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李良夫-《开局直播卖灵根,我报价百倍起步》

  嗯???

  赵凌眉头一皱,手指紧紧捏着《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五》的书页。

  我靠!

  赵凌眼睛瞪大。

  李二这么霸气的名字还不好???

  难道特么你还想直接叫李世民?

  哒哒哒!

  赵凌恶趣味般的扣出‘李世民’三个字,但旋即又哒哒哒的删除了。

  世民这两个字还是太大了。

  他还是不敢。

  赵凌(吸了口气,眼神恍惚了一下):“我想一想吧~”

  ……

  ……

  就在赵凌想名字的同时……

  天泽大陆,正被夜色笼罩。

  贯穿大陆的东江,在大陆南部有一条支流,名曰二鹄河。

  二鹄河长约一百余里,已自西向东流淌了一千余年。

  千余年前,地龙翻身,东江分叉,大水冲积天南郡平原。期间传说有二鹄相救百姓,以身阻挡大河月余,百姓感念,沿河立二鹄庙,千年祭祀,香火不绝。久而久之,这条新的东江支流也被称作了二鹄河。

  二鹄河中段,坐落着一个百余人口的村落,村人大多姓李。

  此刻,穿着一身闲适白衣的君涛涛,正背着手,站在李家村一处农家院落内。

  他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陈旧木屋。

  沙沙沙。

  夜风吹过。

  君涛涛声音低沉,朝站在一边的小老头皱眉道:“李村正,李二他娘……真的去世了?”

  村正李宝信长得极其黑瘦,听到铜城城主如此问,顿时哆哆嗦嗦地点头重复道:“启禀城主,李二他娘确实一个月前就去了。”

  李宝信鬓角花白,常年劳作,他脸上皱纹极深。

  他咽了一下口水,眼神惶恐道,“城主,可不是咱不跟李二报信!这是他娘走之前,跟咱说的。”

  “娃他娘走之前,用娃寄回家的银子买了布,裁了新衣裳,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走了一圈,精神好得很呢!当时,咱村都夸她漂亮!夸她娃有出息!她就笑……”

  李宝信声音抖动,眼睛里白花花的,急切摊手道,“那咱、咱也不知道娃他娘咋个就没几天就走了!”

  “她找隔壁村的书生写了封信,留给了咱,说是她走了后,要咱把她火烧掉,把她的灰都洒在二鹄河里,她要跟着水去找娃他爹,她还留了一包银子,一部分是给咱的,谢咱料理她的后事,另一部分是给娃的,留给他讨媳妇的……”

  李宝信指了指木屋里头跪在地上的李二,抹了一把眼睛,

  “料理后事,是咱村的人一家一户筹的钱,娃他娘留的钱,刚刚咱都给娃了……”

  君涛涛眼睛晦暗莫明,轻轻点了点头。

  吱呀!

  老旧木门的开门声响起。

  李二站起身,转身打开半掩着的门走了出来。

  他将一包银子塞进村正怀里。

  咚,咚,咚!

  他跪下给老头磕了几个头。老头想拉他起来,但拉不动。

  李二的头磕在泥土地里。头死死抵住泥地。

  良久。

  他站起身。

  “城主,”李二朝君涛涛轻声道,“我想去一趟河边。”

  “好。”君涛涛脚步一动,侧过身,给他让路。

  稍倾。

  月光洒下。

  二鹄河两岸垂柳万千。

  嘎,嘎,嘎……

  河上,野鸭游过,叫唤声阵阵。

  李二静静跪在河边。

  面前火苗闪动。

  他端端正正地跪着,双手熟稔地撕开纸钱,往火堆里一张张地放着,看着纸钱燃尽,他嘴里念念叨叨,同河水说着话。

  君涛涛站在一处山垄上,离得太远,他没听清楚李二在说什么,也不打算听。

  村正李宝信垂着手,小心翼翼地站在君涛涛旁边。

  看了看李二的背影,又看了看城主沉默的表情,李宝信心脏砰砰跳动,时不时咬了咬牙,实在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良久。

  头顶的三轮明月,爬上中天。

  李二依旧静静跪着,声音低沉。

  火苗熄灭。

  纸钱烧光了。

  李二抬了下头,没有说话,只沉默着。沉默地看着河水流淌,沉默地看着野鸭游过。

  老头李宝信熬不住了,踉跄了一下。

  君涛涛转过头,挥了挥手,示意要他回去睡觉,小老头如蒙大赦,连连躬身道谢,打着哈欠回去了。

  ……

  天蒙蒙亮。

  晨曦洒在湖面。

  小老头踩着天光而来。

  看见城主依旧沉默地站在原地,李二那娃也还在那跪着。老头顿时叹了口气。

  嘎、嘎、嘎。

  野鸭群醒了。

  不一会儿。

  河水里。

  两只野鸭离了群,划拉着水,在李二眼前游来游去,追逐着相互戏水。

  李二跪着的双腿往前挪了挪,刹那,河边泥土地里,留下了深深的膝盖拖行印记。

  呼……

  山垄上,君涛涛胸腔起伏,轻轻吐出口气,眼神复杂。

  “城主。”

  听到城主的叹息,李宝信顿时脸色一白,声音嘶哑,心情忐忑地问君涛涛道,

  “您可是累了?要不,我去把李二娃叫回来?”

  “不用。”君涛涛摇了摇头。

  “那老头我去给您准备早饭?”

  “不用。”

  嘎,嘎。

  河水流淌声,野鸭声,风声,在晨曦中交织。

  君涛涛肩膀微微一塌,轻轻吸了口气。

  李宝信偷偷打量了一下城主的神色,耳边不断传来聒噪的野鸭叫声,他声音抖着,猜测道,“城主,要不小老头……”

  他指了指在河里欢快游着,你追我赶的两只野鸭,颤着声音献功似地建议道,“去把那两只烦人的野鸭打了,给您做一顿……”

  “不用!”

  老头话没说完,君涛涛眉头就立刻一皱,声音急促地打断道。

  旋即。

  “什么野鸭啊……”

  他叹了口气,指了指远处,没好气的解释道:

  “那叫鸳鸯!”

  ……

  天光大放。

  金乌浮出云海。

  河水粼粼发光

  李二站起了身。

  噔,噔,他走了几步,双脚踩在河里,河水浸过脚踝,河水缓缓流动间,脚踝升起冰凉。

  李二轻轻闭上眼睛。

  下一刻。

  他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声,听见了蝉鸣声……

  他耳朵一动,听见了极远处,渔夫的撒网声、艄公的撑杆声、村头的犬吠声、公鸡的打鸣声……

  他肩头放松,头微微仰起。

  身体先泛起冰凉,又迎来温暖。他轻轻吐出口气,感觉体内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在顺着他全身的血液流动。李二脸上表情缓和,他感觉自己即便闭上眼睛,整个世界也如画卷般在他眼前徐徐铺开……

  李二顿住了呼吸。

  平静。

  异常的平静。

  他感觉自己的心……

  前所未有的空。

  ……

  远处山垄。

  轻风拂过。

  野草依次低头后,又依次扬起。

  赶走恼人村正后,君涛涛心情大好。

  嘶!

  一道不同于湖面的微风掠过他耳旁。

  君涛涛眉头皱起,看向立在水边的李二。

  下一刻。

  他轻轻一笑,眉头舒展。

  君涛涛吸了口气,掏出腰间心爱的案牍,又从储物手镯中拿出那只他常用的狼毫。

  刷刷刷……他慢慢写下……

  “天泽天乾历三千二百三十一年,秋。”

  “铜城之难后,吾奉好友苏念温之命,送李家子归乡……”

  “是日,吾于二鹄河,拂万千柳,赏鸳鸯戏,品秋风劲……忽闻风动,云动……蝉静……河静……”

  “河水与吾,盛柳与吾,鸳鸯与吾……同观李家子——”

  “武夫李二。”

  “武道……”

  “入品!”

  ……

  ……

  “啊——”

  赵凌合上书,眯着眼睛,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李二……”

  “这小子是个好人……”

  一瞬间,他脑海里闪过了……好几个名字。但都不怎么样。

  他眨了眨眼睛。

  眼睛有点迷糊。

  困了。

  他两手抬起,使劲搓了搓脸。

  最后。

  他皱着眉头随便选了个。

  哒哒哒。

  赵凌:“狗子,我想了很久,查了很久的字典,我觉得,就叫——李良夫吧!(墨镜酷脸)”

  嗯。

  好人嘛。

  那就叫良夫!

  萧牧风(等了好几天……都绝望了,看到信息,眼睛顿时一亮):“好的!好名字(大拇指)!(谢谢老板).gif”

  ……

  刷刷刷!

  萧牧风开心地在宣纸上写下了李二的大名:

  ——李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