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喝迎客酒-《冥帝独宠:帝君老公一万岁》

  下车后,一股独属于山区的冷空气扑面而来,刺骨且强烈的冲击把脸颊吹痛。

  司机把大巴行李仓的门打开,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行李,站在班主任身后,听从安排。

  千年古寨和我想象中的样子大不相同,网上所有的宣传照都被加上了美化滤镜,让人根本识别不出它的真面目。

  寨子气派的石雕大门处,特地用人造草皮铺出一个巨大的圆形停车场,得益于各种旅游大巴和私家车实现了这个停车场的商业价值。

  只见二十几个大妈胸前悬挂着微信收款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过来。

  她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司机大哥索要十元停车费。

  当然,她们的态度也很诚恳,你可以不给,但是车子会发生点什么,那就不得而知。

  在场的所有车主和司机只能心甘情愿的给钱,还能免费获得大妈看守车辆的贴心服务。

  余以诚他们一行人也紧随其后到达,大妈们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敛财的好机会。

  管你牛车马车,只要有轮子,往停车场一停,你就得给钱!

  那两名机车女故作撒娇地讨好大妈们,想让她们少收一点停车费。

  或许在她们看来,自己撒娇的样子一定老可爱了,能感化世间万物。

  薇妮大无语的翻了一个白眼,林可噗呲一下没忍住,笑出了声,“哈哈哈……………”

  薇妮本来还挺郁闷的心情,经林可这么一带动,她也跟着笑了起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薇妮这种大家闺秀无论言行举止还是为人处世,都甩余以诚那两个机车女同伴无数条街。

  其他班的同学都在排队等候着寨子里的村民投喂迎客酒,从他们豁出去的表情判断,那杯所谓的迎客酒一定比马尿还难喝。

  回顾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敢拒绝,甚至说一个不字。

  由此可见班主任网上查到的那些禁忌,还是有点可信度的。

  除去大三已经去实习的师哥、师姐们,本次参加春游的大多数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和老师们。

  老师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再难喝的迎客酒也能面不改色地夸上一句回味无穷。

  这不夸不要紧,寨子里的村民又重新给老师们倒上更大碗的迎客酒,量必须管够。

  老师们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谢谢,随即仰头一口闷完,这次他们学聪明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喝完酒才能从石雕牌坊大门走过,这个规定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一大堆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村民捧着酒坛围堵在大门口,连路过的狗都得被灌两口迎客酒。

  别班的同学陆陆续续都喝完了迎客酒,成功赢得进入大门的权利。

  隔壁班的段亦风不知是为了耍酷还是本身酒量就很好,他喝完一碗迎客酒后又主动向村民讨要第二碗。

  在村民的欢呼声中,他一口干完一大碗酒,舔唇的动作令无数女同学花痴尖叫。

  呃………

  实不相瞒,从我这个角度看去的话,和我家屁兜舔唇的动作如出一辙。

  余以诚他们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喝下那碗迎客酒,可能是出于本能,他回过头有些担忧地看了我和薇妮一眼,随后被别人强行拽走。

  轮到我们班喝迎客酒之际,本来挺和谐的画风突然骤变,一位男同学实在咽不下酒的另类口感,导致酒从鼻孔喷射而出。

  “噗———”所有人瞬间爆笑,唯有古寨的村民都惊呆了。

  接下来每位同学走上前从村民手中接过迎客酒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方才那位同学的神操作,从而频频笑场。

  因此我们班喝酒的进度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拖拉…………

  薇妮和林可怕我害怕,纷纷抢着站到我前面。

  她俩很豪爽的从村民手中接过酒碗,还搞怪的互相碰杯,最后一饮而尽。

  在薇妮把碗递回给村民时,我还是看到她强行忍住干呕的欲望,紧紧抿住嘴唇。

  下一秒,一位身着黑色少数民族服饰的中年妇女把一大碗迎客酒,双手捧着递到我面前。

  我震惊之余,她的解释竟有点好笑,“姑娘,没有小的碗了,委屈你一下。”

  这直径哪能叫碗,摆明就是盆好吗!

  来,跟我读——p-é-n。

  “哈哈哈———”在场同学和老师的笑声震耳欲聋,幸灾乐祸的意味明显。

  我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把这盆迎客酒捧了起来。

  奇怪的是,天然陶土做的盆重量应该不轻才对,为何在我手中竟是轻飘飘?

  更离奇的是,我的唇还未碰到酒盆,里面的酒水自动不翼而飞。

  这样的异象,只有玄烈那男人能操控。

  我瞬间秒懂,装作一副很撑的样子,把酒盆还了回去。

  中年妇女和其他村民激动的为我鼓掌,他们一致认为,没有人比我更能融入他们的文化。

  我假笑着离开,扭头看向刚刚嘲笑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摆在他们面前的就不能用盆来形容了,一桶一桶的陈年迎客酒顿时令他们笑意全无。

  薇妮和林可担忧地把我拉到一边,手一直在抚摸我的肚子,怕我吃出什么毛病。

  我笑着把刚才的一幕说了出来,她俩同时长舒了一大口气。

  “天杀的!什么鬼迎客酒!那玩意堪比粪水!”林可小声咒骂道。

  “嘘…………”薇妮谨慎地把食指放在嘴巴上,示意林可注意言行。

  待全班都喝完迎客酒,其中一位自称是古寨村长的男人,带领着我们往大门里面走。

  村长估摸六十来岁,两鬓斑白,同样身穿黑色的少数民族服饰,脚上的平底绣花黑布鞋十分有个性。

  班主任和村长走在最前面,两人相谈甚欢,我们全班拉着行李箱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走进石雕牌坊大门,最先看到的是一大片翠绿的梯田,还有一些村民正在田里插秧。

  从梯田旁的石头小路走了几分钟,便看到一整条天然的河流贯穿整个古寨,碧绿色的水面倒映着古寨的倩影。

  一边是梯田和山林,一边是古寨和河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