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北归的长公子-《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秋日的咸阳,北风已带着几分寒意。

  一队悬挂着公子仪仗的马车,自北方而来,缓缓驶入咸阳的北城门。

  这支车队,不似商队那般喧嚣,也无军旅的肃杀之气。

  只有一种庄重而又内敛的皇家威仪。

  为首的车驾高大华美,四匹神骏的白马拉车,车身由上等楠木打造,边角镶嵌着青铜纹饰。

  车驾的旗幡上,绣着一个古朴而又醒目的篆字——“扶苏”。

  长公子扶苏,奉始皇帝之诏,自上郡监军之所,返回咸阳述职。

  消息像一阵风,迅速传遍了咸阳的大街小巷。

  “快看!是长公子的车驾!”

  “长公子回来了!”

  道路两旁的百姓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自发地向后退去,为车队让开一条宽阔的道路。

  他们的脸上,没有畏惧,反而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亲近。

  “听说长公子为人最是仁厚,在上郡时,从不苛待士卒与百姓。”

  “是啊,还听说长公子亲近儒家,最是讲究‘仁政爱民’。”

  “有这样的公子,是我大秦之福啊!”

  扶苏的归来,在咸阳城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他亲近儒家、为人仁厚的名声,早已满朝皆知,深入民心。

  在许多人的心中,这位稳重、仁德的长公子,才是大秦帝国最理想的继承人。

  他的归来,不仅仅是一次回京述职。

  更像是一块巨石,投入了咸阳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政治湖泊之中。

  ……

  丞相府。

  李斯的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这几日,他过得极度憋屈。

  经济封锁,被李源用一种他完全没想到的,蛮不讲理的烧钱方式给冲垮了。

  舆论抹黑,更是在那几样神奇农具的面前,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让他和淳于越沦为了整个咸阳的笑柄。

  两记重拳,都打在了棉花上。

  这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那个年轻人,就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总能用最刁钻,最不合常理的方式,从他布下的天罗地网中钻出去。

  “相爷!相爷!”

  一名门客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激动和喜悦。

  “何事如此惊慌!成何体统!”

  李斯正憋着一肚子火,当即怒斥道。

  那门客却顾不上害怕,声音因为激动而尖锐。

  “大喜事!相爷!”

  “长公子……长公子扶苏的车驾,已经入城了!”

  李斯那充满怒火的呵斥声,戛然而止。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浑浊的老眼里,瞬间爆射出一道骇人的精光!

  扶苏!

  他回来了!

  李斯整个人,就像一个快要溺死的人,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他那颗因为连日受挫而烦躁不安的心,在这一刻,瞬间变得无比清晰,无比兴奋!

  对啊!

  他怎么把他给忘了!

  长公子扶苏!

  这位帝国的长子,从小就接受最正统的儒家教育,其师正是当朝大儒淳于越!

  他的“仁政”理念,与李源那套“奇技淫巧,穷兵黩武”的做派,简直是天生的,立场上的死敌!

  自己之前还在愁,如何才能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从道德和人心向背的层面,去打压李源。

  现在,这面最完美的旗帜,不是自己送上门来了吗?

  只要能将这位深孚众望,在朝堂和民间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长公子,拉到自己的阵营……

  不!

  甚至不需要拉拢!

  只需要让他看清李源和天工院的“真面目”,以他那仁厚的性子,必然会视李源为国之祸患!

  到时候,由他这位长公子亲自出面,来抨击李源的“与民争利”、“耗空国库”,其分量,将比一万个儒生的非议,都要重得多!

  这,是一张可以用来对抗李源的……绝佳的“王牌”!

  想到这里,李斯所有的憋屈和烦躁都一扫而空!

  他那颗属于顶级政治家的,冰冷而又精密的大脑,重新开始高速运转。

  他立刻站起身,声音果决。

  “备车!”

  “不!先派人,用最快的速度去请博士仆射淳于越大人!”

  李斯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就说,他的爱徒归来,我理应陪他一同前往,为其接风洗尘!”

  他必须抢在所有人之前!

  抢在蒙恬那些军方莽夫之前!

  第一个见到扶苏!

  第一个,将对李源的恶感,深深地,种进这位长公子的心里!

  ……

  皇宫深处。

  中车府令赵高,正跪坐在偏殿里,亲手为一盏青铜宫灯修剪着灯芯。

  他的动作很慢,很稳,脸上是那副万年不变的,恭顺的微笑。

  仿佛这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一个小宦官,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到他身后,用蚊子般的声音,将长公子回京的消息,低语了几句。

  赵高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他剪去了烧焦的灯芯,让那团火苗,重新变得明亮旺盛。

  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直起身。

  那张恭顺的脸上,依旧挂着那抹人畜无害的微笑。

  但如果有人能仔细看他的眼睛,便会发现,那眼底深处,闪过一丝蛇一般的,冰冷而又愉悦的光。

  长公子,扶苏。

  回来了。

  李斯那个老家伙,怕是又要兴奋起来了吧。

  而李源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怕是又要迎来新的麻烦了。

  真好。

  赵高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他知道,咸阳这潭水,因为这个人的归来,要变得更浑了。

  棋盘,要乱了。

  而他,最喜欢乱局。

  因为只有在最混乱的棋局里,他这种最不起眼的,隐藏在阴影里的棋子,才有机会,悄无声息地,吃掉那些……最重要的角色。

  他低下头,继续恭顺地侍弄着他的宫灯,静静地,等待着好戏开场。

  ……

  公子府前,车马停稳。

  在内侍恭敬的迎接中,扶苏缓缓走下马车。

  他身穿一袭玄色深衣,外罩一件素色披风,没有过多的华贵装饰,却自有一股天家贵胄的雍容气度。

  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许多,眉宇间带着北方边疆的风霜,身形挺拔,显然并非那种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

  但他的眼神,却温润如玉,平静深邃,仿佛能包容万物。

  他抬头,望着咸阳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天空。

  望着街道两旁,那些对他投来尊敬目光的百姓。

  阔别数载,再回故都,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

  但同时,他也敏锐地,感受到了空气中,那股看不见的,躁动不安的气息。

  北境苦寒,但人心简单。

  咸阳繁华,却似乎暗藏汹涌。

  就在他回京的路上,他已经听到了太多关于咸阳的传闻。

  那个名叫李源的少府令。

  那座名叫天工院的钢铁之城。

  那些名为“奇技淫巧”的造物。

  .

  他知道,一场新的政治风暴,正在这座帝国的权力中心,悄然汇聚。

  而他,或许就是这场风暴的……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