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的宫廷,只有皇上想要放出的消息,很多时候,嫔妃们听到的,都是皇上想要她们知道的。
吴良辅是皇上身边第一人,这次也是他派人去告知了自己和太后。
不用孟古青敲打他,老太监就差指天发誓他绝不会乱说。
孟古青嗤笑了下,“吴公公说不说的,本宫可不敢管。不过,本宫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按规矩来,奴才们也不能随便被你们按个名头就弄死。”
她这话是对着殿外站着的宫女太监们说的。
宜修阴狠,在她尚未被皇帝厌弃前,后宫的宫权尚没有完全在握在手里的时候,也没有人挑出错来。
凭借的就是规矩。
可这东西是双刃剑,非皇后不可用。宠妃就是要打破一切规矩,方能显出自己的不同来。
“你们把嘴巴都闭住了,好过被人当替死鬼。”
孟古青如果是实权皇后,现在说这番话,难免有点小家子气。不过她空有皇后头衔,皇上不过允许她敲打奴才,倒也没有关系。
总不能表现的太过聪明不是?
“给皇后请安。”
男人沉稳的声音响起,不同于福临像个没长开的孩子,安郡王岳乐高大魁梧,一双眼睛如闪电。
他是皇帝在朝堂上最有力的帮手。
“是安郡王吧?”
在这本书里,孟古青比福临要大一岁,今年不过才16岁。
等到福临16岁的时候,他就要做阿玛了。
岳乐拱手行礼,“臣是来找皇上商量国事的。”
孟古青侧身让开,点头表示理解,“皇上就在里面,本宫这就不打扰你你们了。”
岳乐低头等皇后离开,才直起身子,来自科尔沁的公主不像草原的女子,倒像是江南女子,温婉大气。
难怪皇上自大婚后后宫一片祥和,想必是对皇后十分满意。
安郡王刚进宫,还不知道皇上搞出了假死的事来。吴良辅被皇后和太后都敲打了一遍,现在是夹着尾巴做人,半个屁都不敢放。
第二日上朝,福临发现大臣们果真没有提起这件事来,他心中得意极了。
可没等小皇帝高兴多久,太后就和郑亲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福临想要封博果尔为郡王,郑亲王是举双手同意的。
但无论如何劝说太后,这位曾经被预言是天选贵人的明珠都咬死不答应。
因为被封为郡王,就要进朝廷领差事。都是皇太极的儿子,皇上仁善中带着懦弱和毁天灭地的气质,博果尔反而听劝,太后根本不敢赌。
这个道理孟古青都能琢磨明白,不需要太大的智慧。福临却觉得博果尔是自己的兄弟,不过区区一个郡王,怎么就不能给呢?
再加上太妃娜木钟跟他哭求,福临脑袋发热,就想着要太后改变想法。
哪怕事情已经和书中的走向完全不一致,福临依旧决定要去观看死囚行刑。
人人都说皇帝仁善,福临偏要改变这种印象。
太后知道皇上要亲自去看犯人行刑,自然忧愁难当,可她不能再说阻拦的话,只能让皇后来劝儿子。
福临不太想来坤宁宫,皇后这一怀孕,倒成了金疙瘩,碰都碰不了实在无趣。
他等着皇后洗漱十分无聊,就看到安静的站在一边的花束子。
那侍女也白净,眸子怯怯的,脸上带着恭敬,人有几分呆呆的。
福临来了兴致,走到花束子面前,只用根手指就抬起少女的下巴。
摇曳的烛火下,小宫女的眼睛眨也不眨,粉嫩的嘴唇肉嘟嘟的,好像在邀请皇上仔细品尝。
皇上的头越来越低,根本没注意到皇后已经内室走了出来,她穿着件月白色的寝衣,乌黑的长发披散下来,眼神阴鹜的看着这一切。
此刻,她还是那个阴湿的女鬼。
花束子本来等着皇上的亲吻,没想到却等来皇上轻弹了下脸蛋。
“逗你玩呢!”
小宫女面红耳热,被皇上逗的意乱情迷,冷不丁瞧见后面站着的皇后,尖叫出声。
从她的角度看过去,皇后真的好可怕。
不过一瞬间,孟古青的眼神就变了,福临转身看过去,就看到笑意盈盈的皇后走过来,“皇上怎么不早点休息,您明天还有国事要操劳。”
她说着话,很自然的上手扶着福临的胳膊,两个人坐在床边,身子挨得很近。
不一会的功夫,皇上就乐呵呵的了。
花束子有些失望,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心里,皇上可真温柔,和那些粗鲁的蒙古王爷完全不同。
因为皇后怀孕刚满三个月,两个人也不能做什么,就躺在床上说说话。
“皇后在草原上,有没有见过那些旗主杀人。”
两个人盖着两床被子,重重幔帐外面只留着一盏油灯。孟古青却能感受福临话音里的颤抖。
她没有像原主那样大肆说旗主们的英勇事迹,毕竟不英勇的人,早就被敌人割下了脑袋。
安陵容在草原上待了两年,她虽然不怕死人,可也受不了这里的弱肉强食。
是心中强烈的欲望督促她改变,让她习惯大口吃肉,骑着马儿在草原奔跑。
“皇上,自然是见过的。”
福临庆幸皇后看不太清楚他的脸色,一定很难看。
“你们可真野蛮粗鲁,杀人放火都不怕的,还看得津津有味。”
孟古青往福临的方向靠近一点,“皇上,看见同是人的鲜血,没有什么可高兴的。”
“只不过看到仇人死在眼前,大仇得报才让人开心。”
“草原上很多人都有仇怨,他们杀人是为了报仇,当然可以笑得出来。”
“臣妾听说皇上要去观刑,很多死刑犯也是老百姓的仇人。”
“您无需看那些人有什么悲惨的样子,只需看老百姓是不是高兴的。”
“大家只为大仇得报高兴。”
福临完全没想到这一层,他想要大赦天下,就包括那些已经定罪的死刑犯。
难道真的不该放吗?
等到观刑的那天,满天的血雾让小皇帝几乎要把胆汁吐出来,可他勉强把目光放在百姓身上时,那些激动的人们都在喊天子英明。
福临在欢呼声中迷茫了,杀人也是对的吗?
吴良辅是皇上身边第一人,这次也是他派人去告知了自己和太后。
不用孟古青敲打他,老太监就差指天发誓他绝不会乱说。
孟古青嗤笑了下,“吴公公说不说的,本宫可不敢管。不过,本宫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按规矩来,奴才们也不能随便被你们按个名头就弄死。”
她这话是对着殿外站着的宫女太监们说的。
宜修阴狠,在她尚未被皇帝厌弃前,后宫的宫权尚没有完全在握在手里的时候,也没有人挑出错来。
凭借的就是规矩。
可这东西是双刃剑,非皇后不可用。宠妃就是要打破一切规矩,方能显出自己的不同来。
“你们把嘴巴都闭住了,好过被人当替死鬼。”
孟古青如果是实权皇后,现在说这番话,难免有点小家子气。不过她空有皇后头衔,皇上不过允许她敲打奴才,倒也没有关系。
总不能表现的太过聪明不是?
“给皇后请安。”
男人沉稳的声音响起,不同于福临像个没长开的孩子,安郡王岳乐高大魁梧,一双眼睛如闪电。
他是皇帝在朝堂上最有力的帮手。
“是安郡王吧?”
在这本书里,孟古青比福临要大一岁,今年不过才16岁。
等到福临16岁的时候,他就要做阿玛了。
岳乐拱手行礼,“臣是来找皇上商量国事的。”
孟古青侧身让开,点头表示理解,“皇上就在里面,本宫这就不打扰你你们了。”
岳乐低头等皇后离开,才直起身子,来自科尔沁的公主不像草原的女子,倒像是江南女子,温婉大气。
难怪皇上自大婚后后宫一片祥和,想必是对皇后十分满意。
安郡王刚进宫,还不知道皇上搞出了假死的事来。吴良辅被皇后和太后都敲打了一遍,现在是夹着尾巴做人,半个屁都不敢放。
第二日上朝,福临发现大臣们果真没有提起这件事来,他心中得意极了。
可没等小皇帝高兴多久,太后就和郑亲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福临想要封博果尔为郡王,郑亲王是举双手同意的。
但无论如何劝说太后,这位曾经被预言是天选贵人的明珠都咬死不答应。
因为被封为郡王,就要进朝廷领差事。都是皇太极的儿子,皇上仁善中带着懦弱和毁天灭地的气质,博果尔反而听劝,太后根本不敢赌。
这个道理孟古青都能琢磨明白,不需要太大的智慧。福临却觉得博果尔是自己的兄弟,不过区区一个郡王,怎么就不能给呢?
再加上太妃娜木钟跟他哭求,福临脑袋发热,就想着要太后改变想法。
哪怕事情已经和书中的走向完全不一致,福临依旧决定要去观看死囚行刑。
人人都说皇帝仁善,福临偏要改变这种印象。
太后知道皇上要亲自去看犯人行刑,自然忧愁难当,可她不能再说阻拦的话,只能让皇后来劝儿子。
福临不太想来坤宁宫,皇后这一怀孕,倒成了金疙瘩,碰都碰不了实在无趣。
他等着皇后洗漱十分无聊,就看到安静的站在一边的花束子。
那侍女也白净,眸子怯怯的,脸上带着恭敬,人有几分呆呆的。
福临来了兴致,走到花束子面前,只用根手指就抬起少女的下巴。
摇曳的烛火下,小宫女的眼睛眨也不眨,粉嫩的嘴唇肉嘟嘟的,好像在邀请皇上仔细品尝。
皇上的头越来越低,根本没注意到皇后已经内室走了出来,她穿着件月白色的寝衣,乌黑的长发披散下来,眼神阴鹜的看着这一切。
此刻,她还是那个阴湿的女鬼。
花束子本来等着皇上的亲吻,没想到却等来皇上轻弹了下脸蛋。
“逗你玩呢!”
小宫女面红耳热,被皇上逗的意乱情迷,冷不丁瞧见后面站着的皇后,尖叫出声。
从她的角度看过去,皇后真的好可怕。
不过一瞬间,孟古青的眼神就变了,福临转身看过去,就看到笑意盈盈的皇后走过来,“皇上怎么不早点休息,您明天还有国事要操劳。”
她说着话,很自然的上手扶着福临的胳膊,两个人坐在床边,身子挨得很近。
不一会的功夫,皇上就乐呵呵的了。
花束子有些失望,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心里,皇上可真温柔,和那些粗鲁的蒙古王爷完全不同。
因为皇后怀孕刚满三个月,两个人也不能做什么,就躺在床上说说话。
“皇后在草原上,有没有见过那些旗主杀人。”
两个人盖着两床被子,重重幔帐外面只留着一盏油灯。孟古青却能感受福临话音里的颤抖。
她没有像原主那样大肆说旗主们的英勇事迹,毕竟不英勇的人,早就被敌人割下了脑袋。
安陵容在草原上待了两年,她虽然不怕死人,可也受不了这里的弱肉强食。
是心中强烈的欲望督促她改变,让她习惯大口吃肉,骑着马儿在草原奔跑。
“皇上,自然是见过的。”
福临庆幸皇后看不太清楚他的脸色,一定很难看。
“你们可真野蛮粗鲁,杀人放火都不怕的,还看得津津有味。”
孟古青往福临的方向靠近一点,“皇上,看见同是人的鲜血,没有什么可高兴的。”
“只不过看到仇人死在眼前,大仇得报才让人开心。”
“草原上很多人都有仇怨,他们杀人是为了报仇,当然可以笑得出来。”
“臣妾听说皇上要去观刑,很多死刑犯也是老百姓的仇人。”
“您无需看那些人有什么悲惨的样子,只需看老百姓是不是高兴的。”
“大家只为大仇得报高兴。”
福临完全没想到这一层,他想要大赦天下,就包括那些已经定罪的死刑犯。
难道真的不该放吗?
等到观刑的那天,满天的血雾让小皇帝几乎要把胆汁吐出来,可他勉强把目光放在百姓身上时,那些激动的人们都在喊天子英明。
福临在欢呼声中迷茫了,杀人也是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