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三秒种大田》

  夏末的阳光依然炽热,仿佛要将大地烤焦一般,然而在李家村合作社的分红现场,却弥漫着一股热闹而欢快的氛围。

  村民们兴高采烈地排着长队,等待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红利。八仙桌上,一摞摞现金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如同一座小山,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三秒站在桌前,认真地核对着名单,确保每一个村民都能准确无误地领到应得的分红。他的额头微微出汗,但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春花则在一旁忙碌地递钱、登记,动作迅速而熟练。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回荡在空气中,让整个现场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大家互相交谈着,分享着这份喜悦。然而,就在这欢乐的场景中,王二婶却突然像被定住了一样,站在原地愣了半天。

  “春花,你是不是给多了?”王二婶捏着信封里的钱,手指有点发颤,“我家该分一千二,这里面咋有一千四?”

  周围的村民都停住了手,纷纷看向春花。有人凑过来看王二婶的信封:“是啊,咋多了两百?是不是算错了?”也有人打趣:“二婶,多了就拿着,还能有嫌钱少的?”

  春花放下手里的登记本,走到王二婶身边,笑着解释:“二婶,这钱没给多,其中两百是补您买化肥的差价,您忘了?开春买化肥的时候,您没跟合作社一起批发,自己去镇上买贵了。”

  “买化肥?”王二婶皱着眉想了想,才慢慢记起来,“哦!是有这回事!开春那时候我家老头子生病,我忙着去医院照顾,没赶上合作社统一买化肥,就自己去镇上农资店买了两袋,当时店主说一袋一百二,我也没讲价就买了。”

  “合作社统一批发的化肥,一袋才一百块,您多花了四十块一袋,两袋就是八十块?”李老栓凑过来问,脸上满是疑惑,“那咋补两百啊?”

  “不是两袋,是五袋!”春花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张化肥采购单,指着上面的记录,“我后来查了您家的种植面积,三亩地得用五袋化肥,您当时说买了两袋,我想着您可能是忘了,就去镇上农资店问了,店主说您后来又去买了三袋,还是按一百二一袋算的,五袋总共多花了一百块。”

  她顿了顿,又拿出另一张单子:“后来我发现,不光是您,还有几家村民也没赶上统一采购,自己买化肥多花了钱,我就一起算了算,总共多花了两百块,其中您家一百块,另外两家各五十块。这次分红,就把这差价都补还给大伙了。”

  王二婶攥着钱的手紧了紧,眼圈有点红:“春花,你咋还记着这事啊?我自己都忘了买贵了,你还专门去查,又给我补回来,这多不好意思啊。”

  “咋不好意思?”春花拍了拍王二婶的手,声音清亮,“合作社就是为大伙服务的,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您忙着照顾叔叔,没赶上统一采购,本来就不容易,哪能再让您多花钱?不光是化肥,以后买种子、农药,要是有谁没赶上统一采购,自己买贵了,都可以来找我,合作社帮着补差价。”

  村民们听了这话,心里都暖烘烘的。李三叔笑着说:“春花这孩子,心细又实在,有她在,咱合作社的人都不吃亏!”

  “是啊,去年我家没赶上统一买种子,自己买贵了,春花也帮我补了差价,我都忘了跟大伙说!”旁边的张婶也跟着说。

  王二婶抹了抹眼角,把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拉着春花的手说:“春花,谢谢你啊!以后合作社有啥活儿,你尽管喊我,我保证第一个到!”

  “您客气了,二婶,这都是我该做的!”春花笑着把王二婶送到队伍外面,又回到八仙桌前,继续给村民发分红。

  分红现场的气氛更热闹了,村民们一边领钱,一边议论着春花的细心,有人说:“有春花这么负责的人,咱合作社肯定能越来越好!”也有人说:“以后买农资,就算忘了赶统一采购,也不怕买贵了,有合作社帮着兜底!”

  夕阳渐渐落下,把合作社的院子染成暖金色。春花看着村民们开开心心地拿着分红回家,心里也暖暖的——她知道,这两百块的化肥差价补的不只是钱,更是村民们对合作社的信任。只要守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初心,合作社的日子就会越来越红火。

  后来,春花在合作社办公室贴了张“农资采购通知”,每次统一采购前都会提前一周通知村民,还会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广播,确保每家每户都能赶上。村民们都说,有春花这么细心的人管着,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买农资吃亏了,种庄稼也更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