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工坊,高炉,人心叵-《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汤和率领的马鞍山驻军,马昕清易的接收了。

  以三位淮西老人加上李文忠,组成控制机构,将马昕解放了。此刻,百废待兴,万籁俱静。

  几人火急火燎的来到孤山,这里探测出来,是一个非常大的矿脉。

  马昕等人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来到这里。

  望着荒凉的地面,些许的枯枝杂草。马昕踏在石头上,极目眺望。只有些许的营帐扎在几个山头。

  “老陈头,这里的情况勘察的如何了,堪舆图出来了没有?”

  探索队长,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大人已经探索出来了,请看!”

  数十名探索队员,将枯黄的图纸打开,有数米之大,用的都是四海商行研制出来,稍微厚重的一些纸。

  望之,笔墨都是新的。

  老陈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给马昕等人介绍这里的地形,以及开采的方式。

  “此地距离县城,以及楼堡比较近的都在数里之外啊。看来工程量还是比较大的啊。”望着堪舆图,马昕思考片刻。

  朝着身后传经兵道:“来人,命令李文忠将俘虏押送过来,建立根据地。我要建立足够万人居住的地方。”

  随后,他继续道:“将神机营所属,全部拉过来。以后这里就是我等根据地了。”

  伴随着一个个传经兵的远去,朱元璋麾下,所有部门为此让路。

  烟尘滚滚,大建设开始了。

  修建了居住区,驻军区,工坊区,冶炼区,采矿区,指挥区,研发区。

  短短几天时间的这里人潮汹涌,沦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冶炼区,一座座高大的炼钢炉被竖起来了。

  “你们记住,一切以省力,安全为主。那些滑轮,其他工具,能用的都给我用上。”

  马昕带着一批人四处查看,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一些思路传递给工匠。

  一筐筐煤炭,一筐筐铁矿被运送到这里。独轮车,木制的上料器械,都被打造出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能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的,缺少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挥其才智。

  “大人,火力还是不太够啊。我等用了鼓风机,用了很多方式,批量炼铁也不过提升了这么些啊。”

  马昕呵呵一笑,“慢慢来吧,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想法的都可以试一试,有重大作用的,都有赏银可拿。”

  很快,马昕一伙人来到工匠区。

  这里占地面积非常宽广,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工坊竖立起来,一些比较着急的武器优先打造。

  包括弩箭,包括钢刀,长矛。

  “大人,用了这种方法,每个工坊打造一个零件的方式,我们出货速度快了不少啊。”在工匠区负责人的带领下,马昕到处视察。

  “继续吧,前方战争此起彼伏,需要这些武器,你们两班倒,不要让打造速度停下来。”马昕简单说了几句,就离开了这里。

  马昕也只知道大概,短短几天,脑细胞都不够用了,一时间开了这么大的摊子。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大人,吃一点吧。”

  在马汉他们的引领下,马昕走进一个稍微正规点的帐篷里。

  吃的也很简单,炖羊肉,饼,还有两个当季的小菜。

  刚打造的桌上,还有木质的清香味。

  “一起吃吧!”

  马昕让几人一块吃,这种时候,不在乎什么了,能吃饱就行。

  用羊汤泡着饼,

  马昕道:“现在战况如何呢?已经十几天了,支援部队应该都到指定位置了吧?”

  吴桢手下的那个百户开口道:“启禀大人,常将军已经和那边交战了,已经打了几个试探仗。

  我们没吃亏。只是那支部队,有些缩头乌龟,并不好啃。”

  马昕点了点头,吃了口羊汤:“徐达将军那边呢,应该和明玉珍交手了吧?”

  百户道:“大人,明玉珍的舰队,化整为零,如同万条泥鳅一样,让人疲于奔命,难以对其造成沉重的打击。

  他们那边缺少箭矢。”

  马昕喝下最后一点羊汤,对着王朝道:“将这里新打造的万支箭,全部送到徐达那里,水战,弓箭恐怕不能缺少啊。

  这种消耗品,多多益善。”

  王朝叹息:“大人,箭头,箭身还好说,箭羽没有多少了啊,这禽羽很缺少啊。”

  情况马昕也很清楚,有些东西平时没什么,一到战时就是紧缺的战略物资了。

  “派人继续收集,让夜不收,让四海商行在掌控渠道内,不限量给我收集。那些好东西,也不要藏着掖着了。

  财散人聚。去给他们说,大胆的发展,有能力的都提上来。”马昕咬着干饼。给四海商行联系人下达指令。

  “是,大人。”

  “对了,我姐他们接过来了没有,如今应天更安全一些。”

  “大人,自己安排人接去了。听上位说,要将城内暗流扫荡后,一切安全了,让她们再进城。”

  “行,派最信得过的弟兄们去。”

  马昕三言两语,将一切安排就绪,吃完羊汤,迎着光芒,马昕走到营寨外围,望着远方。

  “看来朱重八在下一盘大棋啊,这应天能不能拧成一股绳,就看他如何抉择了。”

  远处,一辆辆驴车,拉着物资,成群结队的朝着连绵的建筑群里涌来。

  这个地方,吞噬物资的能力,也不是一点两点啊。

  这里,还需要马昕坐镇。

  而遥远的应天城,防备相当空虚,只有朱元璋麾下亲兵驻守。

  应天原嘟督府,如今的应天府衙。

  朱元璋一身暗紫色的长袍,站在府衙门口,今日他将要接见几个核心人物。

  府衙之内,人潮涌动。

  后院被打扫的很干净,摆放着几十桌。今日朱元璋,要见见应天的地头蛇,

  看一看,哪些可用,哪些是潜在的敌人。

  这是一群聪明绝顶的人物,见人说人话,一个个趾高气昂,穿着考究。

  “你们说这红巾大帅,叫我们会干嘛?”一个身穿汉服,款式很深沉的老者,在打探信息。

  “老李啊,你换了元服,穿了汉服,还真以为和他们一道的么?

  他们就是一群土匪,等着被宰吧。”黑衣的身影,眼神有些阴鸷。和他似乎不太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