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通知书-《重生七零小知青和军官大佬谈上了》

  “那不止你家祖坟冒青烟。我家也得冒,毕竟咱可是一个老祖宗!”旁边听着的人打趣地开口,逗乐了在场众人。

  余家村余家村,余字就说明了一切,一个祖宗分出来的,可不就是一人上岸全族荣耀,余朗就是那个先例。

  “小景医生是咱大队的知青,这考上京北大学那咱也是沾光的!”

  “没错没错!”

  “小景啊,接稳了!”村长面色如常,和大队长一对比显得太过平静,可那微微颤抖的嘴唇,和语气里的寄托,都诉说着他的不平静。

  他要接稳这张纸背后责任,接稳他们寄予的寄托,去看更广的世界认识更美好的人。

  景忱接过那薄薄的一张纸,抬头与他对视,“嗯,接稳了。”

  录取通知书分发结束,有人高兴有人落寞,没热闹凑的村民们也就散了,毕竟还得准备年夜饭呢。

  余朗由衷地为景忱感到高兴,他的工作调度也要提上进程了。

  “忱忱就是厉害,回去给你把这裱起来。”他对着录取通知书左看看右看看,脸上是说不出的欣喜。

  “景同志,恭喜你。”

  陈国安率先出声恭贺他,景忱瞧着他眉目舒展,手里也拿着一纸通知书,想来也是得了好结果。

  “也恭喜你们,我记得陈同志老家就是辽省的,是考辽省的学校吗?”景忱知道陈国安在机械方面挺有天赋的,他记得有一所农机类的高等院校,如果陈国安能考到那里,未来可了不得。

  “是吉省的工业大学,学的农业机械,想来我这几年的拖拉机没白修,让我考上考上这么好一学校。”陈国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他属实有些谦虚了,这个年代,能考上这种顶尖的农机院校,和考入清北这些名校一样,在社会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陈大哥我就说你一定行吧!先前那么焦虑都是自己吓自己。”沈圆圆还没收到通知书,虽然有些低落但也为他们考上的开心。

  “圆圆你也不用担心,这通知书都是分批次发的,也许下一批就是我们的了!”苗翠翠也还没收到,但她心态上看的开,对于结果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翠翠姐你说的对!我把所有能上的学校都报了,再不济也能上个大专,只要我考上,我爸妈都为我高兴!”

  这时候的志愿填报都是在考试报名时一块填的,没有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也不知道真正上了考场会考几分,所以他们都有点摸瞎。

  稳妥的就像沈圆圆,根据自己平常的水平将所有可能的学校都报上,只要不是太差,大专也能上。

  而且这时候的大专毕业后一样包分配,一样能成为国家各行业的技术骨干。

  “小景啊!快来!有电话找你!”村长手里还抓着烟杆,跑出来告诉他。

  “那你忙,我们就先走了。”陈国安几人见景忱还有事也不打扰,先行离开。

  景忱进去接起还没挂断的电话,“我是景忱,哪位找?”

  “小同志,还记得我吗?”听筒那边是一道有些年迈的声音。

  景忱翻找起记忆,在什么时候听过这个声音,终于他眉头一松,“是许老先生?”

  “对对对,是我。”景忱耳边响起了老人愉悦的笑声。

  “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吧。我打电话来是想祝贺你的,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看到你更优秀的表现。”

  景忱差点忘了许南山可是医学院的教授,知道他被录取并不难。

  “谢谢你,我一定会的。”景忱郑重地点点头,他当然会继续努力,毕竟这是他立下的目标。

  “对了,开学日期你知道了吧,就在三月十号,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我可以向院里为你申请一些帮助。”

  “多谢许老先生,我暂时没有什么困难,有的话大概也是以后在专业方面有不懂的,希望能向您讨教,届时您不嫌我烦就行。”

  “哈哈,怎么会,我随时欢迎。那么就这样,我在京北,欢迎你的到来。”

  景忱挂断电话后就和余朗回去继续准备年夜饭。

  三太爷拿着录取通知书是好一阵稀罕,吃饭的时候都不忘再看两眼。

  “哎呦这名校大学的通知书咱也是见到了,小景你可真给爷长脸!”他朝景忱比了个大拇指又拿给老刘看几眼。

  旁边的小白一直扒拉着三太爷的裤腿也想凑近看一眼。

  “小景聪明。”老刘虽然不善言辞但也一样为景忱感到高兴。

  “对了爷爷,录取通知书下来也快要开学了,下个月我就得走了。”景忱斟酌着词语开口。

  “下个月,这么快吗?”三太爷听景忱就要离开吃饭也不香了。

  “爷,国家正努力恢复活力,所以急需学生尽快入学,争取早日成才。”余朗还是了解得比较透彻的,也没有隐瞒什么。

  “也对,既然国家需要,咱就去干!”听了余朗大解释三太爷好了许多,他语重心长地嘱咐景忱。

  “小景啊,好好读!爷看好你!”说罢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睡前景忱问起余朗的工作问题,他表示一切都安排好了,会和景忱一起上京。

  “那爷爷呢,你跟他说了吗?”其实饭桌上景忱就想问问三太爷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起头。

  “爷爷说了,他就留在这,活了大半辈子的地儿,他舍不得。”余朗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

  果然和景忱料想的一样,老年人最是恋旧,更何况是扎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怎么可能轻易就离开。

  “没事,我们就说接他去玩几天,他要不适应再回来,以后我们就时常回来看看他。”

  “而且乡里乡亲和有来往,爷也不会无聊,还有刘叔也在这边,他们互相也有个照应。”余朗搂着景忱有一下没一下地顺着他的脊背,一手枕在后脑勺。

  困得实在不住的景忱眼皮都耷拉下来了,“那好,咱再跟爷爷说说。”

  说完这句话他便枕着余朗的臂弯沉沉睡去。

  当然好在三太爷吃软不吃硬,接下来这几天景忱就拉着人软磨硬泡,终于将人说动松了口,决定一块住上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