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飞虎阁内,心念起-《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应天城的喧嚣,在暮色中渐浓,秦淮河畔的灯火次第亮起,将这座龙盘虎踞的城池映得如同白昼。

  城西的“第一楼”依旧人声鼎沸,楼下酒肆里,贩夫走卒、商贾士子推杯换盏。

  喧闹声,顺着雕花木窗飘向街面。

  可三楼最深处的雅间“飞虎阁”外,却静得连风过檐角的声响,都清晰可闻。

  两名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正立在走廊尽头的阴影里。

  正是朱元璋的长子小朱标与心腹谋士马熙(化名)。

  “标儿,这就是元庭,肆无忌惮!”

  飞虎阁外,四名身着元廷,怯薛军服饰的卫士持刀而立,玄色铠甲在灯火下泛着冷光,

  腰间弯刀的刀柄,上镶嵌着鎏金纹饰,

  那是只有护卫皇室的怯薛军,才有的规制。

  更让他们心头一沉的是,卫士领口绣着的“元”字图腾,在昏暗中如同蛰伏的猛兽,压得人喘不过气。

  “舅舅,你看清了?”朱标声音发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方才飞虎阁的那三人,为首者锦袍玉带,气度雍容,倒像是……”

  马熙脸色凝重如铁,抬手按住朱标的手臂,示意他压低声音:“标公子,莫要声张!

  那为首之人,才是正主。

  我虽未得见全貌,可他身后两人,其一身着玄色便服,身形挺拔如松,眉眼间带着一股杀伐之气

  ——那是王保保!元廷的河南王,察罕帖木儿之子!”

  “王保保?!”朱标瞳孔骤缩,倒抽一口凉气,

  “便是那个连败红巾军,军数员大将,

  被父王称为‘天下奇男子’的王保保?他竟亲自来了应天?”

  “不止!”

  马熙的声音压得更低,目光死死盯着飞虎阁紧闭的木门,“你再看那第三人,青衫布履,虽不起眼,可他腰间挂着的银鱼袋,乃是元廷户部尚书的信物。

  我曾见过吕昶大人的画像,那人……

  正是掌管天下钱财的汉人尚书吕昶!”

  朱标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腰间玉佩。

  他自幼随父征战,见惯了阵前厮杀,却从未像此刻这般心惊

  ——王保保是元廷的擎天柱石,吕昶是元廷的“钱袋子”,

  这两人同时现身应天,已是惊天动地,可那为首的锦袍人,

  竟能让王保保与吕昶同时随行,其身份之尊贵,简直不敢想象。

  “这等人物亲自出马,不亚于当年关羽单舟过江!”

  马熙的声音里满是震惊,指尖微微颤抖,“标公子,你想过吗?

  能让王保保俯首、吕昶相随的,整个大元境内,唯有……

  黄金家族的血脉!”

  “黄金血脉?!”

  朱标倒吸一口凉气,眼前瞬间浮现出元廷皇室的图腾

  ——那是一只盘旋在雪山之巅的金翅大鹏,象征着成吉思汗后裔的至高权柄。

  他猛地后退半步,撞在走廊的木柱上,发出一声轻响,吓得连忙捂住嘴。

  “嘘!”马熙急忙拉着他往阴影里缩了缩,

  “这等人物驾临应天,绝非小事。

  王保保善用兵,吕昶善理财,再加上一位黄金血脉的后裔……

  他们定是为大帅而来,想要瓦解我军士气,甚至……

  图谋应天!

  这等人物,绝对是心腹大患!若不早做防备,恐生大变!”

  朱标定了定神,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点头道:“舅舅所言极是。

  此事关乎重大,我们需立刻回府,将此事禀报父王,再做计较。”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满脸凝重,悄悄转身,沿着走廊快步离去。

  只留下飞虎阁外的怯薛军,如同雕塑般立在灯火之中,守护着那扇紧闭的木门。

  飞虎阁内,檀香袅袅,驱散了楼外的喧嚣。

  红木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烤得金黄酥脆的烤羊腿冒着热气,

  晶莹剔透的葡萄美酒在银杯中泛着光泽,

  还有应天城最负盛名的水晶肘子、松鼠鳜鱼,一道道菜肴精致绝伦,堪比元廷御膳。

  巴图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太师椅上,

  一手拿着羊腿,一手端着银杯,嘴角沾着油渍,脸上满是享受之色。

  他约莫二十岁年纪,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黄金家族特有的高傲,

  一双眼睛微微眯起,打量着桌上的菜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应天这地方,倒也有些吃食。只是比起大都的御膳,还是差了些意思。”

  说罢,他又撕下一大块羊肉,塞进嘴里大快朵颐,油渍顺着下巴滴落在锦袍上,他却毫不在意,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一旁的王保保身着玄色便服,正襟危坐,手中握着茶杯,目光锐利如刀,闻言缓缓开口:“殿下,朱元璋治理军队确有一套。

  据属下探查,他麾下将士皆能吃苦耐劳,军纪严明,

  即便是寻常士卒,也敢冲锋陷阵,这与我大元许多军队截然不同。”

  巴图嚼着羊肉,含糊不清地问道:“哦?他的军队,比我大元的怯薛军还厉害?”

  “非也。”王保保摇头,语气凝重,“怯薛军乃皇室亲卫,装备精良,战力无双。

  可朱元璋的军队,胜在上下一心,且他深谙民心向背,在应天减免赋税,安抚百姓,

  如今已是根基稳固。

  若想一举拿下应天,恐怕并非易事。”

  坐在另一侧的吕昶始终沉默,他身着青衫,面容清瘦,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眼神复杂。

  听到王保保的话,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王大人所言极是。

  朱元璋不仅治军有方,更懂得收拢人心。

  如今他占据应天,掌控江南富庶之地,粮草充足,钱财丰裕。

  我们此次前来,想要说服他归降,或是离间他与麾下将领的关系,难度极大。”

  巴图放下手中的羊腿,拿起丝帕擦了擦嘴,瞥了吕昶一眼,语气带着几分轻蔑:“吕尚书,你未免太过胆小。

  我大元乃天朝上国,朱元璋不过是个草莽出身的汉人,竟敢僭越称王,简直是自寻死路。

  只要本殿亲自出面,晓以利害,他若识相,便乖乖归降;

  若不识相,待我大元大军一到,定将应天踏为平地!”

  吕昶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不甘。

  他虽是汉人,却在元廷为官多年,官至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财,可即便如此,

  在巴图这等黄金血脉面前,依旧低人一等。

  方才巴图说话时,那眼神中的轻蔑,那语气中的傲慢,都像一根针,刺得他心口发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