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老兵” 的体检报告(详细版)-《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

  走出 “老兵” 号的货运舱时,晨雾还未散尽,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船坞的金属支架上,泛着朦胧的银光。我背着装有个人数据板的背包,脚步轻快却带着一丝忐忑 —— 深度链接的成功让我兴奋,可系统提示的 “应急数据盒关联信息”,又让我隐隐觉得,接下来要面对的,或许是更残酷的真相。

  回到宿舍后,我第一时间反锁房门,将个人数据板连接到充电设备,然后激活系统的 “数据同步” 功能。视网膜上的蓝色光幕瞬间展开,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复杂的数据流开始滚动,系统的机械音也变得格外 “严肃”,像是在宣读一份终审判决:

  “已同步‘老兵’号深度链接数据,正在生成详细体检报告…… 报告生成完成,共包含 6 大模块,237 项检测指标,其中‘严重异常’指标 189 项,‘轻微异常’指标 42 项,‘正常’指标 6 项。”

  189 项严重异常?我愣在原地,手指悬在光幕前,迟迟不敢点开报告 —— 之前的 “简略版体检” 已经足够让人绝望,这份详细报告,难道要把 “老兵” 号的 “病状” 一条条摆出来,彻底击碎我的希望?

  “建议宿主按模块查看,避免信息过载导致认知混乱。”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光幕自动切换到 “模块选择” 界面,列出 “结构系统”“能源系统”“引擎系统”“导航系统”“生命维持系统”“通讯系统” 六个选项。

  我深吸一口气,点击了第一个模块 ——“结构系统”。

  一、结构系统(整体健康度:8%)

  光幕上瞬间弹出一张三维立体的 “老兵” 号结构应力分布图,船体表面被密密麻麻的红、黄、绿三种颜色覆盖。我粗略一扫,心脏瞬间沉到谷底 —— 绿色区域(正常)只占不到 5%,零星分布在船首探测舱和中部龙骨;黄色区域(轻微损伤)也只有 3%,集中在维修舱的局部区域;剩下的 92%,全是刺眼的红色(严重损伤),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整个船体包裹。

  “结构应力分布标注:

  1. 左侧舷侧框架:存在 3 处贯穿性裂缝(最大裂缝宽度 0.8c,应力集中系数超过安全阈值 3.2 倍,存在舱体解体风险;

  2. 舰尾龙骨:因撞击导致局部变形(变形量 15c,支撑强度下降 78%,无法承受引擎启动时的反作用力;

  3. 甲板结构:35% 区域存在锈蚀穿孔(最大孔径 12c,部分甲板与船体框架脱离,仅靠线缆勉强连接;

  4. 观察窗框架:90% 观察窗玻璃破碎,框架锈蚀率 65%,无法承受星际航行时的气压差,需完全更换。”

  系统的机械音毫无感情地念着标注,每一条都像一把锤子,砸在我的心上。贯穿性裂缝、龙骨变形、甲板穿孔…… 这哪里是 “星舰”,分明是一艘随时会散架的 “破船”,别说修复后星际航行,就算在船坞里稍微移动,都可能彻底解体。

  “系统,这些结构损伤,有修复的可能吗?” 我声音发颤,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修复可行性评估:极低。需更换 70% 的船体框架,重新铺设 40% 的甲板,加固所有应力集中区域,预计需消耗钛合金板材 500 平方米,特种焊接设备 3 套,专业维修人员 10 人,耗时至少 3 个月,当前条件下(仅宿主 1 人,基础工具,零专业设备),修复成功率低于 0.1%。”

  0.1% 的成功率?我苦笑一声,关掉 “结构系统” 模块,不敢再看那些刺眼的红色。或许,能源系统会好一点?我抱着侥幸心理,点击了 “能源系统”。

  二、能源系统(整体健康度:5%)

  光幕切换到 “能源管线断裂示意图”,密密麻麻的蓝色线条代表正常管线,红色线条代表断裂管线,黑色线条代表堵塞管线。我盯着图看了足足一分钟,才勉强理清 —— 整个能源系统的管线网络,就像一张被猫抓烂的蜘蛛网,蓝色线条只占不到 10%,红色和黑色线条交织在一起,将主能源核心、应急能源舱、各系统能源接口彻底隔断。

  “能源系统异常标注:

  1. 主能源核心(F300 型):反应室内壁开裂(裂纹长度 23c,能量传导线路断裂率 98%,无法进行能量输出,且存在核泄漏风险(当前泄漏等级:低,但随时间推移可能升高);

  2. 应急能源舱:容量衰减 85%(原容量 1000kWh,当前可用容量 150kWh),能源输出接口锈蚀堵塞,仅 1 个接口可临时使用;

  3. 能源管线:总长度 1200 米,断裂长度 980 米,堵塞长度 180 米,仅 40 米管线完好,无法形成完整的能源传输回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4. 能源分配器:3 个主分配器完全失效,2 个副分配器仅保留基础功能,无法实现能源的精准分配。”

  系统的标注还在继续,我却已经听不进去了。主能源核心开裂、管线断裂 980 米、分配器失效…… 就算我修复了应急能源舱,找到了足够的能源,也无法将能量传输到需要的系统,这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什么区别?

  “修复建议:优先更换主能源核心(需同型号 F300 核心 1 个,黑市估价 星币),重建能源管线网络(需特种能源管线 1200 米,估价 3000 星币),更换能源分配器(需主分配器 3 个,副分配器 2 个,估价 8000 星币),总预算约 星币,修复周期 2 个月。”

  星币?我看着自己系统钱包里 99.5 星币的余额,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贫穷” 才是修复 “老兵” 号最大的障碍。

  我关掉 “能源系统” 模块,手指有些颤抖地点击了 “引擎系统”—— 这是 “老兵” 号的 “心脏”,也是我最不敢面对的模块。

  三、引擎系统(整体健康度:0.5%)

  光幕上弹出的 “引擎缺失零件列表”,让我瞬间倒吸一口凉气。列表足足有两页长,从 “曲速引擎主体” 到 “燃料喷射阀”,从 “涡轮叶片” 到 “控制芯片”,密密麻麻列了 137 个零件,其中标着 “完全缺失” 的有 89 个,标着 “严重损坏” 的有 42 个,标着 “轻微损坏” 的只有 6 个。

  “引擎系统状态标注:

  1. 左侧曲速引擎(E700 型):完全缺失,仅残留引擎基座,基座接口锈蚀率 90%,需重新打磨并更换密封垫圈才能安装新引擎;

  2. 右侧曲速引擎(E700 型):主体存在,但内部涡轮叶片断裂 12 片(共 24 片),燃料喷射系统完全堵塞,控制线路烧毁,修复需更换 80% 的内部零件,等同于重建;

  3. 辅助推进器(E300 型):4 个推进器中,2 个完全报废,1 个叶片变形,仅 1 个可临时使用,但推力仅为正常状态的 20%,无法支持船体转向;

  4. 引擎控制模块:已找到的 3 个模块中,2 个核心芯片烧毁,1 个线路老化,需全部修复才能实现基础控制。”

  “完全缺失”“完全报废”“等同于重建”…… 这些词语像针一样扎进我的心里。没有引擎,“老兵” 号就是一艘无法移动的 “钢铁棺材”,就算修复了结构和能源,也只能永远停在第七船坞里,成为真正的 “废铁”。

  “系统,有没有可能找到二手的 E700 型曲速引擎?” 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E700 型曲速引擎已停产 18 年,黑市流通量极低,最近一次交易记录显示,单价为 星币,且无售后保障。” 系统的回答,彻底击碎了我的幻想。

  我瘫坐在椅子上,看着光幕上还未查看的 “导航”“生命维持”“通讯” 三个模块,突然失去了打开的勇气。结构要换、能源要换、引擎要换,这哪里是 “修复”,分明是要把 “老兵” 号拆了重建,而我手里只有不到 100 星币,和一堆从垃圾场里捡来的破零件。

  “要不要放弃?”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过。或许,我根本不是什么 “宇宙破烂王”,只是一个自不量力的 “废柴”,以为绑定了系统,找到了一艘废舰,就能实现星舰梦想,却忘了现实有多残酷。

  就在这时,系统的光幕突然自动切换到 “生命维持系统” 模块,机械音依旧毫无感情:

  四、生命维持系统(整体健康度:0%)

  “生命维持系统异常标注:

  1. 氧气循环系统:氧气发生器滤芯完全堵塞(堵塞物为金属碎屑和灰尘),循环风机烧毁,无法产生或输送氧气;

  2. 温度调节系统:加热模块短路,制冷管道破裂,舱内温度完全随外界环境变化,极端环境下(如星际空间)温差可达 - 200℃至 150℃;

  3. 水循环系统:储水罐锈蚀穿孔(漏水率 100%),净化模块失效,无法储存或净化水源;

  4. 气压调节系统:气压传感器全部损坏,泄压阀卡死,无法维持舱内正常气压,暴露在真空环境下会瞬间失压。”

  0% 的健康度?连一丝正常的功能都没有?我苦笑一声,准备关掉光幕,却看到系统弹出一行 “特别标注”:

  “特别标注:生命维持系统虽完全离线,但部分零件可与学院训练舰通用(如氧气发生器滤芯、水循环净化模块),可通过‘合理途径’获取,降低修复成本。”

  “合理途径”?我心里一动 —— 学院的训练舰经常会更换零件,换下的旧零件大多会被当作废品处理,要是能从垃圾场找到这些通用零件,说不定能省下一笔钱!

  我重新坐直身体,点击 “导航系统” 模块,果然,系统也标注了 “部分传感器可与旧款训练舰通用”;“通讯系统” 模块里,同样有 “应急通讯器可修复,所需零件在黑市低价流通” 的提示。

  系统的机械音再次响起,语气依旧 “客观”,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 “引导”:

  “综合评估:‘老兵’号虽存在大量严重损伤,但并非完全无法修复。建议宿主优先修复‘低成本高收益’项目(如生命维持系统的通用零件替换、应急通讯器修复),逐步提升飞船基础功能,再通过‘废品回收’‘任务奖励’积累资源,攻克高难度修复项目(如引擎更换、结构加固)。当前修复总预算预估: 星币(不含人工),修复周期预估:12 个月(以宿主当前效率)。”

  星币,12 个月?虽然依旧是天文数字和漫长周期,但至少,系统给出了 “可行” 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判死刑。我看着光幕上那些 “可通用”“可修复” 的标注,心里的绝望渐渐被一丝微弱的希望取代。

  “系统,你刚才为什么不直接说有通用零件?故意吓我?” 我忍不住吐槽,刚才的冲击差点让我放弃。

  “宿主需先认清现实,才能更理性地制定修复计划。” 系统的机械音理直气壮,“且‘残酷的真相’能激发宿主的求生欲与创造力,历史数据显示,87% 的‘废品改造大师’,都是在‘绝境’中找到突破方向。”

  我哭笑不得,这系统还懂 “激将法”?但不得不承认,刚才的 “绝望”,反而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修复 “老兵” 号不能急功近利,必须一步一步来,从最简单、最省钱的项目开始,慢慢积累经验和资源。

  我关掉光幕,拿起桌上的应急数据盒,心里重新燃起了斗志。虽然读取数据盒需要帮老疤修复终端,虽然修复 “老兵” 号需要 星币和 12 个月,但至少,我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系统的帮助,还有从垃圾里找价值的 “破烂王” 技能。

  “ 星币又怎么样?12 个月又怎么样?” 我握紧数据盒,轻声对自己说,“从垃圾场里捡零件,从黑市上淘旧货,总有一天,我能凑够钱,修复好‘老兵’号,让它重新飞向星海。”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书桌上的个人数据板,也照亮了我心里的希望。虽然 “老兵” 号的详细体检报告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也让我找到了脚踏实地的方向。

  我是雷诺,是 “老兵” 号的临时船长,是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 “宇宙破烂王”。就算 “老兵” 号是一艘千疮百孔的 “破船”,就算修复之路注定布满荆棘,我也不会放弃。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梦想,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跌倒后,依然能爬起来,继续向前走。而 “老兵” 号的重生之路,还有 “我” 的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先去帮老疤修复数据终端,读取应急数据盒的秘密吧。说不定,里面就藏着能快速积累资源的关键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