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惨烈的103高地白刃战!-《亮剑:旅长,求求你别打劫了!》

  “杀!”

  103高地上,还在进行着血腥的厮杀。

  这里地势高耸,俯瞰居庸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敌我双方,在此惨烈厮杀。

  103高地海拔一千五百米,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坦克等重武器根本上不去,八路军战士能够依靠的只有单兵武器,以及他们自己本身的勇气。

  不过RpG能给八路军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持,即便鬼子占据地利,可是RpG强大的威力,却帮助八路军扫平了拦路的暗堡。

  敌我双方,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武器,白刃战,来决定战场的胜负。

  “噗嗤!噗嗤!”

  利刃刺入肉体的声音此起彼伏,八路军已经杀红了眼。

  新兵王栓柱第一次面对刺刀,紧张中误将防左刺记成防右刺,肩胛骨被刺穿。

  剧痛反而激出血性,他弃刀扑倒敌人,用牙齿咬断其喉咙。

  战壕内尸体层层堆积,双方踩着滑腻的血浆继续厮杀。

  主阵地的争夺尤为惨烈。

  地面上密密麻麻铺着敌我双方的尸体,小鬼子们接到的死命令,哪怕是死,也决不能后退一步。

  八路军这边下达的同样是死命令,就算是死,也要死在103高地。

  双方悍不畏死,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

  最终,还是八路军略胜一筹,81火和107火箭弹提供的火力,不是鬼子所能比拟的。

  只是八路军刚刚占领主阵地一角,小林就亲自带着敢死队发起了反扑。

  作为师团长,亲自前往一线,对于鬼子士气的提升十分巨大。

  所有鬼子都是头缠白布,大声嚎叫着“板载”,顶着八路军强大的火力往前冲锋。

  面对气势汹汹的鬼子,八路军没有后退。

  一连三班的班长赵铁锤抡起鬼头刀,嘶吼着反冲向鬼子。

  “铿锵!”

  大刀和刺刀相撞,刀身相撞迸出火星。

  一名鬼子趁机偷袭赵铁锤,战士小刘舍身挡刀,肠子流出仍死死抱住敌人双腿。

  赵铁锤见小刘受伤,眼珠子瞬间红了。

  “小鬼子,沃日你祖宗!”

  三十斤的大刀被赵铁锤狂舞,如同死神降临,赵铁锤狂怒,瞬杀三个小鬼子。

  可这还没完,赵铁锤竟然抄起鬼头大刀,杀向了小林。

  “铿锵!铿锵!”

  赵铁锤连续砍死十三个小鬼子,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只是小林身前的鬼子实在是太多,他根本冲不进去,反而被鬼子重重包围。

  眼看着赵铁锤即将被小鬼子围殴至死,危急关头,第二波八路军终于冲了上来。

  “滴滴滴滴!”

  冲锋号再次吹起。

  刚刚抵达的八路军,没有丝毫停歇,立刻投入战斗。

  小林眼看着八路军排山倒海冲来,终于知道大势已去,只能下令撤退。

  八路军终于在主阵地站住了脚。

  接下来就是坑道战斗,将战壕里的鬼子全部肃清,彻底占据103高地。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接下来才是最惨烈的战斗。

  鬼子就好像疯了一样,选择和八路军逐个坑道争夺血战。

  无论八路军火力有多猛,鬼子都没有撤退。

  在坑道中,大部队铺展不开,只能进行小股部队之间的战斗。

  八路军战士与鬼子扭打在一起,用刺刀、枪托、甚至牙齿进行搏斗。

  有战士肠子流出仍坚持战斗,直至与敌人同归于尽。

  丁伟不断调整战术,命令神枪手专打鬼子军官和机枪手。

  同时组织敢死队,携带集束手榴弹爆破鬼子聚集点。

  鬼子悍不畏死,以小组为单位背靠背结成圆阵。

  三连用火箭弹炸散鬼子阵型,趁烟尘未散突入近战。

  连长马保民左耳被削落,右眼被血糊住,凭听觉挥刀劈砍,连杀三名鬼子后力竭倒地。

  卫生员上前抢救时,发现他双手仍保持握刀姿势,指甲深深抠进泥土。

  山顶核心阵地久攻不下,八路军弹药告罄。

  103高地山路崎岖,后勤完全跟不上,八路军只能依靠手里的刺刀,跟鬼子一米一米的抢夺阵地。

  杀到最后,就连炊事班都冲了上去。

  炊事班老班长扛着菜刀加入冲锋,砍卷刃后抡起铁锅砸向敌颅。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高地制高点。

  双腿炸断的爆破手唐立忠,拖着炸药包爬向暗堡。

  鬼子子弹打穿他的肺叶,血沫从嘴角涌出,他仍用最后力气拉响导火索。

  巨响中暗堡化为废墟,飞溅的碎石如雨点般落下,砸在双方士兵的钢盔上叮当作响。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战斗至晚上7时,八路军已控制高地三分之二区域,基本控制了高地的核心阵地。

  夜幕缓缓降临,战斗也即将进入最为残酷的阶段。

  师团长小林将最后预备队投入战斗,鬼子发起决死反扑。

  八路军在夜间,和鬼子进行了最为惨烈的白刃战。

  丁伟命令司号员吹响集结号,将所有能战斗的人员编成突击队,亲自带队冲锋。

  鬼子的袭击十分坚决,小林亲自冲锋,带着鬼子竟然一连冲破了八路军的两道封锁。

  好在八路军没有忘记了老本行,在方和来之前,八路军最擅长的就是野战。

  深夜里,赵铁锤握着鬼头大刀,一马当先,拦住了汹涌而来的鬼子,身后的八路军迅速展开队形,将鬼子团团围住,四面围杀。

  又是持续了一个小时的白刃战。

  当丁伟带人赶到主阵地的时候,小鬼子已经精疲力尽。

  有了丁伟带着生力军加入,小鬼子终于再也没有了反击的勇气,开始四散而逃。

  而小林在指挥部被八路军团团包围,最后切腹自尽。

  三万多名鬼子,或死或逃。

  经过一昼夜的血战,丁伟带领新二团顺利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红旗终于是插上了103高地。

  丁伟巡视战场时,看到阵地上敌我尸体交错相枕,鲜血浸透泥土,许多牺牲战士仍保持着战斗姿势。

  此役,八路军伤亡近万人。

  即便有着强大火力的支援,当面对占据地形优势的鬼子,八路军所能依靠的,还是自身的勇气。

  战后统计显示,在这场两小时的白刃战中,双方投入兵力达两万余人,刺刀损坏八千余把,阵地易手十一次,创造了华北战场白刃战强度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