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歪脖树?朕给你扶正了-《祖宗们,时代变了》

  那一声凄厉的哭喊,如同惊雷,炸得整个屋子都安静了。

  一旁一同穿越来的嬴政都被吓了一跳。

  所有人的讨论声戛然而止。

  朱元璋那张刚刚还因指点江山而略显红润的脸,此刻黑得能滴出墨来。

  他缓缓转过身,一双虎目死死地盯着那个跪在地上,哭得涕泗横流的中年皇帝。

  朱棣站在他身侧,脸色同样阴沉得可怕,握着腰间佩刀的手,青筋暴起。

  大明皇帝!

  哭得如此狼狈,如此没有骨气!

  这简直是将他老朱家的脸,连同整个大明朝的颜面,一起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了又踩!

  “仙师……朕……朕的大明,就要亡了啊!”

  那个中年皇帝,也就是崇祯朱由检,根本没注意到周围那几道能杀人的目光。

  他只是绝望地,语无伦次地向周墨哭诉。

  “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围了京城,城中无粮,兵士无饷,人心惶惶……“

  “文武百官,不是想着投降,就是想着南逃……朕……朕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啊!”

  “朕昨夜梦见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了……仙师,救救朕,救救大明!”

  他一边哭,一边用额头去磕地上坚硬的水泥地,发出“咚咚”的闷响。

  周墨被他这番操作搞得头皮发麻,连忙上前一步,想要把他扶起来。

  “你先别激动,有话好好说……”

  可他还没碰到崇祯,一股凌厉的劲风就从他身侧刮过。

  朱元璋动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如同下山的猛虎,一把揪住崇祯的衣领,将他从地上硬生生提了起来。

  “哭!哭!哭!你就知道哭!”

  朱元璋的声音嘶哑而暴怒,唾沫星子都喷到了崇祯的脸上。

  “咱老朱家的天下,就是被你这种只知道哭的废物给败掉的!”

  崇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

  他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身穿龙袍,自称“咱”的陌生男人,一时间忘了哭泣,也忘了呼吸。

  “你是……何人?竟敢……竟敢对朕无礼……”

  “朕?”

  朱元璋怒极反笑,另一只手“啪”的一声,狠狠地抽在了崇祯的脸上。

  这一巴掌,清脆响亮。

  直接把崇祯打懵了,也把在场所有人都看愣了。

  好家伙!

  朱元璋打朱由检?

  别人也许不能懂其中的乐趣和诡异感,但周墨他懂啊!

  这可比看什么历史纪录片刺激多了!

  刘邦看得眼睛都直了,嘴角咧开,露出一口大白牙,差点就想拍手叫好。

  李世民和刘彻等人则是饶有兴致地看着,想看看这大明朝的家事,要如何收场。

  康熙和乾隆爷孙俩,更是看得津津有味。

  大明亡了,才有大清。

  眼前这个哭哭啼啼的,可是大清朝的恩人啊。

  “我是谁?咱是你祖宗!”

  朱元璋指着自己的鼻子,一字一顿地吼道,“咱是朱元璋!”

  轰!

  崇祯的脑子彻底炸了。

  洪武……太祖高皇帝?

  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张暴怒的脸,那股子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霸道和狠厉,确实与史书上记载的太祖如出一辙。

  “太……太祖爷……”

  崇祯的双腿一软,又要跪下去。

  “给咱站直了!”朱元璋怒喝一声,手上用力,让他根本跪不下去。

  “咱老朱家的子孙,流血不流泪,死,也得站着死!你这副窝囊样子,是给谁看!”

  “我……”崇祯被骂得面红耳赤,却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好了好了,洪武爷,您先消消气。”

  周墨一看这架势,再不拦着,崇祯怕是要被他亲祖宗给当场打死。

  他赶紧上前,一手按住朱元璋的手臂。

  “这里有规矩,不能动手,不能动手啊!”

  朱元璋胸膛剧烈起伏,但他终究还是记着周墨这里的规矩。

  更重要的是,他还指望着从这里学到东西,去拯救他那个已经烂到根子里的未来。

  他恶狠狠地瞪了崇祯一眼,猛地一甩手,将他推开。

  崇祯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幸好被旁边的朱允炆扶住。

  “皇爷爷息怒……”朱允炆小声劝道。

  朱元璋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同样温良的孙子,气更不打一处来,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

  “周先生,这位……也是来学习的?”李世民适时地开口,打破了僵局。

  “对,应该是新学员吧。”周墨清了清嗓子,重新掌握了主动权。

  他走到院子中央,对着一脸茫然的崇祯。

  然后,他指了指周围那一圈神色各异的皇帝。

  “这位,秦始皇,嬴政。”

  “这位,汉高祖,刘邦。”

  “汉武帝,刘彻。”

  “唐太宗,李世民。”

  “……”

  每介绍一个,崇祯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当周墨介绍到朱元璋和朱棣时,他的腿肚子都在打颤。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简直是把半本史书都搬到眼前来了!

  他终于明白,自己来的,到底是个什么神仙地方。

  也终于明白,刚才打自己的,真的是自己的亲祖宗。

  “行了,人都认识了。”

  周墨拍了拍手,“崇祯皇帝是吧,把你遇到的问题,详细说说。”

  “不是说给我听,是说给他们所有人听。”

  周墨指了指朱元璋。

  “尤其是,说给你太祖爷听。”

  “让他老人家给你诊断诊断,你这大明朝,病在哪儿,还有没有得救。”

  崇祯一个激灵,下意识地看向朱元璋。

  只见朱元璋已经搬了张凳子,大马金刀地坐下,冷冷地看着他。

  那眼神,像是在审视一个最无能的臣子,也像是在解剖一只待宰的羔羊。

  崇祯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他将自己登基十七年来的种种困境,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从接手被魏忠贤阉党搞得乌烟瘴气的烂摊子,到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从关外虎视眈眈的后金,到席卷中原的流寇。

  他讲自己如何勤政,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批阅奏折到深夜。

  讲自己如何节俭,龙袍上都打了补丁。

  讲自己如何无奈,国库里拿不出钱来赈灾,也拿不出钱来发军饷。

  讲那些文官如何巧舌如簧,互相攻訮,一到要钱要粮的时候,就哭穷,一到城破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

  他越说越悲愤,越说越委屈。

  说到最后,又忍不住哽咽起来。

  “太祖爷,我……我真的尽力了啊!”

  整个屋子里,一片寂静。

  只有崇祯压抑的哭声。

  其他的帝王们,脸上的表情也从看热闹,逐渐变得凝重。

  他们都是过来人,都从崇祯的描述中,看到了自己王朝末期可能出现的影子。

  土地兼并,财政崩溃,官僚腐败,内外失控……

  这是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典型症状。

  良久。

  朱元璋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说完了?”

  崇祯点了点头。

  “那咱问你。”朱元璋站起身,一步步走到他面前。

  “第一,袁崇焕,该不该杀?”

  崇祯一愣,下意识地回答:“他……他通敌卖国,自然该杀!”

  “放屁!”

  朱元璋一声暴喝,“他是不是通敌,你没派人去查吗?就凭皇太极一个反间计,你就自毁长城!你杀的不是袁崇焕,是辽东数十万将士的军心!”

  “第二,流寇之策,为何剿抚不定,反复无常?”

  “朕……朕是想给他们一条活路……”

  “活路?你给了他们活路,谁给被他们屠戮的百姓活路?”

  “对付流寇,要么就招安,给官给钱给地,彻底收编!要么就往死里打,绝不留情!你这样打一下,安抚一下,是嫌他们死得不够快,还是嫌他们不够壮大?”

  “第三,南迁之事,为何犹豫不决,最终错失良机?”

  “是……是朝臣反对,言官力谏,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们说你就信?他们是想保住他们在北方的家产田地!”

  “你是皇帝,还是他们是皇帝?南京是咱留给你们的退路!你连这点决断都没有,还当什么皇帝!”

  朱元璋每问一句,崇祯的脸色就白一分。

  到最后,他已经面无人色,浑身发抖。

  “咱告诉你,你这大明,病根不在天灾,不在流寇,不在东虏!”

  朱元璋的手,几乎要戳到崇祯的鼻子上。

  “病根,就在你这里!”

  “在你这皇帝的位子上!”

  “优柔寡断,刚愎自用,识人不明,毫无担当!煤山那棵歪脖子树,都是你自个儿找的!”

  朱元璋的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崇祯的心上。

  也砸在了在场所有帝王的心上。

  他们看着这对相隔二百多年的祖孙,仿佛看到了一个王朝兴与亡的缩影。

  开创者的杀伐果断,与末代君主的无力回天,形成了最鲜明,也最讽刺的对比。

  “爹,您也别光骂他了。”

  一直沉默的朱棣,终于开口了。

  他走到崇祯身边,拍了拍他颤抖的肩膀。

  “事已至此,骂也无用。”

  朱棣的目光转向周墨。

  “周先生,既然他来了,就说明事情还有转机。”

  “我想,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帮他想想,这盘死局,该怎么解。”

  朱棣的话,让众人纷纷点头。

  是啊,这才是他们在这里的意义所在。

  周墨也松了口气,朱棣总算比他爹理智。

  “那各位陛下,就当这是一次讨论会吧。”

  周墨环视众人,“主题就是,如何拯救即将灭亡的大明?”

  此言一出,帝王们都来了精神。

  这可比单纯地看书有意思多了。

  “这还不简单?”

  刘邦第一个嚷嚷起来,“学咱啊!城破了怕啥?跑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跑到南京,重整旗鼓,再打回来!”

  “匹夫之见!”

  李世民立刻反驳,“此时南迁,人心已散,正统尽失,与偏安何异?当务之急,是稳定京城人心,行雷霆手段,诛杀几个主张投降的奸臣,抄没其家产充作军饷,或可一战!”

  “攘外必先安内!”

  赵匡胤沉声道,“李自成不过是疥癣之疾,后金才是心腹大患。当效仿我朝,与后金议和,哪怕付出些代价,也要先集中力量,剿灭流寇,再图后续。”

  “议和?简直是笑话!”

  朱棣冷笑一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时议和,无异于与虎谋皮!只会让他们看清你的虚弱,变本加厉!”

  一时间,院子里又吵成了一锅粥。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和经验上,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

  崇祯站在中间,听着这些传说中的帝王为自己的江山出谋划策,脑子更乱了,完全不知道该听谁的。

  就在这时,朱元璋再次开口,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所有人的争吵。

  “都别吵了。”

  他看着失魂落魄的崇祯,缓缓说道。

  “咱不跟你讲那些大道理。”

  “咱就教你一件事。”

  他伸出一根手指。

  “杀人!”

  “咱亲自教你,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咱先教你,如何把那些该杀的,不该杀但碍事的,全都给咱杀干净!”

  “煤山那棵歪脖子树,咱亲自给你扶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