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人是我杀的-《从生孩子开始,苟成仙古第一帝族》

  “张兄,理是这么个理,但这事是不是应该提前准备?”

  房川面露难色,硬着头皮说道。

  “铁炉山和锻剑阁那边,常年以出售神兵获利,如果不把他们搞掉,到时候怕是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你们尽管放心!”张肃已经收到宗门传来的消息,因此才敢对他们许诺:“最多半个月时间,市面上不会再有他们的货出现。”

  “甚好甚好!!”闻言,房川松了口气。

  如果真能如他们所说,可以铲除这两方势力的话,以两千两的价格收购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不了多等一段时间,等市面上的神兵销售一空后,他们再出手。

  届时,加个三四成出售,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这么算的话,此事还是有些赚头的。

  “既然大家都没问题了,那么此事就以今日商议的价格推行!”

  张肃面向众人,端起茶杯十分客套的笑笑。

  “希望此次合作,可以为大家带来不菲的利益,也希望咱们能够一直合作下去,共同将这份生意,做大做强!”

  “哈哈哈,感谢张兄的关照,你放心,兄弟们赚了钱,绝对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房川笑的很是开心,带领众人感谢个不停。

  一年白得一百多万两银子,这生意如果能一直做下去的话,确实很合算。

  正事聊完,众人准备散去,回到各自所属县城。

  身为父母官,朝廷对于他们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没有上级召见,朝廷命令的情况下,不得离开属地。

  前来白府观礼已经属于违规,倘若接连几日不在公署县衙出现,难免会落人口舌。

  “赵大人还请留步!”落在人群后方的赵太吉,被张肃喊停脚步。

  回头望去,就见老家伙带着笑眯眯的喝着茶水,直愣愣盯着自己。

  带着一肚子疑惑的赵太吉,移步来到茶桌前,好奇的问道。

  “不知张兄还有何事?”

  “一点小事。”张肃起身在屋里缓缓踱步,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沉吟道:“前些时日,有两名青河县外门弟子告假回家。”

  “今日外门长老传来消息,他们已经超过一个月期限,仍未返回宗门。”

  “因此,我想托赵大人帮忙找找,看看这二人是否还在青河县。”

  闻言,赵太吉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

  看来,周鹏举的死讯还没传回宗门,不然的话,他们不可能会把这事委托给自己。

  不过,对于赵太吉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一个外门弟子而已,杀了就杀了。

  “张兄所问之人,可是周家周鹏举?”

  张肃转头看向不远处的弟子,向他投去问询的目光。

  这种小事,他几乎不怎么关注,如果不是外门长老托付,他连问一嘴的兴趣都没有。

  “没错,就是周家周鹏举!”青年向前一步,躬身行礼:“如果赵大人能找到此人的话,麻烦带句话,元鼎门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希望他能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呵呵呵……”赵太吉突然笑了起来,随即起身去到张肃面前,坦言道:“这话,我怕是带不到了。”

  “周鹏举和他那位朋友,早在两个月前便死了。”

  “死了?”张肃微微一愣,有些费解的追问道:“怎么回事?元鼎门的人也有人敢动?”

  “人就是我杀的!”赵太吉丝毫不慌,当着二人的面,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其中,周家当街杀人,破坏县城治安,与他人火拼等等。

  当然,在这其中,他还是小小改编了一截,将周鹏举的罪行放大几分,伪装成不得不动手,将其诛杀的局面。

  “唉……”听完他的解释,张肃负手而立,轻叹一声,喃喃道:“时也命也,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查的了。”

  “一个外门弟子,惹出如此大的祸端,就算是回到宗门,他也免不了一死!”

  “多谢张兄能够理解我的苦衷。”赵太吉拱手行礼,转而准备离开:“既然没什么事,我且先行离去,县衙公务繁忙,不可再行拖延。”

  “赵大人请便!”张肃轻轻点头,望着他的背影看了许久。

  一旁的青年,盯着赵太吉腰间悬挂的宝剑,轻声提醒道。

  “师尊,这里边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赵太吉所用的神兵,正是出自元鼎门秘法炼制!”

  “怎么?你觉得他一个知县,会为了一把神兵杀人?”张肃一脸不可思议的质问道。

  这话说出口的时候,他自己都想笑。

  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一方父母官,一年到头各种收入叠加下来,也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这种级别的人物,怎会为了一把神兵与人动手结仇。

  “这,这……”青年迟疑片刻,也没想出别的可能。

  按理说,赵太吉杀了周鹏举,缴获一把元鼎门炼制的神兵,也属于正常。

  可问题是,这事未免有些太突兀了吧。

  明知张肃是元鼎门长老,还在他面前佩一把杀人夺来的神兵。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恐怕都不会这么干。

  “不用再说了,两个杂役而已,不值得深思。”

  张肃没有心情研究这点破事,直接交代道。

  “就按赵太吉的说辞转达给崔长老,后续怎么处理就跟咱们没关系啦。”

  “切记,不要小看这个赵太吉,他的背后是五公子,也是因为有这个底气,他才敢面不改色承认此事。”

  “说到底,咱们想在京南路做生意,就绕不开吴家,跟他们结怨,没什么好处。”

  “除非哪一天,吴家顶梁柱倒了,否则的话,在这京南路,他们永远掌握话语权!”

  “是师尊!”青年俯身行礼,不再深究此事。

  本来他们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之间,就有着云泥之别的差距。

  之所以点出赵太吉佩剑问题,纯粹是因为他觉得不符合常理。

  既然师尊都发话了,那就没有继续关注的必要。

  两个杂役而已,死就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