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名额敲定-《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下午两点。

  外出务工宣讲活动,在桑岭镇初级中学的操场上举行。

  陈长河站在临时用木板搭建而成的简陋主席台上,环视台下。

  只见此时的操场上,密密麻麻地坐了数百名乡亲。

  虽然对于一个人口多达几万的乡镇来说,这些人并不多,但以当地民众的心态,以及仓促的准备时间,能来这么多人听宣讲活动,已经很不错了。

  此时此刻,这些人仰脸看着他,有人好奇,有人疑惑,有人期待,有人不耐烦,有人窃窃私语……神情不一。

  陈长河拿起话筒试了试音,浑厚的声音透过老旧的喇叭传遍操场,压下了乡亲们窸窸窣窣的动静:“各位桑岭镇的乡亲们,大家下午好!

  我叫陈长河,是刚到咱们广山县挂职的副县长!

  前段时间,我来咱镇调研过,跟不少乡亲们聊过天,可能在场就有些乡亲们见过我,对我还有印象。

  也正是因为来过咱们桑岭镇调研,我深知乡亲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守着山、靠着田,一年到头下来,手里的钱总是紧巴巴的,除了能够填饱肚子之外,就没几个余钱了。

  孩子上学困难,老人看病困难,想盖间新屋更困难……”

  陈长河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众人,语气更沉了些:“我知道,不是咱乡亲们懒,是咱守着这山,没门路!

  想挣钱,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种庄稼看天吃饭,过苦日子。

  但是,国家牵挂着咱们,省里、市里、县里的领导惦记着咱们,不想让咱们继续受穷,希望每家每户都能过上不但能够吃饱穿暖,还有钱读书看病、有钱盖房子买摩托的好日子!

  因此,政府经过研究后,决定要咱乡亲们指一条通往好日子的路!

  这条路就是——去外面打工挣钱!”

  坐在这里的乡亲们,在被乡镇领导或村干部动员来参加宣讲活动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个宣讲活动是劝大家出去打工的。

  大家早就憋着一肚子疑问了。

  此时待陈长河话音落下,顿时纷纷开口。

  “出去打工真能挣到钱吗?”

  “外面的活我们会干吗?能干好吗?”

  “听说外面骗子多,我们会不会被骗啊?”

  “听说城里老板黑得很,不给工钱咋办?”

  陈长河先等他们说了片刻,才抬手压了压,等动静小了,微笑着朗声道:“大家担心的,我们都考虑到了!

  这次去的这些家企业,我们县领导全都挨个核实过它们的企业资质、工作环境、薪资发放情况等各方面情况,绝对靠谱!

  至于具体的岗位,也都是咱们能做的,比如搬运工,去了听人简单讲讲就能上岗,比如包装、组装,培训个两三天也就能上手了!”

  他环视众人,再次抬高了声音:“这些工作,月薪最低的也有240块钱,最高的能到300左右!

  这些企业全部包吃包住,宿舍里有床有被子,食堂顿顿有菜,工资也能一分不少地直接发到手里!

  等大家去了云海市后,咱们广山县还会在云海市设个办事处,专门管这事。

  要是有人欺负咱乡亲,要是工资拖了,办事处立马去跟企业谈,保证咱的血汗钱不打水漂!”

  听到两三百的工资,很多人瞬间心动了!

  不是谁都想稀里糊涂、得过且过,很多人都想把日子过好,只是以前找不到路子,或者各种顾忌太多,才迟迟没有去尝试。

  现在有政府打包票,工资又这么高,他们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

  不过,也有不少人依然心存担忧。

  “要是一开始上手的时候干不好,会不会被扣钱罚钱啊?”

  “吃饭都吃什么?能不能吃得惯?”

  “这么高的工资,该不会是从天明干到天黑,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吧?”

  “有没有休息?一个月休息几天?”

  陈长河等他们又抛出一些问题后,笑呵呵道:“乡亲们的问题,我会给予解答。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请咱镇曾湾村的两名乡亲给大家讲讲他们在云海市打工的日子里所经历的事情。

  大家的很多疑问,在他们的经历中就可以找到答案。然后我再进行补充!”

  说罢,他对已经等候在台下的曾建民和曾晓兵招招手:“曾叔、晓兵,你们上来跟乡亲们说说!”

  要面对这么多人讲话,曾建民和曾晓兵都有些紧张,但想到这是县里交给的任务,他们还是鼓起勇气,来到了陈长河身边。

  “曾叔,你先说说!”

  陈长河把话筒递给曾建民。

  曾建民接过话筒,紧紧攥在手里,咽了口唾沫,压下心头的紧张情绪,大声道:“乡亲们好,我是曾湾村的曾建民,前些天跟着陈县长去了云海市打工,被安排在了电器厂上班……”

  “上班之前有培训,有人给详细讲解工作内容,听不懂可以问,可以慢慢学……”

  “吃的很好,早上有小咸菜,中午和晚上有炒菜,而且是两样菜,其中一样是带荤腥的……”

  “我们的宿舍有窗户有风扇,风扇可以开一夜,厂里不会嫌你浪费电!”

  “有专门用来洗漱洗衣服的地方,都是自来水管,一拧就哗哗出水……”

  “工资都能及时发放,我们厂里是每个月10号发上个月工资,前几天的6月10号,我们宿舍里那几个老员工就发工资了!”

  “工资最少的是260块钱,最多的一个人有加班,发了320呢!”

  “说到加班,我是干搬运工的,体力活,三班倒,也就是一天上八个小时的班,下了班就能休息了,想在宿舍歇着就歇着,想出去转转也可以……如果厂里临时有急活,要加班,会付给加班费!”

  “不过也不是所有工作都是八个小时,拿我们厂里来说,有三班倒的工作,也有两班倒的工作。”

  “最多就是两班倒,干12个小时,都是些不太累的工作,比如坐在凳子上组装电器……”

  曾建民讲完,曾晓兵又讲,二人讲得非常细致,把他们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所看到的事情,方方面面都讲给了大家。

  乡亲们听得十分认真,心中的顾虑也一点点被打消。

  待到二人讲完,陈长河拿回话筒,笑呵呵问道:“除了曾建民、曾晓兵两位同志解答的问题,大家还有其他什么想问的吗?”

  “没了!”

  此时,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汉子站起来,大声道:“我们是出去打工挣钱的,又不是出去当老爷享清福的,只要干活能挣钱,不被骗不被欺负,有的吃有的住,那就可以了!”

  “就是!”

  有人附和道:“咱们出去打工,图的就是踏实挣钱,只要能把钱挣到手、把日子过好,苦点累点都不算啥!”

  “领导和那两个兄弟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吃得好、住得好、工资高,这样的日子比待在咱们这穷地方,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是啊,去打工,三天两头有荤腥,平时谁家舍得三天两头吃肉?”

  “领导,我要去云海市打工!”

  “我也要去,怎么报名?”

  “我去了能干什么工作?能挣多少钱?”

  在部分群众的带动下,现场的气氛迅速热烈起来,乡亲们情绪高涨,纷纷往讲台方向涌来,争先恐后地要报名!

  曾万琴见状,连忙组织人手维持秩序,让大家有序报名,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向大家解释各个企业、各个岗位的情况,解答大家的疑问。

  同时也提醒大家——由于第一批只有1200个岗位,覆盖全县,因此不是报了名就肯定能被选中,县里和企业都会进行筛选的。

  但没被选中也没关系,后面政府还会继续帮大家寻找靠谱的企业和工作。

  这第一批出去的乡亲们也可以帮他们介绍工作。

  另外大家也可以大胆地走出去,自己去找工作。

  “陈县长,今天一共有400多人报名!”

  从桑岭镇返回县城的路上,曾万琴拿着报名表,高兴道:“我还以为今天的宣讲活动会费很大力气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报名!”

  “上次调研时我就说过,大家其实都是想过好日子的。”

  陈长河笑道:“当工作环境、工资待遇、权益保障等各方面情况摆在眼前时,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应该作何选择。”

  “是啊,没几个人会在听到两三百的工资时,还不动心。”

  曾万琴说道:“不过……如果每个乡镇都有几百人报名,咱们就得好好筛选一下,选出那1200个名额了。”

  “是要好好选。”

  陈长河点点头:“这第一批人,要选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女送出去,要让这些合作企业看到我们广山县政府的态度,看到我们广山县劳务人员的素质,如此才能方便与更多地方、更多企业进一步谈劳务合作。”

  几人回到县政府,不大会儿,其他几组人员陆续返回,也都挺顺利的。

  见各组都回来了,陈长河便把大家召集到会议室,安排人员筛选工作并商讨后续几天的工作。

  接下来几天,大家继续每天上午沟通协调,下午去宣讲,宣讲回来整理资料。

  6月19号,覆盖全县的宣讲活动结束。

  当天晚上,众人加班加点,敲定了1200个名额的人选。

  次日,外出务工人员名单送达各乡镇,通知大家抓紧时间安排家事、收拾行李,于22号一起出发,前往云海市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