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校长铺路-《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省里的办事效率,比陈长河想象得更快。

  当天下午,钟振源就打电话让他过去一趟。

  到了校长办公室,陈长河得知,姜卫国已经亲自给钟振源打电话沟通过了。

  “你去挂职一段时间也好。”

  钟振源说道:“咱们学校的经济研究中心,当初是因你而建,自从建设以来也一直围绕着你在开展工作。

  在这两年时间里,你也展现出了非常优秀的组织领导能力。

  你们胡院长多次向我表示,她既全面主持你们学院的工作,又要主持经济研究中心的工作,压力实在有些大,想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带带课题组就得了。

  从各方面角度来说,都没有人比你更适合接她的班,但你的资历确实是个问题。

  因为以前的经济研究中心是隶属于经管学院的,学校现在重点建设它,已经把它提到了直属于江北大学、行政级别与各学院平级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直接把你提到主任的位置,并不合适。

  但如果你挂职一两年,有了更多的资历,在此期间也做出比较亮眼的成绩,那么等你挂职结束后,这事就好办了……”

  “还是您考虑得周全。”

  陈长河笑道:“原本我只想着去广山县把扶贫的事做实,没想到您还在为我的工作成长规划操心。”

  “你是学校的人才,我当然得给你铺好路。”

  钟振源笑道,不论是出于对人才的欣赏,还是站在学校利益的角度考量,亦或者是私人关系,他都愿意为陈长河的发展成长提供助力。

  傍晚去接沈麦麦,回家的路上,陈长河把省长校长让他去广山县挂职的事情说了:“虽然我也能借着回云海市处理工作的时候回来看你,但总归是要常住广山县,即便回来也是来去匆匆,恐怕是没有时间……

  “你不用担心我。”

  沈麦麦打断了他的话,笑道:“你去挂职,既能帮助当地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又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值得。家里有妈照顾我,长江也能搭把手,你不用担心。”

  “委屈你了。”

  陈长河歉然道:“我尽量常回家看看,陪陪你。”

  回到家里,他把事情给郭英讲了一下,郭英也表示家里有她帮着照顾沈麦麦,他放心工作就好。

  洗漱后躺在床上,陈长河盘算着自己各方面的事情。

  学业方面,自己今年就会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没什么需要做的事了。

  工作方面,他要把国企改革课题组和扶贫课题组都交给罗志旺带,所参与的其他课题组只能暂时退出。

  食品饮料公司和奶茶店,沈麦麦自己就能管得过来,倒是不用他太过操心,不过后续的产品增加、规模扩张,他肯定也得帮着拿拿主意。

  文娱方面,小说和歌曲暂时就不写新的了,坐着吃老本就完事。

  说到挣钱,资金方面,他现在又有了大量的现金,一共大概4.8亿,其中4.5亿是南岛房地产出售后得来的。

  海外账户里面的美金,如今也已经积攒到了一千多万,其中不但有戈登出版社打来的,还有其他出版社也已经开始陆续汇分成款了。

  美金扔在那里先不管。

  国内的钱没必要全都留着,他打算将其中大半陆续投资出去,留个几千万备用就可以了。

  说到投资,仔细盘点一番,他投资的东西真不少了。

  浦东的地皮,投资了1.5亿,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经上涨两三千万了。

  鸿星电器、紫山水泥、浦展银行等企业,加上老家的企业,一共三十多个,加起来的投资金额有3亿,如今价值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江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个亿投资,这个想要实现盈利,还需要很长时间。

  不过眼下他们购买的设备已经从美国发货了,通过货轮海运至云海市,预计6月底能够到达。

  另外,他还有借给金韵地产的8000万资金,金韵地产在云海市的项目目前已经在建设中了,估计今年底明年初就能完工。

  这8000万里面,有2000万用商超综合体抵消,另外6000万按照低息贷款的方式结算。

  这个价值2000万的商超综合体,地下两层,地上三层,单层面积5000平米。

  他计划将地下二层建成停车场,地下一层建成自家经营的仓储式超市,地上三层租给商户。

  5000平米的超市面积,相比较未来的大型仓储式超市动辄一两万平米的面积来说,要小不少。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够用了。

  超市还要大半年才能建好,等到装修、招租,运营至少也得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暂时也不必考虑。

  因此,他在往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完全可以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广山县的扶贫工作上面。

  省里和学校两位大佬的关注,加快了陈长河的正科职务审批手续流程。

  相关信息资料在6月6号提交上去后,7号就走完了全部流程,文件正式下达。

  当天下午,临近下班时,陈长河接到了胡世平的电话。

  “陈主任,我听市里面的领导讲,省里要把你派到我们广山县挂职,真的假的?”

  胡世平的声音难掩激动,有着满满的期待。

  “是姜省长的意思,他前两天就找我谈过话了。”

  陈长河笑呵呵道:“只不过文件没有下达,我也不敢确认,就暂时没有向你透露。”

  “我这边都收到消息了,这事肯定八九不离十!”

  胡世平兴奋道:“陈主任,说实话,虽然你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并且给出了许多具体举措,但我这几天一直在担心我们领导班子能力有限,无法将这些举措有效落实下去……现在好了,有你来主持大局,我就放心了!”

  “胡书记您可别这么说。”

  陈长河连忙笑着纠正,语气里满是谦逊,“我到广山县是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说到底是来搭班子、做帮手的,哪能谈得上主持大局?

  往后县里的工作,还得您定方向、掌大局,我就是在扶贫和劳务输出这些具体事上多跑跑路、多搭搭桥,帮着把咱们之前聊的那些想法落到实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对县里的人情地貌了解有限、部门情况更是一无所知,万一在具体工作里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还得靠您多指点、多兜底。”

  电话那头的胡世平听完,爽朗地笑了:“陈主任,咱广山县穷了这么多年,老百姓盼好日子盼得眼睛都快望穿了,这时候哪能搞那些‘谁为首、谁为辅’的虚头巴脑?

  我胡世平当这个县委书记,图的不是官帽子,也不图把权力攥在手中,图的是能让乡亲们多挣点钱、过上好日子。”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郑重:“你放心,只要是为了老百姓、为了县里的经济发展,该放的权我肯定放。

  往后你牵头负责广山县的经济工作,需要任何部门配合都可以直接下令,完全不用事事跟我请示!

  你定了方向,让他们跟着干就行,有啥责任我来担!”

  陈长河听着这话,心里挺舒坦的。

  胡世平这份不恋权、办实事的态度,也是他答应去广山县挂职的原因之一。

  否则换作那种领导不思进取,甚至要搞内部斗争的地方,他才懒得去蹚浑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