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神思清明-《逃荒是不可能的》

  温泉谷的晨光带着初春的微暖,穿透松枝的缝隙,在雪地上织出金色的网。李砚站在空地上,缓缓舒展四肢,每一寸肌肉都随着动作流畅地起伏,仿佛蕴藏着奔涌的江河。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漂浮的雪粒、松针的清香、温泉的硫磺味,甚至远处山林里野兔跑过的细微声响,都清晰地传入感官,如同在眼前铺展开一幅立体的画卷。

  “这身体,真是越来越离谱了。”他低声自语,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自从与玄风、青云、灰影缔结契约,又有巨灵一家带来的“万兽之力”加持,他的体魄早已超越了常人的范畴。最初只是力量和速度的暴涨,能一拳轰碎巨石,能追上奔袭的野兔;而现在,变化早已渗透到细微之处——

  五感变得异常敏锐。在夜里,他能看清百米外雪地上鼠兔留下的足迹;闭着眼睛,能通过风声分辨出玄风与山君脚步声的不同;甚至能闻到空间里灵泉水蒸发的、带着淡淡甜意的水汽。

  自愈能力也强得惊人。前几日练鹰爪功时,指尖被青石划破,流出的血珠刚滴落在雪地上,伤口就开始发痒、愈合,不过半个时辰,便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第二天更是连痕迹都消失无踪。

  更让他惊喜的是精神层面的变化。

  以前记东西,总需要反复念叨几遍才能记住,那些前世看过的功夫招式,更是要绞尽脑汁才能拼凑出模糊的轮廓。而现在,无论是草原上部落的分布、空间里物资的数量,还是太极缠丝劲的发力细节,都像刻在脑海里一般清晰,甚至能举一反三,从简单的招式里推演出新的变化。

  就像昨天,他只是看着玄风用尾巴扫开积雪,忽然就悟透了太极“云手”里的卸力诀窍——手臂转动的弧度、力道的收放,竟与玄风尾巴摆动的轨迹隐隐相合,之前总觉得别扭的地方,瞬间豁然开朗。

  “这大概就是‘脑瓜灵光’的具象化吧。”李砚笑着摇摇头。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身体强化的附带效果,更与契约带来的“灵犀”有关。玄风的敏锐、青云的俯瞰视角、灰影的群体思维,这些伙伴的特质,似乎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让他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多元、更加敏锐。

  他走到一棵老松前,不再像以前那样用蛮力或缠丝劲,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落在树干的纹理上。奇怪的是,看着看着,他竟能“感觉”到树干内部的脉络——哪些地方木质坚硬,哪些地方藏着虫洞,甚至能“听”到树皮下汁液流动的微弱声响。

  “这要是去伐木,怕是一砍一个准。”他失笑,却也明白,这是感知力提升到一定程度的体现。这种“通感”让他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奇妙的连接,不再是单纯的“存在”于这片山谷,而是像一滴水融入了河流,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

  精神的强化,也让他对力量的掌控越发精妙。

  他伸出手指,对着不远处的一根枯草轻轻一点。没有狂风呼啸,没有气劲破空,那根枯草却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向他飘来,稳稳地落在他的掌心。这若是放在以前,他非得用蛮力掀起一阵风才能做到,而现在,只需一个念头,力量便能精准地化作无形的“线”,完成这样精细的操控。

  “以前是握着铁锤砸钉子,现在是用绣花针穿线。”李砚掂量着掌心的枯草,心中感慨万千。这种变化,比单纯的力量增长更让他欣喜——力量再大,若是控制不住,也只是破坏力;而能收放自如,才能真正称之为“己用”。

  玄风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用脑袋轻轻蹭他的后背。它琥珀色的瞳孔里映着李砚的身影,带着一种近乎“理解”的温和。李砚能感觉到它传递来的意念:附近的雪地里藏着几只肥硕的雪鸡,问他要不要去抓来当午餐。

  “你去吧,我再练练。”李砚拍了拍玄风的脑袋。玄风低嚎一声,像道黄色的闪电般窜入林中,带起一阵雪雾。

  李砚则走到空地上,再次打起太极。这一次,他不再刻意回想招式,只是跟着身体的感觉走。手臂抬起时,仿佛有青云盘旋的轻盈;脚步落下时,带着巨灵踏地的沉稳;转身时,藏着灰影捕猎的迅捷;而那股若有若无的缠丝劲,恰似玄风尾巴摆动的柔韧。

  伙伴们的特质,竟在这套简易太极里交融在了一起。

  他的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圆融,周围的风雪似乎都随着他的动作流转,不再是刺骨的寒意,反而像温柔的水流,环绕着他的身体。虎豹雷音在体内轻轻震动,不再是刚猛的轰鸣,而是与呼吸、与心跳、与周围的风声形成了奇妙的共振,每一次震动,都让他的精神更加清明。

  “原来如此……”李砚豁然开朗。

  他以前总把“强化”当成单纯的“变强”,追求力量更大、速度更快、防御更坚。可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强大,是“和谐”——身体与精神的和谐,自身与伙伴的和谐,甚至与这片天地的和谐。就像玄风不会在温泉谷里肆意捕猎,青云不会无故惊扰山林,灰影在草原上也会留下足够的猎物繁衍,这种“度”的把握,才是生存的智慧。

  练完拳,他坐在温泉边,看着水面倒映的白云,心里一片澄澈。精神的敏锐,让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于“未来会怎样”,反而能更专注于“当下该做什么”。

  他想起空间里那些刚发芽的蔬菜,该施肥了;想起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