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辆道奇轿车,最终没能把李逍遥送回独立旅的驻地。
半道上,李逍遥就叫停了车,自己从车上跳了下来。
他站在一片狼藉的焦土上,看着轿车掉头,那面战区司令部的小旗在烟尘里很快变成一个模糊的点,然后消失不见。
“旅长!”
王雷和赵刚催马赶到,缰绳都攥出了汗,脸上写满了焦灼。
李逍遥没有回头,视线越过眼前的残垣断壁,投向东北方向那片连绵的山脉。
南口,就在那儿。
“命令都听清了?”
他的声音里听不出波澜。
“听清了。”
王雷的声音发涩,他勒住马,看着李逍遥的背影,喉咙里堵得慌。
“旅长,这他娘的就是让我们去送死!一个旅,去硬顶小鬼子一个有坦克重炮的支队?卫立煌他安的什么心!”
赵刚的脸色也无比沉重,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个任务的残酷,已经没法用常理去琢磨了。
“他没安好心,可也没安坏心。”
李逍遥转过身,看着自己的政委和参谋长。
“他是没办法了。三个军,十万弟兄的后路,总得有人拿命去堵。他看得起咱们独立旅,才把这活儿交给我们。”
他从口袋里摸出根烟,划着火柴点上,深吸了一口。
“换成别的部队去,可能连一天都撑不住。我们去,兴许能撕开一条活路。”
烟雾从他鼻孔里喷出,带着一股子决绝的味道。
“别废话。传我命令,全旅立刻集合,除了武器弹药和工兵家伙,所有坛坛罐罐全部扔掉。目标南口,急行军!”
“是!”
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了下去。
刚刚在周家口打了一场大胜仗的独立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连战利品都没工夫细看,就被集结号催着再次上了路。
战士们不知道要去哪儿,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他们只知道,当旅长下达“丢掉一切”的命令时,那一定是天要塌下来了。
队伍在沉默中飞速前进,近万人的脚步踩在冰冷的土地上,汇成一片沉闷的声响,碾过山西的冬夜。
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装备碰撞的金属声。
周家口大捷带来的那股子兴奋劲儿,早被这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气氛冲得一干二净。
南口隘口,比地图上瞅着还要荒凉。
这里原本是晋绥军的一处二线阵地,战线一崩,早就废弃了。
几道浅浅的交通壕,几个简陋的机枪掩体,孤零零地趴在光秃秃的山坡上。
独立旅的先头部队气喘吁吁地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个景象。
战士们顾不上擦汗,一个个都愣在了原地。
这地方,咋守?
李云龙一脚踹在一截塌了半边的土墙上,破口大骂。
“他娘的,这也叫阵地?耗子进来都得含着眼泪走!连个能挡炮弹的坑都没有!”
丁伟和孔捷绕着阵地走了一圈,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这地方,别说挡鬼子的坦克重炮了,就是一个步兵大队,一个冲锋就能给端了。
李逍遥没理会手下团长们的抱怨。
他一到地方,就拿着自己连夜画的草图,带着工兵连长和几个营长,在整个南口地区来回跑。
他步子很快,手里攥着根树枝,在地上不停地比划,嘴里飞快地蹦出一道道命令。
“这儿,这片反斜面,是我的旅指挥部和预备炮兵阵地。”
“从这儿,到那边的山脊线,是第一道防线。我不要你们挖一条长战壕,我要你们以排为单位,构筑独立的支撑点。每个点,至少两挺重机枪,三到四个散兵坑,火力必须能交叉,能封锁正面和侧翼。”
“所有支撑点之间,用交通壕连起来,但连接的地方必须能随时堵死。我不能让鬼子拿下一个点,就顺着壕沟摸到下一个点。”
“第二道防线,设在后面的二龙山。那是我们的核心阵地,也是最后的阵地。把所有山炮和一半的迫击炮都给我埋在那儿,构筑半永备工事,炮口用沙袋和木头给我往死里加固!”
“第三道防线,是假的。在主阵地后头两公里,给我胡乱挖些坑,摆上草人,能骗鬼子几发炮弹是几发。”
李逍遥的语速极快,脑子转得吓人。
他规划的,不是一个平面的防御阵地。
这是一个纵深好几公里,由三道真假防线,几十个独立支撑点,还有好几个核心火力群构成的立体防御网。
这套打法,别说李云龙他们,就是战区司令部那些科班出身的参谋来了,也得听得一头雾水。
“旅长,这么干,兵力是不是太散了?”
三团长陈峰是个老实人,他瞅着地图上那星罗棋布的防御点,忍不住问。
“咱们总共就这点人,撒得这么开,鬼子要是集中兵力打一个点,不就给打穿了?”
“就是要让他打穿。”
李逍遥停下脚,回头看着他。
“我们的目的不是全歼他们,是拖住他们。这个阵地,就是个磨盘。鬼子一头撞进来,以为能砸碎咱们,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被这片山地给缠住了,动弹不得。”
“我要让他们每往前拱一步,都得拿命来换。我要用这片山,把他们的兵力、他们的锐气,一寸寸地磨光。”
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圈,把所有的防御点都圈了进去。
“我们所有的重机枪,所有的迫击炮,都不能待在一个地方不动。我给你们划分了预备阵地,一挨炮轰,立刻转移。火力要能互相支援,东边的点被打了,西边的炮就要给我马上开火。”
“工兵连,所有的地雷,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给我埋到前沿和所有能走人的道上。咋埋我不管,但必须让鬼子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
所有干部都听入了神。
他们不能完全弄懂这套战术的精髓,但他们能感觉到,旅长正在下一盘大棋。
一盘用整个南口的山川地形,用他们近万人的血肉,来当棋子的棋。
“我把丑话说在前头。”
分派完任务,李逍遥召集了所有团营级干部,眼神扫过每一个人。
“这场仗,没有预备队。”
“每个团都是一线,每个营都是敢死队。”
“你们团打光了,我亲自带旅部警卫营上。我死了,赵政委上。”
“总之,命令就一个,守住二十四小时。用尽一切办法,守住二十四小时!”
没人说话,只有一片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死。
整个南口阵地,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近万名战士,在军官们的带领下,挥舞着工兵铲和铁镐,疯了一样地挖掘。
泥土飞溅,号子声此起彼伏。
战士们已经忘了疲惫,忘了饥饿,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挖,快点挖。
多挖一铲土,就可能在接下来的炮火里,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夜里,寒风刮得人生疼。
一个刚从补充团分来的新兵,叫刘根,才十六岁,脸上的稚气还没褪。
他一边哆哆嗦嗦地啃着冰冷的杂粮饼,一边用冻得通红的手,费力地把一块石头往胸墙上垒。
“狗日的,这石头比鬼子还沉。”
他低声骂了一句,眼圈却有点红。
“小子,想家了?”
旁边一个老兵,是他们班的班长,递过来一个水壶。
刘根没接,摇了摇头。
“班长,你说,咱们能守住吗?”
他看着远处黑沉沉的夜,小声问。
老兵拧开水壶,自己灌了一口,是烈酒。
他哈出一口白气,拍了拍刘根的肩膀。
“别想那么多。咱们旅长,是天上下来的神仙,他让咱们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老兵指了指阵地后头,那个在风里站着,一动不动瞅着远方的身影。
“瞅见没,旅长一晚上都没合眼了。有他在,咱们怕个球。”
刘根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心里莫名地安稳了些。
天色,在不知不觉中,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一夜的疯狂构筑,南口阵地的轮廓,已经初步成型。
一道道战壕,一个个支撑点,盘踞在这片山岭之上。
空气里,安静得吓人,只有风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隆隆声。
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是日军机械化部队开进的声音。
突然。
一阵尖锐的,撕开空气的呼啸,从天际传来。
“飞机!鬼子的飞机!”
一个了望哨声嘶力竭地大喊。
所有人下意识地抬头,只见几个黑点,在晨光中迅速放大。
那是日军的侦察机,在南口上空一圈圈地打着转,不怀好意。
紧接着。
大地,开始剧烈地颤抖。
铺天盖地的炮弹,带着死亡的尖啸,从远方的地平线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无数道密集的弧线,狠狠砸了下来。
毁灭性的轰炸,开始了。
半道上,李逍遥就叫停了车,自己从车上跳了下来。
他站在一片狼藉的焦土上,看着轿车掉头,那面战区司令部的小旗在烟尘里很快变成一个模糊的点,然后消失不见。
“旅长!”
王雷和赵刚催马赶到,缰绳都攥出了汗,脸上写满了焦灼。
李逍遥没有回头,视线越过眼前的残垣断壁,投向东北方向那片连绵的山脉。
南口,就在那儿。
“命令都听清了?”
他的声音里听不出波澜。
“听清了。”
王雷的声音发涩,他勒住马,看着李逍遥的背影,喉咙里堵得慌。
“旅长,这他娘的就是让我们去送死!一个旅,去硬顶小鬼子一个有坦克重炮的支队?卫立煌他安的什么心!”
赵刚的脸色也无比沉重,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个任务的残酷,已经没法用常理去琢磨了。
“他没安好心,可也没安坏心。”
李逍遥转过身,看着自己的政委和参谋长。
“他是没办法了。三个军,十万弟兄的后路,总得有人拿命去堵。他看得起咱们独立旅,才把这活儿交给我们。”
他从口袋里摸出根烟,划着火柴点上,深吸了一口。
“换成别的部队去,可能连一天都撑不住。我们去,兴许能撕开一条活路。”
烟雾从他鼻孔里喷出,带着一股子决绝的味道。
“别废话。传我命令,全旅立刻集合,除了武器弹药和工兵家伙,所有坛坛罐罐全部扔掉。目标南口,急行军!”
“是!”
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了下去。
刚刚在周家口打了一场大胜仗的独立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连战利品都没工夫细看,就被集结号催着再次上了路。
战士们不知道要去哪儿,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他们只知道,当旅长下达“丢掉一切”的命令时,那一定是天要塌下来了。
队伍在沉默中飞速前进,近万人的脚步踩在冰冷的土地上,汇成一片沉闷的声响,碾过山西的冬夜。
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装备碰撞的金属声。
周家口大捷带来的那股子兴奋劲儿,早被这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气氛冲得一干二净。
南口隘口,比地图上瞅着还要荒凉。
这里原本是晋绥军的一处二线阵地,战线一崩,早就废弃了。
几道浅浅的交通壕,几个简陋的机枪掩体,孤零零地趴在光秃秃的山坡上。
独立旅的先头部队气喘吁吁地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个景象。
战士们顾不上擦汗,一个个都愣在了原地。
这地方,咋守?
李云龙一脚踹在一截塌了半边的土墙上,破口大骂。
“他娘的,这也叫阵地?耗子进来都得含着眼泪走!连个能挡炮弹的坑都没有!”
丁伟和孔捷绕着阵地走了一圈,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这地方,别说挡鬼子的坦克重炮了,就是一个步兵大队,一个冲锋就能给端了。
李逍遥没理会手下团长们的抱怨。
他一到地方,就拿着自己连夜画的草图,带着工兵连长和几个营长,在整个南口地区来回跑。
他步子很快,手里攥着根树枝,在地上不停地比划,嘴里飞快地蹦出一道道命令。
“这儿,这片反斜面,是我的旅指挥部和预备炮兵阵地。”
“从这儿,到那边的山脊线,是第一道防线。我不要你们挖一条长战壕,我要你们以排为单位,构筑独立的支撑点。每个点,至少两挺重机枪,三到四个散兵坑,火力必须能交叉,能封锁正面和侧翼。”
“所有支撑点之间,用交通壕连起来,但连接的地方必须能随时堵死。我不能让鬼子拿下一个点,就顺着壕沟摸到下一个点。”
“第二道防线,设在后面的二龙山。那是我们的核心阵地,也是最后的阵地。把所有山炮和一半的迫击炮都给我埋在那儿,构筑半永备工事,炮口用沙袋和木头给我往死里加固!”
“第三道防线,是假的。在主阵地后头两公里,给我胡乱挖些坑,摆上草人,能骗鬼子几发炮弹是几发。”
李逍遥的语速极快,脑子转得吓人。
他规划的,不是一个平面的防御阵地。
这是一个纵深好几公里,由三道真假防线,几十个独立支撑点,还有好几个核心火力群构成的立体防御网。
这套打法,别说李云龙他们,就是战区司令部那些科班出身的参谋来了,也得听得一头雾水。
“旅长,这么干,兵力是不是太散了?”
三团长陈峰是个老实人,他瞅着地图上那星罗棋布的防御点,忍不住问。
“咱们总共就这点人,撒得这么开,鬼子要是集中兵力打一个点,不就给打穿了?”
“就是要让他打穿。”
李逍遥停下脚,回头看着他。
“我们的目的不是全歼他们,是拖住他们。这个阵地,就是个磨盘。鬼子一头撞进来,以为能砸碎咱们,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被这片山地给缠住了,动弹不得。”
“我要让他们每往前拱一步,都得拿命来换。我要用这片山,把他们的兵力、他们的锐气,一寸寸地磨光。”
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圈,把所有的防御点都圈了进去。
“我们所有的重机枪,所有的迫击炮,都不能待在一个地方不动。我给你们划分了预备阵地,一挨炮轰,立刻转移。火力要能互相支援,东边的点被打了,西边的炮就要给我马上开火。”
“工兵连,所有的地雷,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给我埋到前沿和所有能走人的道上。咋埋我不管,但必须让鬼子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
所有干部都听入了神。
他们不能完全弄懂这套战术的精髓,但他们能感觉到,旅长正在下一盘大棋。
一盘用整个南口的山川地形,用他们近万人的血肉,来当棋子的棋。
“我把丑话说在前头。”
分派完任务,李逍遥召集了所有团营级干部,眼神扫过每一个人。
“这场仗,没有预备队。”
“每个团都是一线,每个营都是敢死队。”
“你们团打光了,我亲自带旅部警卫营上。我死了,赵政委上。”
“总之,命令就一个,守住二十四小时。用尽一切办法,守住二十四小时!”
没人说话,只有一片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死。
整个南口阵地,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近万名战士,在军官们的带领下,挥舞着工兵铲和铁镐,疯了一样地挖掘。
泥土飞溅,号子声此起彼伏。
战士们已经忘了疲惫,忘了饥饿,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挖,快点挖。
多挖一铲土,就可能在接下来的炮火里,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夜里,寒风刮得人生疼。
一个刚从补充团分来的新兵,叫刘根,才十六岁,脸上的稚气还没褪。
他一边哆哆嗦嗦地啃着冰冷的杂粮饼,一边用冻得通红的手,费力地把一块石头往胸墙上垒。
“狗日的,这石头比鬼子还沉。”
他低声骂了一句,眼圈却有点红。
“小子,想家了?”
旁边一个老兵,是他们班的班长,递过来一个水壶。
刘根没接,摇了摇头。
“班长,你说,咱们能守住吗?”
他看着远处黑沉沉的夜,小声问。
老兵拧开水壶,自己灌了一口,是烈酒。
他哈出一口白气,拍了拍刘根的肩膀。
“别想那么多。咱们旅长,是天上下来的神仙,他让咱们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老兵指了指阵地后头,那个在风里站着,一动不动瞅着远方的身影。
“瞅见没,旅长一晚上都没合眼了。有他在,咱们怕个球。”
刘根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心里莫名地安稳了些。
天色,在不知不觉中,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一夜的疯狂构筑,南口阵地的轮廓,已经初步成型。
一道道战壕,一个个支撑点,盘踞在这片山岭之上。
空气里,安静得吓人,只有风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隆隆声。
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是日军机械化部队开进的声音。
突然。
一阵尖锐的,撕开空气的呼啸,从天际传来。
“飞机!鬼子的飞机!”
一个了望哨声嘶力竭地大喊。
所有人下意识地抬头,只见几个黑点,在晨光中迅速放大。
那是日军的侦察机,在南口上空一圈圈地打着转,不怀好意。
紧接着。
大地,开始剧烈地颤抖。
铺天盖地的炮弹,带着死亡的尖啸,从远方的地平线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无数道密集的弧线,狠狠砸了下来。
毁灭性的轰炸,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