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爷,方才只见到江侍卫,没见到您,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了,好在江侍卫说您没啥事。”
张波的碎碎念让谢澜缓过神来,熟悉的声音出现,空落落的院子都热闹了不少,至少将谢澜心底里头的那点儿荒凉扫去大半。
“小波儿,你不跟在小鱼儿身边伺候着,怎么突然回兰星居了?”
听到这话,张波不乐意了,他脸上带着幽怨道:“姑爷,属下一直跟在小鱼儿少爷身旁伺候的,这不是想着兰星居里头公子出远门了,没人,回来帮帮忙。”
“哈哈哈,倒是我错怪你了,抱歉。”
谢澜知错就认,当下便同张波道了歉。
张波也带着皮猴属性,嘻嘻哈哈原谅了谢澜。
本来主子和下人之间,是不会存在主子同下人道歉的事情,这属于大逆不道,但张波跟在谢澜身旁久了,知道谢澜什么性子,这姑爷只分对错,不分主仆,这也是他会干脆嘻嘻哈哈接受的原因。
在张波的安排下,谢澜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了干净温暖的衣物,进入了拥有地龙的主卧。
手上裂开的口子,还有一些冻伤的地,张波也已经给他上过了药。
明明应当是舒舒服服再睡一觉的事情,但谢澜就是舒服不下来,他在房间或踱步,或摸摸床帐,总之心中惦记着人,时间就是难熬。
晚上,谢澜到了内堂花厅用膳,一大家子都在,除了煜星宸。
当然,他不是那种扫兴的人,用膳的时候,那也是表现得一切如常。
用完膳,安宁王特意让他们早些回去休息,等明天午时过后,再去他书房,同他汇报这些时日的情况。
虽然大概他们已经知晓,但有些细节些的东西,还是需要找煜星逸和谢澜了解清楚。
入夜,谢澜一个人躺在床上,眼睛闭了又睁,睁了又闭,一直折腾到后半夜才算入睡。
翌日,潇湘苑,安宁王书房内。
谢澜坐在椅子上,眼皮子有些忍不住往下掉,一旁的煜星逸同样如此。
安宁王看见没忍住咳嗽出声,这逸儿他还能明白,新婚夫夫,许久未见,干柴烈火免不了,只是这澜儿,他就不太理解,这宸儿不在府里,怎么也是一副睡不够的样。
这声咳嗽声,将两个迷迷糊糊的家伙彻底震清醒。
他们端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安宁王的问话,一旁端坐的世子煜星霖假装喝茶,才能忍住没有笑出声。
“你们这一趟大概的事情,为父和你们大哥也已经知晓,只是有些地方想要你们同我们详细说说。”
谢澜和煜星逸对视一眼后点头。
昨日,大理寺已经审问调州知府潘林,这人刚开始喊冤,后头大理寺的人将往来书信拿给他看时,这潘林才慌了,开口交代自己的罪行。
此人联合江青松的嫡长子将南境军的军需进行偷工减料,然后贩卖到博罗国。
至于博罗国同他对接的人是使团里头的络隆康,这些煜星逸是早就了解的,谢澜只是知道煜星逸夜探过潘林府邸,也知道潘林同络隆康有勾结,但是勾结的具体内容他不太清楚。
一路上事情多,甚至都没有时间去问煜星逸。
现下也是在安宁王书房内头次听说,甚至还一一罗列了倒卖的军需包含,不仅仅只是粮食药材,还有兵器。
要知道,兵器是管控最严的物件,没有经过朝廷,经过圣上,就连军队的量都是有一定规制的。
他们倒好,从已经做出来的兵器中克扣,然后再加工。
谢澜不得不佩服,他们确实胆大心细,从江青松离开南境起,他们狼狈为奸了五年,这五年,不知道弄了多少过去。
“事情潘林已经交代清楚,信件也有,只是,里头只包含潘林和博罗国络隆康以及江青松嫡长子江知星的往来,至于旁的,再没有,你们可知道潘林还有同旁的人的往来?”
安宁王主要是想要掌握文衍生以及江青松的罪证,这样才能一口气直接压死他们。
只可惜,两个孩子的反应让事情变得更麻烦,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还是可惜。
“对了,大哥,之前反馈的南城潇家的信件取回来没有?”
谢澜想到潇易那边,他手上的信件,虽然没有绝对能够压死文衍生,但是能让他元气大伤未免不可。
“拿到了,只是这些信件,只能证明文衍生这老匹夫同中关军私下有勾结,拉帮结派,至于他们谋划杀死大王子的事情,那是没有的。”
世子语气带着无力感,现在是有头绪,但是证据不足,临门一脚的事情,球却还离得远远的。
“难道潇易这个人证还治不了文衍生的罪吗?”,煜星逸问出来后才觉着自己这话有些多余,若是能直接治罪,父王和大哥,也不会皱着眉,再来同他们确认一遍。
一时间气氛变得低落下来,房间内没有人再出声。
“行了,本来事情就有利咱们,一个两个垂头丧气的,像个什么样子?”
还是安宁王的话结束了沉默,本来事情就是有利于他们,他们掌握的证据,虽然不足以彻底摧毁文衍生及其党羽,但是也能让其元气大伤。
有利的事情还这么丧气,显然是挫自家锐气。
“父王,有个题外话,孩儿想同你打听下。”
在气氛回缓时,谢澜问出了自己想要确认的事情,虽然他已经百分之九十肯定,但他还是想最后确认下。
“什么事?”,安宁王知道这个儿婿是最为靠谱,说是题外话,但绝对不是什么插科打诨的话题。
“父王,这礼部侍郎博韬和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关系如何?”
他这话问出,三双眼齐刷刷看过来。
其中煜星逸是带着打量,安宁王和世子带着好奇,不明白谢澜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弟夫,你是说,这一路上博韬的所作所为,同礼部尚书可能有些关系?”
煜星逸自然是知道博韬这一路上的所作所为都是设套让他们进,偏偏,这些套都是得益于他们,他们还偏就不得不进。
只是相比博韬,他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带队上。
这不,谢澜突然这么问,他便也有了别的心思,回忆路上博韬的反常,不免联想到。
谢澜点头,算是应了煜星逸的话。
张波的碎碎念让谢澜缓过神来,熟悉的声音出现,空落落的院子都热闹了不少,至少将谢澜心底里头的那点儿荒凉扫去大半。
“小波儿,你不跟在小鱼儿身边伺候着,怎么突然回兰星居了?”
听到这话,张波不乐意了,他脸上带着幽怨道:“姑爷,属下一直跟在小鱼儿少爷身旁伺候的,这不是想着兰星居里头公子出远门了,没人,回来帮帮忙。”
“哈哈哈,倒是我错怪你了,抱歉。”
谢澜知错就认,当下便同张波道了歉。
张波也带着皮猴属性,嘻嘻哈哈原谅了谢澜。
本来主子和下人之间,是不会存在主子同下人道歉的事情,这属于大逆不道,但张波跟在谢澜身旁久了,知道谢澜什么性子,这姑爷只分对错,不分主仆,这也是他会干脆嘻嘻哈哈接受的原因。
在张波的安排下,谢澜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了干净温暖的衣物,进入了拥有地龙的主卧。
手上裂开的口子,还有一些冻伤的地,张波也已经给他上过了药。
明明应当是舒舒服服再睡一觉的事情,但谢澜就是舒服不下来,他在房间或踱步,或摸摸床帐,总之心中惦记着人,时间就是难熬。
晚上,谢澜到了内堂花厅用膳,一大家子都在,除了煜星宸。
当然,他不是那种扫兴的人,用膳的时候,那也是表现得一切如常。
用完膳,安宁王特意让他们早些回去休息,等明天午时过后,再去他书房,同他汇报这些时日的情况。
虽然大概他们已经知晓,但有些细节些的东西,还是需要找煜星逸和谢澜了解清楚。
入夜,谢澜一个人躺在床上,眼睛闭了又睁,睁了又闭,一直折腾到后半夜才算入睡。
翌日,潇湘苑,安宁王书房内。
谢澜坐在椅子上,眼皮子有些忍不住往下掉,一旁的煜星逸同样如此。
安宁王看见没忍住咳嗽出声,这逸儿他还能明白,新婚夫夫,许久未见,干柴烈火免不了,只是这澜儿,他就不太理解,这宸儿不在府里,怎么也是一副睡不够的样。
这声咳嗽声,将两个迷迷糊糊的家伙彻底震清醒。
他们端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安宁王的问话,一旁端坐的世子煜星霖假装喝茶,才能忍住没有笑出声。
“你们这一趟大概的事情,为父和你们大哥也已经知晓,只是有些地方想要你们同我们详细说说。”
谢澜和煜星逸对视一眼后点头。
昨日,大理寺已经审问调州知府潘林,这人刚开始喊冤,后头大理寺的人将往来书信拿给他看时,这潘林才慌了,开口交代自己的罪行。
此人联合江青松的嫡长子将南境军的军需进行偷工减料,然后贩卖到博罗国。
至于博罗国同他对接的人是使团里头的络隆康,这些煜星逸是早就了解的,谢澜只是知道煜星逸夜探过潘林府邸,也知道潘林同络隆康有勾结,但是勾结的具体内容他不太清楚。
一路上事情多,甚至都没有时间去问煜星逸。
现下也是在安宁王书房内头次听说,甚至还一一罗列了倒卖的军需包含,不仅仅只是粮食药材,还有兵器。
要知道,兵器是管控最严的物件,没有经过朝廷,经过圣上,就连军队的量都是有一定规制的。
他们倒好,从已经做出来的兵器中克扣,然后再加工。
谢澜不得不佩服,他们确实胆大心细,从江青松离开南境起,他们狼狈为奸了五年,这五年,不知道弄了多少过去。
“事情潘林已经交代清楚,信件也有,只是,里头只包含潘林和博罗国络隆康以及江青松嫡长子江知星的往来,至于旁的,再没有,你们可知道潘林还有同旁的人的往来?”
安宁王主要是想要掌握文衍生以及江青松的罪证,这样才能一口气直接压死他们。
只可惜,两个孩子的反应让事情变得更麻烦,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还是可惜。
“对了,大哥,之前反馈的南城潇家的信件取回来没有?”
谢澜想到潇易那边,他手上的信件,虽然没有绝对能够压死文衍生,但是能让他元气大伤未免不可。
“拿到了,只是这些信件,只能证明文衍生这老匹夫同中关军私下有勾结,拉帮结派,至于他们谋划杀死大王子的事情,那是没有的。”
世子语气带着无力感,现在是有头绪,但是证据不足,临门一脚的事情,球却还离得远远的。
“难道潇易这个人证还治不了文衍生的罪吗?”,煜星逸问出来后才觉着自己这话有些多余,若是能直接治罪,父王和大哥,也不会皱着眉,再来同他们确认一遍。
一时间气氛变得低落下来,房间内没有人再出声。
“行了,本来事情就有利咱们,一个两个垂头丧气的,像个什么样子?”
还是安宁王的话结束了沉默,本来事情就是有利于他们,他们掌握的证据,虽然不足以彻底摧毁文衍生及其党羽,但是也能让其元气大伤。
有利的事情还这么丧气,显然是挫自家锐气。
“父王,有个题外话,孩儿想同你打听下。”
在气氛回缓时,谢澜问出了自己想要确认的事情,虽然他已经百分之九十肯定,但他还是想最后确认下。
“什么事?”,安宁王知道这个儿婿是最为靠谱,说是题外话,但绝对不是什么插科打诨的话题。
“父王,这礼部侍郎博韬和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关系如何?”
他这话问出,三双眼齐刷刷看过来。
其中煜星逸是带着打量,安宁王和世子带着好奇,不明白谢澜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弟夫,你是说,这一路上博韬的所作所为,同礼部尚书可能有些关系?”
煜星逸自然是知道博韬这一路上的所作所为都是设套让他们进,偏偏,这些套都是得益于他们,他们还偏就不得不进。
只是相比博韬,他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带队上。
这不,谢澜突然这么问,他便也有了别的心思,回忆路上博韬的反常,不免联想到。
谢澜点头,算是应了煜星逸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