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的銮铃声叮叮当当响着,惊飞了檐角栖息的几只灰鸽。
太后阴高德扶着宫女的手,缓步走在覆着青石板的宫道上。
两侧的白玉栏杆被晨露打湿,映着天边刚褪去的朝霞,泛着淡淡的粉光。
道旁的合欢树开得正盛,粉白色的绒花缀满枝头,风一吹就簌簌往下落,沾了太后的凤袍下摆,像落了把碎雪。
“这个蓝儿姑娘,真是不得了啊。”太后忽然停下脚步,抬手拂去肩头的花瓣,声音里带着点笑意,目光还望着金銮殿的方向,仿佛还能看见刚才那个穿着藏青官袍、手持蓝光剑的身影。
跟在旁边的赵镐连忙躬身应和,他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锦袍,袍角扫过栏杆上的露水,洇出一小片湿痕:“太后说的是。臣刚才在殿上仔细瞧了,她那步伐看着怪异,左躲右闪的,倒像是……像是编了套小阵法,总能踩着王虎的破绽走,绝非寻常武师教出来的路数。”
他说着,还忍不住比划了两下,学着蓝儿刚才旋身躲闪的样子,结果脚下被石板缝里冒出的青苔滑了一下,差点崴了脚,引得旁边的宫女们抿着嘴偷笑。
太后被他这笨拙的模样逗乐了,用手里的佛珠轻轻敲了敲他的胳膊:“瞧你那出息,学都学不像。”
她转过身继续往前走,凤鞋踩在落满合欢花的石板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不过你说得对,那步伐看着随意,实则处处透着巧劲,倒像是……”
她顿了顿,眯眼想了想,“倒像是后山的猴子,看着蹦蹦跳跳没章法,可你就是抓不住它。”
赵镐跟着她的脚步,连忙点头:“太后形容得极是!依臣看,定是自学成才。毕竟哪家师父会教姑娘家这般‘野路子’?寻常大家闺秀学的剑法,讲究的是行云流水、好看就行,哪像她,招招都往实在处去,专捡人胳膊腿的缝隙钻。”
两人说着,走到一座石拱桥前。桥下的莲池里,荷叶上还托着晶莹的露珠,粉白的荷花刚绽开半朵,被风吹得轻轻晃,映得水里的锦鲤都染上了淡淡的粉色。
太后扶着桥栏往下看,忽然指着池里的锦鲤笑:“你看那鱼,看着慢悠悠的,可网子网下去,它“嗖”地就从网眼里钻出去了,蓝儿那身手,倒跟这鱼有几分像。”
赵镐凑过去一看,果然见一条红锦鲤摆着尾巴,从刚撒下的鱼食旁游过,灵活得像抹影子。
他忍不住笑道:“还是太后看得透彻。这蓝儿姑娘,怕是打小就爱跟人‘疯闹’,不然练不出这般灵巧的身手。”
说话间,一阵风卷着合欢花吹过,落在太后的发髻上。
宫女刚要伸手拂去,太后却摆了摆手,任由那朵绒花别在鬓边:“自学成才好啊,没那么多规矩束缚,反倒有股子韧劲。你看她刚才摔在地上,脸不红气不喘的,爬起来还能跟王虎拱手,这份镇定,可不是寻常姑娘家有的。”
晨曦刚漫过宫墙的琉璃瓦,把飞檐上的瑞兽镀成金红色。
西宫太后正沿着抄手游廊散步,廊下的凌霄花爬满了朱红柱,花瓣上还沾着夜露,被风一吹就抖落几滴,打在青石板上洇出小水痕。
她手里捏着串檀木佛珠,步子慢悠悠的,看廊外的孔雀抖着尾巴开屏,尾羽上的眼斑映着晨光,像撒了把碎镜子。
忽然听见一阵抽噎声,比檐角的风铃还细碎。
西宫太后拐过弯,就见惠妃吴瑶梅正背对着她站在廊柱后,肩膀一抽一抽的,藕荷色的宫装裙摆沾了点尘土,显然是跪过的样子。
“这是怎么了?”西宫太后走上前,拨了拨她被泪水打湿的鬓发,“谁把我们瑶梅惹哭了?瞧这眼睛红的,像刚剥壳的荔枝。”
吴瑶梅一回头,眼泪掉得更凶了,抽噎着说:“太后……皇后娘娘她说臣妾说错话了……”
“哦?皇后?”西宫太后挑眉,倚在廊柱上,手里的佛珠转得慢悠悠,“她罚你了?”
“嗯!”吴瑶梅吸着鼻子,声音委屈得发颤,“她说臣妾在御花园夸李公公新养的鹦鹉好看,是暗讽她宫里的八哥笨……硬说臣妾话里有话,罚臣妾抄《女诫》十遍,还说臣妾字迹潦草,重抄了三遍才算完……最后又罚臣妾去佛堂跪了一个时辰,膝盖都麻了……”
她说着掀起裙摆,露出膝盖上的淤红,像被胭脂染过似的。
西宫太后看了直乐,伸手戳了戳她的额头:“你呀,胆子比兔子还小。皇后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宫里的八哥昨天啄坏了她的绣绷,正憋着气呢,你偏撞上。”
吴瑶梅瘪着嘴:“可……可她也不能这么罚臣妾呀……佛堂的蒲团硬得像石头,臣妾跪得腿都直打晃,回来时还差点摔进荷花池……”
“行了行了,别哭了。”西宫太后拉着她的手往佛堂走,“她罚你跪佛堂,我陪你再去一趟——不过不是去受罚,是去让她瞧瞧,我们瑶梅跪过的地方,该撒点软垫了。”
廊外的孔雀像是听懂了,突然开了屏,尾羽扫过廊柱,落下几片羽毛。吴瑶梅被逗得抽了下鼻子,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嘴角却悄悄翘了起来。
晨光刚漫过佛堂的雕花窗棂,把檀香的青烟染成了淡金色。
西宫太后跪在铺着软垫的蒲团上,手里捻着紫檀佛珠,指尖轻轻划过每一颗珠子,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易碎的琉璃。
她鬓边插着支素银簪,簪头的珍珠随着俯身叩拜的动作微微晃动,映得佛前的长明灯火苗也跟着颤了颤。
佛堂角落里的铜鹤香炉正咕嘟咕嘟吐着香雾,把墙上的《心经》拓片熏得泛起淡淡的黄,像浸过陈年的茶水。
惠妃吴瑶梅蹲在烛台前,小心翼翼地给每盏长明灯添蜡。
烛芯爆出细碎的火星,溅在她手背上,她“呀”地轻呼一声,连忙缩回手,指尖已经红了一小块。
她看着跳动的烛火,映得脸颊忽明忽暗,眼尾的泪痣像颗被烛油粘住的小朱砂。窗外的石榴树影投在青砖地上,被风一吹,枝桠晃得像群蹦跳的小猴子,搅得满地光斑东躲西藏。
“时辰差不多了。”西宫太后缓缓起身,扶着蒲团边缘站定,裙摆扫过地面时,带起一阵混合着檀香和她衣襟上兰花香囊的味道。
吴瑶梅赶紧放下烛台,快步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指尖触到太后袖口绣的缠枝莲,软得像沾了露水的花瓣。
两人慢慢走出佛堂,廊下的凌霄花不知何时爬满了半面墙,紫色的花串垂下来,蹭得吴瑶梅的宫装裙摆沙沙响。
西宫太后抬手摘了朵沾着晨露的凌霄,别在吴瑶梅鬓边,指尖擦过她的耳垂:“你看,有我陪着,没那么怕了吧?”
吴瑶梅摸了摸鬓边的花,露水顺着花瓣滑到脸颊,凉丝丝的,她忍不住笑了,眼尾弯成了月牙:“幸亏太后陪着,刚才烛火噼啪响的时候,我总觉得像有人在背后吹气,吓得手心全是汗呢。”她顿了顿,又小声说,“而且……皇后娘娘要是知道我来佛堂,指不定又要说我偷懒。”
西宫太后被她逗乐了,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袖传过来:“怕她作甚?想当年我刚进宫时,还是个端茶送水的婢女呢,穿着粗布衣裳,站在殿角连大气都不敢喘。那时候啊,连这佛堂的门槛都不敢迈,总觉得里面的菩萨都在盯着我笨手笨脚的样子。”
她望着远处宫墙顶上的琉璃瓦,晨光把瓦当照得像撒了把碎金子,语气轻得像风拂过湖面:“现在不一样了,咱们俩做伴,想拜菩萨就拜,想偷懒就一起躲会儿懒,算什么辛苦?你看这凌霄花,去年还只是根细藤,今年不就爬满墙了?咱们啊,也像这花似的,慢慢长,总有自在的时候。”
太后阴高德扶着宫女的手,缓步走在覆着青石板的宫道上。
两侧的白玉栏杆被晨露打湿,映着天边刚褪去的朝霞,泛着淡淡的粉光。
道旁的合欢树开得正盛,粉白色的绒花缀满枝头,风一吹就簌簌往下落,沾了太后的凤袍下摆,像落了把碎雪。
“这个蓝儿姑娘,真是不得了啊。”太后忽然停下脚步,抬手拂去肩头的花瓣,声音里带着点笑意,目光还望着金銮殿的方向,仿佛还能看见刚才那个穿着藏青官袍、手持蓝光剑的身影。
跟在旁边的赵镐连忙躬身应和,他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锦袍,袍角扫过栏杆上的露水,洇出一小片湿痕:“太后说的是。臣刚才在殿上仔细瞧了,她那步伐看着怪异,左躲右闪的,倒像是……像是编了套小阵法,总能踩着王虎的破绽走,绝非寻常武师教出来的路数。”
他说着,还忍不住比划了两下,学着蓝儿刚才旋身躲闪的样子,结果脚下被石板缝里冒出的青苔滑了一下,差点崴了脚,引得旁边的宫女们抿着嘴偷笑。
太后被他这笨拙的模样逗乐了,用手里的佛珠轻轻敲了敲他的胳膊:“瞧你那出息,学都学不像。”
她转过身继续往前走,凤鞋踩在落满合欢花的石板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不过你说得对,那步伐看着随意,实则处处透着巧劲,倒像是……”
她顿了顿,眯眼想了想,“倒像是后山的猴子,看着蹦蹦跳跳没章法,可你就是抓不住它。”
赵镐跟着她的脚步,连忙点头:“太后形容得极是!依臣看,定是自学成才。毕竟哪家师父会教姑娘家这般‘野路子’?寻常大家闺秀学的剑法,讲究的是行云流水、好看就行,哪像她,招招都往实在处去,专捡人胳膊腿的缝隙钻。”
两人说着,走到一座石拱桥前。桥下的莲池里,荷叶上还托着晶莹的露珠,粉白的荷花刚绽开半朵,被风吹得轻轻晃,映得水里的锦鲤都染上了淡淡的粉色。
太后扶着桥栏往下看,忽然指着池里的锦鲤笑:“你看那鱼,看着慢悠悠的,可网子网下去,它“嗖”地就从网眼里钻出去了,蓝儿那身手,倒跟这鱼有几分像。”
赵镐凑过去一看,果然见一条红锦鲤摆着尾巴,从刚撒下的鱼食旁游过,灵活得像抹影子。
他忍不住笑道:“还是太后看得透彻。这蓝儿姑娘,怕是打小就爱跟人‘疯闹’,不然练不出这般灵巧的身手。”
说话间,一阵风卷着合欢花吹过,落在太后的发髻上。
宫女刚要伸手拂去,太后却摆了摆手,任由那朵绒花别在鬓边:“自学成才好啊,没那么多规矩束缚,反倒有股子韧劲。你看她刚才摔在地上,脸不红气不喘的,爬起来还能跟王虎拱手,这份镇定,可不是寻常姑娘家有的。”
晨曦刚漫过宫墙的琉璃瓦,把飞檐上的瑞兽镀成金红色。
西宫太后正沿着抄手游廊散步,廊下的凌霄花爬满了朱红柱,花瓣上还沾着夜露,被风一吹就抖落几滴,打在青石板上洇出小水痕。
她手里捏着串檀木佛珠,步子慢悠悠的,看廊外的孔雀抖着尾巴开屏,尾羽上的眼斑映着晨光,像撒了把碎镜子。
忽然听见一阵抽噎声,比檐角的风铃还细碎。
西宫太后拐过弯,就见惠妃吴瑶梅正背对着她站在廊柱后,肩膀一抽一抽的,藕荷色的宫装裙摆沾了点尘土,显然是跪过的样子。
“这是怎么了?”西宫太后走上前,拨了拨她被泪水打湿的鬓发,“谁把我们瑶梅惹哭了?瞧这眼睛红的,像刚剥壳的荔枝。”
吴瑶梅一回头,眼泪掉得更凶了,抽噎着说:“太后……皇后娘娘她说臣妾说错话了……”
“哦?皇后?”西宫太后挑眉,倚在廊柱上,手里的佛珠转得慢悠悠,“她罚你了?”
“嗯!”吴瑶梅吸着鼻子,声音委屈得发颤,“她说臣妾在御花园夸李公公新养的鹦鹉好看,是暗讽她宫里的八哥笨……硬说臣妾话里有话,罚臣妾抄《女诫》十遍,还说臣妾字迹潦草,重抄了三遍才算完……最后又罚臣妾去佛堂跪了一个时辰,膝盖都麻了……”
她说着掀起裙摆,露出膝盖上的淤红,像被胭脂染过似的。
西宫太后看了直乐,伸手戳了戳她的额头:“你呀,胆子比兔子还小。皇后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宫里的八哥昨天啄坏了她的绣绷,正憋着气呢,你偏撞上。”
吴瑶梅瘪着嘴:“可……可她也不能这么罚臣妾呀……佛堂的蒲团硬得像石头,臣妾跪得腿都直打晃,回来时还差点摔进荷花池……”
“行了行了,别哭了。”西宫太后拉着她的手往佛堂走,“她罚你跪佛堂,我陪你再去一趟——不过不是去受罚,是去让她瞧瞧,我们瑶梅跪过的地方,该撒点软垫了。”
廊外的孔雀像是听懂了,突然开了屏,尾羽扫过廊柱,落下几片羽毛。吴瑶梅被逗得抽了下鼻子,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嘴角却悄悄翘了起来。
晨光刚漫过佛堂的雕花窗棂,把檀香的青烟染成了淡金色。
西宫太后跪在铺着软垫的蒲团上,手里捻着紫檀佛珠,指尖轻轻划过每一颗珠子,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易碎的琉璃。
她鬓边插着支素银簪,簪头的珍珠随着俯身叩拜的动作微微晃动,映得佛前的长明灯火苗也跟着颤了颤。
佛堂角落里的铜鹤香炉正咕嘟咕嘟吐着香雾,把墙上的《心经》拓片熏得泛起淡淡的黄,像浸过陈年的茶水。
惠妃吴瑶梅蹲在烛台前,小心翼翼地给每盏长明灯添蜡。
烛芯爆出细碎的火星,溅在她手背上,她“呀”地轻呼一声,连忙缩回手,指尖已经红了一小块。
她看着跳动的烛火,映得脸颊忽明忽暗,眼尾的泪痣像颗被烛油粘住的小朱砂。窗外的石榴树影投在青砖地上,被风一吹,枝桠晃得像群蹦跳的小猴子,搅得满地光斑东躲西藏。
“时辰差不多了。”西宫太后缓缓起身,扶着蒲团边缘站定,裙摆扫过地面时,带起一阵混合着檀香和她衣襟上兰花香囊的味道。
吴瑶梅赶紧放下烛台,快步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指尖触到太后袖口绣的缠枝莲,软得像沾了露水的花瓣。
两人慢慢走出佛堂,廊下的凌霄花不知何时爬满了半面墙,紫色的花串垂下来,蹭得吴瑶梅的宫装裙摆沙沙响。
西宫太后抬手摘了朵沾着晨露的凌霄,别在吴瑶梅鬓边,指尖擦过她的耳垂:“你看,有我陪着,没那么怕了吧?”
吴瑶梅摸了摸鬓边的花,露水顺着花瓣滑到脸颊,凉丝丝的,她忍不住笑了,眼尾弯成了月牙:“幸亏太后陪着,刚才烛火噼啪响的时候,我总觉得像有人在背后吹气,吓得手心全是汗呢。”她顿了顿,又小声说,“而且……皇后娘娘要是知道我来佛堂,指不定又要说我偷懒。”
西宫太后被她逗乐了,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袖传过来:“怕她作甚?想当年我刚进宫时,还是个端茶送水的婢女呢,穿着粗布衣裳,站在殿角连大气都不敢喘。那时候啊,连这佛堂的门槛都不敢迈,总觉得里面的菩萨都在盯着我笨手笨脚的样子。”
她望着远处宫墙顶上的琉璃瓦,晨光把瓦当照得像撒了把碎金子,语气轻得像风拂过湖面:“现在不一样了,咱们俩做伴,想拜菩萨就拜,想偷懒就一起躲会儿懒,算什么辛苦?你看这凌霄花,去年还只是根细藤,今年不就爬满墙了?咱们啊,也像这花似的,慢慢长,总有自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