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书店星灯照重逢-《烟火里的褶皱》

  镜海市老城区“墨香书斋”外,青石板路被昨夜的雨水冲刷得泛着墨色光泽,路两侧的梧桐树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风一吹,水珠簌簌落下,砸在街角的铜制邮箱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书店木质招牌上的“墨香书斋”四字用金漆勾勒,在晨光中泛着暖黄的光晕,门口两侧挂着一副旧对联,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联边爬着几株淡紫色的牵牛花,花瓣上沾着的露水折射出七彩的光。

  书店内,暖黄色的灯光从天花板上的复古吊灯洒下,照亮了一排排摆满书籍的书架。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油墨香与木质书架的淡淡松木香,混合着角落里咖啡机煮出的焦糖香气,让人闻之安心。淳于龢正站在儿童区的书架前,踮着脚给书架贴新的书签,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针织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纤细的手腕,深蓝色的牛仔裤包裹着修长的双腿,脚上踩着一双白色的帆布鞋,鞋边沾着些许墨渍。她的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低马尾,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两侧,随着她贴书签的动作轻轻晃动。她的眉眼弯弯,鼻梁小巧,嘴唇涂着淡淡的粉色唇膏,笑起来时嘴角会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眼下的泪痣更添了几分灵动。

  “淳于姐,你贴书签的动作能不能快点啊?待会儿丫丫就要来了,她要是看到你还没贴完,又要缠着你讲《小王子》的故事了。”说话的是书店的兼职店员小夏,她穿着橙色的工装背带裤,扎着双马尾,脸上带着满满的活力。她手里抱着一摞刚到的新书,脚步轻快地走过来,将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轻响。

  淳于龢回头冲小夏笑了笑,声音轻柔:“急什么,离丫丫来还有半小时呢,再说了,就算她来了,给她讲讲故事也挺好的,你小时候不也爱听故事吗?”

  “哎呀,淳于姐你又揭我老底!”小夏撅了撅嘴,伸手拿起一张书签,“不过话说回来,丫丫也真是执着,每天都来借《小王子》,都借了快一个月了吧?”

  “可不是嘛,”淳于龢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些许温柔,“她总说想让爸爸陪她一起读,可她爸爸……”话没说完,书店门口的风铃突然“叮铃叮铃”响了起来,打断了她的话。

  两人同时抬头看向门口,只见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了进来,她扎着两个羊角辫,发梢系着粉色的蝴蝶结,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像两颗黑葡萄,鼻子小巧玲珑,嘴唇红嘟嘟的,正是丫丫。她的手里紧紧攥着一本《小王子》,书页边缘有些卷起,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

  “淳于姐姐!”丫丫看到淳于龢,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迈着小短腿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淳于龢的腿,“我又来借《小王子》啦!”

  淳于龢蹲下身,摸了摸丫丫的头,笑着说:“丫丫来啦,今天还是要借《小王子》吗?要不要试试别的书?姐姐这里有好多好看的故事书哦。”

  丫丫摇了摇头,把怀里的《小王子》举到淳于龢面前,认真地说:“不要,我就要借这本,我要等爸爸回来,和他一起读。”她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带着一股执拗的劲儿。

  淳于龢看着丫丫坚定的眼神,心里泛起一阵酸楚。丫丫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外地打工了,去年年底突然中风,虽然抢救了过来,却失忆了,连丫丫都不认识了。丫丫每天来借《小王子》,就是希望爸爸能通过这本书想起自己。

  就在这时,书店门口的风铃再次响起,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男人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肩宽腰窄,灰色西装剪裁合体,衬得他身姿挺拔。他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露出饱满的额头,脸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深邃而平静。他的鼻梁高挺,嘴唇薄而有型,下巴线条流畅,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儒雅沉稳的气质。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脚步沉稳地走了进来,目光在书店里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淳于龢和丫丫身上。

  “请问,这里是墨香书斋吗?”男人开口问道,声音低沉悦耳,像大提琴的演奏。

  淳于龢站起身,点了点头:“是的,先生,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男人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丫丫手里的《小王子》上,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我来找一本书,《小王子》。”

  “《小王子》?”淳于龢愣了一下,指了指丫丫手里的书,“这本书现在被这位小朋友借走了,不过我们还有其他版本的,您需要吗?”

  男人摇了摇头,目光紧紧盯着丫丫手里的书,声音有些沙哑:“我就要这一本。”

  丫丫听到男人的话,紧紧地把书抱在怀里,警惕地看着他:“这是我的书,我还要借呢,不能给你!”

  男人看着丫丫紧张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小朋友,我不是要抢你的书,我只是想看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对我来说很重要。”

  “有多重要?”丫丫歪着脑袋问,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男人蹲下身,与丫丫平视,声音轻柔:“这本书是我女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