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极致的服务-《重生后我从煤二代成了投资教父》

  张伟豪在香江陪同周妙可考察业务期间,除了参与分公司核心会议、敲定量化模型试点方案外,也抽出时间与周妙可体验了当地风土人情。

  两人傍晚漫步维多利亚港,感受两岸灯火璀璨的夜景;

  闲暇时探访街头老店,品尝云吞面、烧腊等特色美食,短暂卸下工作的紧绷感。

  一周后,周妙可按计划启程前往高丽,推进当地市场的业务对接工作。

  为保障其出行安全,张伟豪特意安排联合安保派出专属护卫团队全程随行,同时还将自己的私人飞机预留供周妙可使用。

  “不用这么麻烦,我让人订机票就行。”周妙可摇着头,张伟豪就像就像自己爸爸一样,她是出来工作的,不是来当宝宝的。

  张伟豪故作严肃地沉下脸:“怎么?

  我的安排你都不听了?

  你接下来要辗转多个国家,私人飞机能节省大量通勤时间,提高行程效率。

  况且我近期都在国内,飞机闲置也是浪费。”

  摸了摸周妙可的秀发,语气温柔,“一定要注意安全,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联系我。”

  “知道了,会照顾好自己的。”周妙可见状不再推辞,眼底漾开一抹温柔。

  是夜,二人于酒店灯下话别,语短情长,余音绕梁.....

  次日上午,目送周妙可的航班起飞后,张伟豪就让林伟华定好回魔都的机票。

  从香江返回魔都后,张伟豪先在自家别墅里歇了几日。

  连日辗转于中美两地,即便有私人飞机加持,舟车劳顿也让他生出几分倦怠,正好借这空当养精蓄锐。

  养足精神的第一件事,便是兑现对张楚的承诺。

  他拿起手机拨通张楚的电话,话音刚落不到半小时,门铃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哥!我可算等到你电话了!”张楚鞋都没顾上换,就冲进客厅,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张伟豪,

  “我对象孙诗雅的戏,有着落了没?

  她这几天天天跟我念叨,就怕你忘了这茬。”

  张伟豪被他这急不可耐的模样逗笑,指了指茶几上的笔记本电脑:“急什么?诺,早给你备好了。你自己看。”

  张楚凑过去一看,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英文,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的英文水平本就一般,面对满屏的专业术语更是一头雾水,当即嬉皮笑脸地凑到张伟豪身边,挽住他的胳膊:

  “义父,我这英文你又不是不知道,跟看天书似的。

  您行行好,给翻译翻译?”

  “孺子可教。”张伟豪被这声“义父”叫得通体舒畅,清了清嗓子,指着邮件内容逐条讲解,

  “我给你争取到了四个大制作的机会,《速度与激情5》《碟中谍4》《加勒比海盗4》《变形金刚3》,你跟孙诗雅挑一个。”

  “嘶——”张楚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震惊得话都说不出来。

  这几部电影哪一部不是享誉全球的IP?

  随便能参演一部,都够在圈内吹好几年了,更别说有得挑。

  其实张伟豪初看这份名单时,也暗自惊叹泰尔的人脉之广。

  他清楚记得这几部电影的原版剧情,里面几乎没有亚洲面孔的重要角色,能争取到参演机会已是不易,更别提后续的条件了。

  “前三部是有固定的客串角色,能让孙诗雅跟主演有对手戏,露脸时长也有保障。

  至于《变形金刚3》,如果我们愿意投资5000万美金,女主角的位置可以直接给她。”

  “哇!女主角!”张楚先是惊呼,可一听“投资5000万美金”,瞬间像被扎破的气球,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这也太贵了!就为了一个女主角,投这么多钱不值得,咱还是选前三部吧!”

  看着张楚斩钉截铁的模样,张伟豪嘴角抽了抽,又好气又好笑。

  心里想到:大哥你懂什么?

  《变形金刚3》的票房号召力有多强你知道吗?

  投资5000万不仅能拿女主角,后续的票房分成和周边收益都能赚回来,稳赚不赔的买卖!

  你就选这个,既欠我一个人情,又能让我赚一大笔。

  嘴上却说道:“没事啊,你都叫我义父了,我不该表示表示,5000万还是能投的起的,万一票房大卖了,我还能大赚一笔。”

  张楚却依旧不为所动:“那也不行,太冒险了!诗雅就是个新人,一下子当好莱坞大片女主角,肯定会被骂资源咖的。

  先从客串做起,一步一步来更踏实。”

  张伟豪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终究还是没再反驳。

  他突然明白,张楚看似冲动,实则比谁都在乎孙诗雅的口碑,不想让她背负“靠资本上位”的骂名。

  这份心思,倒也难得。

  “你去和孙诗雅商量商量吧,完了给我个话。”张伟豪也不好在劝。

  “行,情义我记着了,老大。”

  反正不管张楚跟孙诗雅怎么选,张伟豪的印象里这几部电影好像都挺赚钱的。

  自己还是都投上一点吧,挣点小钱,给米国那边自己的私人团队发工资啊。

  张楚呆了一会后,便跟张伟豪告别,找孙诗雅商量去了。

  张伟豪则乘车前往西部资本。

  陈航此前告知,为物产集团物色的负责人已找到了。

  反正自己也闲着没事,便过去看看。

  刚踏入总部大楼,张伟豪便明显感觉到空间的局促。

  几家关联公司挤在同一栋写字楼内,办公区域早已饱和,员工们虽井然有序,却难掩空间受限的局促感。

  他暗自思忖:还好西部中心的建设已近尾声,还是要让赵飞在加快一下进度。

  这和自己在米国的条件相比差太远了。

  走进自己的办公室,陈航已等候多时,手中捧着一份简历。

  见张伟豪落座,他立刻上前递过简历:“张总,这就是我为物产集团筛选出的负责人人选。”

  张伟豪接过简历,目光率先落在“基本信息”栏,眉头瞬间微蹙:“马小天?专科学历?”

  自他创办企业以来,这还是见过的学历最低的高管候选人。

  “您先别急着下判断,看看他的履历。”

  陈航语气笃定,“他是从希尔顿酒店的门童做起,一步步做到店长职位的,整个晋升轨迹全靠实打实的业绩堆出来。”

  “可我要的是物产集团的负责人,不是酒店行业的管理者。”

  张伟豪指尖敲击着简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酒店服务与物产的供应链、客户运维逻辑截然不同,这跨度是不是太大了?”

  “正因为您要的是物产集团负责人,我才觉得他最合适。”

  陈航上前一步,条理清晰地解释,“您当初提的核心要求里,明确要‘懂服务。

  马小天做门童时就把客户需求摸得透彻,升为店长后,更是能精准对接高端客群,待人接客的功底毋庸置疑。

  更关键的是,从基层爬上来的经历,让他比谁都清楚一线员工的痛点,管理时更能共情,也更懂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看着张伟豪没有舒展,陈航又补充道:“我之前也面试过不少高学历的服务管理人才,其中不乏行业精英,但他们身上总缺一种‘味道’。”

  “什么味道?”张伟豪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

  “对‘服务本质’的通透感。”

  陈航眼神坚定,“很多人觉得极致服务就是跪舔客户,把客户感动到流泪才算成功,可这样的服务没有边界。

  100块有100块的标准,1万块有1万块的尺度,永远追不上所谓的‘极致’。

  但马小天不一样,他在酒店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总结出的核心是‘超过预期’。

  用合理的成本,给客户超出心理预期的体验,这才是能落地、可复制的服务核心,而这正是物产集团需要的。”

  张伟豪静静听完,又认真的端详起简历,马小天履历中那些

  “客户满意度连续三年行业第一”

  “员工留存率超同行20%”的数据渐渐变得鲜活起来。

  他抬头看向陈航:“安排一下,我要亲自跟他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