明藏着更深的谋划。
推开书房门,烛火映出一道纤影。南宫璃正靠着桌子坐着,手里铜镜闪着幽光,像是在看啥。她听到声音,没抬头,只轻声说:“你来啦。”
“你等我?”赫连轩将密函置于案上,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镜子上,“又看到了什么?”
南宫璃慢慢合上镜盖,抬头看他,眼神复杂:“你今天在殿上提出军械分权那事儿,看着是赢了,其实才刚开始。要是不从根本上把这王朝的制度改了,再好的办法也撑不了多久。”
赫连轩微微皱眉:“你是说……改革不能止步于此?”
“不止不能止步,”她语气坚定,“还必须加快步伐。”
话音刚落,铜镜忽地一震,镜面泛起涟漪般的波纹。南宫璃指尖轻点,画面浮现——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流民成群,衣衫褴褛,孩童啼哭,老人倒毙路旁。画面一闪而逝,却足以令人胆寒。
“这是……未来?”赫连轩瞳孔微缩。
“要是不改律法、赋税和官制,十年之内,盛元肯定得乱套。”南宫璃小声说,“老百姓又不是铁打的,压得越狠,反抗得越厉害。”
赫连轩沉默片刻,缓缓道:“你说的,我都明白。可现在朝中局势尚不稳定,世家虎视眈眈,若贸然提出如此激进的改革,恐怕会引来更大反扑。”
“所以,我们要换一种方式。”南宫璃轻轻一笑,眼中光芒闪烁,“不是推翻旧制,而是让它自己崩塌。”
赫连轩挑眉:“哦?”
“律法、赋税、官制,这三者是支撑整个王朝的根本。”她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我们不必正面撼动它,而是从内部入手——让律法变得公正,让赋税趋于合理,让官员不再只看家世出身。”
赫连轩听罢,不禁苦笑:“听起来像是要重新制定一个全新的社会规则。”
“正是如此。”南宫璃眼神坚定,“一个公平、公正、能让人真正靠自身能力崛起的社会。不只是女子可以掌握命运,所有人都该有这个机会。”
赫连轩看着她,忽然觉得有些陌生。那个曾经只为家族利益而来、冷眼旁观的南宫璃,如今竟站在他面前,说出这般宏愿。
他低声问:“你为何突然想得这么远?”
南宫璃沉默片刻,轻声道:“因为我看到了未来。那些倒在路边的孩子,那些被逼卖儿鬻女的百姓……他们不该承受这一切。我不想等到事情不可收拾时才去补救,我想在它还没爆发前,就把它扭转过来。”
赫连轩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点头:“好,我陪你疯一次。”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我会先从兵部和工部着手,逐步推动赋税与律法改革试点。至于官制……恐怕得等时机成熟。”
南宫璃嘴角微扬:“我知道你不信一步登天,但我们可以一步步来。”
两人对视,彼此眼中皆有坚定。
这时,铜镜再度泛起微光,一道模糊的画面浮现——一位女子抱着孩子跪在街头,身后城墙倾塌,人群四散奔逃。
南宫璃心头一震,迅速收起镜子,转头看向赫连轩:“明日,我要进宫一趟。”
“做什么?”他问。
“见皇帝。”她语气平静,“关于‘律法改革’,我有些想法,想亲自告诉他。”
赫连轩看着她,许久才道:“你确定?此举风险不小。”
“我知道。”她淡淡一笑,“但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赫连轩望着她,最终轻轻点头:“那我去安排。”
夜色渐深,书房内只剩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的身影。窗外风声依旧,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而此刻,他们已做好准备。
他没有回房,而是缓步走向书房,脚步沉稳,却带着几分迟疑。那场朝堂之争虽已落幕,可他心中并未轻松。赵家虽受挫,但其背后势力仍未浮出水面,更令他不安的是——南宫璃昨日那一眼,分明藏着更深的谋划。
推开书房门,烛火映出一道纤影。南宫璃正靠着桌子坐着,手里铜镜闪着幽光,像是在看啥。她听到声音,没抬头,只轻声说:“你来啦。”
“你等我?”赫连轩将密函置于案上,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镜子上,“又看到了什么?”
南宫璃慢慢合上镜盖,抬头看他,眼神复杂:“你今天在殿上提出军械分权那事儿,看着是赢了,其实才刚开始。要是不从根本上把这王朝的制度改了,再好的办法也撑不了多久。”
赫连轩微微皱眉:“你是说……改革不能止步于此?”
“不止不能止步,”她语气坚定,“还必须加快步伐。”
话音刚落,铜镜忽地一震,镜面泛起涟漪般的波纹。南宫璃指尖轻点,画面浮现——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流民成群,衣衫褴褛,孩童啼哭,老人倒毙路旁。画面一闪而逝,却足以令人胆寒。
“这是……未来?”赫连轩瞳孔微缩。
“要是不改律法、赋税和官制,十年之内,盛元肯定得乱套。”南宫璃小声说,“老百姓又不是铁打的,压得越狠,反抗得越厉害。”
赫连轩沉默片刻,缓缓道:“你说的,我都明白。可现在朝中局势尚不稳定,世家虎视眈眈,若贸然提出如此激进的改革,恐怕会引来更大反扑。”
“所以,我们要换一种方式。”南宫璃轻轻一笑,眼中光芒闪烁,“不是推翻旧制,而是让它自己崩塌。”
赫连轩挑眉:“哦?”
“律法、赋税、官制,这三者是支撑整个王朝的根本。”她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我们不必正面撼动它,而是从内部入手——让律法变得公正,让赋税趋于合理,让官员不再只看家世出身。”
赫连轩听罢,不禁苦笑:“听起来像是要重新制定一个全新的社会规则。”
“正是如此。”南宫璃眼神坚定,“一个公平、公正、能让人真正靠自身能力崛起的社会。不只是女子可以掌握命运,所有人都该有这个机会。”
赫连轩看着她,忽然觉得有些陌生。那个曾经只为家族利益而来、冷眼旁观的南宫璃,如今竟站在他面前,说出这般宏愿。
他低声问:“你为何突然想得这么远?”
南宫璃沉默片刻,轻声道:“因为我看到了未来。那些倒在路边的孩子,那些被逼卖儿鬻女的百姓……他们不该承受这一切。我不想等到事情不可收拾时才去补救,我想在它还没爆发前,就把它扭转过来。”
赫连轩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点头:“好,我陪你疯一次。”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我会先从兵部和工部着手,逐步推动赋税与律法改革试点。至于官制……恐怕得等时机成熟。”
南宫璃嘴角微扬:“我知道你不信一步登天,但我们可以一步步来。”
两人对视,彼此眼中皆有坚定。
这时,铜镜再度泛起微光,一道模糊的画面浮现——一位女子抱着孩子跪在街头,身后城墙倾塌,人群四散奔逃。
南宫璃心头一震,迅速收起镜子,转头看向赫连轩:“明日,我要进宫一趟。”
“做什么?”他问。
“见皇帝。”她语气平静,“关于‘律法改革’,我有些想法,想亲自告诉他。”
赫连轩看着她,许久才道:“你确定?此举风险不小。”
“我知道。”她淡淡一笑,“但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赫连轩望着她,最终轻轻点头:“那我去安排。”
夜色渐深,书房内只剩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的身影。窗外风声依旧,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而此刻,他们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