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夜已经带着刺骨的凉,风裹着山间的寒气,刮过梯田时,把红薯叶吹得翻卷过来,露出底下泛白的叶背。春花提着马灯走在田埂上,今晚轮到她和王二婶巡夜,王二婶家里临时有事,让她先去仓库等着,可她想着早点把周围的田埂都查一遍,免得王二婶来了还要多跑一趟。
马灯的暖光在身前铺开,照亮了脚下坑洼的土路。春花走得很仔细,眼睛盯着地面——前两天下过雨,土路泥泞,容易留下脚印,要是有陌生人靠近仓库,肯定能发现痕迹。她一边走,一边用脚踢开路边的碎石子,心里盘算着:等查完东边的田埂,就去仓库里看看门窗,再烧壶热水等着王二婶,说不定二婶还没吃饭,正好能一起垫垫肚子。
走到仓库东侧的水渠边时,春花忽然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有东西在草丛里窜动。她心里一紧,赶紧举起马灯往草丛里照——昏黄的光线下,一条半米长的青蛇正盘在水渠边的石头上,鳞片泛着冷光,吐着分叉的舌头,离她的脚只有一步远。
“啊!”春花吓得尖叫一声,下意识地往后退,脚腕却没踩稳,重重地崴在田埂的泥坑里,疼得她倒抽一口冷气,手里的马灯“哐当”掉在地上,灯芯被摔灭了,周围瞬间陷入一片漆黑。
青蛇被叫声惊到,“嗖”地一下钻进草丛里不见了。春花坐在地上,脚踝传来一阵钻心的疼,她想站起来,可刚一用力,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脚腕已经肿了起来,摸上去滚烫,显然是崴得不轻。
“怎么办?手机还在仓库的桌子上,现在连灯都没有了……”春花急得快要哭了,黑暗里只有风吹过庄稼叶的声音,显得格外吓人。她摸索着捡起地上的马灯,试着重新点燃灯芯,可火柴在刚才的慌乱中撒了一地,摸了半天只找到几根受潮的,根本点不着。
就在她手足无措的时候,远处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还伴随着手电筒的光柱:“春花!你在哪儿?二婶说你先过来了,我担心你,就赶紧过来了!”是三秒的声音!春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朝着声音的方向喊:“三秒!我在水渠边!我的脚崴了!”
三秒听见声音,赶紧加快脚步跑过来,手电筒的光落在春花身上时,他心里一紧——春花坐在泥地里,头发乱了,脸上还沾着泥土,脚踝肿得老高,正疼得龇牙咧嘴。“怎么搞的?怎么把脚崴了?”三秒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握住春花的脚踝,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
“刚才看见一条蛇,我一慌就往后退,不小心崴到了……”春花的声音带着哭腔,疼得额头都冒了汗。三秒摸了摸她的脚踝,又轻轻按了按周围的肌肉,眉头皱了起来:“还好没伤到骨头,就是软组织挫伤,肿得厉害,得赶紧敷点药消肿。”
他把春花扶起来,让她靠在自己身上,一只手托着她的腿,避免碰到受伤的脚踝:“我先带你去仓库,仓库里有药箱,是爷爷以前配的,里面有专治跌打损伤的草药,敷上很快就能消肿。”春花点点头,任由三秒扶着,一瘸一拐地往仓库走——每走一步,脚踝都像被针扎一样疼,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浸湿了鬓角的头发。
到了仓库,三秒先把春花扶到椅子上坐好,然后转身从仓库角落的柜子里抱出一个深棕色的木箱子——箱子上雕着简单的花纹,边角已经被磨得光滑,是爷爷留下来的老药箱。他打开箱子,里面整齐地放着各种草药,用牛皮纸包着,上面贴着用毛笔写的标签:“消肿草”“止血叶”“止痛根”……还有几个瓷瓶,装着捣碎的药粉和熬好的药膏。
“爷爷以前在村里就是赤脚医生,这些草药都是他自己在山里采的,配好后放在药箱里,谁家有个跌打损伤,都来他这儿拿药。”三秒一边说,一边从箱子里拿出一包用牛皮纸包着的草药,打开来,里面是几片深绿色的叶子和几根褐色的草根,还带着淡淡的草药香,“这个叫‘消肿草’,加上点薄荷叶,捣碎了敷在脚踝上,又清凉又消肿,我小时候崴了脚,爷爷就是用这个给我敷的,第二天就能下地跑。”
他又从箱子里拿出几片新鲜的薄荷叶——这是春花夏天种在仓库门口的,晒干后收在药箱里,用来入药或者泡水喝。三秒把草药和薄荷叶放在瓷碗里,倒入少量温水,然后用一根光滑的木棒轻轻捣碎——动作很轻,像是在呵护什么宝贝,生怕把草药的药性破坏了。
春花坐在旁边,看着三秒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脚踝的疼痛好像也减轻了些。“没想到爷爷的药箱还能派上这么大用场,以前我只知道爷爷会种地,还不知道他会配药。”春花轻声说。三秒笑了笑,继续捣着草药:“爷爷懂的可多了,他常说‘庄稼人离不开草药’,地里干活难免磕磕碰碰,备点草药在身边,能应急。”
不一会儿,草药就被捣成了糊状,绿色的药泥里混着薄荷叶的碎末,散发出一股清凉的香味,闻着就让人觉得舒服。三秒从箱子里拿出一块干净的纱布,把药泥均匀地铺在纱布上,然后走到春花身边,小心翼翼地把纱布敷在她肿起来的脚踝上,再用布条轻轻缠好,避免药泥掉下来。
“敷上是不是觉得凉丝丝的?”三秒问,伸手摸了摸纱布外面,确认缠得松紧合适。春花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嗯!疼得轻多了,好像有股凉气从脚踝往骨子里钻,特别舒服。”三秒松了口气,坐在春花旁边的椅子上,拿起桌上的水壶,倒了杯温水递给她:“喝点水,歇会儿,等二婶来了,我送你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就别下地了,在家养着。”
春花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心里满是感激:“谢谢你啊,三秒,要是你没来,我还不知道要在水渠边坐多久呢。”三秒摇摇头:“跟我还客气啥?咱们都是一起巡夜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再说,这药箱本来就是用来应急的,能帮到你就好。”
两人正说着话,仓库门口传来了王二婶的声音:“春花!三秒!我来了,刚才家里有点事,来晚了……哎呀,春花,你这是怎么了?脚怎么肿了?”王二婶走进来,看见春花缠满纱布的脚踝,吓了一跳,赶紧走过去,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是不是摔着了?疼不疼?”
春花笑着说:“没事二婶,刚才看见一条蛇,慌了神,不小心崴了脚,三秒给我敷了爷爷配的草药,现在好多了。”王二婶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还好三秒来了,不然你一个人可怎么办?今晚的班我来值,三秒你赶紧送春花回家,让她好好休息,脚踝肿了可不能大意。”
三秒点点头,站起身,扶着春花:“那我们就先走了,仓库里的事就麻烦二婶了,要是有什么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王二婶摆摆手:“放心吧,你们赶紧走,路上慢点。”
三秒扶着春花走出仓库,夜里的风还是很凉,但春花心里却暖暖的。三秒怕她冷,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又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一步一步地往村里走。手电筒的光落在脚下,照亮了前行的路,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紧紧地靠在一起。
“你说,咱们是不是也该在仓库里多备点常用药?比如感冒药、退烧药什么的,以后不管是谁巡夜,要是不舒服,也能应急。”春花忽然说。三秒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好:“对!我明天就去镇上的药店买些常用药,再跟村里的老人学学怎么辨认草药,多采点回来晾干,放在药箱里,这样药箱里的药就更全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应对。”
回到春花家时,春花的奶奶还没睡,正坐在门口等她。看见春花被三秒扶着,脚踝还缠着纱布,奶奶赶紧迎上来:“我的乖孙女,这是怎么了?脚怎么弄成这样了?”春花把事情的经过跟奶奶说了一遍,奶奶听了,拉着三秒的手,感激地说:“三秒啊,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春花今晚可遭罪了。你爷爷的药箱我知道,都是好草药,敷上准能好。”
三秒笑着说:“奶奶您客气了,应该的。春花明天就别下地了,在家养着,我明天再过来给她换一次药。”奶奶点点头:“哎!好!我一定让她好好歇着,不干活。”
第二天一早,三秒就提着药箱来到春花家。春花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晒太阳,看见三秒来了,赶紧站起来:“你怎么来了这么早?”三秒笑着说:“给你换药啊,爷爷说草药要一天一换,才能保证药性,好得快。”
他打开药箱,拿出新的草药和薄荷叶,按照昨天的方法捣成药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春花脚踝上的旧纱布取下来——原本肿得老高的脚踝已经消了不少,颜色也从通红变成了淡粉色。“看来这药效果真不错,消得挺快。”三秒高兴地说,赶紧把新的药泥敷上,再用纱布缠好。
春花摸了摸脚踝,笑着说:“可不是嘛!昨晚睡了一觉,今天早上起来一点都不疼了,就是还有点肿,估计明天就能好利索了。”三秒点点头:“嗯!再敷两天药,就能下地了。我昨天去镇上买了些常用药,放在仓库的药箱里了,有感冒药、退烧药,还有创可贴和碘伏,以后巡夜要是有人头疼脑热或者擦破皮,都能应急。”
春花听了,心里更踏实了:“太好了!有了这些药,咱们巡夜就更放心了。以后咱们再跟村里的老人学学认草药,自己采,自己配,既能省钱,又能保证药效,多好啊。”
接下来的几天,三秒每天都会来给春花换药,春花的脚踝恢复得很快,第三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只是还不能走太快。这期间,仓库的药箱又派上了用场——李叔巡夜时不小心被树枝划破了手,用三秒买的碘伏消了毒,又贴了创可贴,很快就愈合了;张婶夜里巡夜时受了凉,有点感冒,喝了药箱里的感冒药,第二天就好了。
社员们都知道了仓库里有个“应急药箱”,里面不仅有爷爷配的草药,还有各种常用药,大家都很开心,觉得以后巡夜更有保障了。有次开社员会,李叔提议:“咱们不如凑点钱,把药箱里的药再补全点,再买个血压计和体温计,以后谁身体不舒服,还能测测血压、量量体温,更方便。”
大家都纷纷赞成,你五十我一百地凑了钱。三秒和春花拿着钱,去镇上的药店买了血压计、体温计,还买了晕车药、止泻药等常用药,把药箱装得满满当当的。春花还特意找了个小本子,贴在药箱里,上面记录着每种药的用法用量和有效期,方便大家查看。
有一天,邻村的王大哥来村里买土豆,路过仓库时,突然觉得头晕恶心,脸色苍白,差点晕倒。三秒看见后,赶紧把他扶进仓库,让他坐在椅子上休息,然后从药箱里拿出体温计,给他量了量体温——38.5度,有点发烧。又用血压计测了测血压,血压也有点低。
“你是不是没吃饭?又有点感冒?”三秒问。王大哥点点头,虚弱地说:“早上走得急,没吃饭,路上又吹了风,现在觉得头重脚轻的。”三秒从药箱里拿出感冒药和退烧药,又去旁边的小卖部买了面包和牛奶,让王大哥吃了药,垫了垫肚子。
不一会儿,王大哥的脸色就好多了,头晕也减轻了。他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了,三秒!你们村的这个药箱真是救了急,不然我还不知道要晕在半路上呢。”三秒笑着说:“不用谢,药箱就是用来应急的,能帮到你就好。”
从那以后,不仅村里的人知道仓库里有个“应急药箱”,连邻村的人都知道了。有时候邻村的人来村里办事,要是身体不舒服,都会来仓库里拿点药应急,三秒和春花也从不推辞,总是热情地帮忙。
有一次,镇上的卫生院组织医生来村里义诊,医生看见仓库里的“应急药箱”,忍不住赞叹:“你们这个药箱准备得真齐全!草药和西药都有,还记录了用法用量,太专业了!现在很多村里都没有这样的应急药箱,你们做得真好。”
三秒笑着说:“这都是爷爷传下来的习惯,他说庄稼人离不开应急药,我们就是照着他的话做,再加上社员们一起凑钱补了些药,能帮到大家就好。”医生点点头,从包里拿出几本医药手册,递给三秒:“这是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你们可以看看,以后要是有人身体不舒服,也能多了解点知识。”
三秒接过手册,感激地说:“谢谢医生!我们一定好好看,把药箱管理得更好,让它能帮到更多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仓库里的“应急药箱”成了村里人的“定心丸”。不管是下地干活磕了碰伤,还是巡夜时受了凉,大家都会来药箱里找对应的药,应急又方便。三秒和春花还经常跟村里的老人学习草药知识,知道了哪些草药能止血,哪些能止痛,哪些能退烧,每年都会去山里采些新鲜的草药,晾干后放在药箱里,保证药箱里的草药永远都是最新鲜的。
春花的脚踝完全好利索后,又开始跟着大家一起巡夜、下地。有次她跟三秒一起在土豆地里除草,笑着说:“真没想到,爷爷的一个老药箱,能帮到这么多人。以后咱们要把这个药箱一直传下去,让它永远都是村里的‘应急宝’。”
三秒点点头,手里的锄头挥得更有力了:“嗯!不仅要传下去,还要把它做得更好,多备点常用药,多学些医药知识,让大家不管遇到什么急事,都能在药箱里找到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土豆地里,也洒在仓库门口的药箱上。那个深棕色的木箱子,静静地立在角落里,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村里人的健康,守护着大家的日子。而三秒和春花,还有村里的社员们,会一直把这份“应急的温暖”传递下去,让药箱里的草药香,永远飘在田埂上,飘在大家的心里。
马灯的暖光在身前铺开,照亮了脚下坑洼的土路。春花走得很仔细,眼睛盯着地面——前两天下过雨,土路泥泞,容易留下脚印,要是有陌生人靠近仓库,肯定能发现痕迹。她一边走,一边用脚踢开路边的碎石子,心里盘算着:等查完东边的田埂,就去仓库里看看门窗,再烧壶热水等着王二婶,说不定二婶还没吃饭,正好能一起垫垫肚子。
走到仓库东侧的水渠边时,春花忽然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有东西在草丛里窜动。她心里一紧,赶紧举起马灯往草丛里照——昏黄的光线下,一条半米长的青蛇正盘在水渠边的石头上,鳞片泛着冷光,吐着分叉的舌头,离她的脚只有一步远。
“啊!”春花吓得尖叫一声,下意识地往后退,脚腕却没踩稳,重重地崴在田埂的泥坑里,疼得她倒抽一口冷气,手里的马灯“哐当”掉在地上,灯芯被摔灭了,周围瞬间陷入一片漆黑。
青蛇被叫声惊到,“嗖”地一下钻进草丛里不见了。春花坐在地上,脚踝传来一阵钻心的疼,她想站起来,可刚一用力,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脚腕已经肿了起来,摸上去滚烫,显然是崴得不轻。
“怎么办?手机还在仓库的桌子上,现在连灯都没有了……”春花急得快要哭了,黑暗里只有风吹过庄稼叶的声音,显得格外吓人。她摸索着捡起地上的马灯,试着重新点燃灯芯,可火柴在刚才的慌乱中撒了一地,摸了半天只找到几根受潮的,根本点不着。
就在她手足无措的时候,远处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还伴随着手电筒的光柱:“春花!你在哪儿?二婶说你先过来了,我担心你,就赶紧过来了!”是三秒的声音!春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朝着声音的方向喊:“三秒!我在水渠边!我的脚崴了!”
三秒听见声音,赶紧加快脚步跑过来,手电筒的光落在春花身上时,他心里一紧——春花坐在泥地里,头发乱了,脸上还沾着泥土,脚踝肿得老高,正疼得龇牙咧嘴。“怎么搞的?怎么把脚崴了?”三秒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握住春花的脚踝,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
“刚才看见一条蛇,我一慌就往后退,不小心崴到了……”春花的声音带着哭腔,疼得额头都冒了汗。三秒摸了摸她的脚踝,又轻轻按了按周围的肌肉,眉头皱了起来:“还好没伤到骨头,就是软组织挫伤,肿得厉害,得赶紧敷点药消肿。”
他把春花扶起来,让她靠在自己身上,一只手托着她的腿,避免碰到受伤的脚踝:“我先带你去仓库,仓库里有药箱,是爷爷以前配的,里面有专治跌打损伤的草药,敷上很快就能消肿。”春花点点头,任由三秒扶着,一瘸一拐地往仓库走——每走一步,脚踝都像被针扎一样疼,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浸湿了鬓角的头发。
到了仓库,三秒先把春花扶到椅子上坐好,然后转身从仓库角落的柜子里抱出一个深棕色的木箱子——箱子上雕着简单的花纹,边角已经被磨得光滑,是爷爷留下来的老药箱。他打开箱子,里面整齐地放着各种草药,用牛皮纸包着,上面贴着用毛笔写的标签:“消肿草”“止血叶”“止痛根”……还有几个瓷瓶,装着捣碎的药粉和熬好的药膏。
“爷爷以前在村里就是赤脚医生,这些草药都是他自己在山里采的,配好后放在药箱里,谁家有个跌打损伤,都来他这儿拿药。”三秒一边说,一边从箱子里拿出一包用牛皮纸包着的草药,打开来,里面是几片深绿色的叶子和几根褐色的草根,还带着淡淡的草药香,“这个叫‘消肿草’,加上点薄荷叶,捣碎了敷在脚踝上,又清凉又消肿,我小时候崴了脚,爷爷就是用这个给我敷的,第二天就能下地跑。”
他又从箱子里拿出几片新鲜的薄荷叶——这是春花夏天种在仓库门口的,晒干后收在药箱里,用来入药或者泡水喝。三秒把草药和薄荷叶放在瓷碗里,倒入少量温水,然后用一根光滑的木棒轻轻捣碎——动作很轻,像是在呵护什么宝贝,生怕把草药的药性破坏了。
春花坐在旁边,看着三秒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脚踝的疼痛好像也减轻了些。“没想到爷爷的药箱还能派上这么大用场,以前我只知道爷爷会种地,还不知道他会配药。”春花轻声说。三秒笑了笑,继续捣着草药:“爷爷懂的可多了,他常说‘庄稼人离不开草药’,地里干活难免磕磕碰碰,备点草药在身边,能应急。”
不一会儿,草药就被捣成了糊状,绿色的药泥里混着薄荷叶的碎末,散发出一股清凉的香味,闻着就让人觉得舒服。三秒从箱子里拿出一块干净的纱布,把药泥均匀地铺在纱布上,然后走到春花身边,小心翼翼地把纱布敷在她肿起来的脚踝上,再用布条轻轻缠好,避免药泥掉下来。
“敷上是不是觉得凉丝丝的?”三秒问,伸手摸了摸纱布外面,确认缠得松紧合适。春花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嗯!疼得轻多了,好像有股凉气从脚踝往骨子里钻,特别舒服。”三秒松了口气,坐在春花旁边的椅子上,拿起桌上的水壶,倒了杯温水递给她:“喝点水,歇会儿,等二婶来了,我送你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就别下地了,在家养着。”
春花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心里满是感激:“谢谢你啊,三秒,要是你没来,我还不知道要在水渠边坐多久呢。”三秒摇摇头:“跟我还客气啥?咱们都是一起巡夜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再说,这药箱本来就是用来应急的,能帮到你就好。”
两人正说着话,仓库门口传来了王二婶的声音:“春花!三秒!我来了,刚才家里有点事,来晚了……哎呀,春花,你这是怎么了?脚怎么肿了?”王二婶走进来,看见春花缠满纱布的脚踝,吓了一跳,赶紧走过去,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是不是摔着了?疼不疼?”
春花笑着说:“没事二婶,刚才看见一条蛇,慌了神,不小心崴了脚,三秒给我敷了爷爷配的草药,现在好多了。”王二婶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还好三秒来了,不然你一个人可怎么办?今晚的班我来值,三秒你赶紧送春花回家,让她好好休息,脚踝肿了可不能大意。”
三秒点点头,站起身,扶着春花:“那我们就先走了,仓库里的事就麻烦二婶了,要是有什么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王二婶摆摆手:“放心吧,你们赶紧走,路上慢点。”
三秒扶着春花走出仓库,夜里的风还是很凉,但春花心里却暖暖的。三秒怕她冷,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又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一步一步地往村里走。手电筒的光落在脚下,照亮了前行的路,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紧紧地靠在一起。
“你说,咱们是不是也该在仓库里多备点常用药?比如感冒药、退烧药什么的,以后不管是谁巡夜,要是不舒服,也能应急。”春花忽然说。三秒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好:“对!我明天就去镇上的药店买些常用药,再跟村里的老人学学怎么辨认草药,多采点回来晾干,放在药箱里,这样药箱里的药就更全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应对。”
回到春花家时,春花的奶奶还没睡,正坐在门口等她。看见春花被三秒扶着,脚踝还缠着纱布,奶奶赶紧迎上来:“我的乖孙女,这是怎么了?脚怎么弄成这样了?”春花把事情的经过跟奶奶说了一遍,奶奶听了,拉着三秒的手,感激地说:“三秒啊,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春花今晚可遭罪了。你爷爷的药箱我知道,都是好草药,敷上准能好。”
三秒笑着说:“奶奶您客气了,应该的。春花明天就别下地了,在家养着,我明天再过来给她换一次药。”奶奶点点头:“哎!好!我一定让她好好歇着,不干活。”
第二天一早,三秒就提着药箱来到春花家。春花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晒太阳,看见三秒来了,赶紧站起来:“你怎么来了这么早?”三秒笑着说:“给你换药啊,爷爷说草药要一天一换,才能保证药性,好得快。”
他打开药箱,拿出新的草药和薄荷叶,按照昨天的方法捣成药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春花脚踝上的旧纱布取下来——原本肿得老高的脚踝已经消了不少,颜色也从通红变成了淡粉色。“看来这药效果真不错,消得挺快。”三秒高兴地说,赶紧把新的药泥敷上,再用纱布缠好。
春花摸了摸脚踝,笑着说:“可不是嘛!昨晚睡了一觉,今天早上起来一点都不疼了,就是还有点肿,估计明天就能好利索了。”三秒点点头:“嗯!再敷两天药,就能下地了。我昨天去镇上买了些常用药,放在仓库的药箱里了,有感冒药、退烧药,还有创可贴和碘伏,以后巡夜要是有人头疼脑热或者擦破皮,都能应急。”
春花听了,心里更踏实了:“太好了!有了这些药,咱们巡夜就更放心了。以后咱们再跟村里的老人学学认草药,自己采,自己配,既能省钱,又能保证药效,多好啊。”
接下来的几天,三秒每天都会来给春花换药,春花的脚踝恢复得很快,第三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只是还不能走太快。这期间,仓库的药箱又派上了用场——李叔巡夜时不小心被树枝划破了手,用三秒买的碘伏消了毒,又贴了创可贴,很快就愈合了;张婶夜里巡夜时受了凉,有点感冒,喝了药箱里的感冒药,第二天就好了。
社员们都知道了仓库里有个“应急药箱”,里面不仅有爷爷配的草药,还有各种常用药,大家都很开心,觉得以后巡夜更有保障了。有次开社员会,李叔提议:“咱们不如凑点钱,把药箱里的药再补全点,再买个血压计和体温计,以后谁身体不舒服,还能测测血压、量量体温,更方便。”
大家都纷纷赞成,你五十我一百地凑了钱。三秒和春花拿着钱,去镇上的药店买了血压计、体温计,还买了晕车药、止泻药等常用药,把药箱装得满满当当的。春花还特意找了个小本子,贴在药箱里,上面记录着每种药的用法用量和有效期,方便大家查看。
有一天,邻村的王大哥来村里买土豆,路过仓库时,突然觉得头晕恶心,脸色苍白,差点晕倒。三秒看见后,赶紧把他扶进仓库,让他坐在椅子上休息,然后从药箱里拿出体温计,给他量了量体温——38.5度,有点发烧。又用血压计测了测血压,血压也有点低。
“你是不是没吃饭?又有点感冒?”三秒问。王大哥点点头,虚弱地说:“早上走得急,没吃饭,路上又吹了风,现在觉得头重脚轻的。”三秒从药箱里拿出感冒药和退烧药,又去旁边的小卖部买了面包和牛奶,让王大哥吃了药,垫了垫肚子。
不一会儿,王大哥的脸色就好多了,头晕也减轻了。他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了,三秒!你们村的这个药箱真是救了急,不然我还不知道要晕在半路上呢。”三秒笑着说:“不用谢,药箱就是用来应急的,能帮到你就好。”
从那以后,不仅村里的人知道仓库里有个“应急药箱”,连邻村的人都知道了。有时候邻村的人来村里办事,要是身体不舒服,都会来仓库里拿点药应急,三秒和春花也从不推辞,总是热情地帮忙。
有一次,镇上的卫生院组织医生来村里义诊,医生看见仓库里的“应急药箱”,忍不住赞叹:“你们这个药箱准备得真齐全!草药和西药都有,还记录了用法用量,太专业了!现在很多村里都没有这样的应急药箱,你们做得真好。”
三秒笑着说:“这都是爷爷传下来的习惯,他说庄稼人离不开应急药,我们就是照着他的话做,再加上社员们一起凑钱补了些药,能帮到大家就好。”医生点点头,从包里拿出几本医药手册,递给三秒:“这是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你们可以看看,以后要是有人身体不舒服,也能多了解点知识。”
三秒接过手册,感激地说:“谢谢医生!我们一定好好看,把药箱管理得更好,让它能帮到更多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仓库里的“应急药箱”成了村里人的“定心丸”。不管是下地干活磕了碰伤,还是巡夜时受了凉,大家都会来药箱里找对应的药,应急又方便。三秒和春花还经常跟村里的老人学习草药知识,知道了哪些草药能止血,哪些能止痛,哪些能退烧,每年都会去山里采些新鲜的草药,晾干后放在药箱里,保证药箱里的草药永远都是最新鲜的。
春花的脚踝完全好利索后,又开始跟着大家一起巡夜、下地。有次她跟三秒一起在土豆地里除草,笑着说:“真没想到,爷爷的一个老药箱,能帮到这么多人。以后咱们要把这个药箱一直传下去,让它永远都是村里的‘应急宝’。”
三秒点点头,手里的锄头挥得更有力了:“嗯!不仅要传下去,还要把它做得更好,多备点常用药,多学些医药知识,让大家不管遇到什么急事,都能在药箱里找到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土豆地里,也洒在仓库门口的药箱上。那个深棕色的木箱子,静静地立在角落里,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村里人的健康,守护着大家的日子。而三秒和春花,还有村里的社员们,会一直把这份“应急的温暖”传递下去,让药箱里的草药香,永远飘在田埂上,飘在大家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