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朝堂上的新变革-《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

  残阳如血,映照着京城的宫墙,赫连轩与南宫璃并肩而行,身后是昨夜一战的余烬未消,前方却是另一场风暴的开端。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南宫璃轻声道,手中铜镜微微泛光,仿佛在预示什么。

  赫连轩目光冷峻,步伐坚定:“我们也不会。”

  晨钟初响,朝堂之上风云再起。皇帝已下旨,将推行新政,削弱世家权势,加强中央集权。这一纸诏令,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杀机——它不仅是对皇权的巩固,更是对四大家族的一次试探。

  赫府与南宫家虽未明言表态,但早已成为众矢之的。

  御书房外,一名小太监神色慌张地穿梭于回廊之间,手中紧握一封密函。他并不知道,自己正被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

  “那人身上有东西。”南宫璃站在远处阁楼之上,轻轻拂过幻影时空镜,镜面微动,竟映出那封密函的内容轮廓。

  “走,去看看。”赫连轩低声道,身形一闪,已然掠过数丈屋檐。

  两人悄无声息地潜入御书房侧殿,借着南宫璃镜中映照的侍卫巡逻路线,避开层层守卫,直抵存放重要文书的偏房。

  “东南角通风口,换岗间隙只有两刻钟。”她低声提醒。

  赫连轩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小瓶迷香,悄然打开窗棂,将其洒入室内。片刻后,两名守卫眼皮沉重,缓缓倒地。

  二人迅速翻阅案上文件,只见其中一份诏书尤为引人注目:

  “今欲裁撤各世家私兵编制,收归朝廷统辖;另设监察使,巡访各地世家,以察其是否忠于王室。”

  南宫璃眉头微蹙:“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基。”

  赫连轩冷笑一声:“看来皇帝也坐不住了。”

  就在此时,一道墨笔批注引起他们的注意——

  “南疆云氏,可为外援。”

  字迹遒劲有力,落款却模糊不清。

  “云氏?”南宫璃喃喃,“偏远之地的小世家,怎会出现在这里?”

  赫连轩沉思片刻,道:“或许是皇帝在布棋,我们得先摸清他的意图。”

  回到赫府议事厅,赫连轩召集家中长老,一一询问家族现状。

  “如今军中仍有三成兵力在我掌控之中,若朝廷强行收编,恐怕会引起动荡。”一位老将忧心忡忡。

  “资金虽暂时稳住,但若无长期收入来源,终究难以支撑。”另一名管事皱眉。

  赫连轩听完,心中已有计较,随即下令:“立即着手整顿军务,确保万无一失。同时,派遣心腹前往各大商号,重谈合作条款。”

  与此同时,南宫璃则返回南宫家,调动“暗影阁”情报网,搜集各方反应。

  她在街头茶肆听闻一则传言:

  “听说有个神秘组织正在联络各世家,想要联手对抗朝廷改革。”

  她不动声色地记下,又在一间黑市酒楼听到更令人不安的消息:

  “最近有人高价收购‘天火散’,据说能引发大火,烧毁整座城池。”

  南宫璃心头一震,立刻传信给赫连轩。

  “看来,不只是皇室想动我们。”

  夜幕降临,赫连轩与南宫璃独坐书房,烛火摇曳,映照出他们略显疲惫的脸庞。

  “你打算怎么办?”她轻声问。

  赫连轩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我主张加强军备,稳固根基。只要军队还在手中,我们就还有谈判的资本。”

  南宫璃却不以为然:“江湖人脉同样重要。现在正是拉拢人心的好时机,那些不满新政的世家、游侠、门派,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两人争执不下,气氛一时凝滞。

  良久,南宫璃忽然轻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联手对付新势力吗?那时候,你主战,我主谋,配合得天衣无缝。”

  赫连轩眼神微动,缓缓点头:“是啊,那次我们赢了。”

  “所以这次,也不能只靠一方。”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斗,“军事是根基,江湖是羽翼。二者缺一不可。”

  赫连轩沉吟许久,终于颔首:“你说得对。”

  于是,一个初步的计划浮出水面:赫家负责稳住军中局势,南宫家则在江湖中广结盟友,寻找潜在的合作对象。

  而在讨论过程中,南宫璃无意间提到一个名字——

  “青莲山庄。”

  赫连轩一怔:“那个传闻中隐居江湖、不问世事的山庄?”

  “不是传闻。”南宫璃眸光微闪,“而是真实存在,只是从未现身而已。”

  “你怎么知道?”他追问。

  她没有回答,只是淡淡一笑:“有些秘密,还是留到关键时刻再说吧。”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百官齐聚。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群臣,语气淡然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自即日起,设立监察司,专责查办世家私兵之事。若有违抗者,视为叛逆。”

  话音落下,群臣哗然。

  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意味深长。

  “变革开始了。”她低声说道。

  “那么……我们也该行动了。”他回应。

  就在这一刻,一名内侍匆匆步入大殿,手中捧着一封急报。

  “启禀陛下,边关传来消息——南疆云氏突然发难,袭击边境驻军!”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皇帝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玉佩“啪”地一声掉落在地,碎成两半。

  而赫连轩与南宫璃,则在那一瞬间,几乎同时意识到——

  这,才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