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风卷起屋檐上的碎雪沫子往人脖子里钻。
刘平寇裹紧了灰布棉袄,手里提着个带棉罩子的鸟笼,刚从胡同口的老槐树下遛完鸟回来,笼里的靛颏儿还在叽叽喳喳叫着,倒给这冷天添了点活气。
冬天遛鸟讲究的就是“择时、避寒、护鸟”
“避寒”是选着风小太阳好的天。
“择时”是时间还不能长了,最好是上午10点至下午3点。
“护鸟”就是鸟笼要带棉罩子。
四合院的外院静悄悄的,柿子树上的枝杈就剩树叶两三片,看着光秃秃的,还有树干上挂着个去年剩下的空鸟窝。
刘平寇推开虚掩的街门,脚步放轻——正房东卧室里,爷奶又打盹儿了。
这人呐,一上了年纪就爱打盹,有时候说着话就打上盹儿睡着了。
刘平寇走到正房东边卧室门口,先敲了敲木门框,里面传来爷爷的咳嗽声,接着是奶奶含糊的应和。
“爷,奶,醒了啊,我给您端点热水来吧。”
他转身去厨房,灶上的炉子昨晚没封死,这会儿还温着,添了块煤,不一会儿水就冒了热气。
正房爷奶室里,张新式的实木床靠着墙,上面铺的厚厚的,爷爷睡里侧,奶奶睡外侧。
刘平寇端着铜盆进去,把热水倒在搪瓷盆里,又拿过擦脸毛巾浸热了。
“爷,您先擦把脸,今儿天儿冷,我给您熬的小米粥好了,就着酱菜吃,再来个咸鸭蛋,您看怎么样和不和您胃口。”
爷爷坐起来,头发都白透了,脸上的皱纹跟核桃似的,接过毛巾。
“平寇啊,你说这年根儿底下,孩子们都忙,也就你能天天陪着我们老两口,城里虽然条件好,可我这又有点想老家了。”
奶奶也坐起来,眼睛有点花,拉着刘平寇的手。
“别累着,你也快五十了,自己身子骨要紧。”
“不累,您俩好好的,比啥都强。”
刘平寇笑着应着,又去西卧室叫爹娘。爹跟娘同岁,别看六十多了,身子骨可硬朗了,就是娘李香梅有老寒腿,冬天总犯。
“爹,娘,起来吃早饭了,我熬了小米粥,还有什么想吃的跟我说。”
刘平寇把饭菜端进正房堂屋,四个老人起来出来吃饭,爷奶吃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什么。
爷爷“平寇啊,这都腊月了,中午晚上我们要吃饺子,最好把你的弟弟妹妹都叫回来,人多啊才热闹。”
奶奶“是啊,最好是把小五的对象也叫过来,听说她们是大三就毕业啊,现在定下来,到时候把婚礼一办多好。”
老爹“你爷奶是想看第五代了,你就不知道吹吹。”
刘平寇“我也想抱孙子啊,可小五根本不听,我也没办法,都大了翅膀硬了。”
刘平寇心想:我这也着急啊,可是小五不着急有什么用呢。
这个事几个老人都说好几遍了,刘平寇每次都爱挤兑,都是自己的长辈,火又发不了,只能憋着。
刘平寇找了个借口,就出去了,在待着还不定爱说到什么时候呢。
“爷奶我去买点肉,回来多包点饺子”
脚底抹油,先跑不愁啊,一溜烟儿就出了家门,在外面逛了俩小时才回来,手里拿着肉,虾,鱼都是不花钱的。
回来就开始剁馅,刚忙活完,外院就传来脚步声,是老婆林淼从外面回来了。
林淼穿着蓝布棉袄,手里提着个布兜,进门就喊。
“当家的,快出来,学校寄信来了,说不定就是小九的录取通知书。”
刘平寇立马放下手里的碗就往外跑。
小九刘艺芯去年考了北师大,这都快过年了,通知书总算来了?
林淼已经把信拆开了,手里拿着张印着“北京师范大学”的纸,手都颤抖了。
“中了!当家的,小九中了!北师大美术系!”
“真的?”
刘平寇抢过通知书,上面“刘艺芯同学,经批准录取你入我校美术系学习”几个字,看得他心里热乎乎的。
这时候,东耳房的门开了,小九从里面跑出来,头发还乱着,一看爹娘手里的通知书,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高兴的抱着爹娘。
“爹,娘,我考上了?”
“考上了!我家小九出息了!”
林淼也抱住小九,声音都颤了。
刘平寇也笑了,拍着小九的肩膀。
“好样的,没白复习这么久。走,跟你太爷太奶,爷奶说去,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一家人围着通知书,跟过年似的热闹。爷爷捋着白胡子笑。
“好,好,咱们刘家又出大学生了!小九,到了学校好好学,别给家里丢脸!”
娘李香梅也高兴,拉着小九的手问。
“小九啊,学校远不远?开学的时候让你爸送你去。”
正说着,外院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是小六刘建设回来了。
小六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棉袄,手里提着个布包,进门就喊。
“爹,娘,我今儿在琉璃厂看着个好东西,就是太贵了,没敢买。”
林淼对这个二儿子,他也是没办法,家里就没有一个像他这么抠的人,还天天往外跑买古董字画,嗔了他一句。
“你又去琉璃厂?快过年了,别总往外跑,家里还得你帮忙呢。”
小六嘿嘿笑,凑过来看通知书,也为妹妹感到高兴,但还是爱调侃妹妹。
“哟,小九,你考上了?行啊,以后就是大学生了!”
小九那也是不吃亏的主,笑着跟小六说。
“二哥,你也加油,争取明年考个研究生。”
小六听妹妹说的,赶紧摆了摆手,跟小九说。
“我就算了,不想在浪费那个时间,我学的这个多啃书就行了,剩下的全凭实践。”
小六心想:还是掏我的老物件舒坦。
小六又说了他探宝的那一套。
“今儿看着个清代的砚台,摊主要二十五块,我跟他砍到十块,他不干,我就没买——超过十块我不碰,我就这规矩。”
刘平寇知道小六的脾气,喜欢这些老玩意儿,但手里没多少钱,每次都是只看不买,或者捡点便宜的小物件。
“喜欢就再去问问,实在不行,爹给你添点钱。”
刘平寇还是很支持小六的,但是这小子就是抠,明明家里的条件也不差,他就是不开窍。
刘平寇就想让他多掏点宝,以后自己空间里的拿出来也好有借口不是。
小六“不用,我再等等,说不定他过年急着用钱,就降价了。”
刚歇了会儿,小五刘建新也回来了。
小五穿着二机厂保卫科的工作服,脸上没什么笑模样,进门就坐在葡萄树下的石凳上抽烟。刘平寇看他不对劲,走过去。
“建新,咋了?是不是考试结果出来了?”
刘平寇裹紧了灰布棉袄,手里提着个带棉罩子的鸟笼,刚从胡同口的老槐树下遛完鸟回来,笼里的靛颏儿还在叽叽喳喳叫着,倒给这冷天添了点活气。
冬天遛鸟讲究的就是“择时、避寒、护鸟”
“避寒”是选着风小太阳好的天。
“择时”是时间还不能长了,最好是上午10点至下午3点。
“护鸟”就是鸟笼要带棉罩子。
四合院的外院静悄悄的,柿子树上的枝杈就剩树叶两三片,看着光秃秃的,还有树干上挂着个去年剩下的空鸟窝。
刘平寇推开虚掩的街门,脚步放轻——正房东卧室里,爷奶又打盹儿了。
这人呐,一上了年纪就爱打盹,有时候说着话就打上盹儿睡着了。
刘平寇走到正房东边卧室门口,先敲了敲木门框,里面传来爷爷的咳嗽声,接着是奶奶含糊的应和。
“爷,奶,醒了啊,我给您端点热水来吧。”
他转身去厨房,灶上的炉子昨晚没封死,这会儿还温着,添了块煤,不一会儿水就冒了热气。
正房爷奶室里,张新式的实木床靠着墙,上面铺的厚厚的,爷爷睡里侧,奶奶睡外侧。
刘平寇端着铜盆进去,把热水倒在搪瓷盆里,又拿过擦脸毛巾浸热了。
“爷,您先擦把脸,今儿天儿冷,我给您熬的小米粥好了,就着酱菜吃,再来个咸鸭蛋,您看怎么样和不和您胃口。”
爷爷坐起来,头发都白透了,脸上的皱纹跟核桃似的,接过毛巾。
“平寇啊,你说这年根儿底下,孩子们都忙,也就你能天天陪着我们老两口,城里虽然条件好,可我这又有点想老家了。”
奶奶也坐起来,眼睛有点花,拉着刘平寇的手。
“别累着,你也快五十了,自己身子骨要紧。”
“不累,您俩好好的,比啥都强。”
刘平寇笑着应着,又去西卧室叫爹娘。爹跟娘同岁,别看六十多了,身子骨可硬朗了,就是娘李香梅有老寒腿,冬天总犯。
“爹,娘,起来吃早饭了,我熬了小米粥,还有什么想吃的跟我说。”
刘平寇把饭菜端进正房堂屋,四个老人起来出来吃饭,爷奶吃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什么。
爷爷“平寇啊,这都腊月了,中午晚上我们要吃饺子,最好把你的弟弟妹妹都叫回来,人多啊才热闹。”
奶奶“是啊,最好是把小五的对象也叫过来,听说她们是大三就毕业啊,现在定下来,到时候把婚礼一办多好。”
老爹“你爷奶是想看第五代了,你就不知道吹吹。”
刘平寇“我也想抱孙子啊,可小五根本不听,我也没办法,都大了翅膀硬了。”
刘平寇心想:我这也着急啊,可是小五不着急有什么用呢。
这个事几个老人都说好几遍了,刘平寇每次都爱挤兑,都是自己的长辈,火又发不了,只能憋着。
刘平寇找了个借口,就出去了,在待着还不定爱说到什么时候呢。
“爷奶我去买点肉,回来多包点饺子”
脚底抹油,先跑不愁啊,一溜烟儿就出了家门,在外面逛了俩小时才回来,手里拿着肉,虾,鱼都是不花钱的。
回来就开始剁馅,刚忙活完,外院就传来脚步声,是老婆林淼从外面回来了。
林淼穿着蓝布棉袄,手里提着个布兜,进门就喊。
“当家的,快出来,学校寄信来了,说不定就是小九的录取通知书。”
刘平寇立马放下手里的碗就往外跑。
小九刘艺芯去年考了北师大,这都快过年了,通知书总算来了?
林淼已经把信拆开了,手里拿着张印着“北京师范大学”的纸,手都颤抖了。
“中了!当家的,小九中了!北师大美术系!”
“真的?”
刘平寇抢过通知书,上面“刘艺芯同学,经批准录取你入我校美术系学习”几个字,看得他心里热乎乎的。
这时候,东耳房的门开了,小九从里面跑出来,头发还乱着,一看爹娘手里的通知书,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高兴的抱着爹娘。
“爹,娘,我考上了?”
“考上了!我家小九出息了!”
林淼也抱住小九,声音都颤了。
刘平寇也笑了,拍着小九的肩膀。
“好样的,没白复习这么久。走,跟你太爷太奶,爷奶说去,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一家人围着通知书,跟过年似的热闹。爷爷捋着白胡子笑。
“好,好,咱们刘家又出大学生了!小九,到了学校好好学,别给家里丢脸!”
娘李香梅也高兴,拉着小九的手问。
“小九啊,学校远不远?开学的时候让你爸送你去。”
正说着,外院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是小六刘建设回来了。
小六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棉袄,手里提着个布包,进门就喊。
“爹,娘,我今儿在琉璃厂看着个好东西,就是太贵了,没敢买。”
林淼对这个二儿子,他也是没办法,家里就没有一个像他这么抠的人,还天天往外跑买古董字画,嗔了他一句。
“你又去琉璃厂?快过年了,别总往外跑,家里还得你帮忙呢。”
小六嘿嘿笑,凑过来看通知书,也为妹妹感到高兴,但还是爱调侃妹妹。
“哟,小九,你考上了?行啊,以后就是大学生了!”
小九那也是不吃亏的主,笑着跟小六说。
“二哥,你也加油,争取明年考个研究生。”
小六听妹妹说的,赶紧摆了摆手,跟小九说。
“我就算了,不想在浪费那个时间,我学的这个多啃书就行了,剩下的全凭实践。”
小六心想:还是掏我的老物件舒坦。
小六又说了他探宝的那一套。
“今儿看着个清代的砚台,摊主要二十五块,我跟他砍到十块,他不干,我就没买——超过十块我不碰,我就这规矩。”
刘平寇知道小六的脾气,喜欢这些老玩意儿,但手里没多少钱,每次都是只看不买,或者捡点便宜的小物件。
“喜欢就再去问问,实在不行,爹给你添点钱。”
刘平寇还是很支持小六的,但是这小子就是抠,明明家里的条件也不差,他就是不开窍。
刘平寇就想让他多掏点宝,以后自己空间里的拿出来也好有借口不是。
小六“不用,我再等等,说不定他过年急着用钱,就降价了。”
刚歇了会儿,小五刘建新也回来了。
小五穿着二机厂保卫科的工作服,脸上没什么笑模样,进门就坐在葡萄树下的石凳上抽烟。刘平寇看他不对劲,走过去。
“建新,咋了?是不是考试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