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他们想造反!-《从生孩子开始,苟成仙古第一帝族》

  玩笑之余,李沉海端起茶碗喝了口水,这才回归正题,继续刚才的谈论。

  “一个月内,万宝斋重新开业,但这次要换个名字,重新命名为万宝商行!”

  “这次,不单单是法宝销售,同时还要涵盖丹药,灵药,以及各种炼器材料等等。”

  “万宝斋算是试水,终将会成为过去式,哪怕是新的万宝商行,仍旧无法满足我的终极梦想。”

  “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他那深邃的目光扫过丰收和孙昭北,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道。

  “最多五年时间,万宝商行要在武康境内遍地开花,规模不能低于一千家铺子!”

  “一千家?这要很多钱的!”丰收眼底尽显凝重之色,忍不住劝说道:“爹,步子迈的有点快了吧,一千家铺子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源供应,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者才行。”

  “如果碰见存有私心的掌柜,随便动点手脚,铺子就会出现亏损。”

  “管理方面的东西后期可以一点点完善,这都不着急!”李沉海挥手打断他的话语,就这个问题继续说道:“管理人员就从执法堂内部挑选,先由叶庆文组织人考核,之后全部汇总起来,我来亲自面谈。”

  “另外!”他猛地拔高一个音调,引得屋内几人眼角狂跳,吓了一激灵。

  “从现在开始,开启第一个十年计划,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用资源砸,也要砸出来两百位金丹修士!”

  此话一出,书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孙昭北三人全都在此刻傻眼了。

  就连李仁心都被老爹这个疯狂的想法吓了一跳。

  两百位金丹期,这可是整整两百位!!

  金丹期不比筑基境,稍微有点天赋就能晋升。

  况且,执法堂那些人修行的还都是元鼎门内部功法,没有锻体和辅修元神,突破成功率能不能达到三成都是两说。

  如此情况下,想要在十年内成功突破两百位金丹期修士,最少要储备八百到一千位筑基后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

  就拿现在的元鼎门来说,虽然有着将近一万名门内弟子,但这些人当中,九成以上都是炼气境。

  剩下的一千人里边,刨除一些年老体弱,资质欠缺的弟子,真正有潜力的不超过三百人,能达到筑基后期的恐怕连一百人都没有。

  就算他们从现在开始扩大招收名额,玩了命的收弟子,想要在十年内突破两百名金丹期修士,也几乎没有可能。

  哪怕是用资源砸都不行,除非李家能拿出来大批量的洗尘丹,改善那些弟子的资质。

  不然的话,十年内想要完成这个目标,简直比登天都难!

  “哥,这事有点着急了吧。”震惊好半天的孙昭北,眼底的惊骇尚未消散:“且不说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弟子,就算有人,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供应。”

  “攒点钱不容易,咱还是省着点花吧,再说了,咱爷们也不想造反,要那么多金丹期干啥!”

  坐在下首的李仁心听到这话后,眼神微微出现变化,再结合老爹的种种计划,他好像明白点怎么回事了。

  现在的武康看着还算安稳平静,可等到十年二十年后,李家准备搬走的时候,情况或许就不一样了。

  到那时候,手上没有一定的战斗力量,想要全身而退恐怕不太容易。

  不论谁坐那把龙椅,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卷走一大笔灵石离开这片土地。

  所以,老爹此举算得上是未雨绸缪,虽然步子迈的有点大,但如果真跟自己想的一样,两百位金丹期恐怕都不够看。

  别忘了,四皇子手里可是攥着一万具金丹期尸傀呢,他回来那一天,武康必将陷入大乱!

  “一千家铺子,没有绝对的力量把控,挣了钱你也别想装进口袋里。”

  李沉海面对几人投来的目光,颇为无奈的叹息道。

  “钱的事好说,财散人聚,有人就有钱,如果商行赚取的利润不够供应修炼资源,那就从灵石矿抽调。”

  说是这么说,其实李沉海也肉疼。

  一千位筑基后期都不一定能凑出两百个金丹期。

  这一千人修行所需资源,最少也要十几二十亿灵石。

  现如今的李家虽说有个三五亿的灵石储备,但这笔钱是李家最后的依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能动。

  除去这笔钱之外,万宝斋和元鼎门每个月也能有四五百万的利润,但现在万宝斋处于停业状态,要用钱就只能从灵石矿那边抽调。

  原本他想着把灵石矿当做储备资源,偷偷摸摸开采,然后把钱转移到蟠龙大陆那边开始新的布局。

  可现在看来,还是要先保这边。

  老二那个位置太危险,指不定哪天就会遭到政敌打击,手里要是没点硬实力,一夜之间李家就会遭到覆灭。

  而且,想要赚快钱就必须扩大经营,产业扩大,管理维护人员也要增加,算来算去,这一笔开支都是省不掉的。

  不过,从长远来说,只要能换回来两百位金丹期,那这笔钱花的就挺值。

  毕竟这些人是可以带走的,到了蟠龙大陆仍旧可以为李家所用。

  “可这……”

  孙昭北还想说些什么,但却被李沉海抬手打断。

  他转头看了看对面的老二,眼底出现一抹极其复杂的情绪。

  “老二,明天就要走了,去跟你娘说会话,聊聊吧……”

  “哎,好……”李仁心虽有些不解,但还是听话起身,离开了书房。

  老二走后,屋里陷入短暂宁静,孙昭北与丰收相视一眼,还是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着急。

  现在的李家已经成为人人羡慕的存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在这京南路乃至整个武康,都能排得上号。

  为啥非要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使劲折腾呢?

  “想知道为什么吗?”沉默了一会儿的李沉海,依靠在桌沿,抬手撑着脑袋,满脸惆怅与忧虑:“不是我着急,是有些人着急,急的都快不行了。”

  “最近一年,庆王府一直在偷偷招兵买马,并且与京南路驻军那边走的特别近!”

  “我怀疑,他们是想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