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暗潮涌动-《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江北的对峙仍在持续,双方都按兵不动,等待着最佳时机。

  然而,蜀汉并没有因此陷入消极。庞统深知,战争不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人才的比拼。于是,他密令关兴、关索、赵统、赵广四将率领一支轻骑,深入曹魏与东吴边境地带,执行两项秘密任务——

  1. 袭扰魏军补给线,让其后方不得安宁。

  2. 寻访散落民间的贤才,扩充蜀汉的人才储备。

  四将出击

  关兴、关索、赵统、赵广四将都是将门之后,骁勇而不失谋略。

  他们的骑兵队昼伏夜出,灵活穿插在魏军防线的缝隙中,烧毁粮车、袭击巡逻队,让魏营疲于奔命。

  在一次突袭中,他们解救了被魏军围困的一支流民队伍。

  其中,有五人引起了四将的注意——

  蜀汉新招揽的贤良

  1. 柳承

  河东人,曾在曹魏担任小吏,因不满魏廷腐败辞官归隐。精通律法与民政,擅长安抚百姓。

  2. 范延

  荆州士人,出身寒门,却学识渊博,尤其擅长兵法推演,能在沙盘上模拟复杂战局。

  3. 岑伯然

  武艺高强的游侠,原是东吴边境的护卫队长,因得罪当地士族被迫流亡。擅使长枪,能冲锋陷阵。

  4. 秦宓之弟秦岑

  与兄长一样博学多才,但更偏向于外交与谋略,言辞犀利,善于谈判。

  5. 杜若

  女谋士,曾在江东游学,精通地理与情报分析,擅长绘制详细的边境地图。

  四将将这五人带回蜀汉大营。

  庞统亲自接见,通过问答与试策,确认了他们的才能,随即任命:

  - 柳承负责江北新占领区的民政安抚

  - 范延进入参谋部,协助制定北伐战略

  - 岑伯然编入赵云麾下,担任先锋

  - 秦岑出使东吴,加强两国联盟

  - 杜若负责情报与地图绘制

  东吴重用士族子弟

  与此同时,东吴的朝堂依旧由士族掌控。

  孙权虽为一代雄主,但在江东根基深厚的士族势力,早已渗透到军政各部门。

  东吴此次出兵相助蜀汉,主力将领多为士族子弟:

  - 顾承(顾雍之孙)——东吴水军都督,精通水战

  - 陆抗(陆逊之子)——统辖东吴陆军先锋,行事谨慎

  - 张休(张昭之侄)——负责东吴与蜀汉的联络事宜

  - 朱异(朱桓之子)——骁勇善战,担任吴军侧翼护卫

  这些士族子弟虽有一定才能,但大多循规蹈矩,缺乏出奇制胜的勇气。

  他们更倾向于稳扎稳打,以保全家族利益为先。

  暗流

  蜀汉新招揽的五人,虽然出身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渴望建功立业,不受门第限制。

  这与东吴士族垄断权力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诸葛亮与庞统讨论:

  诸葛亮:“江东士族虽能守成,却难有进取之心。若我们能吸引更多寒门才俊,必能长久压制曹魏。”

  庞统:“正因如此,关兴他们此行意义重大。人才,才是蜀汉最宝贵的资源。”

  夜色中,关兴、关索、赵统、赵广再次整装出发。

  他们的任务,不仅是骚扰敌军,更是为蜀汉寻找未来的栋梁。

  而在江东,士族子弟们依旧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却未察觉——

  一场由人才流动引发的权力平衡变化,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