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别问,问就是百度,再问就露馅了-《祖宗们,时代变了》

  钱,从冰冷的数字变成了可以触摸的实体,又从实体变回了账户里那一长串令人安心的零。

  周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允炆和鲁班两位,更是彻底融入了现代生活。

  朱允炆抱着新电脑,在各大历史论坛和论文网站里潜水,键盘被他敲得噼啪作响,仿佛不是在打字,而是在指挥千军万马。

  “竖子!竖子后金篡位,铁证如山,尔等竟敢为其洗地!”

  他在一个历史论坛里,跟一个ID叫“明粉头子”的杠精激情对线了三天三夜。

  起因是对方发了个帖子,叫《深度解析,清朝代替明朝为什么是必然》。

  朱允炆气得差点当场驾崩。

  他引经据典,罗列史料,把对面那个“明粉头子”锤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丢下一句“你杠就是你对”。

  朱允炆犹不解气,又转头扎进了国家图书馆的线上数据库,一篇篇地翻阅着明史相关的学术论文。

  看到后世学者为建文新政正名时,他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看到某些史料里记载的,自己当年仓皇出逃的狼狈模样,他又会扼腕叹息,沉默半天。

  鲁班则成了建模区UP主,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

  另一个房间里,鲁班则安静得多。

  他戴着周墨给他配的老花镜,聚精会神地盯着一块4K曲面屏,右手握着鼠标,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屏幕上,一个复杂到极致的榫卯结构正在飞速成型、拆解、再重组。

  斗拱、飞檐、梁柱……无数古代建筑的构件在他手中如同活了过来。

  他废寝忘食地啃着三维建模和结构力学分析的视频教程,学习速度让周墨这个现代人都感到汗颜。

  周墨曾经问他,为什么学这个。

  鲁班当时头也没抬,指着屏幕上自己刚刚建好的一个斗拱模型,淡淡地说:

  “脑子里的东西,终究是虚的。”

  “画在图纸上,也只是个样子。”

  “只有在这里,我能看到它每一处的受力,能算出它能承重几许,能知晓它何处会先腐朽。”

  “这,才是真正的营造。”

  周墨听得肃然起敬。

  顺手录了几个他操作的视频,打上“80岁大爷自学建模,这手速你跟得上吗”的标题发到网上,几天之内就收获了十几万的点赞。

  评论区全是“卧槽”。

  “大爷,你这手是帕金森还是开了外挂?”

  “我二十岁,手速没大爷快,头发没大爷多。”

  “举报了,这绝对是AI换脸!我不信有人的手能这么使!”

  看着飞速上涨的点赞和投币,周墨露出了老父亲般的微笑。

  一切都显得那么欣欣向荣。

  但只有周墨自己知道,在那看似风光的表象下,隐藏着怎样巨大的焦虑。

  夜深人静,书房里只有电脑屏幕发出的幽光。

  周墨面前的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几十个打开的网页。

  《盐铁专营与汉武帝的财政困局》

  《唐代藩镇割据的成因与解决方案探讨》

  《宋代冗官冗兵问题研究综述》

  《高炉炼钢技术入门:从选矿到脱硫》

  ……

  每一个标题,都对应着一个皇帝们曾经或将来可能提出的问题。

  也都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的手机备忘录里,更是记录了来自不同皇帝的需求清单。

  嬴政想要更高效的官僚管理体系。

  李世民在琢磨如何平衡世家与皇权。

  朱元璋对户籍与税收制度的改革念念不忘。

  朱棣则天天催着他要蒸汽机的完整理论基础。

  周墨感觉自己快要被掏空了。

  他那点在学校里学到的、早已还给老师,在这些真正的国家级课题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纸。

  他现在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疯狂地搜索、筛选、整合资料。

  从知乎到维基,从国家图书馆的线上数据库到各种专业论坛,他像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着那些他自己也一知半解的知识。

  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把这些二手知识包装一下,讲给那些大佬们听。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三流大学的助教,却要给一群由爱因斯坦、牛顿、达芬奇组成的博士班上课。

  而他这个唯一的老师,肚子里其实半点墨水都没有。

  全靠一张嘴和一根网线硬撑。

  压力山大。

  他越来越害怕看到那枚玉环发光。

  每一次光芒亮起,都意味着一次随堂测验。

  而他这个唯一的老师,肚子里其实没多少墨水。

  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地位、甚至是对大佬们的影响力,都建立在一个脆弱的基础上——他垄断了信息。

  可他只是一个信息的搬运工。

  一旦某天,某个问题他百度不出来,或者他的解答出了原则性的错误,导致某个王朝的发展走向了歧途,那后果……

  周墨不敢想下去。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鸡窝头瞬间变得更加杂乱。

  不行,必须想个办法。

  再这么搞,他不是猝死在电脑前,就是精神分裂被送进安定医院。

  他需要一个……一个能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就在他对着电脑屏幕苦思冥想,几乎要把键盘抠出一个洞的时候,那枚被他挂在脖子上的祖传玉环,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

  光芒温润,却让周墨的心脏猛地一缩。

  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关掉了电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网页。

  光芒散去,一个高大、威严的身影出现在书房中央。

  来人身穿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冠冕,即便只是静静地站着,那股君临天下的气势也几乎要将这小小的书房撑破。

  正是秦始皇,嬴政。

  “周君,别来无恙。”嬴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他看上去心情不错,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戾气消散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振奋和……期待。

  与上次见面时那种带着试探和杀气的姿态截然不同,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个来向老师汇报成绩的学生。

  “政哥。”周墨定了定神,挤出一个笑容,“看您神采奕奕,想必是……大有收获?”

  嬴政微微颔首,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侧了侧身。

  周墨这才注意到,在他脚边,放着一个黑色木箱。

  那箱子不知道是用什么木头做的,颜色漆黑,质地坚硬,边缘还用青铜条加固,上面刻着狰狞的兽纹。

  一看就沉得要死。

  “此乃朕之一点心意。”

  嬴政的目光落在箱子上,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权当此次求学之束修。”

  嬴政一挥手,箱盖打开。

  刹那间,金色的光芒几乎闪瞎了周墨的眼睛。

  满满一箱,整整齐齐码放着的,全是巴掌大小、色泽赤红的金饼!

  每一个金饼都色泽赤红,质地纯粹,上面还清晰地烙印着“秦”字小篆和复杂的云纹。

  周墨的呼吸停滞了。

  他虽然刚入账一百万,可那毕竟是数字。

  眼前这一箱子沉甸甸、金灿灿的硬通货,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感,是银行短信完全无法比拟的。

  “这……这得有多少?”周墨感觉自己的喉咙有点干。

  “不多。”

  “二十溢,聊表敬意。”

  嬴政的语气依旧平淡,像是在说“我今天吃了两碗饭”。

  二十溢?60多斤?

  嘿嘿,之前被玉环限制的60斤黄金!

  我政哥又给我啦!

  不愧是我政哥啊!

  局气!太他妈局气了!

  什么小目标,在始皇帝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然而,他他巨大的喜悦中时,嬴政的脸上却露出一丝困惑与苦恼,他看着周墨,郑重地躬身一揖。

  “周君,朕此次前来,除献上束修之外,尚有一事相求。”

  周墨吓了一跳,赶紧往旁边一躲,连连摆手。

  “使不得使不得!政哥,您这是折煞我了!有事您吩咐!”

  嬴政直起身,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朕依周君之法,在阳周县试行新政,推广农技,改良驰道,一切皆有条不紊。然,朕发现一个致命之患……”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烦恼。

  “新法推行,而帝国,无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