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的风裹着寒气刮过村口,合作社的土坯房里却挤满了人,八仙桌上摆着暖壶和搪瓷缸,蒸腾的热气混着村民们的说话声,把屋里烘得暖洋洋的。村支书坐在主位上,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是县农技站发来的脱毒土豆扩种倡议书,上面写着“鼓励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与收购保障”,这也是今天召集大家来的缘由。
“大伙儿静一静,咱今天商量个大事!”村支书敲了敲桌子,屋里渐渐安静下来,“县农技站说了,咱村今年试种的脱毒土豆收成好,想让咱明年扩种,从现在的二十亩扩到一百亩,还能帮咱联系收购商,保底价一斤九毛。咱今天就说说,这扩种的事,大伙儿愿不愿意干?”
话音刚落,屋里就炸开了锅。春花第一个举手:“我愿意!今年三秒哥家亩产五千斤,比普通土豆多收两千斤,扩种了咱能多赚钱,咋不愿意?”她旁边的狗蛋也跟着点头:“我也种!今年学了切种薯的法子,明年肯定能种好。”
张大爷捋着胡子,脸上带着笑:“我也同意,今年看三秒家的土豆,又大又好,比种玉米划算多了。我家三亩地,明年全种脱毒土豆。”张婶也跟着说:“是啊,今年我家普通土豆遭了病,减产一半,要是早种脱毒土豆,也不会亏这么多。明年我家两亩地,肯定种。”
可就在这时,角落里传来“咚”的一声——陈老五把搪瓷缸往桌上一放,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声音里带着点急:“我不同意!”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老五身上。陈老五是村里的老户,种了四十多年地,平时话不多,但在种地这事上很有话语权,去年推广高产玉米时,他也是第一个反对,后来见收成好才松了口。
“老五,你为啥不同意?”村支书问道,“今年脱毒土豆的收成大家有目共睹,三秒家一亩多收两千斤,还抗病,扩种了对大伙儿都好啊。”
陈老五站起身,走到桌前,双手撑着桌子,语气里满是顾虑:“好是好,可万一呢?今年三秒种二十亩,长得好,那是运气!明年扩到一百亩,要是遇上旱天、涝天,或者这脱毒种突然不结薯了咋办?咱村民人种地,靠的就是天吃饭,这么大的投入,要是赔了,谁家扛得住?”
他这话一出,屋里顿时安静下来。之前点头同意的村民也有些犹豫了——种地本就靠天,谁也不敢保证明年一定风调雨顺。李大叔皱着眉说:“老五说得也有道理,今年是运气好,没灾没病,明年要是出点岔子,咱这一百亩地,可就全完了。”
“是啊,”另一个村民也跟着说,“脱毒种薯比普通种贵三成,一百亩地光买种就得花不少钱,要是真不结薯,这钱不就打水漂了?”
春花急了,刚想反驳,就被三秒拉住了。三秒站起身,走到陈老五面前,眼神坚定:“陈叔,您担心的是风险,我理解。但今年的收成不是运气,是脱毒种确实好,而且我有账本,上面记着每天的管理、每月的长势,还有最终的产量,这些都不是假的。”
说着,三秒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封面是硬壳的,上面写着“脱毒土豆试种账本”,边角都被磨得发亮。他把账本往桌上一放,“啪”的一声,声音响亮:“这里面记着,我今年试种的二十亩地,从播种到采收,每天浇多少水、施多少肥、啥时候防病虫害,都写得清清楚楚。最终亩产五千二百斤,比普通土豆的三千斤多了两千二百斤,按今年的市价,一亩多赚一千七百六十块,二十亩总共多赚三万五千二百块。”
他翻开账本,指着里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手绘的长势图:“您看,这是4月15日的记录,播种后第七天,脱毒苗全出齐了,普通苗只出了八成;这是6月20日,脱毒苗开花五簇,普通苗只开了两簇;这是9月5日,采收时的产量记录,每一块地的收成我都称了,记在这儿。”
陈老五凑过去看,账本上的字工工整整,数字清晰,还有用红笔标注的重点,不像是假的。可他还是有点不放心:“就算今年好,明年也不一定啊,天有不测风云,万一……”
“没有万一!”三秒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我用今年的分红担保!”他从包里掏出一张银行卡,放在账本上,“今年试种的分红,我一分没动,总共三万块,都在这张卡里。明年要是扩种的一百亩地,因为脱毒种本身的问题减产,或者不结薯,我这三万块全部拿出来,赔偿大伙儿的种薯钱和肥料钱。要是因为天灾,咱合作社也有保险,能赔一部分,不会让大伙儿白忙活。”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一片哗然。村民们都没想到三秒会这么有底气,连陈老五都愣住了,看着桌上的银行卡,半天没说话。
村支书赶紧说:“大伙儿听见了吧?三秒用自己的分红担保,这风险他担了大半!而且县农技站说了,明年会派技术员每月来指导两次,有啥问题随时能解决,还能帮咱联系保险,就算遇上天灾,也能减少损失。”
张大爷站起身,拍了拍陈老五的肩膀:“老五,三秒都这么说了,咱还有啥好担心的?他是真心想让大伙儿多赚钱,不是瞎折腾。我看这扩种的事,能干!”
“是啊陈叔,”春花也说,“三秒哥做事踏实,他不会让大伙儿吃亏的。明年我家的地全种,就算真有风险,我也信三秒哥。”
陈老五看着桌上的账本和银行卡,又看了看周围村民期待的眼神,心里的顾虑慢慢散了。他拿起账本,翻了几页,看到里面详细的记录,又看了看三秒坚定的眼神,终于松了口:“行,三秒,叔信你!明年我家的五亩地,全种脱毒土豆,要是真赚了,叔请你喝酒!”
“好!”三秒笑了,“等明年丰收了,咱全村人一起喝酒,庆祝!”
屋里顿时爆发出欢呼声,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扩种,有的说要种三亩,有的说要种五亩,还有的问啥时候能订种薯。村支书见大家意见统一,高兴得合不拢嘴:“既然大伙儿都同意,咱现在就统计一下各家的种植面积,明天我就去县农技站订种薯,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三秒看着屋里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成就感。他知道,扩种的争论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明年,一百亩脱毒土豆会在村里的田地上扎根、发芽、结果,会让更多村民尝到甜头,会让村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屋里,落在账本和银行卡上,泛着温暖的光。三秒拿起账本,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心里暗暗想着:明年,一定要把这一百亩脱毒土豆种好,不辜负大伙儿的信任,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新技术能带来怎样的改变。
“大伙儿静一静,咱今天商量个大事!”村支书敲了敲桌子,屋里渐渐安静下来,“县农技站说了,咱村今年试种的脱毒土豆收成好,想让咱明年扩种,从现在的二十亩扩到一百亩,还能帮咱联系收购商,保底价一斤九毛。咱今天就说说,这扩种的事,大伙儿愿不愿意干?”
话音刚落,屋里就炸开了锅。春花第一个举手:“我愿意!今年三秒哥家亩产五千斤,比普通土豆多收两千斤,扩种了咱能多赚钱,咋不愿意?”她旁边的狗蛋也跟着点头:“我也种!今年学了切种薯的法子,明年肯定能种好。”
张大爷捋着胡子,脸上带着笑:“我也同意,今年看三秒家的土豆,又大又好,比种玉米划算多了。我家三亩地,明年全种脱毒土豆。”张婶也跟着说:“是啊,今年我家普通土豆遭了病,减产一半,要是早种脱毒土豆,也不会亏这么多。明年我家两亩地,肯定种。”
可就在这时,角落里传来“咚”的一声——陈老五把搪瓷缸往桌上一放,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声音里带着点急:“我不同意!”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老五身上。陈老五是村里的老户,种了四十多年地,平时话不多,但在种地这事上很有话语权,去年推广高产玉米时,他也是第一个反对,后来见收成好才松了口。
“老五,你为啥不同意?”村支书问道,“今年脱毒土豆的收成大家有目共睹,三秒家一亩多收两千斤,还抗病,扩种了对大伙儿都好啊。”
陈老五站起身,走到桌前,双手撑着桌子,语气里满是顾虑:“好是好,可万一呢?今年三秒种二十亩,长得好,那是运气!明年扩到一百亩,要是遇上旱天、涝天,或者这脱毒种突然不结薯了咋办?咱村民人种地,靠的就是天吃饭,这么大的投入,要是赔了,谁家扛得住?”
他这话一出,屋里顿时安静下来。之前点头同意的村民也有些犹豫了——种地本就靠天,谁也不敢保证明年一定风调雨顺。李大叔皱着眉说:“老五说得也有道理,今年是运气好,没灾没病,明年要是出点岔子,咱这一百亩地,可就全完了。”
“是啊,”另一个村民也跟着说,“脱毒种薯比普通种贵三成,一百亩地光买种就得花不少钱,要是真不结薯,这钱不就打水漂了?”
春花急了,刚想反驳,就被三秒拉住了。三秒站起身,走到陈老五面前,眼神坚定:“陈叔,您担心的是风险,我理解。但今年的收成不是运气,是脱毒种确实好,而且我有账本,上面记着每天的管理、每月的长势,还有最终的产量,这些都不是假的。”
说着,三秒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封面是硬壳的,上面写着“脱毒土豆试种账本”,边角都被磨得发亮。他把账本往桌上一放,“啪”的一声,声音响亮:“这里面记着,我今年试种的二十亩地,从播种到采收,每天浇多少水、施多少肥、啥时候防病虫害,都写得清清楚楚。最终亩产五千二百斤,比普通土豆的三千斤多了两千二百斤,按今年的市价,一亩多赚一千七百六十块,二十亩总共多赚三万五千二百块。”
他翻开账本,指着里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手绘的长势图:“您看,这是4月15日的记录,播种后第七天,脱毒苗全出齐了,普通苗只出了八成;这是6月20日,脱毒苗开花五簇,普通苗只开了两簇;这是9月5日,采收时的产量记录,每一块地的收成我都称了,记在这儿。”
陈老五凑过去看,账本上的字工工整整,数字清晰,还有用红笔标注的重点,不像是假的。可他还是有点不放心:“就算今年好,明年也不一定啊,天有不测风云,万一……”
“没有万一!”三秒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我用今年的分红担保!”他从包里掏出一张银行卡,放在账本上,“今年试种的分红,我一分没动,总共三万块,都在这张卡里。明年要是扩种的一百亩地,因为脱毒种本身的问题减产,或者不结薯,我这三万块全部拿出来,赔偿大伙儿的种薯钱和肥料钱。要是因为天灾,咱合作社也有保险,能赔一部分,不会让大伙儿白忙活。”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一片哗然。村民们都没想到三秒会这么有底气,连陈老五都愣住了,看着桌上的银行卡,半天没说话。
村支书赶紧说:“大伙儿听见了吧?三秒用自己的分红担保,这风险他担了大半!而且县农技站说了,明年会派技术员每月来指导两次,有啥问题随时能解决,还能帮咱联系保险,就算遇上天灾,也能减少损失。”
张大爷站起身,拍了拍陈老五的肩膀:“老五,三秒都这么说了,咱还有啥好担心的?他是真心想让大伙儿多赚钱,不是瞎折腾。我看这扩种的事,能干!”
“是啊陈叔,”春花也说,“三秒哥做事踏实,他不会让大伙儿吃亏的。明年我家的地全种,就算真有风险,我也信三秒哥。”
陈老五看着桌上的账本和银行卡,又看了看周围村民期待的眼神,心里的顾虑慢慢散了。他拿起账本,翻了几页,看到里面详细的记录,又看了看三秒坚定的眼神,终于松了口:“行,三秒,叔信你!明年我家的五亩地,全种脱毒土豆,要是真赚了,叔请你喝酒!”
“好!”三秒笑了,“等明年丰收了,咱全村人一起喝酒,庆祝!”
屋里顿时爆发出欢呼声,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扩种,有的说要种三亩,有的说要种五亩,还有的问啥时候能订种薯。村支书见大家意见统一,高兴得合不拢嘴:“既然大伙儿都同意,咱现在就统计一下各家的种植面积,明天我就去县农技站订种薯,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三秒看着屋里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成就感。他知道,扩种的争论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明年,一百亩脱毒土豆会在村里的田地上扎根、发芽、结果,会让更多村民尝到甜头,会让村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屋里,落在账本和银行卡上,泛着温暖的光。三秒拿起账本,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心里暗暗想着:明年,一定要把这一百亩脱毒土豆种好,不辜负大伙儿的信任,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新技术能带来怎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