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的长条桌被王二婶擦得能照见人影,粗瓷碗摆得整整齐齐,碗沿的豁口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爷爷拄着枣木拐杖站在门口,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赵老板,饭都做好了,吃了再走。买卖不成仁义在,吃顿饭总不碍事。”
赵老板刚要摆手,鼻尖就钻进股浓郁的香气——是肉香混着土豆的甜,像只看不见的手,把他往屋里拽。陈老五已经解了羊鞭,正蹲在灶房门口拔鸡毛,老母鸡的血滴在地上,洇出小小的红圈:“自家养的鸡,用望海坡的土豆炖,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就是,尝尝呗。”三秒往灶房里让,“您上午走了那么多路,也该垫垫肚子。”她的语气里没了刚才的针锋相对,多了点庄稼人的实在。
赵老板看了看表,金表的指针指向十二点半。他确实饿了,早上没吃多少,又在望海坡走了半天,胃里早就空了。“那……就叨扰了。”他扯了扯西装,跟着爷爷往桌前走,皮鞋踩在泥地上,发出“咯吱”的轻响。
桌上的菜很快摆齐了,满满当当一大桌,却都围着土豆转。中间是个黑陶盆,土豆炖肉在里面冒着热气,黄澄澄的土豆块吸饱了肉汁,边缘泛着油光;旁边是盘酸辣土豆丝,红的辣椒绿的葱,切得细如发丝;还有一摞土豆饼,金黄金黄的,边缘焦脆,是王二婶用新磨的玉米面和土豆泥摊的。
“都是土豆做的,您别嫌弃。”爷爷往赵老板碗里夹了块炖土豆,“咱庄稼人没啥好东西,就地里长的这些,实在。”
赵老板看着碗里的土豆,沙瓤被炖得半化,黄心像融化的黄油,肉香顺着热气往鼻子里钻。他犹豫了一下,夹起来送进嘴里——刚嚼了两下,眼睛就亮了亮。这土豆比早上生吃的更软糯,沙瓤里裹着肉汁的咸香,咽下去的时候,喉咙里还留着点回甜,确实跟普通土豆不一样。
“是比普通土豆香。”他没忍住,又夹了一块,这次连带着肉一起吃,“你们这土豆炖肉,做法挺特别。”
“哪有啥特别的?”王二婶笑着给众人盛饭,“就是土豆好,不用削皮,连皮炖都香。普通土豆炖久了就烂成泥,咱这沙瓤土豆,炖得再久也是块,能吸住肉汁,又不浑汤。”
李大叔端起酒杯,往赵老板面前推了推:“自家酿的玉米酒,尝尝?解腻。”赵老板摆了摆手:“下午还要开车,不能喝。”他拿起筷子,夹了口土豆丝,脆生生的,带着点酸,正好中和了炖肉的腻。
饭桌上一时没人提价钱的事,只有碗筷碰撞的声响和陈老五偶尔的咳嗽声。陈老五吃得最香,土豆饼卷着土豆丝,一口下去,嘴角沾着玉米面渣:“咱这土豆,怎么做都好吃。蒸着甜,炒着脆,炖着香,磨成粉做粉条,滑溜溜的,比红薯粉条筋道。”
赵老板没接话,却又夹了块土豆饼,焦脆的外壳咬开,里面是软乎乎的土豆泥,带着股子奶香。他突然想起超市里卖的那些土豆,要么寡淡无味,要么带着股土腥味,从来没吃过这么有“土豆味”的土豆。
“赵老板,您看这个。”三秒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推到赵老板面前,“这是我们的施肥记录,从去年秋耕到今年播种,施了多少羊粪、多少草木灰,都记着呢。”她指着其中一页,“光有机肥,我们就比别家多投三成,成本确实比普通土豆高。”
赵老板放下筷子,拿起本子翻了翻。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有的是陈老五的,有的是李大叔的,还有三秒娟秀的字,但每一笔都透着认真。某月某日,陈老五羊圈清粪,施望海坡三亩;某月某日,李大叔拉来草木灰,撒河湾地两亩……连羊粪的干湿程度都记着。
“你们这账,记得比我超市的进货单还细。”赵老板的语气里多了点佩服,“我以前收土豆,只看个头和表皮,从没问过施了多少肥。”
“那是您没遇到咱这样的。”陈老五喝了口玉米粥,“咱这合作社,图的就是个长远。今年把地养好了,明年才能长出更好的土豆。要是为了省成本,瞎用化肥,地就毁了,那是断子绝孙的事。”
爷爷磕了磕烟袋锅,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赵老板,不是我们咬着八毛不放。这土豆,从下种到收获,我们每个人都像伺候娃娃似的伺候着。三秒为了选种,跑了三趟县农科所;老五为了积肥,大冬天的清羊圈;老李头半夜还在地里看水……这八毛,是我们应得的。”
赵老板看着桌上的菜,又看了看手里的账本,突然觉得这八毛确实不高。他做生鲜生意这么多年,知道好东西的成本在哪。这望海坡的土豆,带着阳光的甜,沾着沙壤的香,浸着庄稼人的汗,值这个价。
“其实……”赵老板放下账本,刚想说什么,就被陈老五打断了:“吃饭吃饭,先不说买卖的事。菜都快凉了,土豆炖肉凉了就不香了。”他往赵老板碗里又夹了块土豆,“吃饱了才有力气谈事。”
这顿饭吃得很慢,没人再提价钱,却比刚才在仓库里的谈判更有分量。赵老板吃了两块土豆饼,半碗炖土豆,还有一筷子土豆丝,直到打了个饱嗝,才放下碗筷。王二婶端来茶水,他接过来喝了一口,突然笑了:“你们这土豆,确实有魔力,吃着吃着,就觉得八毛不贵了。”
仓库里的人都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三秒刚要说话,被爷爷用眼神制止了。爷爷慢悠悠地说:“赵老板是个懂货的人。买卖嘛,讲究个你情我愿,你觉得值,咱就成交;你觉得不值,咱也不勉强。”
赵老板站起身,往仓库里的土豆堆看了看,黄澄澄的一片,在阳光下像堆小金锭。“我刚才在坡上看了,你们的梯田确实规整,土豆苗长得也精神。”他顿了顿,像是下了决心,“八毛就八毛,我拉一万五千斤,今天能装完吗?”
陈老五“噌”地站起来,差点碰翻凳子:“能!现在就组织人装袋!保证天黑前给您装满车!”李大叔也乐了,抓起算盘就往外跑:“我去喊人!”
王二婶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往灶房走:“我再蒸点土豆,让装袋的人也尝尝!”
赵老板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这顿土豆宴没白吃。他掏出手机,给采购员发微信:“多派辆车,望海坡的沙瓤土豆,品质一流,加量采购。”发完微信,他走到三秒面前,伸出手:“合作愉快。”
三秒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茧子蹭着他的手背:“合作愉快。以后望海坡的土豆,优先给您留着。”
爷爷站在门口,看着赵老板和三秒握手,烟袋锅里的火星映着他的笑。陈老五赶着羊群往羊圈走,老黄牛的铃铛“叮铃叮铃”响,像是在唱丰收的歌。
灶房里的土豆炖肉还在保温,香气飘出老远,引得槐树上的麻雀都落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叫。三秒看着桌上没吃完的土豆饼,突然觉得,这顿僵持的午饭,比任何谈判都管用——因为最实在的道理,往往藏在最朴素的饭菜里。
赵老板刚要摆手,鼻尖就钻进股浓郁的香气——是肉香混着土豆的甜,像只看不见的手,把他往屋里拽。陈老五已经解了羊鞭,正蹲在灶房门口拔鸡毛,老母鸡的血滴在地上,洇出小小的红圈:“自家养的鸡,用望海坡的土豆炖,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就是,尝尝呗。”三秒往灶房里让,“您上午走了那么多路,也该垫垫肚子。”她的语气里没了刚才的针锋相对,多了点庄稼人的实在。
赵老板看了看表,金表的指针指向十二点半。他确实饿了,早上没吃多少,又在望海坡走了半天,胃里早就空了。“那……就叨扰了。”他扯了扯西装,跟着爷爷往桌前走,皮鞋踩在泥地上,发出“咯吱”的轻响。
桌上的菜很快摆齐了,满满当当一大桌,却都围着土豆转。中间是个黑陶盆,土豆炖肉在里面冒着热气,黄澄澄的土豆块吸饱了肉汁,边缘泛着油光;旁边是盘酸辣土豆丝,红的辣椒绿的葱,切得细如发丝;还有一摞土豆饼,金黄金黄的,边缘焦脆,是王二婶用新磨的玉米面和土豆泥摊的。
“都是土豆做的,您别嫌弃。”爷爷往赵老板碗里夹了块炖土豆,“咱庄稼人没啥好东西,就地里长的这些,实在。”
赵老板看着碗里的土豆,沙瓤被炖得半化,黄心像融化的黄油,肉香顺着热气往鼻子里钻。他犹豫了一下,夹起来送进嘴里——刚嚼了两下,眼睛就亮了亮。这土豆比早上生吃的更软糯,沙瓤里裹着肉汁的咸香,咽下去的时候,喉咙里还留着点回甜,确实跟普通土豆不一样。
“是比普通土豆香。”他没忍住,又夹了一块,这次连带着肉一起吃,“你们这土豆炖肉,做法挺特别。”
“哪有啥特别的?”王二婶笑着给众人盛饭,“就是土豆好,不用削皮,连皮炖都香。普通土豆炖久了就烂成泥,咱这沙瓤土豆,炖得再久也是块,能吸住肉汁,又不浑汤。”
李大叔端起酒杯,往赵老板面前推了推:“自家酿的玉米酒,尝尝?解腻。”赵老板摆了摆手:“下午还要开车,不能喝。”他拿起筷子,夹了口土豆丝,脆生生的,带着点酸,正好中和了炖肉的腻。
饭桌上一时没人提价钱的事,只有碗筷碰撞的声响和陈老五偶尔的咳嗽声。陈老五吃得最香,土豆饼卷着土豆丝,一口下去,嘴角沾着玉米面渣:“咱这土豆,怎么做都好吃。蒸着甜,炒着脆,炖着香,磨成粉做粉条,滑溜溜的,比红薯粉条筋道。”
赵老板没接话,却又夹了块土豆饼,焦脆的外壳咬开,里面是软乎乎的土豆泥,带着股子奶香。他突然想起超市里卖的那些土豆,要么寡淡无味,要么带着股土腥味,从来没吃过这么有“土豆味”的土豆。
“赵老板,您看这个。”三秒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推到赵老板面前,“这是我们的施肥记录,从去年秋耕到今年播种,施了多少羊粪、多少草木灰,都记着呢。”她指着其中一页,“光有机肥,我们就比别家多投三成,成本确实比普通土豆高。”
赵老板放下筷子,拿起本子翻了翻。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有的是陈老五的,有的是李大叔的,还有三秒娟秀的字,但每一笔都透着认真。某月某日,陈老五羊圈清粪,施望海坡三亩;某月某日,李大叔拉来草木灰,撒河湾地两亩……连羊粪的干湿程度都记着。
“你们这账,记得比我超市的进货单还细。”赵老板的语气里多了点佩服,“我以前收土豆,只看个头和表皮,从没问过施了多少肥。”
“那是您没遇到咱这样的。”陈老五喝了口玉米粥,“咱这合作社,图的就是个长远。今年把地养好了,明年才能长出更好的土豆。要是为了省成本,瞎用化肥,地就毁了,那是断子绝孙的事。”
爷爷磕了磕烟袋锅,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赵老板,不是我们咬着八毛不放。这土豆,从下种到收获,我们每个人都像伺候娃娃似的伺候着。三秒为了选种,跑了三趟县农科所;老五为了积肥,大冬天的清羊圈;老李头半夜还在地里看水……这八毛,是我们应得的。”
赵老板看着桌上的菜,又看了看手里的账本,突然觉得这八毛确实不高。他做生鲜生意这么多年,知道好东西的成本在哪。这望海坡的土豆,带着阳光的甜,沾着沙壤的香,浸着庄稼人的汗,值这个价。
“其实……”赵老板放下账本,刚想说什么,就被陈老五打断了:“吃饭吃饭,先不说买卖的事。菜都快凉了,土豆炖肉凉了就不香了。”他往赵老板碗里又夹了块土豆,“吃饱了才有力气谈事。”
这顿饭吃得很慢,没人再提价钱,却比刚才在仓库里的谈判更有分量。赵老板吃了两块土豆饼,半碗炖土豆,还有一筷子土豆丝,直到打了个饱嗝,才放下碗筷。王二婶端来茶水,他接过来喝了一口,突然笑了:“你们这土豆,确实有魔力,吃着吃着,就觉得八毛不贵了。”
仓库里的人都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三秒刚要说话,被爷爷用眼神制止了。爷爷慢悠悠地说:“赵老板是个懂货的人。买卖嘛,讲究个你情我愿,你觉得值,咱就成交;你觉得不值,咱也不勉强。”
赵老板站起身,往仓库里的土豆堆看了看,黄澄澄的一片,在阳光下像堆小金锭。“我刚才在坡上看了,你们的梯田确实规整,土豆苗长得也精神。”他顿了顿,像是下了决心,“八毛就八毛,我拉一万五千斤,今天能装完吗?”
陈老五“噌”地站起来,差点碰翻凳子:“能!现在就组织人装袋!保证天黑前给您装满车!”李大叔也乐了,抓起算盘就往外跑:“我去喊人!”
王二婶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往灶房走:“我再蒸点土豆,让装袋的人也尝尝!”
赵老板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这顿土豆宴没白吃。他掏出手机,给采购员发微信:“多派辆车,望海坡的沙瓤土豆,品质一流,加量采购。”发完微信,他走到三秒面前,伸出手:“合作愉快。”
三秒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茧子蹭着他的手背:“合作愉快。以后望海坡的土豆,优先给您留着。”
爷爷站在门口,看着赵老板和三秒握手,烟袋锅里的火星映着他的笑。陈老五赶着羊群往羊圈走,老黄牛的铃铛“叮铃叮铃”响,像是在唱丰收的歌。
灶房里的土豆炖肉还在保温,香气飘出老远,引得槐树上的麻雀都落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叫。三秒看着桌上没吃完的土豆饼,突然觉得,这顿僵持的午饭,比任何谈判都管用——因为最实在的道理,往往藏在最朴素的饭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