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四九城,天儿刚有点热了,胡同里的槐树花都开了,风一吹过后就会掉下俩花瓣儿,粘在过路人的衣服上。
这边刘平寇的“刘家服装店”,生意不怎么好了。
前阵子还热闹的店,现在倒好,老半天才进来一个人,扒拉着衣服看两眼也不试穿,问完价就走了。
林淼趴在柜台上,无聊的翻着账本,脸拉得老长。
“当家的,你瞅瞅这数儿!以前一天最少卖200件,现在倒好,一天才卖50多件!这条街好几家,进的货样式跟咱一样,卖得还便宜,再这么下去,咱这店不得黄啊?”
刘平寇正整理货架呢,听见这话抬头一笑。
“急啥?你没见那货啥质量?布料全是毛边,走线歪歪扭扭,也就糊弄糊弄不懂行的。再说了,咱怕啥?”
刘平寇接着说“3月4月一共进了5万件货,成本才11万,这俩月卖了1万6千多件,你算算卖了多少,将近30万快,现在卖一件赚一件,就算一天卖50件,也比上班拿死工资强太多了!”
林淼听了刘平寇的话,还是有点上愁,叹了口气。
“唉,你说得也是,可是当家的,我这心里还是不踏实啊!咱们还有三万三千多件库存呢,照现在的生意,得卖将近两年!要不咱也降价吧。”
她不等刘平寇说,又补充道:“你说得对,现在卖一件赚一件,总比上班强。但是看着货哟就愁!”
他放下衬衫,凑到林淼跟前“我跟你说,我早想好了,等有合适的人,咱再开俩分店,西单和东单各开一个,到时候就不愁卖不动压货了!”
林淼一听这话,眉头才松了点“真的能行?别到时候又砸手里。”
“放心吧,亏不了!”
刘平寇拍了拍胸脯,他心里有底,上一世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是房价他可是知道的,心想:开分店稳赚,但是门面必须买下来。
说完,刘平寇跟林淼打了个招呼“我出去趟,找佟东唠唠分店的事儿,晚点回来。”
其实是奔光彩胡同那儿去了。
他开着解放牌卡车往光彩胡同走,刚拐进胡同口,刚停好车就见隔壁王大妈拎着菜篮子出来,看见他。
“小刘啊,又来看你那远房亲戚啊?这姑娘挺老实的,天天在院里待着,也不出来瞎晃。”
刘平寇赶紧点头应着“是啊大妈,她刚从乡下来,不熟路,我多来照看两眼。”
说完推门就赶紧进了院里,就见苏晓蹲在院里择菜,院里晾着两件洗好的男士衬衫,是他上次落在这儿的。
苏晓听见动静抬头,笑得眼睛都弯了。
“刘大哥,你可来了!我今儿早上去胡同口的菜摊,瞅见有新鲜的五花肉,就买了块回来,炖了红烧肉,就等你呢。”
刘平寇进了屋,把外套往椅子上一扔,凑到桌子边闻了闻。
“嚯,真香!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比饭店做的还香。”
苏晓脸一红“你别打趣我了,我也就会做这几样家常的。对了,你店里生意咋样?前儿听你说卖得慢,现在好点了吗。”
刘平寇拉了把椅子坐下“店里的货质量好,不怕没人买。再说了,你不还给我想了个招,放心吧。”
俩人边吃边聊,从胡同里的新鲜事说到苏晓在村里的日子,苏晓没提找爸妈的事儿,刘平寇也没问,就这么坐着唠嗑,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刘平寇才想起得回店里,起身要走。
苏晓送他到门口,拉了拉他的袖子“刘大哥,您明儿还来不?我给您包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
“来!必须来!”刘平寇拍了拍她的手,开车出了胡同。
快到王府井大街的时候,就见一人蹲在墙根儿抽烟,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脸上还有块淤青,烟屁股扔了一地。
那人听见卡车声,抬头一看,赶紧掐了烟站起来,拦住了车。刘平寇一瞅,是黑狗。
黑狗本来是在这儿溜达找活干,刚才在胡同口蹲了半天,没等到一个活,没想到,正好看见刘平寇的车过来,这才赶紧上前。
他搓着手,脸上堆着笑,一口一个“刘爷”叫着。
“刘爷!真巧啊,在这都能碰见您,我跟您打听个事儿,您那儿还缺人不?”
刘平寇降下车窗“你咋在这儿晃悠?不是跟你说别干黑市了吗?”
黑狗才叹一口气“嗨,别提了,前几月黑市出事,罚了我一大笔钱,家里老婆孩子都快揭不开锅了。我这几天天天出来找活,工地搬砖、拉板车,啥都干,可活儿也不常有。”
紧接着又说“刚在这儿蹲半天了,没瞅见一个用人的,没想到碰见您了。刘爷,您看我这情况,能不能赏口饭吃?我啥都能干,能跑能扛,这会指定听话!”
刘平寇打量他两眼,心里有数:黑狗这人虽说油滑,但真讲义气,上次黑市出事,他自己扛下来了,没攀扯旁人。
再说刘平寇78年初他就不给黑狗供货了,还特意嘱咐过“以后别干黑市,风险大”,现在正好缺个去广州管进货的人。
刘平寇问“你能出远门不?我在广州高第街附近巷口弄了个仓库,打算在那儿设个进货点,你去那儿帮我盯着,管吃管住,一个月给你五百块工钱,咋样?”
黑狗一听,眼睛都亮了,差点给刘平寇磕一个。
“能!咋不能!刘爷您就是我救命恩人!您让我干啥我就干啥,绝不含糊!”
“得嘞,你先回去收拾收拾行李,过几天我去接你,咱去广州,家里你安排好了。”
刘平寇说完,踩了油门就走,心里松了口气:这下进货的事儿有着落了。
回到家,刚进门就见小九举着张纸跑过来。
“爸!爸!我跟您说个事儿!今儿跟老师聊天,老师说现在政策更松了,爸店里生意不好,要是顺便开个裁缝店,弄几个缝纫机把衣服加点图案,不就更好卖了吗!”
刘平寇接过纸,上面画着几个简单的绣花图案,还有两行字,是小九写的“裁缝店思路”。
小九接着说“爸,再说了,开裁缝店能多赚一份钱,还能给人改衣服、做新的。爸,您不是认识街道的杨主任吗?您去问问他,看看手续咋批。”
刘平寇看着闺女兴奋的样子,被女儿逗乐了。
“我家小九真机灵!这主意好!你老师说得对,我明儿一早就去找杨主任问问,要是能批下来,咱这店生意指定更火!”
第二天一早,刘平寇揣着烟,去了街道办事处找杨主任。
杨主任正趴在桌上写材料,见他来了,赶紧让坐。
“平寇啊,稀客!今儿咋有空来我这儿?”
刘平寇递了根烟过去“杨叔,跟您打听个事儿。我不是开了个服装店嘛,我闺女说想顺便开个裁缝店,给衣服绣点花儿,再帮人改改衣服,您看这手续能批不?”
杨主任点了烟,抽了一口“能批是能批,不过有规矩。现在虽然开放了,但雇工还是不行,那叫剥削,别人一举报一个准。”
杨主任又说“要是想用工,最多能找2、3个学徒或者帮工,还得是家里困难的,你自己也得动手干活,不能光指挥别人,这样被举报,最多是批评教育一下。”
刘平寇赶紧应着“行!没问题!我自己肯定上手,学徒就找胡同里那俩没工作的小姑娘,她们手巧,正好学手艺。”
这边刘平寇的“刘家服装店”,生意不怎么好了。
前阵子还热闹的店,现在倒好,老半天才进来一个人,扒拉着衣服看两眼也不试穿,问完价就走了。
林淼趴在柜台上,无聊的翻着账本,脸拉得老长。
“当家的,你瞅瞅这数儿!以前一天最少卖200件,现在倒好,一天才卖50多件!这条街好几家,进的货样式跟咱一样,卖得还便宜,再这么下去,咱这店不得黄啊?”
刘平寇正整理货架呢,听见这话抬头一笑。
“急啥?你没见那货啥质量?布料全是毛边,走线歪歪扭扭,也就糊弄糊弄不懂行的。再说了,咱怕啥?”
刘平寇接着说“3月4月一共进了5万件货,成本才11万,这俩月卖了1万6千多件,你算算卖了多少,将近30万快,现在卖一件赚一件,就算一天卖50件,也比上班拿死工资强太多了!”
林淼听了刘平寇的话,还是有点上愁,叹了口气。
“唉,你说得也是,可是当家的,我这心里还是不踏实啊!咱们还有三万三千多件库存呢,照现在的生意,得卖将近两年!要不咱也降价吧。”
她不等刘平寇说,又补充道:“你说得对,现在卖一件赚一件,总比上班强。但是看着货哟就愁!”
他放下衬衫,凑到林淼跟前“我跟你说,我早想好了,等有合适的人,咱再开俩分店,西单和东单各开一个,到时候就不愁卖不动压货了!”
林淼一听这话,眉头才松了点“真的能行?别到时候又砸手里。”
“放心吧,亏不了!”
刘平寇拍了拍胸脯,他心里有底,上一世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是房价他可是知道的,心想:开分店稳赚,但是门面必须买下来。
说完,刘平寇跟林淼打了个招呼“我出去趟,找佟东唠唠分店的事儿,晚点回来。”
其实是奔光彩胡同那儿去了。
他开着解放牌卡车往光彩胡同走,刚拐进胡同口,刚停好车就见隔壁王大妈拎着菜篮子出来,看见他。
“小刘啊,又来看你那远房亲戚啊?这姑娘挺老实的,天天在院里待着,也不出来瞎晃。”
刘平寇赶紧点头应着“是啊大妈,她刚从乡下来,不熟路,我多来照看两眼。”
说完推门就赶紧进了院里,就见苏晓蹲在院里择菜,院里晾着两件洗好的男士衬衫,是他上次落在这儿的。
苏晓听见动静抬头,笑得眼睛都弯了。
“刘大哥,你可来了!我今儿早上去胡同口的菜摊,瞅见有新鲜的五花肉,就买了块回来,炖了红烧肉,就等你呢。”
刘平寇进了屋,把外套往椅子上一扔,凑到桌子边闻了闻。
“嚯,真香!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比饭店做的还香。”
苏晓脸一红“你别打趣我了,我也就会做这几样家常的。对了,你店里生意咋样?前儿听你说卖得慢,现在好点了吗。”
刘平寇拉了把椅子坐下“店里的货质量好,不怕没人买。再说了,你不还给我想了个招,放心吧。”
俩人边吃边聊,从胡同里的新鲜事说到苏晓在村里的日子,苏晓没提找爸妈的事儿,刘平寇也没问,就这么坐着唠嗑,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刘平寇才想起得回店里,起身要走。
苏晓送他到门口,拉了拉他的袖子“刘大哥,您明儿还来不?我给您包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
“来!必须来!”刘平寇拍了拍她的手,开车出了胡同。
快到王府井大街的时候,就见一人蹲在墙根儿抽烟,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脸上还有块淤青,烟屁股扔了一地。
那人听见卡车声,抬头一看,赶紧掐了烟站起来,拦住了车。刘平寇一瞅,是黑狗。
黑狗本来是在这儿溜达找活干,刚才在胡同口蹲了半天,没等到一个活,没想到,正好看见刘平寇的车过来,这才赶紧上前。
他搓着手,脸上堆着笑,一口一个“刘爷”叫着。
“刘爷!真巧啊,在这都能碰见您,我跟您打听个事儿,您那儿还缺人不?”
刘平寇降下车窗“你咋在这儿晃悠?不是跟你说别干黑市了吗?”
黑狗才叹一口气“嗨,别提了,前几月黑市出事,罚了我一大笔钱,家里老婆孩子都快揭不开锅了。我这几天天天出来找活,工地搬砖、拉板车,啥都干,可活儿也不常有。”
紧接着又说“刚在这儿蹲半天了,没瞅见一个用人的,没想到碰见您了。刘爷,您看我这情况,能不能赏口饭吃?我啥都能干,能跑能扛,这会指定听话!”
刘平寇打量他两眼,心里有数:黑狗这人虽说油滑,但真讲义气,上次黑市出事,他自己扛下来了,没攀扯旁人。
再说刘平寇78年初他就不给黑狗供货了,还特意嘱咐过“以后别干黑市,风险大”,现在正好缺个去广州管进货的人。
刘平寇问“你能出远门不?我在广州高第街附近巷口弄了个仓库,打算在那儿设个进货点,你去那儿帮我盯着,管吃管住,一个月给你五百块工钱,咋样?”
黑狗一听,眼睛都亮了,差点给刘平寇磕一个。
“能!咋不能!刘爷您就是我救命恩人!您让我干啥我就干啥,绝不含糊!”
“得嘞,你先回去收拾收拾行李,过几天我去接你,咱去广州,家里你安排好了。”
刘平寇说完,踩了油门就走,心里松了口气:这下进货的事儿有着落了。
回到家,刚进门就见小九举着张纸跑过来。
“爸!爸!我跟您说个事儿!今儿跟老师聊天,老师说现在政策更松了,爸店里生意不好,要是顺便开个裁缝店,弄几个缝纫机把衣服加点图案,不就更好卖了吗!”
刘平寇接过纸,上面画着几个简单的绣花图案,还有两行字,是小九写的“裁缝店思路”。
小九接着说“爸,再说了,开裁缝店能多赚一份钱,还能给人改衣服、做新的。爸,您不是认识街道的杨主任吗?您去问问他,看看手续咋批。”
刘平寇看着闺女兴奋的样子,被女儿逗乐了。
“我家小九真机灵!这主意好!你老师说得对,我明儿一早就去找杨主任问问,要是能批下来,咱这店生意指定更火!”
第二天一早,刘平寇揣着烟,去了街道办事处找杨主任。
杨主任正趴在桌上写材料,见他来了,赶紧让坐。
“平寇啊,稀客!今儿咋有空来我这儿?”
刘平寇递了根烟过去“杨叔,跟您打听个事儿。我不是开了个服装店嘛,我闺女说想顺便开个裁缝店,给衣服绣点花儿,再帮人改改衣服,您看这手续能批不?”
杨主任点了烟,抽了一口“能批是能批,不过有规矩。现在虽然开放了,但雇工还是不行,那叫剥削,别人一举报一个准。”
杨主任又说“要是想用工,最多能找2、3个学徒或者帮工,还得是家里困难的,你自己也得动手干活,不能光指挥别人,这样被举报,最多是批评教育一下。”
刘平寇赶紧应着“行!没问题!我自己肯定上手,学徒就找胡同里那俩没工作的小姑娘,她们手巧,正好学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