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都给我卷起来-《祖宗们,时代变了》

  送走那位自带王霸之气的始皇帝,周墨感觉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疲惫。

  他没洗漱,没换衣服,一头栽在床上,瞬间就坠入了深度睡眠。

  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

  等他再次睁开眼,窗外的太阳已经挂得老高,明晃晃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上投下一道刺眼的光斑。

  周墨摸过床头的手机,屏幕亮起,显示着时间,11:47。

  “我靠,睡了快十个小时。”

  他揉着鸡窝似的头发坐起来,感觉骨头缝里都透着一股舒坦劲儿。

  趿拉着拖鞋走出卧室,客厅里静悄悄的。

  目光扫过,他愣了一下。

  在靠窗的位置,朱允炆正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他低着头,神情专注,右手握着一支圆珠笔,正在一个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他的姿势很标准,腰背挺得笔直,是那种长期读书养成的习惯。

  阳光洒在他的侧脸上,让他那张总是带着几分忧郁的脸庞,此刻显得格外认真。

  周墨放轻了脚步,悄悄凑了过去。

  只见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

  字是周墨不认识的繁体字,笔画一丝不苟,工整秀气,一看就是有童子功的。

  内容大概是:

  “……取腐草、败叶、人畜之粪便,覆土封之,待其发热腐熟,可为地肥。此法名为堆肥,能增地力,使谷物丰产……”

  “……另有轮作之法,同一地,今岁种豆,来岁种粟,可养地力,不易耗竭……”

  周墨看得眼皮一跳。

  这不都是昨天他跟嬴政闲扯时,顺口提的那些农业基础知识吗?

  “建文同学,这么用功?”周墨冷不丁地出声。

  朱允炆吓了一跳,手里的笔在纸上划出长长一道痕迹。

  他回过头,看到是周墨,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连忙站了起来。

  “周先生,你醒了。”

  “坐,坐,别客气。”

  周墨摆摆手,指了指他本子上的字,“这是写给你皇祖父的?”

  “是。”朱允炆点了点头,神情有些黯然。

  “皇祖父他……性子急,我怕他回去后,只记得那些宏图伟业,忘了这些关乎民生的根本小事。”

  “我便想着,将周先生所说的这些法子,用他老人家能看懂的言语一一记下,条理分明,待他下次来时交给他。”

  “如此,或许能……能帮上一点小忙。”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生怕周墨觉得自己多事。

  周墨心里叹了口气。

  “想法是好的。”周墨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过你这样写,效率太低。而且你皇祖父那脾气,你觉得他有耐心看你写的这几千字小作文吗?”

  朱允炆的脸瞬间垮了下来,有些无措地看着周墨。

  “那……那该如何是好?”

  “这个我们待会儿再说。”

  周墨指了指厨房,“先解决肚子问题,饿死了,今天我露一手,给你做个我们这儿的好东西。”

  “我……我来帮忙吧。”朱允炆连忙说道。

  周墨看了看他那双白净修长的手,那是握笔的手,是批阅奏折的手,唯独不是干活的手。

  “得了吧你。”周墨摆了摆手,把他按回椅子上。

  “你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

  “把你那本新华字典给我翻烂,把拼音给我背熟。”

  “以后皇帝们再来,我一个人可应付不过来,你就是我的首席翻译兼助教,责任重大,懂吗?”

  朱允炆愣住了。

  首席翻译?助教?什么意思?

  他看着周墨走进厨房的背影,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里,他不再是那个亡国之君,不再是那个一无是处的懦弱皇帝,他似乎……能找到新的用处。

  他重新拿起笔,但这次不是写给朱元璋的报告,而是在一个新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开始抄写拼音字母表。

  “a、o、e……”

  厨房里很快传来了周墨乒乒乓乓的动静。

  朱允炆想帮忙,但几次凑过去,都被周墨嫌弃地赶了出来。

  “哎哎哎,那是洗洁精,不是让你倒锅里的!”

  “停!停!火腿肠是撕开包装再切,你连着塑料皮一起切是几个意思?想让我俩吃顿好的,直接去见你皇爷爷?”

  “我的建文大爷,求你了,你还是去学习吧,厨房重地,皇帝勿入。”

  “你再待下去,我怕这顿午饭就得变成断头饭了。”

  朱允炆涨红了脸,灰溜溜地退了出来,坐在小马扎上,看着周墨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眼神有些复杂。

  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知道,原来准备一顿饭,有这么多他完全不懂的门道。

  半个多小时后,一股浓郁的、霸道的香气从厨房里飘了出来,又麻又辣,还带着一股牛油的醇厚,直往鼻子里钻。

  朱允炆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

  周墨端着一个巨大的不锈钢盆走了出来,放到了堂屋的方桌上。

  盆里红油滚滚,各种食材在汤里沉浮,有翠绿的青菜,有白嫩的豆腐,有切成花刀的火腿肠,还有各种丸子和菌菇。

  “来,尝尝。”

  周墨递给朱允炆一双筷子,“麻辣烫,平民美食之光。”

  朱允炆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沾满了汤汁的生菜,吹了吹,送进嘴里。

  下一秒,他的眼睛猛地瞪大了。

  麻、辣、鲜、香,四种味道在口腔里瞬间爆炸,刺激着他的每一个味蕾。

  那股酣畅淋漓的快感,是他从未体验过的。

  “咳咳……好……好辣!”他一边咳嗽,一边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

  “快,喝口饮料。”周墨自己也抄起筷子,大快朵颐。

  两人围着一大盆麻辣烫,吃得满头大汗,鼻尖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热气蒸腾中,周墨放下筷子,喝了一大口冰镇可乐,舒爽地打了个嗝。

  “建文啊。”

  “嗯?”朱允炆嘴里塞满了东西,含糊地应了一声。

  “我昨天晚上想了想,这事儿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周墨表情严肃起来。

  “这帮皇帝,一个个跟开盲盒似的,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再这么下去,我非得精神衰弱不可。”

  朱允炆也停下筷子,认真地听着。

  他知道,周墨要说正事了。

  “他们来,是为了学习,为了改变历史,对吧?”

  朱允炆点头。

  “可你看他们现在的学习效率,太低了。”周墨敲了敲桌子。

  “嬴政还好,目标明确,现在知道要什么。”

  “可其他人呢?来了之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我给他们看个纪录片,他们震撼一下,我给他们讲个历史段子,他们反思一下。”

  “这有什么用?零敲碎打,不成体系。”

  “而且,根据玉环的规则,他们回去后,得实实在在地做出成绩,国力提升了,才能延长在现代的逗留时间,才能带更多的东西回去。这才是关键!”

  “所以,”周墨看着朱允炆,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决定了,咱们得办个班。”

  “办……办班?”朱允炆一脸茫然。

  “对,一个专门给这帮古代帝王开设的……速成培训班!”

  周墨越说越兴奋,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就是校长兼总教官。你!就是我的助教。”

  “咱们给他们制定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案!”

  朱允炆被周墨描绘的蓝图惊得说不出话来。

  给皇帝办培训班?

  那就是要做帝师,还是这么多人的帝师。

  这……这想法也太……太大胆了。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扫盲!”周墨伸出一根手指。

  “必须让他们学会认简体字,会用拼音。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不然我就算给他们一本《坦克构造设计》,他们都看不懂,学个屁啊!”

  虽然不知道坦克是什么,但朱允炆还是觉得有道理,配合的点点头。

  “第二步,认字之后,课程要分类。”周墨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根据他们的需求,分门别类。”

  “想发展农业的,就上农业课,我给他们找来袁隆平的纪录片,讲杂交水稻,讲化肥农药;想搞工业的,就上工业课,从最基础的炼钢、水泥开始;想强军的,就上军事课,给他们看现代战争的录像,讲战术思想的演变。”

  “咱们得有个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主要解决吃穿问题,这是所有朝代的基础,也是最容易出成果,延长他们逗留时间的方法。

  “比如推广红薯、土豆,改良农具,引进珍妮纺纱机。”

  “等他们基本完成了,再进入第二阶段,学习更深的东西。”

  周墨越说眼睛越亮,仿佛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在自己面前铺开。

  “你也做过皇帝,能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写一份计划,从最可行最紧急的写,我负责准备材料,如何?”

  这不仅仅是接待皇帝了,这是在当帝师,是在幕后推动好几个平行世界的历史进程!

  这种成就感,比在大城市当个社畜强一万倍!

  “周先生……”朱允炆听得心潮澎湃,但又有些担忧。

  “可……可那些陛下,他们会愿意听我们的安排吗?他们……毕竟是皇帝。”

  “他们会的。”周墨笑得像个狐狸。

  “因为我有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而且,我会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

  “没错!”

  “比如,谁的朝代粮食亩产先翻番,谁就能获得额外的一小时逗留时间;谁先能默写出元素周期表,谁就能得到一份详细的水泥配方;让他们卷起来!”

  “大家都是天下第一的皇帝,谁还能服输不成?”

  “你想想,秦始皇看着汉武帝的停留时间比他长,他能忍?朱元璋看着李世民带了两个大臣过来,自己还是孤家寡人,他能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