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高祖工地唠家常-《祖宗们,时代变了》

  电话那头隐约传来的噼里啪啦的巨响。

  完啦。

  这是被拆迁队提前光顾了?还是被哥斯拉登陆了?

  “别慌!”周墨压着嗓子。

  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病房门口,秦小姐的身影刚刚消失在走廊拐角。

  安全。暂时。

  “深呼吸,听我说!”

  周墨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镇定,这是被连番惊吓锤炼出的应激反应。

  “你找个安全的地方呆着!别被伤到!”

  “我……我在院子里,他们……他们在屋里打……”朱允炆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谁和谁打?”

  “皇爷爷和四叔……在打那两个……就是扎辫子的……”

  朱元璋和朱棣联手揍清朝皇帝?

  两个?

  谁又来了?

  周墨的脑子里瞬间浮现出一幅父子混合双打的壮观场幕,背景是自家那本就不结实的老木屋。

  他心疼的不是皇帝,是房子。

  “高祖呢?李世民呢?他们没拦着?”周墨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高祖带着……带着光武帝陛下跑了!”

  “李世民陛下他们……他们在拉架,可是……”朱允炆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惑。

  “我怎么看他们拉架的时候,总往那两个辫子皇帝身上绊脚……”

  好家伙,拉偏架都拉得这么明目张胆。

  周墨感觉自己的血压计已经爆表了。

  这帮唯恐天下不乱的帝王,有一个算一个,全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

  怎么办?

  他现在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

  指望朱允炆那个战五渣去阻止一场由朱元璋和朱棣主导的斗殴,还不如指望哈士奇能看家护院。

  冷静,必须冷静。

  周墨强迫自己转动生锈的大脑。

  硬劝是没用的,得以柔克刚,得找到他们的软肋。

  这帮皇帝的软肋是什么?

  面子?江山?不,眼下都不是。

  “允炆,你听着,现在只有你能解决问题了。”周墨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电话那头的朱允炆一愣,“我?我拉不住他们……”

  “你行!听我的!”周墨斩钉截铁。

  “你现在,什么都别做,去屋里大喊,就喊一句话。”

  “喊……喊什么?”

  “你就喊,别打了!周墨说了,谁打坏了东西,就扣谁的学习资料!都送回去!别来了!”

  这招叫釜底抽薪。

  对于这群已经见识到现代文明伟力,并渴望从中汲取力量的帝王而言,知识,就是他们最大的命脉。

  “啊?这……这行吗?皇爷爷会生气的……”

  “听我的!那是你爷爷,他不会把你怎么样!快去!”周墨催促道。

  挂了电话,周墨靠在墙壁上,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他不知道这招有没有用,但这是他眼下唯一能打出的牌。

  与此同时,周家老宅。

  屋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一张无辜的桌子被掀翻在地,几条凳子腿分了家,暖水瓶的尸体躺在角落,无声地控诉着暴力。

  战局的中心,是朱元璋和朱棣。

  老朱一生征战,下手又黑又狠,专攻下三路。

  朱棣靖难起家,马上得天下,动作大开大合,势大力沉。

  爷俩一个赛一个的猛,配合起来简直天衣无缝。

  另一边,康熙和乾隆就狼狈多了。

  康熙身手有点底子,还能勉强招架。

  但他年岁尚轻,不过十五六岁,面对朱元璋这种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流氓,经验上就吃了大亏。

  乾隆就更惨了,养尊处优一辈子,平日里最大的运动量就是盖章和写歪诗,哪里是朱棣的对手。

  此刻他发髻散乱,华贵的袍服上印着几个清晰的脚印,一边躲闪一边叫着。

  “野蛮!竖子!有辱斯文!”

  朱棣一脚踹过去,骂道。

  “再让你这小子到处盖章!再让你改老子的《永乐大典》!”

  朱元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记黑虎掏心,嘴里骂着。

  “咱的江山,就败在你们这帮败家玩意儿手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嘿,咱今天就让你没头发!”

  说着就去薅乾隆那根金钱鼠尾辫。

  一旁“拉架”的几位也忙得不亦乐乎。

  李世民一脸痛心疾首地抱住康熙的胳膊。

  “哎呀,康熙啊,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啊!”

  结果脚下一滑,“不小心”把康熙绊了个趔趄,正好撞上朱元璋的拳头。

  刘彻则“劝”着朱棣。

  “永乐帝,冷静,冷静!都是华夏子孙,何必呢?”

  一边说,一边用胳膊肘狠狠地顶了一下乾隆的后腰。

  赵匡胤最是“忠厚”,他只是站在一旁,长吁短叹,时不时地在关键位置伸一下腿,让本就左支右绌的乾隆脚下更加混乱。

  武则天则坐在院里唯一幸免的椅上,手里捧着一本《现代企业管理入门》,看得津津有味。

  她甚至没往那边看一眼,仿佛那震天的响动不过是几只苍蝇在嗡嗡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她而言,这群男人间的斗殴,既幼稚又无聊,远不如书里股权激励和KPI考核来得有趣。

  朱允炆站在门口,看着屋里鸡飞狗跳的景象,手脚冰凉,心脏怦怦直跳。

  周墨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肉里。

  他想起了靖难之时,自己面对四叔大军压境时的恐惧和无助。

  想起了宫城大火,自己的绝望。

  他总是这样,软弱,退缩,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可现在,周墨不在。

  他得替周哥办好事!

  朱允炆猛地吸了一口气,那口气像是灌满了整个胸腔的勇气。

  他冲到屋里,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

  “别打了!!!”

  声音尖利,甚至有些破音,但成功地让屋里的所有人都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朱允炆涨红了脸,迎着那些足以让山河变色的目光,一字一句地喊出了周墨教他的话:

  “周墨说了!谁打坏了东西,就送回去!以后谁也别想再来了!”

  话音落下,屋里一片死寂。

  朱元璋薅着乾隆辫子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朱棣高高抬起的脚也僵住了。

  李世民和刘彻还保持着“拉架”的姿势,表情有些尴尬。

  送回去?

  别来了?

  这几个词,像是一道道紧箍咒,精准地套在了每一位帝王的头上。

  他们可以不在乎挨打,不在乎面子,但不能不在乎那些能改变自己王朝命运的知识。

  那水泥的配方,那高炉的图纸,那亩产八百斤的震撼,才是他们真正的命门。

  朱元璋缓缓松开了手,瞪着乾隆,冷哼一声。

  “算你小子走运。”

  朱棣也收回了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仿佛刚才那个追着人打的莽夫不是他。

  乾隆和康熙劫后余生,连忙后退了几步,跟朱家父子拉开距离。

  李世民干咳一声,打破了尴尬。

  “咳,允炆啊,说得对,都是一家人,要以和为贵嘛。”

  “大家都是为了学习进步才来的,莫要伤了和气。”

  周家老宅,终于恢复了诡异的平静。

  与此同时,隔壁的施工地上。

  刘邦和刘秀正蹲在安全线外,看得目不转睛。

  “乖孙,你看那玩意儿!”刘邦指着一台轰隆作响的混凝土搅拌机,两眼放光。

  “把沙子、石子、还有那灰色的粉末倒进去,转几圈,出来的就是盖房子的好东西!比他娘的夯土快多了!”

  他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那些戴着黄色帽子的工人,手里拿着各种“法器”,有的能“滋滋”地喷出火花切断钢筋,有的能“嗡嗡”地在墙上钻出窟窿。

  尤其是那个高高耸立的吊机,轻轻一动,就能把几千斤重的东西吊到半空中。

  “这要是用来给老子修未央宫,那岂不是快的很!”刘邦咂着嘴,满脸羡慕。

  他天生就带着一股市井的亲和力,刚才已经跟工地的工头搭上了话。

  一口一个“老哥”,学着上次看周墨的样子,几个来回就把人家的工期、用料、工钱打听得七七八八。

  “老哥,你们这工钱咋算?”

  “按天算,大工三百,小工二百,管饭。”

  刘邦在心里迅速换算了一下,三百钱一天,一个月就是九千钱,一年……他掰着指头算不明白了,只觉得这是一笔巨款。

  “乖乖,这后世的工匠,比咱那会儿的九卿挣得都多!”他捅了捅身边的刘秀。

  刘秀不像刘邦那样咋咋呼呼,他一直很安静,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他看的不是热闹,是门道。

  他注意到工人们的配合,谁负责和料,谁负责砌墙,谁负责扎钢筋,井井有条,效率极高。

  他还注意到墙上挂着的图纸,上面画满了各种他看不懂的符号和线条。

  “高祖,他们在按图施工。”刘秀说。

  “那图纸,应是出自一位大匠之手,精密无比,所有工序,皆有法度可依。这才是其效率的根源。”

  刘邦一愣,随即大笑。

  “不愧是读书人,看得就是比老子细!走,咱再凑近点瞧瞧!”

  说着,他就要越过安全线。

  “哎,那老头,干嘛呢!危险,退后!”一个戴着安全帽的小伙子立刻跑过来喝止。

  刘邦脖子一梗,皇帝的脾气差点上来,“你敢吼老……”

  刘秀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对着小伙子连连作揖。

  “对不住,对不住,我这大爷年纪大了,好奇心重,我们这就退后。”

  拉着刘邦退回安全距离,刘秀才低声说。

  “高祖,此地有此地的规矩,周先生说过,入乡随俗。”

  刘邦哼哼了两声,气也消了。

  他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只是习惯了发号施令。

  他看着那个小伙子又跑回去忙碌的身影,眼神有些复杂。

  一个普通的工匠,竟敢对自己呵斥。

  而自己,竟无话可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感觉,比在咸阳宫里接受子婴投降,还要来得奇妙。

  这片土地上的规矩,似乎真的和他们那时,不一样了。

  疗养院。

  病房里,嬴政不知何时已经摘下了耳机,那双深邃的眼睛正静静地看着他。

  “家里有事?”嬴政的声音依旧沙哑,但中气足了不少。

  周墨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不想让嬴政病中操心。

  “没,没有,家里打了点东西,小事,小事。”

  “哦?”嬴政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

  “寡人虽在此处,却也知晓,怕是那几个到你家了吧,非凡人聚于一处,若无强力约束,必生大乱。”

  周墨的冷汗又下来了。

  这位千古一帝的洞察力,简直堪比X光。

  他不敢隐瞒,也不敢全说,只能含糊其辞。

  “大伯您说的是,家里亲戚多了,难免有些口角……我担心他们把房子给拆了。”

  嬴政闻言,嘴角竟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无妨。”他说,“打坏了,朕给你钱,重修,或者让他们赔。”

  周墨一愣。

  武则天的一个印都搞这么大阵仗了,您老再整个秦朝的东西出来,别说变现了,我肯定藏得好好的,绝对不拿出来。

  “您的东西太珍贵了,在我们这是能引起轰动的。”

  不过,这话也点醒了周墨。

  对啊,他怕什么?

  那房子是他的,他们穿越来也得靠他,主动权在他手上。

  这帮皇帝再牛,到了现代也得给自己几分面子的。

  他完全可以制定规则。

  “让他们赔……”周墨喃喃自语,眼睛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