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盗墓界网红:阿宁求合作》

  秦淮茹一掉眼泪,傻柱就扛不住了,咬牙摸出两块钱递过去。

  秦淮茹嫌少,但也知道他就这点能耐。

  递钱时,傻柱趁机碰了碰她的手,换来一个白眼。

  人走远了,傻柱还咧嘴傻笑——两块钱换一次肌肤之亲,值了。

  他没瞧见秦淮茹转身时眼里的轻蔑。

  傻柱待她再好,秦淮茹心底也瞧不上他。

  若没有李卫国,或许还能将就,可跟李卫国比,傻柱差远了。

  如今他就是个扫大街的,工资低、带不回剩菜,还是个劳改犯。

  虽说成分好、有手艺、有户口和房子,可对秦淮茹早没了吸引力。

  再说那房子,房契还攥在何大清手里呢。

  从傻柱家出来,秦淮茹又挨家敲门借钱。

  转遍全院,统共只凑到七块三毛六。

  她把钱塞给秦母:剩下的我再想法子。

  秦母脸色铁青——原以为二十块不难借,没成想这般艰难。

  村里穷得叮当响都能借几块,贾家连这点钱都掏不出?分明是不愿给!

  天黑了,秦母连个落脚处都没有。

  贾张氏把她关在门外,钱不借,连半块窝头都舍不得。

  秦淮茹端了碗水给母亲,思来想去,只得带她去求聋老太太收留。

  老太太点点头应下了。

  秦淮茹松了口气,秦母却心如刀绞——亲家如此绝情,女婿不闻不问,女儿也指望不上。

  老太太瞧出她的怨愤,只是叹了口气,终究没说什么。

  当年老太太确实看错了李卫国,着实小瞧了他。

  贾家行事太过分,贾东旭娶到秦淮茹就该知足,却非要逼着李卫国赔礼道歉,还索要赔偿,甚至在背后造谣生事,故意败坏他的名声。

  见李卫国既不认错也不赔钱,贾家竟想把他赶出大院。

  可以说,贾家是把李卫国得罪狠了。

  但那时老太太也没有替李卫国说过半句话。

  如今看着贾家接二连三出事,秦淮茹日子越过越苦,老太太暗自思忖,这或许就是报应吧!

  做人终究不能太缺德。

  自从贾东旭残废后,贾家就没消停过——贾张氏摔断腿、脸上长瘤子;棒梗手指被老鼠夹夹断、屁股被狗咬、少了个蛋、还瞎了只眼;至于秦淮茹,名声更是一天不如一天。

  现在整个四合院几乎没人待见贾家。

  老太太巴不得早点把贾家赶出去。

  虽说对秦淮茹还有几分同情,可老太太觉得她这是自作自受。

  秦淮茹刚走,秦母就来找老太太抱怨。

  老太太不爱听时就装聋作哑。

  正说着话,秦母的肚子突然咕咕叫起来。

  厨房还剩两个窝头。

  老太太提醒道。

  秦母也不客气,直接去厨房拿了窝头吃。

  ......

  许大茂家里。

  两口子正说着闲话。

  贾张氏真不是个东西。

  黄慧庆幸自家婆婆没那么刻薄。

  秦淮茹对贾家仁至义尽,贾张氏却处处刁难她。

  现在秦淮茹母亲来了,贾张氏更是变本加厉。

  就是个老虔婆。

  许大茂嗤笑道,满脸幸灾乐祸。

  秦淮茹要是不跟贾东旭离婚,我都瞧不起她。

  黄慧愤愤地说。

  离婚?想都别想。

  许大茂看得透彻,虽然贾张氏作妖,但秦淮茹绝不会离婚。

  要没孩子倒还可能,可她现在带着三个孩子。

  贾张氏心里也明白,这三个孩子就是秦淮茹的软肋。

  不过棒梗现在跟贾张氏不亲了,连奶奶都不叫,整天死老太婆地喊。

  其实贾张氏今天这么闹,未尝不是在试探。

  要是秦淮茹态度强硬些,贾张氏肯定服软。

  聊了会儿,两口子便睡下了。

  第二天清早,秦母准备回乡下了。

  李卫国正在刷牙,看着她落寞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

  虽说有些同情,但他并不打算帮忙。

  非亲非故的,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要是帮了秦淮茹母亲,于莉难免多想,秦淮茹也可能误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说了,帮多少合适?给少了不好看,给多了更不妥,干脆不帮最省心。

  秦淮茹娘家日子艰难,可这世道谁又容易呢?

  若是有交情在,李卫国或许会伸手拉一把,可惜并无这份情谊。

  送走母亲后,秦淮茹匆匆赶往工厂。

  清晨连口早饭都没顾上吃,她对贾张氏的怨恨更深了。

  暗自咬牙打定主意,非得把婆婆送回乡下不可。

  冲进厂门时差点误了钟点,秦淮茹抚着胸口直喘——幸好没迟到,否则那点微薄工资再扣去些,日子就更难熬了。

  车间主任皱着眉头瞪她:干活拖沓,下班跑得比谁都快,上班却总踩着点到。

  这般工作态度,转正的事自然还得往后拖。

  易中海在机床前瞥见秦淮茹,连个招呼都懒得打。

  从前指望傻柱养老,才顺带给秦淮茹行个方便——那傻柱就像头被缰绳拴住的驴,缰绳另一头攥在秦淮茹手里。

  如今既认了养子,又要与李卫国交好,何必再理会这寡妇?眼下帮衬她反倒得不偿失。

  至于贾东旭这徒弟的名分?易中海心底冷笑一声。

  厂里多少钳工都挂过他徒弟的名头。

  当初收下顶替父亲岗位的贾东旭,不过是为养老多铺条路。

  后来看清这徒弟靠不住,偏还为贾家得罪李卫国,肠子都悔青了。

  秦淮茹刚进厂时帮过几回已是仁至义尽,没给她使绊子算客气了——要是她被开除,赶走贾家倒更省事。

  秦母带着失望离去,秦淮茹心头像压着块石头。

  往后回娘家怕是要看脸色,离婚更是想都不敢想。

  若真离了,灰溜溜回农村,指不定被多少人戳脊梁骨。

  此刻李卫国正坐在新分配的办公室里描画图纸。

  升任九级工程师后,这方安静天地便成了他每日伏案之处。

  (除了日常事务,李卫国还承担着厂里部分设备的维护工作。

  某些复杂的故障必须由专业工程师处理。

  厂里有些关键设备一旦损坏,就得请专家来修,有时甚至要从国外聘请技术人员。

  此刻,李卫国正坐在办公室内,手持钢笔和直尺,在纸上勾画着图纸。

  凭借现有的技术积累,他已经具备了改进厂里部分设备的能力。

  整个上午,李卫国都待在办公室。

  午饭后,他照例去厂里的几个车间巡视。

  一号车间有两台设备已瘫痪半年,迟迟未能修复。

  李副厂长曾高价聘请一位九级工程师,依然无果而终。

  走到其中一台故障设备前,李卫国俯身仔细观察。

  车间主任和几名工人站在一旁,默默注视着这一幕。

  易中海凑近李卫国身旁。

  这台设备坏了半年多,之前有位九级工程师来处理过,还是没能修好。

  易中海低声说道。

  我来试试。

  李卫国语气平静。

  众人并不抱太大希望。

  毕竟连九级工程师都束手无策,而李卫国也只是同等级别的技术员。

  不过既然他主动请缨,大家也不便阻拦。

  修不好无伤大雅,若能成功,倒是意外之喜。

  经过仔细检查,李卫国已发现症结所在,不过仍欠缺十足把握。

  一旦动手维修,他至少有七成胜算。

  在众人注视下,李卫国开始操作。

  这类专业设备的构造极其复杂,连易中海这样的老工人都看得一头雾水。

  几名工人小声议论着:

  李工真能修好?

  悬啊,估计得八级工程师才行。

  上次那个九级工程师不也没搞定?

  听说厂长正托人联系八级工程师呢......

  李卫国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全神贯注地工作着。

  短短时间内,他对这台设备的了解已近乎透彻。

  不出意外,再给他半小时就能解决问题。

  这可是厂里的核心设备之一,若能修复,将为工厂创造可观效益,同时也会记上一笔大功。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闻讯赶来的李副厂长和两位科长也加入了围观队伍。

  又过了片刻,李卫国长舒一口气。

  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后,他站起身说道:开机试试。

  真修好了?李副厂长将信将疑。

  车间主任亲自按下启动按钮。

  当机器重新运转时,现场所有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居然真的修好了!

  “同样是九级工程师,李卫国为何如此出众?”

  李副厂长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欣喜之色。

  此刻,他更加坚定了要与李卫国建立良好关系的决心。

  “李卫国这小子绝非池中之物。

  ”李副厂长暗自思忖。

  仅凭自学就能跻身九级工程师之列,已属难得。

  其他九级工程师束手无策的机器,李卫国却能轻松修复,这便是实力。

  对于这样的人才,李副厂长自然要极力拉拢。

  他深信,李卫国的成就绝不会止步于此,日后或许能晋升八级,甚至七级、六级……

  等到那时,再想拉拢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眼下正是最佳时机。

  “李工果然厉害。

  ”李副厂长笑着称赞。

  一号车间还有一台待修的机器,李卫国便前去查看。

  不到一小时,他又成功修复了一台。

  ……

  正在磨蹭的秦淮茹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李卫国风光无限,接连修好两台机器,连李副厂长都对他客客气气,甚至带着几分讨好。

  在这个年代,工人地位崇高,工程师更是备受尊敬。

  李卫国虽是九级工程师,但李副厂长巴结他也在情理之中。

  秦淮茹盯着李卫国,可对方却连一个眼神都没给她。

  如今的李卫国眼中,秦淮茹根本不值一提。

  深知她的为人,李卫国对她毫无好感。

  在一号车间转了一圈后,李卫国又前往其他车间。

  他与李副厂长相谈甚欢,气氛融洽。

  李副厂长背后有靠山,等风向一变,他必然高升。

  李卫国不想与他交恶,更何况两人同姓,说不定祖上还是一家人。

  通过这次经历,李卫国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虽然挂着九级工程师的名头,但他的实力已接近八级。

  换句话说,他现在完全有资格参加八级工程师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