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盗墓界网红:阿宁求合作》

  “难听的话我不想说,你自己掂量着办。

  实在不行就调去别的车间。

  ”主任丢下这句话就走了。

  易中海现在也不帮她了,主任自然不留情面。

  主任走后,秦淮茹脸色铁青。

  工作不顺,家里也一团糟,日子过得憋屈。

  她忽然想起了傻柱,要是他还是食堂大厨该多好。

  可惜如今的傻柱混得还不如她,根本帮不上忙。

  职工医院里,李卫国正焦急等待。

  老丈人于父、丈母娘于母、易中海夫妇以及三大妈等人都陪在一旁。

  对易中海等人来说,这可是与李卫国拉近关系的好机会,自然格外上心。

  易中海眼中透着掩饰不住的羡慕——老伴身体欠佳,始终没能给他添个一儿半女,让他成了院里人背后议论的。

  每每看到别人家欢欢喜喜地抱孩子,易中海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一大妈更是暗自神伤,这些年因无子嗣遭受的闲言碎语,加上对丈夫的愧疚,时常让她夜不能寐。

  正当众人翘首以盼时,产房里突然传来清脆的啼哭声。

  生了生了!于母喜形于色。

  紧接着又一声啼哭响起,所有人都愣住了——竟是双胞胎!

  不多时,两位接生医生抱着襁褓走了出来:男孩七斤三两,女孩六斤一斤,母子平安。

  虚弱的于莉虽然疲惫不堪,却仍目不转睛地盯着两个小宝贝。

  于莉真是好福气,一次就儿女双全了。

  三大妈笑得见牙不见眼。

  一大妈也凑上前:这一儿一女可不就凑成个字嘛!

  易中海望着粉嘟嘟的婴儿,不由得凑近细看。

  说来也怪,寻常新生儿都皱巴巴的,可这两个小家伙却格外水灵。

  原来于莉婚后在李卫国的悉心照料下,各种营养品从不间断,这才养得孩子这般俊俏。

  抱着沉甸甸的儿子,李卫国乐得合不拢嘴。

  于莉虽然累极了,但看着身旁并排躺着的两个小生命,眼里满是温柔的笑意。

  倒是一旁的易中海夫妇,望着这温馨场景,神色愈发复杂起来。

  一大妈揣着个金灿灿的长命锁,本打算等于莉生了孩子就送过去。

  只要李卫国两口子收了这份厚礼,往后走动就方便了,过阵子还能认个干亲。

  谁成想于莉竟生了龙凤胎,易中海老两口只备了一个长命锁,这可叫人为难了。

  一个锁给俩孩子?还是单给男孩?

  再打一个金锁可不简单,毕竟是真金白银的物件。

  三大妈倒是掏出对银镯子,刚好两个孩子一人一只。

  银的虽比不上金的,可也是三大妈咬牙拿出的体己钱。

  到底是份心意,李卫国和于莉便都收下了。

  见于莉满脸倦容,李卫国忙扶她躺下歇息。

  ……

  晌午过后,李卫国两口子抱着俩孩子喜气洋洋回了四合院。

  刚进院门,街坊们就围了上来。

  许大茂也在人堆里踮脚张望。

  见李卫国儿女双全,他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贾家屋里,贾张氏母子正阴着脸生闷气。

  老天爷真是瞎了眼!生个丫头片子就得了,偏还添个带把儿的!贾张氏拍着炕沿直骂。

  贾东旭铁青着脸——从前他在李卫国跟前多风光,工作体面家境好。

  可如今呢?人家步步高升不说,这会儿连儿女福都凑齐了。

  自己就俩丫头片子,拿什么跟人比?

  越想越窝火,贾东旭攥着的茶缸都捏变了形。

  于莉这龙凤胎一生,李卫国家里喜气盈门。

  街坊们陆续来道贺,唯独贾家母子闭门不出。

  后院二大妈倚着门框直叹气。

  她虽想跟李家走动,可自家老头子当年举报过李卫国,这疙瘩哪那么容易解开?

  前院忽然热闹起来,原来是聋老太太拄着拐棍往李家挪步。

  老太太盘算着缓和关系,可刚进门就瞧见一大妈、三大妈她们神色尴尬。

  院里谁不知道?傻柱成天找李卫国麻烦,老太太却把那浑小子当亲孙子疼。

  如今大伙儿为跟李家交好,自然要跟老太太划清界限。

  就连易中海老两口,心里也憋着对老太太的不满。

  于莉真是好福气,一胎就凑齐字。

  瞧这俩孩子多水灵。

  老太太说着吉祥话,于莉面上带笑却不多搭腔。

  待到老太太要给孩子塞见面礼,李卫国直接挡了回去——就算老太太现在和傻柱断绝关系,有些事也不是几句好话能翻篇的。

  察觉到周围人对自己的疏远,老太太不由暗自叹息,难道她真的做错了吗?

  在李卫国家坐了大半天,老太太终究还是神情黯淡地回到了后院。

  望着老人蹒跚的背影,一大妈忍不住摇头。

  即便老太太现在愿意疏远傻柱,想跟李卫国修复关系也绝非易事。

  既然是她自己选的路,自然要自己承担后果。

  易中海低声对妻子说。

  他心底对老太太充满失望——这些年明明是他们夫妇照顾得最多,可在老人心里竟比不过一个傻柱。

  当初指望着傻柱养老,两口子也就忍了。

  如今既已放弃傻柱,对老太太的怨气也就涌了上来。

  一大妈终于想明白,就像丈夫说的,这一切都是老太太自己的选择。

  老太太把傻柱当成亲孙子般疼爱,处处替他着想,偏偏傻柱自己不争气,让老太太操碎了心。

  卫国,给孩子们起好名字了吗?于父突然问道。

  早就想妥当了。

  男孩叫李红兵,女孩叫李红玉,这下两个名字都能用上。

  李卫国笑着回答。

  关于孩子的名字,他早跟于莉商量好了。

  红兵?红玉?不错。

  于父满意地点点头。

  ......

  街道旁,傻柱机械地挥动着扫帚。

  虽然只是个扫大街的,但他清楚地看见一大妈他们送于莉去医院的情形。

  更让他难受的是,于莉竟然生了对龙凤胎。

  凭什么好事都让李卫国占尽?傻柱越想越窝火。

  他自认不比李卫国差,可人家是厂里的高级技工,有老婆有儿女,自己却沦落到扫大街打光棍。

  就连拿手的厨艺,现在也无处施展。

  老天爷真是瞎了眼。

  傻柱暗自咒骂。

  李卫国那才叫过日子,自己这纯粹是在熬日子。

  胡思乱想间,秦淮茹的身影又浮现在他脑海里。

  在他眼中,秦淮茹既漂亮又贤惠,简直是完美女人。

  可惜嫁给了贾东旭,要是当初嫁给自己该多好。

  其实贾东旭残废时,傻柱心里还暗暗高兴——这下就能名正言顺接济秦淮茹了。

  他可不傻,要是贾东旭好好的,他才不会往贾家贴补。

  要他说,贾东旭死了才好,等秦淮茹成了寡妇,他就......

  想到最近秦淮茹对自己爱答不理的样子,傻柱又愁眉不展。

  这女人实在太现实,看他接济不上了,态度立刻就变了。

  虽然满腹牢 * ,但只要秦淮茹稍给点好脸色,他又会立刻眉开眼笑。

  ......

  轧钢厂的下班铃声刚响,秦淮茹就第一个冲出了车间。

  每天清晨,秦淮茹总比其他工人晚到车间,而傍晚收工铃一响,她总是头一个离开。

  今天她拎着的两个铝制饭盒空空如也。

  听说于莉要生产的消息,秦淮茹心里就像堵了块石头。

  此刻她暗暗诅咒着,巴不得对方难产出事,最好母子俱亡,再不济生个丫头片子也行。

  眼瞧着李卫国夫妇越过越红火,秦淮茹心底的妒火越烧越旺。

  拐过胡同口时,她瞥见正在扫街的傻柱,却装作没看见径自走过。

  自从傻柱断了接济,她便懒得再给好脸色。

  况且院里风言风语不断,有人说她跟傻柱不清不楚,甚至传言三个孩子都是傻柱的种——这更让她必须划清界限。

  傻柱瞧着那道熟视无睹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

  当年那些粮食还不如喂狗。

  扫把被他攥得咯吱响。

  自打贾东旭瘫在床上,全院就属他帮衬秦淮茹最多,没成想如今连个正眼都换不来。

  还没等傻柱骂完,秦淮茹早已走远。

  刚靠近四合院大门,几个邻居的闲聊就飘进耳朵:听说于莉生了对龙凤胎!

  龙凤胎?秦淮茹猛地僵在原地。

  于莉不仅平安生产,还凑了个字。

  想到李卫国从此儿女双全,她胸口像被钝刀剜着似的疼。

  原本还指望着靠棒梗挣些脸面,如今连这点指望也碎了——那孩子整天偷鸡摸狗,哪比得上李卫国家前途光明的儿子?

  踏进院门,李卫国家传来的欢声笑语格外刺耳。

  夫妻俩围着摇篮打转的模样,活脱脱是戏文里说的小登科。

  瞧着这幕,秦淮茹眼眶发酸。

  当年怎么就没看出李卫国比贾东旭强百倍?要模样有模样,要人品有人品,如今更是出息得全院眼红。

  她强忍着泪往家走,还没到门前就听见婆母和丈夫的咒骂声。

  自从李卫国家发达后,这母子俩的怨毒简直成了每日必备的消遣。

  棒梗倒是难得伏在桌上写作业,可刚瞥见秦淮茹手里的空饭盒,贾张氏的脸立刻拉得老长。

  贾东旭直勾勾盯着饭盒的眼神,活像饿狼见了肉骨头。

  贾东旭心中五味杂陈,既说不上高兴也说不上失望。

  若是秦淮茹饭盒里装着白面馒头,那她在厂里必定是被人占了便宜。

  贾东旭心里明镜似的,他自己从前在厂里也没少占过寡妇们的便宜。

  秦淮茹虽不是寡妇,可眼下跟寡妇也没多大分别。

  听说于莉生了龙凤胎,咱家要不要表示表示?秦淮茹试探着问贾东旭。

  给李卫国送礼?你疯了吧!贾东旭顿时拉下脸来。

  贾张氏狠狠剜了儿媳一眼:李卫国都不肯接济咱们,还给他家送礼?

  看着丈夫和婆婆这副嘴脸,秦淮茹只觉得心力交瘁。

  李卫国为何不接济贾家?这老虔婆心里难道没点数吗?

  正因为两家的梁子结得太深,秦淮茹才想借于莉生孩子这个机会缓和关系。

  她心里巴不得李卫国的儿女都夭折才好,可现实还得面对。

  如今四合院里,一大爷两口子和三大爷家都变着法儿巴结李卫国,偏就贾家拧巴着。

  秦淮茹掰开揉碎地跟婆婆分析利害,贾东旭也竖着耳朵听着。

  妈,给我十块钱置办点礼品。

  秦淮茹向贾张氏伸手。

  一听要钱还是十块这么大数目,贾张氏立马变了脸色:想都别想!我就剩点棺材本了,要送礼你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