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夜袭,我也夜袭!”
马昕一把拍在栏杆上,眺望远方滔天火光。
李大刀不愧是李大胆!
此时,镇江府的夜空,被冲天火光撕裂,浓烟像一条翻滚的黑龙,
裹着火星直冲云霄,将城郭、长江与远处的旷野都染成了暗红。
喊杀声、兵器碰撞的铿锵声、房屋坍塌的轰隆声,交织在一起,顺着风势灌进城中。
连脚下的青石板路,都似在微微震颤。
都督马昕,身披玄铁鳞甲,甲胄缝隙里还嵌着未干的血渍与尘土,
他伫立在镇江府衙的了望塔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目光死死盯着城外火光最盛的方向。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朱文正快步上前,他同样一身戎装,脸上带着鏖战过后的疲惫,
眼眶布满血丝,却眼神锐利如鹰,手中的长枪,还在微微发烫。
“都督,张士城的先锋佯攻的攻势太猛,西城门已经破了两道防线,弟兄们正拼死守着最后一道屏障,
但这般被动挨打,撑不了多久。”
朱文正的声音洪亮,盖过了远处的喧嚣,每一个字都带着战场的凝重。
夜袭失败,吕大将军前军压境了。
马昕缓缓点头,指尖摸了摸腰间佩剑的剑柄,剑鞘上的缠绳早已被汗水浸透:“我何尝不知?
敌军号称数十万,兵力数倍于我,粮草却只够支撑半月。
可镇江是江东门户,一旦失守,张士城的大军便能长驱直入,江南半壁江山都要动摇。
只是死守孤城,粮草耗尽之日,便是城破之时。”
“防守从来不是干守、死守!”
朱文正往前半步,身体微微前倾,语气笃定,
“大军围城,看似铜墙铁壁,实则处处是破绽。
他们从平江路远道而来,战线拉了千里,补给线本就脆弱;数万大军挤在城外,
扎营未稳之时,阵型散乱,指挥不畅,这都是可乘之机。”
马昕侧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守城的关键,是创造机会削弱敌人,而不是坐以待毙。”
朱文正抬手,遥指城外敌军营帐的方向,火光中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帐篷连绵不绝,“其一,可派精锐小队趁夜劫营,不求斩杀多少敌将,只为搅乱他们的军心,
让其夜不能寐,疲于应对,时间久了,将士们自然疲惫不堪;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断其粮草。
大军压境,粮草运输本就艰难,只要我们找到他们的粮道,伺机突袭,断其供给,敌军不战自乱。”
“文正此言,正合我意!”
马昕一掌拍在了望塔的栏杆上,木质栏杆发出沉闷的响声,
“我已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在东门外故意露出破绽,放少量敌军入城,
然后在街巷设伏,引敌深入后首尾夹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我还派了三支轻骑,专门在城外游荡,趁火打劫他们的零散补给队,积少成多,也能断其臂膀。”
朱文正闻言颔首,又补充道:“都督思虑周全,但还有一处隐患。
李伯升的水师主力,已在长江江面集结,怕是要从水路夹击,
一旦水师登岸,我们腹背受敌,处境就更艰难了。”
提到水师,马昕脸上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此事我早有安排。
蓝玉那小子,如今正带着一支骑兵在牛渚矶待命。
那里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是敌军水师渡河的必经之地。
我已叮嘱他,待敌军水兵半数登岸、半数仍在船上,渡河未济之时,
便率部猛攻,击其中流,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定然能给敌军水师重创。”
“蓝玉将军勇冠三军,且向来胆大包天,善于险中求胜,此事交给他,定然万无一失。”
朱文正眼中一亮,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如此水陆配合,内外夹击,张士城的大军即便人数众多,也讨不到好去。”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具体的调度细节,从城中兵力部署到粮草分配,再到伤员安置,一一敲定。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城外的火光渐渐弱了些,两人各自散去,马昕前往西城督战,
朱文正则去,清点城中剩余的箭矢与粮草,一场场硬仗还在后面,每一分准备都关乎生死。
而此刻,长江下游的牛渚矶,蓝玉正立马于一处高坡之上。
他身披亮银甲,甲片在晨光中反射着冷冽的光芒,腰悬虎头湛金枪,枪尖寒光闪闪,
映得他俊朗的面容,多了几分悍勇。
他不过二十余岁,眼神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桀骜,嘴角始终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那是对战场的自信,也是对胜利的渴望。
身后,五百名精锐骑兵一字排开,如同一道钢铁长城。
这些骑兵,皆是从全军中精挑细选而出的勇士,个个身高八尺,膂力过人,脸上带着风霜与杀气。
他们的战马都是良驹,身形高大健壮,鬃毛油亮,四肢修长,耐力十足,速度更是普通战马的数倍,
即便奔袭百里,也不见疲态。
再看装备,更是精良得令人咋舌。
骑兵们身着特制的轻型鳞甲,甲片薄而坚韧,既轻便灵活,不影响骑术发挥,又能有效防御刀枪箭矢;
手中的长枪皆是精铁锻造,枪杆是百年硬木,韧性十足,枪尖锋利无比,能轻易刺穿普通甲胄;
腰间还佩着圆月弯刀,刀身弧度流畅,寒光凛冽,适合近距离劈砍;
此外,每人还配备了一张强弓与二十支狼牙箭,弓力强劲,射程远达百步,
箭头淬过特制的麻药,即便不致命,也能让中箭者,瞬间失去战斗力。
蓝玉抬手搭在额前,眺望远处的江面,目光锐利如鹰隼。
他对这牛渚矶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高坡之下,便是狭窄的江面,最窄处不过数十丈,
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大型战船难以快速转向;
岸边是一片开阔的滩涂,看似平坦,实则暗藏不少低洼与沟壑,不利于大军展开阵型,
却正好适合骑兵冲锋突袭。
“将军,探马来报,敌军水师先锋已过采石矶,大约两个时辰后便会抵达此处,准备登岸。”
一名副将策马上前禀报,声音恭敬,却难掩心中的紧张。
敌军水师号称十万,战船千艘,而他们只有五百骑兵,这无疑是一场硬仗。
蓝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来得正好。
传我将令,全军隐蔽到高坡后侧的树林中,卸去马蹄上的铁掌,裹上麻布,不得发出半点声响。
待敌军半数登岸,船只尚未回撤,阵型最乱之时,听我号令,全力冲锋,
务必将敌军拦腰斩断,让他们有来无回!”
“末将遵命!”
副将大声应道,转身下去传令。五百骑兵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丝毫拖沓,迅速隐入树林之中,
马蹄裹上麻布后,连踏在枯枝上都只剩轻微的声响,很快便消失在晨光里,只留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蓝玉勒转马头,目光扫过隐藏在树林中的将士们。
这些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跟着他南征北战,历经大小数十战,个个悍不畏死,是军中最精锐的力量。
他朗声道:“兄弟们,今日一战,关乎镇江安危,关乎江南百姓!
敌军虽众,但他们长途奔袭,且渡河之时阵型散乱,
正是我们破敌的好时机!
我们占据天时地利,装备精良,只要听从号令,勇猛冲锋,定能大破敌军!敢不敢跟我一战?”
五百骑兵眼神坚定,没发一声!
只能听见江风吹拂树叶,簌簌作响声,他们眼中,都燃起了熊熊战意。
他们信任蓝玉,就像信任自己的双手,跟着这位年轻的将军,他们打过太多,看似不可能赢的胜仗。
蓝玉满意地点点头,再次望向江面。
他向来胆大,别人不敢想的战术,他敢用;
别人不敢闯的险境,他敢闯。
这一次,以五百骑兵对抗敌军水师先锋,在旁人看来无异于以卵击石,但蓝玉心中自有胜算。
他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着敌军渡河的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这种机会,恐怕只有一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阳光渐渐升高,江面波光粼粼,远处隐约传来战船航行的号角声。
蓝玉握紧了手中的虎头湛金枪,胯下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激战,不安地刨着蹄子,喷着响鼻。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沉稳而有力,每一次跳动都在期待着战场的厮杀。
终于,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战船身影,一艘艘战船乘风破浪而来,船帆遮天蔽日,如同移动的堡垒。
战船越来越近,能看到船上的敌军士兵正忙碌着,有的整理盔甲,有的擦拭兵器,
有的则探头望向岸边,脸上带着急于登岸的焦躁。
蓝玉的目光紧紧盯着敌军的动向,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马鞍。
他在等待最佳时机,那个敌军最脆弱的瞬间。
战船渐渐靠近滩涂,率先抵达的几艘战船开始放下跳板,
敌军士兵争先恐后地顺着跳板往岸上冲,一个个扛着兵器,骂骂咧咧地踏上滩涂,
脚步还未站稳,便迫不及待地往前推进。
一艘、两艘、三艘……越来越多的战船靠岸,登岸的敌军士兵,也越来越多,很快便聚集了数千人。
但他们大多只顾着往前冲,根本没有注意到高坡之上的杀机,阵型散乱不堪,前后拥挤,互相推搡。
而江面上,还有大量的敌军士兵,正在等待登岸,战船与登岸士兵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脱节,首尾不能相顾。
“就是现在!”
蓝玉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举起手中的虎头湛金枪,大喝一声,“兄弟们,冲啊!”
话音未落,他双腿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顺着高坡猛冲而下。
身后,五百名精锐骑兵紧随其后,如同一条银色的洪流,冲破树林的遮挡,朝着滩涂之上的敌军猛冲过去。
马蹄声震天动地,卷起漫天尘土,原本寂静的滩涂,瞬间被这股气势磅礴的冲锋打破。
骑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如雷,震慑得敌军士兵纷纷回头,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
“敌袭!有敌袭!”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登岸的敌军士兵顿时乱作一团。
他们刚从船上下来,立足未稳,手中的兵器还没握紧,面对突如其来的骑兵冲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蓝玉一马当先,手中虎头湛金枪舞动如飞,枪尖所到之处,敌军士兵纷纷倒地,无人能挡。
一名敌军小校,挥刀冲了上来,想要阻拦他的去路,蓝玉眼中寒光一闪,手腕一转,
长枪如灵蛇出洞,精准地刺穿了对方的咽喉。
小校瞪大了眼睛,鲜血从喉咙里喷涌而出,轰然倒地。
身后的骑兵们也个个勇猛异常,强弓硬弩率先发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瞬间倒下一片。
紧接着,骑兵们挥舞着长枪与弯刀,冲入敌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战马奔腾,踏踏着敌军的身体,兵器挥舞,收割着敌人的性命,滩涂上顿时惨叫声、哀嚎声四起。
江面上的敌军战船想要支援,却被登岸的己方士兵挡住了去路,战船无法靠近,
只能胡乱射箭,却大多射空,反而误伤了不少自己人。
而已经登岸的敌军,在骑兵的猛烈冲击下,如同被冲散的羊群,只能四散奔逃,互相践踏,死伤无数。
蓝玉骑着战马,在敌军中纵横驰骋,目光如炬,每一次挥枪都带走一条生命。
马昕一把拍在栏杆上,眺望远方滔天火光。
李大刀不愧是李大胆!
此时,镇江府的夜空,被冲天火光撕裂,浓烟像一条翻滚的黑龙,
裹着火星直冲云霄,将城郭、长江与远处的旷野都染成了暗红。
喊杀声、兵器碰撞的铿锵声、房屋坍塌的轰隆声,交织在一起,顺着风势灌进城中。
连脚下的青石板路,都似在微微震颤。
都督马昕,身披玄铁鳞甲,甲胄缝隙里还嵌着未干的血渍与尘土,
他伫立在镇江府衙的了望塔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目光死死盯着城外火光最盛的方向。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朱文正快步上前,他同样一身戎装,脸上带着鏖战过后的疲惫,
眼眶布满血丝,却眼神锐利如鹰,手中的长枪,还在微微发烫。
“都督,张士城的先锋佯攻的攻势太猛,西城门已经破了两道防线,弟兄们正拼死守着最后一道屏障,
但这般被动挨打,撑不了多久。”
朱文正的声音洪亮,盖过了远处的喧嚣,每一个字都带着战场的凝重。
夜袭失败,吕大将军前军压境了。
马昕缓缓点头,指尖摸了摸腰间佩剑的剑柄,剑鞘上的缠绳早已被汗水浸透:“我何尝不知?
敌军号称数十万,兵力数倍于我,粮草却只够支撑半月。
可镇江是江东门户,一旦失守,张士城的大军便能长驱直入,江南半壁江山都要动摇。
只是死守孤城,粮草耗尽之日,便是城破之时。”
“防守从来不是干守、死守!”
朱文正往前半步,身体微微前倾,语气笃定,
“大军围城,看似铜墙铁壁,实则处处是破绽。
他们从平江路远道而来,战线拉了千里,补给线本就脆弱;数万大军挤在城外,
扎营未稳之时,阵型散乱,指挥不畅,这都是可乘之机。”
马昕侧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守城的关键,是创造机会削弱敌人,而不是坐以待毙。”
朱文正抬手,遥指城外敌军营帐的方向,火光中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帐篷连绵不绝,“其一,可派精锐小队趁夜劫营,不求斩杀多少敌将,只为搅乱他们的军心,
让其夜不能寐,疲于应对,时间久了,将士们自然疲惫不堪;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断其粮草。
大军压境,粮草运输本就艰难,只要我们找到他们的粮道,伺机突袭,断其供给,敌军不战自乱。”
“文正此言,正合我意!”
马昕一掌拍在了望塔的栏杆上,木质栏杆发出沉闷的响声,
“我已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在东门外故意露出破绽,放少量敌军入城,
然后在街巷设伏,引敌深入后首尾夹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我还派了三支轻骑,专门在城外游荡,趁火打劫他们的零散补给队,积少成多,也能断其臂膀。”
朱文正闻言颔首,又补充道:“都督思虑周全,但还有一处隐患。
李伯升的水师主力,已在长江江面集结,怕是要从水路夹击,
一旦水师登岸,我们腹背受敌,处境就更艰难了。”
提到水师,马昕脸上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此事我早有安排。
蓝玉那小子,如今正带着一支骑兵在牛渚矶待命。
那里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是敌军水师渡河的必经之地。
我已叮嘱他,待敌军水兵半数登岸、半数仍在船上,渡河未济之时,
便率部猛攻,击其中流,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定然能给敌军水师重创。”
“蓝玉将军勇冠三军,且向来胆大包天,善于险中求胜,此事交给他,定然万无一失。”
朱文正眼中一亮,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如此水陆配合,内外夹击,张士城的大军即便人数众多,也讨不到好去。”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具体的调度细节,从城中兵力部署到粮草分配,再到伤员安置,一一敲定。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城外的火光渐渐弱了些,两人各自散去,马昕前往西城督战,
朱文正则去,清点城中剩余的箭矢与粮草,一场场硬仗还在后面,每一分准备都关乎生死。
而此刻,长江下游的牛渚矶,蓝玉正立马于一处高坡之上。
他身披亮银甲,甲片在晨光中反射着冷冽的光芒,腰悬虎头湛金枪,枪尖寒光闪闪,
映得他俊朗的面容,多了几分悍勇。
他不过二十余岁,眼神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桀骜,嘴角始终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那是对战场的自信,也是对胜利的渴望。
身后,五百名精锐骑兵一字排开,如同一道钢铁长城。
这些骑兵,皆是从全军中精挑细选而出的勇士,个个身高八尺,膂力过人,脸上带着风霜与杀气。
他们的战马都是良驹,身形高大健壮,鬃毛油亮,四肢修长,耐力十足,速度更是普通战马的数倍,
即便奔袭百里,也不见疲态。
再看装备,更是精良得令人咋舌。
骑兵们身着特制的轻型鳞甲,甲片薄而坚韧,既轻便灵活,不影响骑术发挥,又能有效防御刀枪箭矢;
手中的长枪皆是精铁锻造,枪杆是百年硬木,韧性十足,枪尖锋利无比,能轻易刺穿普通甲胄;
腰间还佩着圆月弯刀,刀身弧度流畅,寒光凛冽,适合近距离劈砍;
此外,每人还配备了一张强弓与二十支狼牙箭,弓力强劲,射程远达百步,
箭头淬过特制的麻药,即便不致命,也能让中箭者,瞬间失去战斗力。
蓝玉抬手搭在额前,眺望远处的江面,目光锐利如鹰隼。
他对这牛渚矶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高坡之下,便是狭窄的江面,最窄处不过数十丈,
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大型战船难以快速转向;
岸边是一片开阔的滩涂,看似平坦,实则暗藏不少低洼与沟壑,不利于大军展开阵型,
却正好适合骑兵冲锋突袭。
“将军,探马来报,敌军水师先锋已过采石矶,大约两个时辰后便会抵达此处,准备登岸。”
一名副将策马上前禀报,声音恭敬,却难掩心中的紧张。
敌军水师号称十万,战船千艘,而他们只有五百骑兵,这无疑是一场硬仗。
蓝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来得正好。
传我将令,全军隐蔽到高坡后侧的树林中,卸去马蹄上的铁掌,裹上麻布,不得发出半点声响。
待敌军半数登岸,船只尚未回撤,阵型最乱之时,听我号令,全力冲锋,
务必将敌军拦腰斩断,让他们有来无回!”
“末将遵命!”
副将大声应道,转身下去传令。五百骑兵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丝毫拖沓,迅速隐入树林之中,
马蹄裹上麻布后,连踏在枯枝上都只剩轻微的声响,很快便消失在晨光里,只留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蓝玉勒转马头,目光扫过隐藏在树林中的将士们。
这些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跟着他南征北战,历经大小数十战,个个悍不畏死,是军中最精锐的力量。
他朗声道:“兄弟们,今日一战,关乎镇江安危,关乎江南百姓!
敌军虽众,但他们长途奔袭,且渡河之时阵型散乱,
正是我们破敌的好时机!
我们占据天时地利,装备精良,只要听从号令,勇猛冲锋,定能大破敌军!敢不敢跟我一战?”
五百骑兵眼神坚定,没发一声!
只能听见江风吹拂树叶,簌簌作响声,他们眼中,都燃起了熊熊战意。
他们信任蓝玉,就像信任自己的双手,跟着这位年轻的将军,他们打过太多,看似不可能赢的胜仗。
蓝玉满意地点点头,再次望向江面。
他向来胆大,别人不敢想的战术,他敢用;
别人不敢闯的险境,他敢闯。
这一次,以五百骑兵对抗敌军水师先锋,在旁人看来无异于以卵击石,但蓝玉心中自有胜算。
他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着敌军渡河的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这种机会,恐怕只有一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阳光渐渐升高,江面波光粼粼,远处隐约传来战船航行的号角声。
蓝玉握紧了手中的虎头湛金枪,胯下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激战,不安地刨着蹄子,喷着响鼻。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沉稳而有力,每一次跳动都在期待着战场的厮杀。
终于,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战船身影,一艘艘战船乘风破浪而来,船帆遮天蔽日,如同移动的堡垒。
战船越来越近,能看到船上的敌军士兵正忙碌着,有的整理盔甲,有的擦拭兵器,
有的则探头望向岸边,脸上带着急于登岸的焦躁。
蓝玉的目光紧紧盯着敌军的动向,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马鞍。
他在等待最佳时机,那个敌军最脆弱的瞬间。
战船渐渐靠近滩涂,率先抵达的几艘战船开始放下跳板,
敌军士兵争先恐后地顺着跳板往岸上冲,一个个扛着兵器,骂骂咧咧地踏上滩涂,
脚步还未站稳,便迫不及待地往前推进。
一艘、两艘、三艘……越来越多的战船靠岸,登岸的敌军士兵,也越来越多,很快便聚集了数千人。
但他们大多只顾着往前冲,根本没有注意到高坡之上的杀机,阵型散乱不堪,前后拥挤,互相推搡。
而江面上,还有大量的敌军士兵,正在等待登岸,战船与登岸士兵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脱节,首尾不能相顾。
“就是现在!”
蓝玉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举起手中的虎头湛金枪,大喝一声,“兄弟们,冲啊!”
话音未落,他双腿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顺着高坡猛冲而下。
身后,五百名精锐骑兵紧随其后,如同一条银色的洪流,冲破树林的遮挡,朝着滩涂之上的敌军猛冲过去。
马蹄声震天动地,卷起漫天尘土,原本寂静的滩涂,瞬间被这股气势磅礴的冲锋打破。
骑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如雷,震慑得敌军士兵纷纷回头,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
“敌袭!有敌袭!”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登岸的敌军士兵顿时乱作一团。
他们刚从船上下来,立足未稳,手中的兵器还没握紧,面对突如其来的骑兵冲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蓝玉一马当先,手中虎头湛金枪舞动如飞,枪尖所到之处,敌军士兵纷纷倒地,无人能挡。
一名敌军小校,挥刀冲了上来,想要阻拦他的去路,蓝玉眼中寒光一闪,手腕一转,
长枪如灵蛇出洞,精准地刺穿了对方的咽喉。
小校瞪大了眼睛,鲜血从喉咙里喷涌而出,轰然倒地。
身后的骑兵们也个个勇猛异常,强弓硬弩率先发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瞬间倒下一片。
紧接着,骑兵们挥舞着长枪与弯刀,冲入敌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战马奔腾,踏踏着敌军的身体,兵器挥舞,收割着敌人的性命,滩涂上顿时惨叫声、哀嚎声四起。
江面上的敌军战船想要支援,却被登岸的己方士兵挡住了去路,战船无法靠近,
只能胡乱射箭,却大多射空,反而误伤了不少自己人。
而已经登岸的敌军,在骑兵的猛烈冲击下,如同被冲散的羊群,只能四散奔逃,互相践踏,死伤无数。
蓝玉骑着战马,在敌军中纵横驰骋,目光如炬,每一次挥枪都带走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