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宏图大志-《一剑封候》

  向云端回到居所,黄莺儿带着快五岁的儿子向清晏迎了上来。清晏这个名字是黄莺儿取的,出自唐代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此名寄托了天下太平、国家安定、生活祥和的美好愿望,也寓意孩子内心澄澈,一生顺遂。

  向云端抱着孩子高兴的亲着孩子又嫩又滑的小脸蛋,一边问儿子清晏,今天又认识了哪些文字,有没有好好练武功。

  黄莺儿见向云端兴致不错,淡淡的说:“这下神教终于姓向了,与姓任的再无关系了。你终于放心了,也开心了”?

  向云端笑道:“你是在为盈盈抱打不平”?

  黄莺儿想了想又道:“那倒不至于。也许盈盈姐是真心想与神教撇清关系的。毕竟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依着性子任意妄为,一不高兴就出手杀人的的魔教圣姑了。她会为她的儿子考虑,为她将来的孙子考虑。她绝不会让别人说她的儿子孙子是魔教后人”。

  向云端顿时就不愿意听了:“魔教中人?什么是魔教中人?魔教中人怎么了?正教中都是好人?名门大派中都是谦谦君子?我日月神教近二十年来可有滥杀无辜?可有为害武林?可有危及江山社稷?可是武林正道拿正眼看过我们吗?背后还不是叫我们魔教?称我们为妖人?是好人是坏人,强者说了算,是所谓成王败寇。当年朱元璋还不是我明教中一个小小坛主?不也是人们口中的魔教中人吗?他用阴谋诡计除掉他的老丈人马大元帅,又用卑鄙无耻下流的手段激走张无忌教主,又率军队同门相残,迫害明教教众,待他坐上龙椅后,史书不是一样任他摆布?一个小人中的小人瞬间就变成一个励精图治,雄才伟略,白手起家的一代明君。他的子孙后代有被人说是魔教后裔吗?有人说他的后人名不正言不顺”?

  黄莺儿道:“你也知道,连当时公认天下武功第一的张无忌教主都不是朱元璋的对手,难道你觉得你能胜过张无忌教主?连张无忌都无立足之地,飘然遁去海外。难道你也想让咱们儿子孙子流离失所,浪迹海外?如今天下太平,武林和睦,何必要多生事端”?

  向云端道:“你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天下哪里太平了?咱们北边有蒙古鞑靼、瓦剌部的持续军事压力,还有突然崛起的女真族,这些都是头号外患;东南沿海海盗,严重破坏经济秩序;西南地区的土司叛乱和缅甸的扩张,牵制了军队大部分精力。还有一些藩王见朝廷自顾不暇,也在各自封地上大量铸钱,养死士,招兵买马,都在蠢蠢欲动。西方殖民者的不断到来,也会改变了传统的海洋秩序。这些隐患相互交织,使得朝政府左支右绌,国库空虚。你看黄河决堤,各处瘟疫横行,偏偏朝中又有奸臣、宦官当道,那些贪官污吏连赈灾钱都敢贪污。以至民不聊生。这种种天灾人祸导致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和频繁的军队哗变,已然动摇了大明朝的统治根基。我断言,不出十年,天下必将大乱。我向云端堂堂男子汉,拥有盖世神功,熟读史书兵法,有勇有谋,为什么不带领大家去搏取一个光明远大的前程?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说,我现在只想征战武林,一统江湖。为将来天下大乱做准备。如果天下不乱,那更好,我也不愿意无端生事,置百姓于水火。天下不乱,我也没机会、没能力去造反,更没必要去背上千古骂名。莺儿,我既然接了这个位置,就要对得起那些为神教付出的历代教主,对得起这些祖祖辈辈跟随神教的兄弟们”。

  歇了歇,见黄莺儿不开口,向云端又拉着黄莺儿的手道:“莺儿,我知道你不喜欢打打杀杀。可我们从一出生就是武林中人,不打打杀杀怎么生存下去?但你也知道,我不是那些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嗜杀好战之徒。我心中所图甚大,我也需要一个好名声。所以我已经很仁慈了,每次派人出去办事,都是要他们尽量少杀人,以攻心为上。或者让蓝凤凰率洪水旗以蛊毒制人。只要是主动投诚,绝不伤命”。

  黄莺儿见言语上说不过他,但内心又总觉得向云端所做之事不对,是在玩火,终究会酿造出不好的结局。

  她心中气苦,郁闷至极,又是失望,又是气愤,偏偏又无处发泄。

  当下气呼呼的对向云端道:“你带儿子玩会儿,我去山上走走”。

  向云端知道她是生气使使小性子,也不以为意,笑着说:“好吧,可别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