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刘俊下帝都(上)-《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

  华雄吸取了胡轸轻敌的教训,不敢怠慢,来到阵前,大刀一指张辽:

  “张辽!休得猖狂!认得你华雄爷爷否?”

  张辽见华雄出战,神色依旧平静,淡淡道:

  “西凉莽夫,何足言勇?放马过来!”

  华雄怒吼一声,催动战马,大刀抡圆了,带着呼啸的风声,力劈华山般砍向张辽!

  张辽知华雄力大,不与他硬拼,长枪一抖,使出巧劲,枪尖点向华雄的手腕,逼其回防。

  华雄变招横扫,张辽则枪杆下沉,格挡化解。

  两人刀来枪往,战在一处。

  华雄势大力沉,刀法凶猛;张辽枪法精奇,沉稳老辣。

  一时间,难分高下。

  战约二十回合,张辽见华雄刀法渐显急躁,破绽稍露。

  他故意放慢枪速,诱使华雄全力进攻。

  华雄求胜心切,果然中计,一招“横扫千军”用完,中路空虚。

  张辽眼中精光一闪,易筋经内力瞬间灌注枪身,大喝一声:

  “着!”

  长枪如毒龙出洞,速度陡然加快数倍,直刺华雄右肩肩窝!

  华雄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觉得肩头一阵剧痛,“咔嚓”一声,锁骨已被刺断!

  他惨叫一声,大刀“哐当”落地,险些栽下马去,慌忙伏鞍败回本阵。

  西凉兵再次狼狈地将其抢回城中。

  城楼上,董卓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

  连折两将,一死一伤,西凉军的颜面扫地。

  吕布抱着胳膊,嘴角带着一丝讥讽的笑意。

  丁原则是松了一口气,又暗自庆幸。

  董卓强压怒火,知道此时与刘俊全面开战绝非良策,只得咬牙切齿地下令:

  “紧闭城门!严防死守!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再出战!”

  …………

  当晚亥时,万籁俱寂。

  洛阳城笼罩在浓重的夜色中,唯有零星灯火与巡夜士兵的脚步声。

  永乐宫偏殿内,骠骑将军董承屏退左右,只留几名心腹。

  他再次审视了与刘俊密约的细节,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时机已到,不容迟疑。”

  董承对心腹校尉低声道,

  “你持我令牌,速调北军五校中我等可信之部,以‘大将军有令,今夜加强宫禁巡查,严防奸细’为名。

  悄然接管南宫朱雀门、玄武门以及通往大将军府和京营驻地的几条要道!

  记住,动作要快,控制要稳,遇有盘问,一律以大将军密令搪塞!”

  “末将明白!”

  校尉领命而去。

  董承又转向另一名亲信,递过一份蜡封密信:

  “你设法从东面城墙僻静处,用吊篮缒下城去,务必亲手将此信交到荆州刘使君手中!

  事关重大,小心行事!”

  亲信郑重接过密信,消失在夜色中。

  董承则整理衣冠,前往董太后寝宫做最后商议。

  整个行动在夜色掩护下,如同精密齿轮般悄然运转起来。

  与此同时,洛水南岸荆州军大营,虽已入夜,却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肃杀与紧张。

  巡逻队往来频繁,岗哨警惕地注视着北岸黑暗中的洛阳城轮廓。

  中军大帐内,刘俊并未安寝,而是与郭嘉、荀彧、白起、典韦等核心文武一同等待着。

  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而期待的脸庞。

  约莫子时前一刻,帐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亲兵引着一名风尘仆仆、做商人打扮的男子入内

  ——正是董承派来的信使。

  信使跪地呈上密信:

  “启禀使君!董将军命小人前来,城内一切已按计划准备就绪!

  请使君于明日子时,见南门城楼火起为号,即可发兵攻城!董将军在内接应!”

  刘俊接过密信,迅速拆阅,脸上终于露出如释重负又充满决断的神情。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帐内众人:

  “诸位!荆州五万后续援军已经抵达大营,时机已至!

  董承在内已控住要害,明日子时,火起为号,我军便可里应外合,一举破城!”

  刘俊霍然起身,走到沙盘前,开始下达最终命令:

  “白起!典韦!”

  “末将在!”

  白起、典韦踏前一步,甲胄铿锵。

  “命你二人,统领陷阵营精锐三千,先登死士五千,为攻城先锋!

  子时一到,见南门火起,立即全力猛攻!不惜代价,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打开城门!”

  “末将遵命!”

  白起眼神冷冽,典韦摩拳擦掌。

  “张辽!魏延!”

  “末将在!”

  张辽、魏延肃然应道。

  “城门一破,你二人即刻率领两万精骑,第一时间冲入城内!

  张辽部直扑大将军府,控制何进及其核心幕僚!

  魏延部直取京营驻地,迫其投降!行动要快,如雷霆之势,不得延误!”

  “末将得令!”

  张辽沉稳,魏延激昂。

  “徐晃!”

  “末将在!”

  “你率步卒主力两万,紧随骑兵之后入城。

  负责清剿街道残敌,控制各交通要道,占领府库官衙,维持城内秩序!遇有抵抗,格杀勿论!”

  “诺!”

  “其余各部,随本将军坐镇中军,相机入城!

  文若先生统筹后勤,奉孝先生随军参赞,随时应对变故!”

  “属下领命!”

  荀彧、郭嘉躬身。

  命令下达,众将各自回营准备。

  荆州大营如同上紧发条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而无声地运转起来。

  士兵们检查兵器甲胄,喂饱战马,工程营检查云梯、冲车……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死寂与压抑的兴奋。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到了次日午夜,子时!

  就在更夫敲响子时梆子的余音未落之际,洛阳南门城楼之上,黑暗中骤然亮起刺眼的火光!

  先是一点,随即迅速蔓延,三堆事先准备好的、浇灌了火油的柴堆被同时点燃。

  烈焰冲天而起,在黑夜里如同三支巨大的火炬,光芒甚至映红了小半边天空!

  “火起!攻城!”

  一直在阵前密切观察的白起,几乎在火光出现的瞬间,便拔剑指向南门,声音冰冷而决绝!

  “咚!咚!咚!咚——!”

  荆州军阵中,数十面牛皮战鼓同时擂响,沉闷而巨大的鼓声如同惊雷,撕裂了夜的宁静!

  “杀——!”

  蓄势待发的陷阵营和先登死士,如同决堤的洪水,发出震天的呐喊。

  他们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如同潮水般向巍峨的南门城墙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