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南京城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中华门,作为城南防御的核心,挖掘的工程量更是重中之重。
楚云飞站在他三五八团的防区城楼上,手里端着一杯已经凉透了的茶。
他的目光越过城垛,看到的不是往日整齐的街巷,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混乱。
无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在一起,喊着号子,挥舞着铁锹和镐头,将一筐筐的泥土从新挖开的洞口里传递出来。
泥土堆满了街道,原本的马路已经看不出模样,整个城市仿佛被从内向外翻了一遍。
一个三五八团的营长走到他身边,脸上带着几分困惑和忧虑。
“团座,咱们的人也都下去挖了。可我这心里头,总觉得不踏实。”
他压低了声音。
“这么个挖法,把部队全部分散开,都钻到地底下去了。这要是鬼子突然发起总攻,咱们连个像样的集结都困难。这仗,还怎么打?”
楚云飞没有立刻回答。
他看着那些埋头苦干的身影,有穿着军装的,更多的是穿着粗布衣服的普通百姓。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吃力地推着一辆装满泥土的独轮车,车轮在临时铺就的木板上发出吱呀的声响。
一个年轻的妇人,用瘦弱的肩膀扛着一根扁担,扁担两头是沉甸甸的土筐,她的孩子就跟在后面,手里也捧着一块挖出来的碎砖。
所有人的脸上都沾着泥土,汗水在他们满是灰尘的脸上冲出道道沟壑。
可他们的眼睛里,没有了前两天那种等死的麻木。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为了活下去而拼命的劲头。
“命令是死的,人是活的。”
楚云飞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李总指挥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执行命令吧。”
那营长点了点头,不再多问,转身下城楼去督促工程了。
楚云飞却放下了茶杯,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信得过李逍遥,尤其是在并肩作战,见识了对方那神乎其神的战术指挥之后。
可信任,不代表没有疑虑。
作为黄埔高材生,德国军事学院的优等毕业生,他所学的一切军事理论,都在向他发出警报。
如此大规模地将作战部队转入地下,放弃地面机动和防御纵深,这在任何一本军事教科书里,都是取死之道。
这已经不是防御了。
这是在把自己活埋起来,把战场的主动权,彻彻底底地交到了日本人手里。
这等于是在告诉日本人,来吧,地面都是你们的了,你们可以从容地选择任何你们想攻击的点,而我们,只能像地鼠一样,被动地等着你们的铁锤砸下来。
固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那门巨炮带来的伤亡。
可战争,不是光靠躲就能赢的。
楚云飞越想,心里的不安就越发强烈。
他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带着自己的弟兄们去挖洞等死。
他必须搞清楚,李逍遥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把防务暂时交给副团长,楚云飞跳上一辆吉普车,径直朝着独立旅的临时指挥部开去。
地下指挥部里,空气比地面上还要闷热。
李逍遥正站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手里拿着一根指挥棒,在他身边,围着独立旅和工兵营的几个核心技术军官。
看到楚云飞进来,李逍遥只是抬了下眼,示意他稍等。
“不行,这个连接点的角度太大了。”
李逍遥用指挥棒点着沙盘上的一处。
“一旦被炮火封锁,这里会形成人员拥堵,一个都跑不掉。给我改成缓坡,再多开两个备用出口。”
“还有这里,野战医院的位置太靠近主交通干道,必须往后挪五十米。另外,在医院和弹药库之间,必须挖一道至少五米厚的隔离带,用石头和水泥给我填实了。”
他一道道命令下达得又快又急,那些工兵军官们一边记录,一边不住地点头,额头上全是汗。
等把所有技术细节都交代完,李逍遥才挥手让众人散去,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楚云飞。
“云飞兄,看你这脸色,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楚云飞没有客套,他走上前,目光直视着李逍遥的眼睛。
“逍遥兄,我不是来问难题的,我是来问一句,你这到底是打的什么仗?”
他的语气很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质问的意味。
“你让全城的部队都去挖洞,把所有的防御重心都转到地下。这固然能减少炮火的伤亡,可然后呢?”
楚云飞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心中的疑虑在这一刻尽数倾泻而出。
“我们也将因此彻底丧失地面的机动性,丧失所有的战术纵深,把进攻的主动权,完完整整地交到了日本人的手上。”
“这不是防御,逍遥兄。”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是在等死。”
李逍遥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那个巨大的沙盘。
“云飞兄,你过来。”
他招了招手。
楚云飞走到沙盘边。
这个沙盘做得极为精细,不仅有南京城的地面建筑、街道和城墙,更特别的是,沙盘的底座是中空的,用一块块巨大的玻璃板和无数红蓝两色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无比复杂的地下世界。
那是一个正在构建中的,庞大的地下坑道网络。
“你说我们丧失了机动性。”
李逍遥拿起指挥棒,指向沙盘。
“可你看。”
他的指挥棒,沿着一条红色的主干道缓缓移动。
“这条主坑道,我管它叫‘南京一号线’,从光华门,可以一直通到新街口,再连接到总统府。沿途有无数个像毛细血管一样的支线,连接着各个防御要点和藏兵洞。”
他又指向另一条。
“这条蓝色的,是‘南京二号线’,从中华门,穿过夫子庙,最终可以抵达下关码头附近。”
“这些坑道,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藏兵洞,更不是坟墓。”
李逍遥抬起头,看着楚云飞那依然充满困惑的眼睛。
“它们是联通的,是我们地下的高速公路。”
楚云飞的呼吸微微一滞,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确定。
李逍遥拿起一面代表着独立旅的小旗子,插在光华门附近的一个藏兵洞模型上。
“假设,日军集中兵力,猛攻你的中华门。”
他一边说,一边将那面小旗子从光华门的地下坑道模型中取出,顺着那条红蓝交错的地下网络,迅速移动。
“我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不经过地面,不被敌人发现一兵一卒,就把一个满编的加强营,从光华门,悄无声息地送到你的阵地后方。”
他又拿起一面代表日军的红色小旗,放在城外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上。
“再假设,我们通过侦察,确定了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
他将那面蓝色小旗,沿着一条不起眼的地下通道,一直延伸到城外的一片乱坟岗的模型下。
“我们可以通过地道,在日军意想不到的时间,出现在他们意想不到的地点,比如他们的后方,他们的炮兵阵地,对他们发起致命的突袭。”
李逍遥放下指挥棒,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地面,是他们的,因为他们有重炮和飞机。”
他用手指,重重地点了点沙盘上那复杂的地下网络。
“但地下,是我们的。”
“战争,打的不只是枪炮和人命,更是空间。他们占了天和地,我们就和他们抢地下的空间。”
“我要把整个南京城,变成一个巨大的、中空的战争机器。地面是绞杀他们步兵的陷阱,地下是我们来去自如的走廊。”
“这不叫消极防御,云飞兄。”
李逍遥看着他,目光灼灼。
“这叫,立体防御,或者说,非对称作战。”
楚云飞彻底呆住了。
他看着沙盘上那复杂而精妙的地下攻防体系,从最初的质疑,到惊讶,再到最后,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所学的那些军事理论,在这一刻,仿佛被彻底颠覆了。
这不是等死。
这是一种更高维度,更具想象力的积极防御。
一种将敌人的最大优势,化为乌有的天才构想。
他终于明白,李逍遥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防炮洞,而是一个能让部队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自由穿梭的地下王国。
楚云飞深吸了一口气,胸中的所有疑虑和不安,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和对眼前这个男人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猛地挺直了身躯,对着李逍遥,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逍遥兄,云飞受教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你这是要给南京城,造一条地下的万里长城!”
李逍遥回了一个军礼,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两位将领的战略思想,在这一刻,达成高度统一。
就在此时,指挥部外,一名负责了望的哨兵,发出了尖锐的呼喊。
“快看,城外!”
李逍遥和楚云飞对视一眼,快步冲出地下室,奔向最近的观察口。
顺着哨兵手指的方向,他们举起望远镜。
只见在城外日军的阵地上,一个巨大的观测气球,正带着一个吊篮,晃晃悠悠地,缓缓升上了天空。
在气球下方,那门如同怪兽般的巨炮旁,无数日军炮兵,正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忙碌起来。
他们,在进行最后的射击诸元校正。
中华门,作为城南防御的核心,挖掘的工程量更是重中之重。
楚云飞站在他三五八团的防区城楼上,手里端着一杯已经凉透了的茶。
他的目光越过城垛,看到的不是往日整齐的街巷,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混乱。
无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在一起,喊着号子,挥舞着铁锹和镐头,将一筐筐的泥土从新挖开的洞口里传递出来。
泥土堆满了街道,原本的马路已经看不出模样,整个城市仿佛被从内向外翻了一遍。
一个三五八团的营长走到他身边,脸上带着几分困惑和忧虑。
“团座,咱们的人也都下去挖了。可我这心里头,总觉得不踏实。”
他压低了声音。
“这么个挖法,把部队全部分散开,都钻到地底下去了。这要是鬼子突然发起总攻,咱们连个像样的集结都困难。这仗,还怎么打?”
楚云飞没有立刻回答。
他看着那些埋头苦干的身影,有穿着军装的,更多的是穿着粗布衣服的普通百姓。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吃力地推着一辆装满泥土的独轮车,车轮在临时铺就的木板上发出吱呀的声响。
一个年轻的妇人,用瘦弱的肩膀扛着一根扁担,扁担两头是沉甸甸的土筐,她的孩子就跟在后面,手里也捧着一块挖出来的碎砖。
所有人的脸上都沾着泥土,汗水在他们满是灰尘的脸上冲出道道沟壑。
可他们的眼睛里,没有了前两天那种等死的麻木。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为了活下去而拼命的劲头。
“命令是死的,人是活的。”
楚云飞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李总指挥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执行命令吧。”
那营长点了点头,不再多问,转身下城楼去督促工程了。
楚云飞却放下了茶杯,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信得过李逍遥,尤其是在并肩作战,见识了对方那神乎其神的战术指挥之后。
可信任,不代表没有疑虑。
作为黄埔高材生,德国军事学院的优等毕业生,他所学的一切军事理论,都在向他发出警报。
如此大规模地将作战部队转入地下,放弃地面机动和防御纵深,这在任何一本军事教科书里,都是取死之道。
这已经不是防御了。
这是在把自己活埋起来,把战场的主动权,彻彻底底地交到了日本人手里。
这等于是在告诉日本人,来吧,地面都是你们的了,你们可以从容地选择任何你们想攻击的点,而我们,只能像地鼠一样,被动地等着你们的铁锤砸下来。
固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那门巨炮带来的伤亡。
可战争,不是光靠躲就能赢的。
楚云飞越想,心里的不安就越发强烈。
他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带着自己的弟兄们去挖洞等死。
他必须搞清楚,李逍遥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把防务暂时交给副团长,楚云飞跳上一辆吉普车,径直朝着独立旅的临时指挥部开去。
地下指挥部里,空气比地面上还要闷热。
李逍遥正站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手里拿着一根指挥棒,在他身边,围着独立旅和工兵营的几个核心技术军官。
看到楚云飞进来,李逍遥只是抬了下眼,示意他稍等。
“不行,这个连接点的角度太大了。”
李逍遥用指挥棒点着沙盘上的一处。
“一旦被炮火封锁,这里会形成人员拥堵,一个都跑不掉。给我改成缓坡,再多开两个备用出口。”
“还有这里,野战医院的位置太靠近主交通干道,必须往后挪五十米。另外,在医院和弹药库之间,必须挖一道至少五米厚的隔离带,用石头和水泥给我填实了。”
他一道道命令下达得又快又急,那些工兵军官们一边记录,一边不住地点头,额头上全是汗。
等把所有技术细节都交代完,李逍遥才挥手让众人散去,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楚云飞。
“云飞兄,看你这脸色,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楚云飞没有客套,他走上前,目光直视着李逍遥的眼睛。
“逍遥兄,我不是来问难题的,我是来问一句,你这到底是打的什么仗?”
他的语气很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质问的意味。
“你让全城的部队都去挖洞,把所有的防御重心都转到地下。这固然能减少炮火的伤亡,可然后呢?”
楚云飞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心中的疑虑在这一刻尽数倾泻而出。
“我们也将因此彻底丧失地面的机动性,丧失所有的战术纵深,把进攻的主动权,完完整整地交到了日本人的手上。”
“这不是防御,逍遥兄。”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是在等死。”
李逍遥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那个巨大的沙盘。
“云飞兄,你过来。”
他招了招手。
楚云飞走到沙盘边。
这个沙盘做得极为精细,不仅有南京城的地面建筑、街道和城墙,更特别的是,沙盘的底座是中空的,用一块块巨大的玻璃板和无数红蓝两色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无比复杂的地下世界。
那是一个正在构建中的,庞大的地下坑道网络。
“你说我们丧失了机动性。”
李逍遥拿起指挥棒,指向沙盘。
“可你看。”
他的指挥棒,沿着一条红色的主干道缓缓移动。
“这条主坑道,我管它叫‘南京一号线’,从光华门,可以一直通到新街口,再连接到总统府。沿途有无数个像毛细血管一样的支线,连接着各个防御要点和藏兵洞。”
他又指向另一条。
“这条蓝色的,是‘南京二号线’,从中华门,穿过夫子庙,最终可以抵达下关码头附近。”
“这些坑道,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藏兵洞,更不是坟墓。”
李逍遥抬起头,看着楚云飞那依然充满困惑的眼睛。
“它们是联通的,是我们地下的高速公路。”
楚云飞的呼吸微微一滞,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确定。
李逍遥拿起一面代表着独立旅的小旗子,插在光华门附近的一个藏兵洞模型上。
“假设,日军集中兵力,猛攻你的中华门。”
他一边说,一边将那面小旗子从光华门的地下坑道模型中取出,顺着那条红蓝交错的地下网络,迅速移动。
“我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不经过地面,不被敌人发现一兵一卒,就把一个满编的加强营,从光华门,悄无声息地送到你的阵地后方。”
他又拿起一面代表日军的红色小旗,放在城外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上。
“再假设,我们通过侦察,确定了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
他将那面蓝色小旗,沿着一条不起眼的地下通道,一直延伸到城外的一片乱坟岗的模型下。
“我们可以通过地道,在日军意想不到的时间,出现在他们意想不到的地点,比如他们的后方,他们的炮兵阵地,对他们发起致命的突袭。”
李逍遥放下指挥棒,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地面,是他们的,因为他们有重炮和飞机。”
他用手指,重重地点了点沙盘上那复杂的地下网络。
“但地下,是我们的。”
“战争,打的不只是枪炮和人命,更是空间。他们占了天和地,我们就和他们抢地下的空间。”
“我要把整个南京城,变成一个巨大的、中空的战争机器。地面是绞杀他们步兵的陷阱,地下是我们来去自如的走廊。”
“这不叫消极防御,云飞兄。”
李逍遥看着他,目光灼灼。
“这叫,立体防御,或者说,非对称作战。”
楚云飞彻底呆住了。
他看着沙盘上那复杂而精妙的地下攻防体系,从最初的质疑,到惊讶,再到最后,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所学的那些军事理论,在这一刻,仿佛被彻底颠覆了。
这不是等死。
这是一种更高维度,更具想象力的积极防御。
一种将敌人的最大优势,化为乌有的天才构想。
他终于明白,李逍遥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防炮洞,而是一个能让部队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自由穿梭的地下王国。
楚云飞深吸了一口气,胸中的所有疑虑和不安,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和对眼前这个男人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猛地挺直了身躯,对着李逍遥,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逍遥兄,云飞受教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你这是要给南京城,造一条地下的万里长城!”
李逍遥回了一个军礼,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两位将领的战略思想,在这一刻,达成高度统一。
就在此时,指挥部外,一名负责了望的哨兵,发出了尖锐的呼喊。
“快看,城外!”
李逍遥和楚云飞对视一眼,快步冲出地下室,奔向最近的观察口。
顺着哨兵手指的方向,他们举起望远镜。
只见在城外日军的阵地上,一个巨大的观测气球,正带着一个吊篮,晃晃悠悠地,缓缓升上了天空。
在气球下方,那门如同怪兽般的巨炮旁,无数日军炮兵,正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忙碌起来。
他们,在进行最后的射击诸元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