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邺城之战(上)-《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

  刘三刀怒喝一声,巨刃横扫,顿时有三名力士被拦腰斩断,鲜血内脏洒了一地。

  但他正要追击破开的缺口,立即又有十余名力士补上位置,长戟如林般刺来。

  找死!

  刘三刀暴怒,巨刃再次劈下。

  这一刀又夺去五人性命,但力士们依旧死战不退。

  阵亡者的空缺瞬间被补上,阵型始终保持着完整。

  夏仁在远处看得分明,见力士们以惨重代价成功拖住刘三刀,立即下令:

  全军撤离!

  黄巾大军如潮水般向北退去,虽然旌旗依旧,却依然保持阵型。

  刘三刀又冲杀了几阵,眼见殿后的力士们死战不退,自己的体力也快耗尽,只得勒住战马。

  他巨刃顿地,望着远处逃遁的黄巾主力,冷哼一声:

  今日便饶你们一命!

  这一战,为了挡住刘三刀,黄巾力士营付出了近两百人的伤亡代价。

  刘三刀驻马原地,望着这支精锐之师,不禁暗忖:

  自己刚出山就遇到了黄巾军中如此强悍的部队,看来这场乱世之争,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

  寅时三刻,黎阳城外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皇甫嵩立马阵前,身后两万兵马整齐列阵。

  军中特意多树旌旗,每面大旗旁还立着数面小旗,远远望去宛如十万大军。

  擂鼓!

  皇甫嵩令旗一挥,军中百余面大鼓同时擂响。

  每面鼓由两名赤膊壮汉轮流捶打,鼓声震天动地,连十里外的邺城都能隐约听见。

  鼓手们汗流浃背,肌肉虬结的臂膀有节奏地挥动着鼓槌。

  放箭!

  皇甫嵩再次下令。

  数千支火箭如流星般射向城头,这些箭矢精准地落在城垛和箭楼上,顿时引燃多处火头。

  守军慌忙扑救,城头一片混乱。

  王匡率领河内军在南门外来回奔驰。

  骑兵们故意纵马践踏干燥的土地,扬起漫天尘土。

  这些尘土在火把映照下,形成一道昏黄的帷幕,完美掩盖了官军的真实数量。

  孙坚的表演最为精彩。

  他亲率江东子弟,推着二十架冲车和十座井阑缓缓逼近城墙。

  冲车重重撞击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井阑上的弓手不断放箭,压制城头守军。

  就在守军全力防御之际,孙坚突然举旗:

  江东军立即后撤,动作整齐划一。

  如此反复三次,每次都在守军即将组织起有效反击时及时撤回。

  城头上,守军被搅得心烦意乱。

  每次刚击退进攻,还没来得及喘息,新一轮攻势又至。

  这些官军攻势如此凶猛,为何每次都突然撤退?

  一个年轻守军一边扑灭火苗,一边疑惑道。

  老兵抹去脸上的烟灰:我看这事不简单...

  就在这时,又一轮佯攻开始。

  冲车再次重重撞击城门,井阑上的箭雨更加密集。

  城头上,张宝身披杏黄道袍,袍角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他双手扶垛,凝神眺望城外连绵的火光。

  白起身着银甲白袍,如一尊雕像般肃立一旁,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夜色。

  恶来焦躁地摩挲着手中长戈,青铜戈刃在火光下泛着幽光。

  张燕铁枪拄地,枪尖深深插入城砖缝隙,面色凝重如铁。

  戏志才轻摇羽扇,看似从容,眼中却闪烁着思虑的光芒。

  官军这是要强攻?

  张燕打破沉默,声音带着几分疑惑,

  但看这架势,总觉得雷声大雨点小。

  戏志才羽扇稍停,沉吟道:

  敌军鼓声虽响,却缺乏真正的杀伐之气。

  你听这鼓点,节奏太过规整,分明是刻意为之。

  再看那些火箭,虽然密集,却不够持续。

  依在下之见,此乃疑兵之计。

  白起突然开口,声音冷峻如铁:

  不错。若是真欲攻城,鼓声必会时急时缓,配合攻势变化。

  如今这般整齐划一,分明是在虚张声势。

  恶来不耐烦地挥舞长戈,戈刃划破空气发出嗡鸣:

  管他真攻假攻!让某率一队精骑出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张宝抬手制止躁动的众将,目光仍紧盯着城外连绵的火光:

  稍安勿躁。且看官军下一步动作。

  白起银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沉声道:

  主公所言有理。观敌军动向,若真是佯攻,主力必是奔邺城而去。

  当速派快马通知天公将军早作防备!

  张宝颔首称善,转而看向身旁两位谋士:

  二位大才,可有应对良策?

  戏志才羽扇轻摇,不疾不徐道:

  可将计就计。一面固守黎阳,一面派精骑驰援邺城。

  同时可令一军绕道敌后,断其粮道。

  如此既可解邺城之围,又可反制敌军。

  白起接话道:

  某愿亲率三万铁骑星夜驰援。

  另可派张燕将军领一军伏于洹水之畔,待官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时,突然杀出,必建奇功。

  张宝抚掌笑道:

  二位大才!真乃张良、韩信再世!

  随即正色道:传令下去:白起率三万精骑即刻驰援邺城;

  张燕领两万兵马伏于洹水东岸;恶来和戏先生随本帅守城。

  众将轰然应诺。

  白起当即转身下城,银甲在阶梯上碰撞出铿锵之声。

  张燕则点齐兵马,悄然从北门而出。

  …………

  夕阳西下,洹水河面泛着金色的波光。

  董卓亲率三万西凉精锐悄然抵达洹水北岸。

  西凉军士个个口衔枚、马裹蹄,在暮色掩护下迅速渡河。

  河水哗哗流淌,与士卒们谨慎的渡河声融为一体。

  曹操率领兖州军居左翼,但见这些士卒纪律严明,渡河时井然有序。

  每个士兵都用布条缠住兵器,防止碰撞出声。

  战马也都戴上了特制的皮嚼口,确保不会发出嘶鸣。

  丁原的并州铁骑居右翼,在吕布的严厉约束下保持着肃静。

  吕布亲自在河岸巡视,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卒。

  一骑探马从暮色中驰来,低声禀报,

  前方十里便是邺城。城内守军尚未察觉我军动向。

  董卓闻言狞笑:

  好!传令下去,全军在林中休整一夜,明日拂晓发起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