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过后时间来到8月底,四九城的秋意越来越浓了。
西砖胡同刘家的四合院儿里,梨树上的叶子开始发黄,柿子树也结出了青乎乎的小柿子,看着就盼着熟。
平洋在家待了三天,天天陪着爷奶唠嗑,帮着刘平寇收拾院里的活儿,还跟小五、小九、小十几个孩子逗闷子。
小十对平洋特别好奇,天天缠着他问秘密单位的事,平洋总是笑着打岔,不说具体的。
这天早上,平洋吃完早饭,拿着行李准备去工业部报道。
刘平寇要开车送他,平洋没让。
“哥,不用,我坐公交去就行,工业部离这儿不远,坐15路就能到。”
“那也行,你路上小心点。”
刘平寇递给他一个布包。
“这里面都是娘亲手做的,里面装着馒头和咸菜,中午饿了吃。报道完了早点回来,晚上咱一家人出去吃,就去‘砂锅居’,还记得第一次带去你去…。”
平洋听完刘平寇的唠叨接过布包。
“好,哥,我报道完就回来。”
平洋走了,刘平寇坐在院里抽烟,琢磨着平洋的工作。
工业部是个好单位,平洋能进去,往后自己开厂还不都是绿灯。
就是不知道平洋在里面干啥岗位,能不能适应。
中午的时候,平洋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哥,报道完了,领导对我挺满意,让我下周一开始上班,先负责对接二机厂的项目。”
刘平寇“那可太好了,二机厂我熟啊!你也知道,以前我在那儿当保卫科长,认识不少人。你对接二机厂的项目,有啥不懂的,跟哥说,哥帮你打听。”
平洋“好啊,领导还说,给我分了套房子,在和平里,两居室,带个小厨房,下周就能搬进去。”
刘平寇“和平里那地方好,离这儿不远,交通也方便。回头我跟你嫂子,还有你几个妹妹,帮你收拾房子。”
林淼“平洋,房子多大?要不要买新家具?供销社最近来了批新的木床,质量挺好的。”
“两居室,大概五十多平米,够住了。”
平洋“家具不用买新的,我从信托商店买点旧家具,能凑合用。等以后条件好了,再换。”
下午,刘平寇胡同口副食店给平清、平韵、平夷打了电话,让她们晚上过来,商量帮平洋搬新家的事。
晚上,几个妹妹都来了。
平清拎着个保温桶,里面装着炖排骨。
“三哥,我给你炖了排骨,补补身子。你搬新家,我跟平韵帮你打扫卫生,擦窗户、拖地,这些活儿我们拿手。”
平韵“是啊,三哥,你跟大哥负责搬家具,我跟平清负责收拾屋子。”
平夷“对了平洋,你那房子有没有煤气?要是没有,我跟供销社说一声,给你办个煤气本。”
平洋“有煤气,分房的说已经装好了。”
李香梅坐在旁边,看着几个孩子,心里高兴。
“平洋啊,你现在工作也有了,房子也有了,往后就安稳了。等你稳定下来,把你媳妇和孩子从她老家接来,一家人团聚。”
平洋“妈,我知道,等我上班稳定了,就去接她们。我媳妇叫李娟,是那边小学的老师,孩子叫刘弘扬,今年十五岁了,挺淘的。”
娘“好啊,好啊,等她们来了,咱一家人就齐了。”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忙着帮平洋搬新家。
刘平寇开着解放卡车,拉着平洋的旧家具。
林淼、平夷、平清、平韵帮着收拾屋子,擦窗户、拖地、铺床。
小五和小十帮忙搬衣柜和书桌,也跟着忙活。
搬完家那天晚上,一家人去了“砂锅居”就当乔迁宴了。
点了个砂锅豆腐、砂锅丸子,还有几个凉菜。
平洋“还得是四九城的砂锅,真好吃,比我在单位吃的强多了。”
刘平寇“那当然,‘砂锅居’是老北京的老字号,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平洋“哥,我对接二机厂的项目,可能有点麻烦。二机厂那个副厂长,叫张富贵,看我跟小五走的近,他好像不太待见我,今天我去二机厂调研,他对我挺冷淡的。”
刘平寇“张富贵?我认识他,以前在厂里就爱搞小动作。你别管他,他要是给你使绊子,你跟哥说,哥去跟他理论。”
平夷“平洋,要是张富贵找你麻烦,你跟我说,我让江哥跟二机厂的领导打个招呼,让他别瞎折腾。”
平洋“好,谢谢哥,谢谢姐。我先看看情况,要是他实在过分,我再找你们帮忙。”
吃完饭,一家人开着卡车回西砖胡同。路上,刘平寇跟平洋说。
“平洋,你在工业部上班,跟同事处好关系,别跟人起冲突。你刚回来,很多事还不熟悉,多听少说。”
平洋“我知道,哥。我会注意的。”
回到家,爷爷和奶奶就要去睡了,进屋前奶奶拉着平洋的手。
“平洋,新家住得惯吗?要是住不惯,就回这儿来住,东厢房还有地方。”
平洋“住得惯,奶,新家挺好的。我明天就上班了,周末我来看您和爷。”
奶奶“好,你上班别太累,注意身体。”
平洋回新家了,刘平寇坐在院里抽烟,心里琢磨着张富贵的事。
林淼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水。
“别琢磨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张富贵要是真找事儿,江洋和平夷能帮上忙。你早点歇着,明天还得陪爷奶去香山看红叶呢。”
刘平寇“也是,先不想了。明天带爷奶去香山,让他们看看四九城的全景。”
夜越来越深,四九城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
刘家四合院的灯也灭了,只有院里的石榴树,在月光下静静地竖立着。
刘平寇躺在床上,想着平洋的工作,想着张富贵的事,还有小九的高考,小十的学习,也该断货了。
心里琢磨着,往后的改革开放的日子,现在吗,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
可他没想着,张富贵知道他跟平洋的关系了,已经开始琢磨怎么给平洋使绊子了。
他跟二机厂的几个老同事说了,要在平洋对接项目的时候故意动手脚,让平洋交不了差。
平洋能不能在工业部站稳,还得看他这次处理能力了。
西砖胡同刘家的四合院儿里,梨树上的叶子开始发黄,柿子树也结出了青乎乎的小柿子,看着就盼着熟。
平洋在家待了三天,天天陪着爷奶唠嗑,帮着刘平寇收拾院里的活儿,还跟小五、小九、小十几个孩子逗闷子。
小十对平洋特别好奇,天天缠着他问秘密单位的事,平洋总是笑着打岔,不说具体的。
这天早上,平洋吃完早饭,拿着行李准备去工业部报道。
刘平寇要开车送他,平洋没让。
“哥,不用,我坐公交去就行,工业部离这儿不远,坐15路就能到。”
“那也行,你路上小心点。”
刘平寇递给他一个布包。
“这里面都是娘亲手做的,里面装着馒头和咸菜,中午饿了吃。报道完了早点回来,晚上咱一家人出去吃,就去‘砂锅居’,还记得第一次带去你去…。”
平洋听完刘平寇的唠叨接过布包。
“好,哥,我报道完就回来。”
平洋走了,刘平寇坐在院里抽烟,琢磨着平洋的工作。
工业部是个好单位,平洋能进去,往后自己开厂还不都是绿灯。
就是不知道平洋在里面干啥岗位,能不能适应。
中午的时候,平洋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哥,报道完了,领导对我挺满意,让我下周一开始上班,先负责对接二机厂的项目。”
刘平寇“那可太好了,二机厂我熟啊!你也知道,以前我在那儿当保卫科长,认识不少人。你对接二机厂的项目,有啥不懂的,跟哥说,哥帮你打听。”
平洋“好啊,领导还说,给我分了套房子,在和平里,两居室,带个小厨房,下周就能搬进去。”
刘平寇“和平里那地方好,离这儿不远,交通也方便。回头我跟你嫂子,还有你几个妹妹,帮你收拾房子。”
林淼“平洋,房子多大?要不要买新家具?供销社最近来了批新的木床,质量挺好的。”
“两居室,大概五十多平米,够住了。”
平洋“家具不用买新的,我从信托商店买点旧家具,能凑合用。等以后条件好了,再换。”
下午,刘平寇胡同口副食店给平清、平韵、平夷打了电话,让她们晚上过来,商量帮平洋搬新家的事。
晚上,几个妹妹都来了。
平清拎着个保温桶,里面装着炖排骨。
“三哥,我给你炖了排骨,补补身子。你搬新家,我跟平韵帮你打扫卫生,擦窗户、拖地,这些活儿我们拿手。”
平韵“是啊,三哥,你跟大哥负责搬家具,我跟平清负责收拾屋子。”
平夷“对了平洋,你那房子有没有煤气?要是没有,我跟供销社说一声,给你办个煤气本。”
平洋“有煤气,分房的说已经装好了。”
李香梅坐在旁边,看着几个孩子,心里高兴。
“平洋啊,你现在工作也有了,房子也有了,往后就安稳了。等你稳定下来,把你媳妇和孩子从她老家接来,一家人团聚。”
平洋“妈,我知道,等我上班稳定了,就去接她们。我媳妇叫李娟,是那边小学的老师,孩子叫刘弘扬,今年十五岁了,挺淘的。”
娘“好啊,好啊,等她们来了,咱一家人就齐了。”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忙着帮平洋搬新家。
刘平寇开着解放卡车,拉着平洋的旧家具。
林淼、平夷、平清、平韵帮着收拾屋子,擦窗户、拖地、铺床。
小五和小十帮忙搬衣柜和书桌,也跟着忙活。
搬完家那天晚上,一家人去了“砂锅居”就当乔迁宴了。
点了个砂锅豆腐、砂锅丸子,还有几个凉菜。
平洋“还得是四九城的砂锅,真好吃,比我在单位吃的强多了。”
刘平寇“那当然,‘砂锅居’是老北京的老字号,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平洋“哥,我对接二机厂的项目,可能有点麻烦。二机厂那个副厂长,叫张富贵,看我跟小五走的近,他好像不太待见我,今天我去二机厂调研,他对我挺冷淡的。”
刘平寇“张富贵?我认识他,以前在厂里就爱搞小动作。你别管他,他要是给你使绊子,你跟哥说,哥去跟他理论。”
平夷“平洋,要是张富贵找你麻烦,你跟我说,我让江哥跟二机厂的领导打个招呼,让他别瞎折腾。”
平洋“好,谢谢哥,谢谢姐。我先看看情况,要是他实在过分,我再找你们帮忙。”
吃完饭,一家人开着卡车回西砖胡同。路上,刘平寇跟平洋说。
“平洋,你在工业部上班,跟同事处好关系,别跟人起冲突。你刚回来,很多事还不熟悉,多听少说。”
平洋“我知道,哥。我会注意的。”
回到家,爷爷和奶奶就要去睡了,进屋前奶奶拉着平洋的手。
“平洋,新家住得惯吗?要是住不惯,就回这儿来住,东厢房还有地方。”
平洋“住得惯,奶,新家挺好的。我明天就上班了,周末我来看您和爷。”
奶奶“好,你上班别太累,注意身体。”
平洋回新家了,刘平寇坐在院里抽烟,心里琢磨着张富贵的事。
林淼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水。
“别琢磨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张富贵要是真找事儿,江洋和平夷能帮上忙。你早点歇着,明天还得陪爷奶去香山看红叶呢。”
刘平寇“也是,先不想了。明天带爷奶去香山,让他们看看四九城的全景。”
夜越来越深,四九城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
刘家四合院的灯也灭了,只有院里的石榴树,在月光下静静地竖立着。
刘平寇躺在床上,想着平洋的工作,想着张富贵的事,还有小九的高考,小十的学习,也该断货了。
心里琢磨着,往后的改革开放的日子,现在吗,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
可他没想着,张富贵知道他跟平洋的关系了,已经开始琢磨怎么给平洋使绊子了。
他跟二机厂的几个老同事说了,要在平洋对接项目的时候故意动手脚,让平洋交不了差。
平洋能不能在工业部站稳,还得看他这次处理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