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里的等待像被拉长的丝线,每一秒都浸着焦灼。
怀清虽依旧挺直,耳尖却微微发烫——太医院的查验,是眼下最关键的关隘。
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袁德盛几乎是小跑着进来:“圣上!太医院有回话了!曾太医亲自来了,就在殿外候着!”
“让他进来!”惠安帝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曾太医提着药箱快步入内,躬身便拜:“圣上,那‘回春丹’药性平和,内里几味主药确有固本培元、滋养肺腑之效,虽不敢说立竿见影,但……可用!”
“可用?”惠安帝猛地起身,“那还愣着做什么?快送去明华宫,给湘西侯用上!”
“臣遵旨!”曾太医不敢耽搁,接过袁德盛递来的瓷瓶,转身疾步而去。
殿内稍定,惠安帝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怀清身上,语速极快:“这药,来历蹊跷。”
怀清叩首,应声也快:“回圣上,此药是无为大师所赠。”
“无为大师?”惠安帝眉峰一挑,“他何时给你的?”
“三年前。”
“仅这一瓶?”
“是,臣女此前曾用去少许,余下的便只有这些了。”怀清答得干脆,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惠安帝盯着她看了片刻,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疑云淡了些,添了几分探究。
“你的痴傻之症,也是那无为大师治好的?”惠安帝沉声问道。
“并非如此。”怀清垂眸应道,语气平静无波,“那日火灾,我被浓烟呛得闭了气,是赵先生冲进火场将我救了出来。过了几日,夜里忽得一梦,梦见弥勒佛慈眉善目地望着我,抬手朝我轻轻一点——我便醒了。”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帝颜,轻声补充道:“按我母亲的话说,这是佛祖垂怜,见我先前懵懂无知,特意渡我一程呢。”
“弥勒佛?”惠安帝喃喃道。
“正是。”怀清轻声应是,眼底掠过一丝茫然,旋即又清明起来,“只记得是大肚便便、笑口常开的模样。我娘说,那便是弥勒佛了。”
“如此说来,倒是与佛有缘。”惠安帝淡淡颔首。
“我娘也这般说。”怀清浅浅一笑,续道,“后来她还特意带我去白云寺还愿,不过那日并未见到无为大师。”她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曲折,“是后来,小弟无意中‘捡’了卫大儒,同去白云寺踏春时,才得见大师的。”
“卫大儒是被你小弟捡去的?”惠安帝眉峰微挑,显然对这个“捡”字颇感兴趣。
怀清脸上泛起一丝赧然,垂眸道:“正是。那日赶夜路,忽闻路旁有呼救声。我当时怕遇上歹人,不敢上前,是小弟执意要去看看,才把人救了回来。也是到了白云寺,见了无为大师,我们才惊觉,那位被救下的老先生,竟是卫大儒。”
说起这段际遇,怀清不禁轻叹一声,眼底带着几分哭笑不得:“说来也奇,明明四处寻着卫大儒的踪迹,却不知人早已被我们领回了家,还懵懂了这许久。”
惠安帝闻言,唇边漾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啧啧称奇道:“这际遇倒真是巧得很。”
稍顿,他话锋一转,问道:“如今,卫先生在何处?”
怀清垂眸敛衽,心中明镜似的——圣上怎会不知卫大儒行踪?
却还是恭顺回禀:“先生向来来去自由。皇上往行宫避暑前,他老人家已带着小弟云游去了。临行时听小弟说,这一程要往青海那边去呢。”
卫近庭的踪迹,惠安帝自然了如指掌。
他此刻特意问起,不过是想借卫大儒的去向,探探怀清与这位当世大儒的亲近程度,更想从她口中,听些关于那行踪不定的老者与少年的近况罢了。
毕竟,一个是朝野敬重的鸿儒,一个是怀清亲弟,二者皆与怀清渊源颇深,由她口中说出的讯息,总比密探呈上来的卷宗多几分人情温度。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内侍高亢的急报:“启禀圣上——湘西侯醒了!”
怀清心头猛地一松,悬了多日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指尖微微发颤,却生生按捺住了起身的冲动。
惠安帝亦是眉宇一舒,先前眉宇间的几分沉郁散去不少,当即沉声道:“去正殿。”
怀清默不作声地跟上。
圣上既没说不许,她自然没有止步的道理——更何况,她还没亲眼见到二哥安好呢。
脚步随着仪仗匆匆往前,衣袂拂过廊下的玉兰花,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急切与安稳。
正殿内,定安公主正守在湘西侯榻前,几位太医围在榻边低声商议着什么。
见惠安帝携着气流踏入,众人连忙敛衽行礼,纷纷往两侧退开,让出中间一条通路。
定安公主抬眼望见圣驾,刚要起身,余光却瞥见帝后身后跟着的怀清,霎时眼圈一红,嘴角抿得发白,情绪翻涌着似要发作,却又碍于场合强行按捺,只那眼神里的复杂难平,明晃晃地泄了出来。
“如何了?”惠安帝径直走到榻前,目光落在榻上人影上,沉声问道。
为首的曾太医躬身回禀:“启禀陛下,湘西侯已然醒转,脉象正逐步平稳,出血也已止住。依臣看,只要后续精心调养,不出意外,一月之内便可痊愈。”
“一月便能痊愈?”惠安帝眉峰骤挑,语气里满是意外。
一旁的定安公主亦是愣住,猛地看向曾太医——这话方才在偏殿诊视时,他可半句未提。
“正是。”曾太医说着,从药箱中取出一只莹白瓷瓶,双手捧着呈上,“药丸,臣查验过,药性平和却劲力绵长。按他目前的伤势,将这瓶药服完,约莫一月光景,便能大好。”
瓷瓶在殿中微光下泛着温润光泽,众人目光一时都落在那小小的药瓶上——原是有这般神药,难怪曾太医敢说一月痊愈的话。
定安公主盯着药瓶,紧绷的下颌线稍稍柔和,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似在思忖这药的来历。
惠安帝目光落在那瓷瓶上,伸手接过。
指尖触及瓶身微凉的釉面,轻轻旋开瓶塞,一股清苦中带着温润的药香便漫了出来。
这香气与先前九色鹿所献仙药的清冽不同,却隐隐透着一股相似的蓬勃生机,顺着鼻息沁入肺腑,竟让人心头莫名一安。
他指尖捻起一粒药丸,丸体圆润,色泽呈暗褐,细看之下似有细碎光点流转。
怀清虽依旧挺直,耳尖却微微发烫——太医院的查验,是眼下最关键的关隘。
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袁德盛几乎是小跑着进来:“圣上!太医院有回话了!曾太医亲自来了,就在殿外候着!”
“让他进来!”惠安帝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曾太医提着药箱快步入内,躬身便拜:“圣上,那‘回春丹’药性平和,内里几味主药确有固本培元、滋养肺腑之效,虽不敢说立竿见影,但……可用!”
“可用?”惠安帝猛地起身,“那还愣着做什么?快送去明华宫,给湘西侯用上!”
“臣遵旨!”曾太医不敢耽搁,接过袁德盛递来的瓷瓶,转身疾步而去。
殿内稍定,惠安帝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怀清身上,语速极快:“这药,来历蹊跷。”
怀清叩首,应声也快:“回圣上,此药是无为大师所赠。”
“无为大师?”惠安帝眉峰一挑,“他何时给你的?”
“三年前。”
“仅这一瓶?”
“是,臣女此前曾用去少许,余下的便只有这些了。”怀清答得干脆,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惠安帝盯着她看了片刻,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疑云淡了些,添了几分探究。
“你的痴傻之症,也是那无为大师治好的?”惠安帝沉声问道。
“并非如此。”怀清垂眸应道,语气平静无波,“那日火灾,我被浓烟呛得闭了气,是赵先生冲进火场将我救了出来。过了几日,夜里忽得一梦,梦见弥勒佛慈眉善目地望着我,抬手朝我轻轻一点——我便醒了。”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帝颜,轻声补充道:“按我母亲的话说,这是佛祖垂怜,见我先前懵懂无知,特意渡我一程呢。”
“弥勒佛?”惠安帝喃喃道。
“正是。”怀清轻声应是,眼底掠过一丝茫然,旋即又清明起来,“只记得是大肚便便、笑口常开的模样。我娘说,那便是弥勒佛了。”
“如此说来,倒是与佛有缘。”惠安帝淡淡颔首。
“我娘也这般说。”怀清浅浅一笑,续道,“后来她还特意带我去白云寺还愿,不过那日并未见到无为大师。”她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曲折,“是后来,小弟无意中‘捡’了卫大儒,同去白云寺踏春时,才得见大师的。”
“卫大儒是被你小弟捡去的?”惠安帝眉峰微挑,显然对这个“捡”字颇感兴趣。
怀清脸上泛起一丝赧然,垂眸道:“正是。那日赶夜路,忽闻路旁有呼救声。我当时怕遇上歹人,不敢上前,是小弟执意要去看看,才把人救了回来。也是到了白云寺,见了无为大师,我们才惊觉,那位被救下的老先生,竟是卫大儒。”
说起这段际遇,怀清不禁轻叹一声,眼底带着几分哭笑不得:“说来也奇,明明四处寻着卫大儒的踪迹,却不知人早已被我们领回了家,还懵懂了这许久。”
惠安帝闻言,唇边漾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啧啧称奇道:“这际遇倒真是巧得很。”
稍顿,他话锋一转,问道:“如今,卫先生在何处?”
怀清垂眸敛衽,心中明镜似的——圣上怎会不知卫大儒行踪?
却还是恭顺回禀:“先生向来来去自由。皇上往行宫避暑前,他老人家已带着小弟云游去了。临行时听小弟说,这一程要往青海那边去呢。”
卫近庭的踪迹,惠安帝自然了如指掌。
他此刻特意问起,不过是想借卫大儒的去向,探探怀清与这位当世大儒的亲近程度,更想从她口中,听些关于那行踪不定的老者与少年的近况罢了。
毕竟,一个是朝野敬重的鸿儒,一个是怀清亲弟,二者皆与怀清渊源颇深,由她口中说出的讯息,总比密探呈上来的卷宗多几分人情温度。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内侍高亢的急报:“启禀圣上——湘西侯醒了!”
怀清心头猛地一松,悬了多日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指尖微微发颤,却生生按捺住了起身的冲动。
惠安帝亦是眉宇一舒,先前眉宇间的几分沉郁散去不少,当即沉声道:“去正殿。”
怀清默不作声地跟上。
圣上既没说不许,她自然没有止步的道理——更何况,她还没亲眼见到二哥安好呢。
脚步随着仪仗匆匆往前,衣袂拂过廊下的玉兰花,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急切与安稳。
正殿内,定安公主正守在湘西侯榻前,几位太医围在榻边低声商议着什么。
见惠安帝携着气流踏入,众人连忙敛衽行礼,纷纷往两侧退开,让出中间一条通路。
定安公主抬眼望见圣驾,刚要起身,余光却瞥见帝后身后跟着的怀清,霎时眼圈一红,嘴角抿得发白,情绪翻涌着似要发作,却又碍于场合强行按捺,只那眼神里的复杂难平,明晃晃地泄了出来。
“如何了?”惠安帝径直走到榻前,目光落在榻上人影上,沉声问道。
为首的曾太医躬身回禀:“启禀陛下,湘西侯已然醒转,脉象正逐步平稳,出血也已止住。依臣看,只要后续精心调养,不出意外,一月之内便可痊愈。”
“一月便能痊愈?”惠安帝眉峰骤挑,语气里满是意外。
一旁的定安公主亦是愣住,猛地看向曾太医——这话方才在偏殿诊视时,他可半句未提。
“正是。”曾太医说着,从药箱中取出一只莹白瓷瓶,双手捧着呈上,“药丸,臣查验过,药性平和却劲力绵长。按他目前的伤势,将这瓶药服完,约莫一月光景,便能大好。”
瓷瓶在殿中微光下泛着温润光泽,众人目光一时都落在那小小的药瓶上——原是有这般神药,难怪曾太医敢说一月痊愈的话。
定安公主盯着药瓶,紧绷的下颌线稍稍柔和,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似在思忖这药的来历。
惠安帝目光落在那瓷瓶上,伸手接过。
指尖触及瓶身微凉的釉面,轻轻旋开瓶塞,一股清苦中带着温润的药香便漫了出来。
这香气与先前九色鹿所献仙药的清冽不同,却隐隐透着一股相似的蓬勃生机,顺着鼻息沁入肺腑,竟让人心头莫名一安。
他指尖捻起一粒药丸,丸体圆润,色泽呈暗褐,细看之下似有细碎光点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