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奶茶技术问题-《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7月6号。

  陈长河来到江北出版社。

  交稿,领稿费。

  “最近这几个月的内容真是精彩啊!”

  吴玉玺粗略地扫了几眼稿件后,笑道:“精灵族、矮人族、兽人族、木灵族、虚空生物、飞升者……

  仅仅是各种地域、各种族群的设定,就让人眼花缭乱,更别提跌宕起伏的剧情了。

  这段时间,我们收到的读者反馈越来越好,杂志销量也节节攀升……”

  他将陈长河大肆夸奖一番后,问道:“按照你目前的大纲,预计这本书还能写多少字?”

  “40万左右吧。”

  “不多了啊……”

  吴玉玺惋惜道:“如果可以继续写下去,再写一两百万字就好了。”

  “已经不少了。”

  陈长河笑道:“最初,我的计划是150万字。但写到现在,已经有140万了,再加上40万,就是180万字了。”

  180万字。

  放在后世的网络小说时代,这个字数并不算很多。

  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非常长篇的小说了。

  “倒也是。”

  吴玉玺点点头,道:“前几天打电话告诉过你,《双城(二)》的实体书马上就要发售了,待会儿你去把稿费领一下。”

  “好。”

  “对了,你那英文出版的事情,怎么样了?”

  “前两天刚传来消息,文稿校对和文字排版工作已经完成了,但插图的绘画定稿工作还没有完成,估计要到这个月底才能搞定。至于印刷、发售,大概得是8月中下旬的事情了。”

  “这帮外国佬办点事真磨叽……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你这部作品会在英文出版市场掀起怎样的波澜了!”

  “呵呵,我也很期待。”

  与吴玉玺聊了一会儿后,陈长河来到财务室结算稿费。

  《双城(一)》的高销量,以及越来越好的读者反馈,让江北出版社对《双城(二)》的销量富有信心,首次印刷就是简体版和繁体版各60万册。

  简体版单册分成1.2元,繁体版单册分成5.5元。

  税后一共357万。

  与财务人员来到银行办理汇款的时候,他顺便看了看自己的其他收入。

  歌曲分成方面,现在已经很少了,只有七八万块钱。

  近半年来,吴建榜给他打过好几次电话,希望他可以给公司旗下艺人写几首歌。

  但他不想太过密集地推出音乐作品,因此一直以工作学业繁忙为由推脱。

  算下来,如今距离他上次给羊州新时代写歌,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回头倒是可以给他们写几首歌,签一两张专辑。

  毕竟,这轻轻松松赚钱的生意,不做白不做。

  只有多多赚钱,自己才能继续把钱往各个重要领域投资,推动一些利国利民的项目发展嘛。

  接下来半个月。

  半导体企业的审批还在进行。

  配合审批的工作,主要由江北省政府方面负责。

  陈长河这段时间的精力,大部分都用在协助沈麦麦筹划食品厂上了。

  他们这个食品厂的选址,定在了距离江北大学不远的地方——吕青曾经工作过的那个食品厂。

  如今,云海市的国企改革工作在轰轰烈烈地进行,那个食品厂因为经营不善被政府划归到“出售”的行列里了。

  沈麦麦把它买了下来。

  一起买下的,还有它旁边的一片荒地。

  厂区加上荒地,面积共200亩,用来建设一个生产奶茶固体饮料的企业,绰绰有余。

  地盘有了后,建设工作随即展开,这没什么难度。

  奶茶固体饮料生产的难度在于技术方面。

  比如原料混合的均匀性与稳定性。

  奶茶固体饮料的核心原料包括乳粉、茶粉或茶提取物、糖类、增稠剂、香精等,各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显着,易导致混合不均或分层,这是生产中的首要难点。

  又比如溶解性与冲调稳定性的问题。

  固体饮料需实现“快速溶解、无结块、不分层”,但奶茶成分的溶解性差异和相互作用易导致出现分层、沉淀、挂壁等现象。

  还比如,奶茶这个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欢迎,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它兼具奶香与茶香,二者的香完美融合在一起,带给消费者极大的味蕾满足感。

  但在工业生产中。

  茶叶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比如芳樟醇、香叶醇的沸点低,在原料干燥、混合等过程中易挥发,导致茶味寡淡。

  乳粉中的乳脂和乳糖在高温或光照下易氧化,产生“哈喇味”或“焦糊味”。

  以及,奶茶固体饮料由于吸湿性强,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吸湿结块、变质等问题。

  种种问题。

  只靠陈长河和沈麦麦去解决,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此,食品厂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求技术支持,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组建自己的技术部,后续不断地改进、完善技术方案。

  以上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奶粉生产过程中同样会遇到的问题。

  所以他们在寻找专业技术人员的时候,首先就把目标投向了奶粉厂。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陈长河在云海市的人脉了。

  他这一年的国企改革工作不是白干的,经常开会、搞调研,认识了一堆人,其中就包括奶粉行业的。

  经人介绍后,他和沈麦麦联系到了云海市奶粉厂的技术科科长费松,经过一番了解沟通后,发现此人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不错,于是想把他挖过来。

  云海市奶粉厂目前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未来前景不明朗。

  费松在听到陈长河和沈麦麦许诺的技术部经理职位以及高薪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顺便,还从云海市奶粉厂带了几名技术骨干过来。

  他们这些人,对于奶粉的生产技术很熟悉,对茶粉的提取技术却非常生疏。

  所以,技术部还要从社会上招揽这方面的人才。

  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茶粉的提取、乳粉茶粉原料混合等技术难题。

  “陈老师、沈总,我近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江北农业学院食品学院的苗家良教授近些年一直在进行茶叶食品的研究,或许我可以去拜访一下他。”

  费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起吧。”

  陈长河说道:“我俩也去拜访一下,既可以听你们聊聊技术问题,也可以试着把他挖过来。”

  “那感情好。”

  费松笑道:“如果能把苗教授挖过来,咱们技术部的工作开展肯定会顺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