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赴美招贤纳士-《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借着宣传舆论的东风,经济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迅速推进。

  陈长河将购置设备、采购软件、筹建数据库等具体事务交由罗志旺、胡春梅等人负责。

  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吸引这一核心任务中。

  他每天都会通过电话、电报的方式,与多人进行沟通,大部分是对方主动打来的,也有他想方设法弄到联系方式后,主动联系的。

  在电话电报里,他们会对个人状况、待遇细节、未来研究方向、数据资源、学术氛围等多个方面详细沟通,增进彼此双方的了解。

  人才引进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

  大部分沟通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一方面,中心此次招聘名额有限,标准极高,并非所有咨询者都符合要求。

  另一方面,不少人在深入沟通后,或因研究方向契合度,或因对国内学术环境的顾虑,觉得江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并非理想选择。

  少数几位在远程沟通中彼此印象不错的学者,被邀请来到江北大学进行面对面详谈。

  但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后,又因双方的各种细节问题,大部分最终也未能签约。

  截止7月20号,也就是陈长河参加了柴明安和姜悦订婚宴的几天后,实质性签约加盟的,仅有三位青年学者。

  赵旭,29岁,刚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理论,尤其擅长微观计量与因果推断。

  他将加入计量经济学实验室,负责前沿方法研究并为其他课题组提供方法论支持。

  姚子聪,31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发展经济学方向。

  其博士论文基于在东南亚的田野调查,对贫困成因与干预政策有深入研究。

  他将进入扶贫工作课题组,并参与“全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王哲,32岁,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博士。

  专注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对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融资行为有独到见解。

  他将加入金融改革课题组,增强该组在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研究方面的力量。

  这三人的加盟为中心注入了新鲜血液,壮大了中心的整体实力。

  但,仅仅如此,距离陈长河“引凤”的期望仍有不小差距。

  尤其是,高端讲席教授无人落定,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在做了一些电话联络工作后。

  21号下午,陈长河将罗志旺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道:“罗主任,我们目前的人才引进情况,还是不太理想。我决定,我们两个人亲自去美国一趟。”

  “去美国?”

  罗志旺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他这是要去美国“招贤纳士”,好奇地问道:“主任,你亲自出马,远赴美国,目标是谁?”

  “目标有六个人,三名讲席教授,三名青年学者。”

  陈长河拿出一份名单,递给罗志旺,同时介绍说明。

  “第一位,庄志宏。”

  陈长河的语气带着敬意:“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教授,‘庄氏检验’的提出者,在计量经济学领域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对现代经济学实证研究有着奠基性的贡献。”

  “这位我知道!”

  罗志旺也神情敬重:“庄教授不但是计量经济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还心系国内经济学的建设发展,早在十几年前就创办了‘庄志宏项目’,选拔和资助了国内最顶尖的一批学生赴美留学……他还出版过一部《夏国经济》,对于研究国内经济有着巨大价值!”

  “没错!”

  陈长河点点头:“庄教授对于国内经济学教育有深厚的感情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感,是精神领袖的最佳人选。他如果能够加盟我们,哪怕只是来做几次讲座,对我们计量经济学研究室的声望和国际认可度都是极大的提升。”

  “那肯定的!”

  罗志旺点头表示同意,却又面露担忧之色:“庄教授会不会同意与我们见面呢?如果……”

  “他已经同意了。”

  陈长河笑道:“我通过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程所长,拿到了庄教授的联系方式,昨天晚上在家里给他打电话,提出了见面请求,庄教授答应了。”

  “太好了!”

  罗志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若是能够拥有庄教授这面旗帜,我们经济研究中心就要名扬四方了!”

  “先别太高兴。”

  陈长河摆摆手:“庄教授虽然答应见面,但对我们的邀请并未表态,还需要我们在见面时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这是自然。”

  罗志旺点头:“以庄教授的地位,自然不会轻易答应。那……其他几位呢?”

  “第二位,李隆飞。哈佛大学教授,国际计量经济学领域的权威之一,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建树极深,学术影响力巨大。”

  “第三位是盛运舟,南加州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在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享有盛誉。他的研究特别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这对我们研究对外开放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两位,我也有所耳闻,都是经济学方面的大拿。”

  罗志旺说道:“如果他们能来做讲座教授,对我们的实力、地位提升,也会有极大帮助作用。”

  说着,他看了看手里的名单:“计划邀请的讲座教授是这三位,还有三位是青年学者,名字我瞧着都挺陌生,对他们没什么了解,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黄聚山,前年从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此人虽然刚刚年过三十,却已经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工作,是学界公认的新星。

  他是我们在青年学者方面需要全力争取的头号目标。

  为了把他拉过来,我打算承诺由他主导计量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给予他充分的学术自主权。”

  “张俊林,博士学位,目前在匹兹堡大学任教,对于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非常扎实。”

  “洪犇,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在多篇顶级期刊发表过论文,在计量经济学方面颇具潜力,未来成长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