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明珠港》的剧本,像一部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在凌云的工作室里逐渐成型。他查阅了堆积如山的资料,从鹰酱、东瀛两国的官方公开档案、幸存者回忆录,到军事专家的分析报告。剧本不仅聚焦于那个“永载耻辱的清晨”,更深入挖掘了事件前后——东瀛军国主义高层的疯狂赌徒心理,周密而卑劣的偷袭计划;明珠港鹰酱军队基地周日清晨的松懈与轻敌;以及普通士兵、护士、平民在灾难降临时的惊恐、勇敢与牺牲。
剧本定稿那天,凌云将其递交给了一个特殊的“项目评估小组”。小组成员除了文化部的官员,还有几位来自外交和军事领域、神色精干的顾问。
一周后,王斌带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上面评估过了,认为这个项目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王斌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妙,“而且,我们通过一些渠道,和鹰酱的环球影业搭上了线。”
“环球影业?”凌云有些惊讶。那是美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体量巨大,影响力深远。
“他们内部对这个问题有分歧,但董事长老约翰逊的祖父,当年就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服役,幸运地在那天早晨调休上岸,躲过一劫。但他很多战友没能回来。”王斌解释道,“老约翰逊本人,对东瀛一直心存芥蒂。看到我们的剧本大纲和部分史料后,他……很感兴趣。”
接下来的跨国谈判在高度保密中进行。视频会议里,环球影业的代表,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老者,隔着屏幕仔细审视着凌云。
“年轻人,你确定能拍好这个故事?不是那种软绵绵的爱情片?”老约翰逊的声音通过翻译器传来,带着美莱坞大亨特有的审慎与压迫感。
“我确定。”凌云迎着他的目光,不卑不亢,“我要拍的是历史的真相,是军国主义的残忍,是和平的代价。爱情或许会有,但它只是灾难背景下的人性微光,绝不会冲淡主题的严肃性。”
老约翰逊沉默了片刻,手指敲着红木桌面:“我们需要联合编剧权,确保历史细节和鹰酱视角的准确性。特效和部分实景拍摄必须在我们的团队主导下进行。”
“可以。”凌云点头,“但核心叙事框架和最终剪辑权,必须在我方。我们要确保影片不偏离揭示东瀛军国主义本质这一核心。”
一场涉及艺术、历史、政治和巨额投资的跨国合作,在双方都有强烈意愿的基础上,以惊人的效率推进。中方提供核心创意、部分资金和庞大的历史考据支持,鹰酱方提供顶尖的技术团队、全球发行渠道以及在夏威夷进行部分实景拍摄的便利。
剧组迅速搭建起来,成了一个奇特的“多国部队”。夏,鹰两国的顶尖电影人汇聚一堂,有分歧,有争论,但在还原历史、追求艺术极致的目标下,最终总能找到平衡点。
拍摄过程本身就像一场战役。在明珠港遗址实地取景时,气氛庄严肃穆。当饰演东瀛飞行员的演员驾驶着复制的零式战机模型,俯冲向下方的港口模型和特效绿幕时,许多在场的鹰酱方工作人员,尤其是几位年纪较大的,眼眶都湿润了。那段记忆,深植于他们的国家基因里。
凌云的配乐再次成为点睛之笔。他没有使用单一的悲壮或激昂,而是用阴郁悬疑的旋律铺垫战前的暗流涌动,用骤然爆发的、充满金属质感和毁灭性节奏的电子交响描绘偷袭的疯狂,用舒缓哀婉的弦乐与童声合唱表现普通生命逝去的悲剧。影片主题曲,他选择了一首在鹰酱拥有极高传唱度和象征意义的歌曲——《God Bless Arica》(天佑鹰酱),但进行了重新编曲,在影片结尾,伴随着朝阳从废墟和硝烟中升起,由一位黑人女歌手用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嗓音唱出,寓意着从创伤中重生以及对和平的祈愿。
影片制作完成,定名为《Deceer 7th》(十二月七日)。
首映礼在洛杉矶和夏国京城同步举行。凌云坐在京城的影院里,通过卫星连线,能看到洛杉矶影剧院门前同样星光熠熠,但气氛更为凝重。许多受邀前来的鹰酱退伍军人,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别满勋章,神情肃穆地步入会场。
影片开始。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京城的放映厅里,观众们为历史的残酷和先辈的牺牲而震撼、沉默。而在洛杉矶,情况则更为…激烈。
当银幕上呈现东瀛飞行员无视国际公约,低空扫射试图逃离燃烧战舰的水兵时,现场传来压抑的惊呼和咒骂。
当看到医院船也被毫不留情地击沉时,有女性观众捂住了嘴。
当影片结尾,打出阵亡将士的漫长名单,以及“谨以此片纪念所有在明珠港事件中逝去的生命,并警示世人珍视和平”的字幕时,洛杉矶的首映现场,陷入了长达一分钟的绝对寂静。
然后,掌声如同火山喷发般响起!许多年迈的退伍老兵站起身,挺直脊梁,庄重地向着银幕敬礼!他们的脸上老泪纵横。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一位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老兵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他们(东瀛)从未真正忏悔!这部电影说出了我们憋在心里几十年的话!”
《Deceer 7th》全球公映!
票房如同海啸般席卷各国,尤其是在鹰酱。
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给出了近乎疯狂的评价:
“一部让人心碎又愤怒的杰作!”
“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仿佛亲历了那个地狱般的早晨。”
“必须看!尤其是那些对东瀛抱有天真幻想的人!”
影片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预期。
鹰酱多个退伍军人组织发起倡议,要求政府重新审视对日政策,强烈抗议任何美化东瀛二战行为的企图。
民间要求东瀛就偷袭明珠港进行更深刻道歉和赔偿的呼声再次高涨。
社交媒体上,#ReerPearlHarbor(铭记明珠港)、#NeveretDeceer7(永不忘十二月七日) 等标签持续刷屏,许多年轻人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了解到这段历史。
压力,层层传递,最终抵达了冬宫。
在舆论风暴发酵一周后,鹰酱总统,终于在一次关于国家安全和盟友关系的公开演讲中,被记者追问,不得不对此表态。
他站在讲台后,神情严肃,措辞谨慎但清晰:
“……明珠港事件,是鹰酱历史上沉痛的一页。它提醒我们,和平弥足珍贵,但也异常脆弱。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任何试图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都是对历史真相的亵渎,也是对所有受害者和扞卫和平人士的伤害。我们敦促所有国家,尤其是当年的轴心国,必须以真诚的态度正视历史……”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东瀛,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番话指向谁。
这是鹰酱在任总统,首次在如此公开的场合,以如此严厉的措辞,间接但明确地批判东瀛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
消息传回国内,网络一片沸腾。
凌云看着电视新闻里的画面,脸上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深沉的平静。
他做到了。用一部电影,撬动了国际政治的杠杆,让一段被某种程度上遗忘或淡化的历史,重新成为拷问现实的道义力量。
王斌再次悄然而至,这一次,他的表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
“凌先生,东瀛映画和它背后的右翼势力,彻底疯狂了。他们称你为文化恐怖分子。”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我们收到确切情报,他们正在策划针对你个人的、最高级别的报复行动。这一次,恐怕不止是舆论攻击那么简单。”
凌云望向窗外。
京城的夜空,繁星点点,宁静而深邃。
太平洋彼岸的惊雷已然炸响,而来自东方的暗流,也即将汹涌而至。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该来的,总会来。
剧本定稿那天,凌云将其递交给了一个特殊的“项目评估小组”。小组成员除了文化部的官员,还有几位来自外交和军事领域、神色精干的顾问。
一周后,王斌带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上面评估过了,认为这个项目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王斌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妙,“而且,我们通过一些渠道,和鹰酱的环球影业搭上了线。”
“环球影业?”凌云有些惊讶。那是美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体量巨大,影响力深远。
“他们内部对这个问题有分歧,但董事长老约翰逊的祖父,当年就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服役,幸运地在那天早晨调休上岸,躲过一劫。但他很多战友没能回来。”王斌解释道,“老约翰逊本人,对东瀛一直心存芥蒂。看到我们的剧本大纲和部分史料后,他……很感兴趣。”
接下来的跨国谈判在高度保密中进行。视频会议里,环球影业的代表,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老者,隔着屏幕仔细审视着凌云。
“年轻人,你确定能拍好这个故事?不是那种软绵绵的爱情片?”老约翰逊的声音通过翻译器传来,带着美莱坞大亨特有的审慎与压迫感。
“我确定。”凌云迎着他的目光,不卑不亢,“我要拍的是历史的真相,是军国主义的残忍,是和平的代价。爱情或许会有,但它只是灾难背景下的人性微光,绝不会冲淡主题的严肃性。”
老约翰逊沉默了片刻,手指敲着红木桌面:“我们需要联合编剧权,确保历史细节和鹰酱视角的准确性。特效和部分实景拍摄必须在我们的团队主导下进行。”
“可以。”凌云点头,“但核心叙事框架和最终剪辑权,必须在我方。我们要确保影片不偏离揭示东瀛军国主义本质这一核心。”
一场涉及艺术、历史、政治和巨额投资的跨国合作,在双方都有强烈意愿的基础上,以惊人的效率推进。中方提供核心创意、部分资金和庞大的历史考据支持,鹰酱方提供顶尖的技术团队、全球发行渠道以及在夏威夷进行部分实景拍摄的便利。
剧组迅速搭建起来,成了一个奇特的“多国部队”。夏,鹰两国的顶尖电影人汇聚一堂,有分歧,有争论,但在还原历史、追求艺术极致的目标下,最终总能找到平衡点。
拍摄过程本身就像一场战役。在明珠港遗址实地取景时,气氛庄严肃穆。当饰演东瀛飞行员的演员驾驶着复制的零式战机模型,俯冲向下方的港口模型和特效绿幕时,许多在场的鹰酱方工作人员,尤其是几位年纪较大的,眼眶都湿润了。那段记忆,深植于他们的国家基因里。
凌云的配乐再次成为点睛之笔。他没有使用单一的悲壮或激昂,而是用阴郁悬疑的旋律铺垫战前的暗流涌动,用骤然爆发的、充满金属质感和毁灭性节奏的电子交响描绘偷袭的疯狂,用舒缓哀婉的弦乐与童声合唱表现普通生命逝去的悲剧。影片主题曲,他选择了一首在鹰酱拥有极高传唱度和象征意义的歌曲——《God Bless Arica》(天佑鹰酱),但进行了重新编曲,在影片结尾,伴随着朝阳从废墟和硝烟中升起,由一位黑人女歌手用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嗓音唱出,寓意着从创伤中重生以及对和平的祈愿。
影片制作完成,定名为《Deceer 7th》(十二月七日)。
首映礼在洛杉矶和夏国京城同步举行。凌云坐在京城的影院里,通过卫星连线,能看到洛杉矶影剧院门前同样星光熠熠,但气氛更为凝重。许多受邀前来的鹰酱退伍军人,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别满勋章,神情肃穆地步入会场。
影片开始。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京城的放映厅里,观众们为历史的残酷和先辈的牺牲而震撼、沉默。而在洛杉矶,情况则更为…激烈。
当银幕上呈现东瀛飞行员无视国际公约,低空扫射试图逃离燃烧战舰的水兵时,现场传来压抑的惊呼和咒骂。
当看到医院船也被毫不留情地击沉时,有女性观众捂住了嘴。
当影片结尾,打出阵亡将士的漫长名单,以及“谨以此片纪念所有在明珠港事件中逝去的生命,并警示世人珍视和平”的字幕时,洛杉矶的首映现场,陷入了长达一分钟的绝对寂静。
然后,掌声如同火山喷发般响起!许多年迈的退伍老兵站起身,挺直脊梁,庄重地向着银幕敬礼!他们的脸上老泪纵横。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一位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老兵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他们(东瀛)从未真正忏悔!这部电影说出了我们憋在心里几十年的话!”
《Deceer 7th》全球公映!
票房如同海啸般席卷各国,尤其是在鹰酱。
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给出了近乎疯狂的评价:
“一部让人心碎又愤怒的杰作!”
“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仿佛亲历了那个地狱般的早晨。”
“必须看!尤其是那些对东瀛抱有天真幻想的人!”
影片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预期。
鹰酱多个退伍军人组织发起倡议,要求政府重新审视对日政策,强烈抗议任何美化东瀛二战行为的企图。
民间要求东瀛就偷袭明珠港进行更深刻道歉和赔偿的呼声再次高涨。
社交媒体上,#ReerPearlHarbor(铭记明珠港)、#NeveretDeceer7(永不忘十二月七日) 等标签持续刷屏,许多年轻人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了解到这段历史。
压力,层层传递,最终抵达了冬宫。
在舆论风暴发酵一周后,鹰酱总统,终于在一次关于国家安全和盟友关系的公开演讲中,被记者追问,不得不对此表态。
他站在讲台后,神情严肃,措辞谨慎但清晰:
“……明珠港事件,是鹰酱历史上沉痛的一页。它提醒我们,和平弥足珍贵,但也异常脆弱。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任何试图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都是对历史真相的亵渎,也是对所有受害者和扞卫和平人士的伤害。我们敦促所有国家,尤其是当年的轴心国,必须以真诚的态度正视历史……”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东瀛,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番话指向谁。
这是鹰酱在任总统,首次在如此公开的场合,以如此严厉的措辞,间接但明确地批判东瀛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
消息传回国内,网络一片沸腾。
凌云看着电视新闻里的画面,脸上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深沉的平静。
他做到了。用一部电影,撬动了国际政治的杠杆,让一段被某种程度上遗忘或淡化的历史,重新成为拷问现实的道义力量。
王斌再次悄然而至,这一次,他的表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
“凌先生,东瀛映画和它背后的右翼势力,彻底疯狂了。他们称你为文化恐怖分子。”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我们收到确切情报,他们正在策划针对你个人的、最高级别的报复行动。这一次,恐怕不止是舆论攻击那么简单。”
凌云望向窗外。
京城的夜空,繁星点点,宁静而深邃。
太平洋彼岸的惊雷已然炸响,而来自东方的暗流,也即将汹涌而至。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该来的,总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