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回 第五节 双重身份-《溟渊水劫》

  第五节 双重身份

  黎明前的教室:双重身份的觉醒

  黎明前的黑暗还未完全褪去,星辰中学的教学楼已亮起零星灯火。虞明和王影儿踩着早自习的铃声走进教室,潮湿的夜风卷着护城河的水汽,在他们身后留下一串若有若无的涟漪。王影儿的鱼鳍已悄然消退,唯有发梢还沾着几缕墨绿色的水草,随着步伐轻轻晃动;虞明卷起校服袖口,那些细密的鳞片已隐入皮肤,可心口那抹鲜艳的红印,却像燃烧的火焰,在晨光中愈发夺目。

  “接着!” 赵强斜倚在课桌上,抛来两罐麦乳精,金属罐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自己咬开拉环,仰头灌下一大口,喉结滚动间,眼底还残留着昨夜战斗的疲惫,“刚收到消息,陈虎他们被送去医院了,嘴里还在念‘三角函数’。”

  虞明接过麦乳精,冰凉的罐体让他回想起昨夜幽冥渊的寒意。他望向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数字 “6” 在晨光中明明灭灭,仿佛在提醒着时间的紧迫。摸出怀中的准考证,照片栏里的自己眼角泛着淡淡的鳞片反光,可那嘴角扬起的弧度,却盛满了从未有过的坚定。

  王影儿轻轻翻开《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纸页翻动间,樱花书签滑落出来,那是虞明送她的礼物,叶脉里还残留着秘火的微光。

  “你的高考志愿有意向了吗?”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期待。

  “江南大学水生生物考古系。” 虞明指着志愿表上的专业栏,目光灼灼,“那里有最完整的水族文献,我想继续解开那些沉睡的密码。” 他转头看向王影儿,“你呢?”

  少女的睫毛微微颤动,脸上闪过一丝纠结:“我很想跟你上同一所大学,最好还能做同桌。” 她调皮地眨眨眼,笑容却渐渐淡去,“但我爸爸肯定不会同意的,他想让我填报……”

  “快看!” 赵强突然扑到窗边,手指着护城河的方向。只见河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纸船,每一艘都载着考生们的心愿。

  “我想当医生”“我要去草原”“我想当作家”…… 那些字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化作点点星光,朝着盘踞在河底之城飞去。每一道星光落下,厉正身上的鳞片便灼出一个孔洞,仿佛在消解他百年的执念。

  就在这时,教室前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厉正校长拖着残缺的鱼尾缓缓走进来,曾经笔挺的中山装破破烂烂,手中的鱼符已经裂成碎片。他的眼神不再癫狂,却盛满了疲惫与释然:

  “你们赢了…… 但秘火不会消失,它藏在每个考生的心里……”

  话音未落,他的身体轰然化作无数鳞片,散落在教室地面。每片鳞片上都刻着不同的高考作文题目,虞明弯腰拾起一片,“论自由与枷锁” 几个字映入眼帘,让他想起昨夜王影儿用慈悲化解仇恨的场景。

  佛语有云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厉正的悲剧,不正是被仇恨蒙蔽了本心?

  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虞明的模拟卷上。原本被血痕污染的作文题 “论宽容” 旁,不知何时多了行娟秀的字迹:

  “仇恨是逆流的河,慈悲方为渡人的舟”。

  这让他想起道家所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对抗,而是包容与化解。

  讲台上,厉正校长空荡荡的右眼处,正缓缓长出一片闪着微光的鳞片。他望向虞明和王影儿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愧疚与欣慰。这一刻,虞明突然明白,厉正不过是被执念困住的可怜人,正如《心经》所说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唯有放下仇恨,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早自习的朗朗书声响起,虞明望向窗外,护城河的水已恢复清澈,昨夜的纸船像撒落人间的星辰,随波逐流。他知道,这场关于青春、历史与宿命的战斗,远未结束。但至少此刻,他们还握着钢笔,还拥有书写未来的权利。

  王影儿突然伸手,替他拂去肩头的鳞片,指尖带着樱花的香气:“快早读吧,今天要抽查《赤壁赋》。”

  虞明翻开课本,墨香混着樱花的气息扑面而来。在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字旁,他用铅笔轻轻写下:

  “愿我们的笔尖,能画出整个宇宙。”

  他终于懂得,无论是守护秘火的守夜人,还是为梦想拼搏的考生,这双重身份的意义,都在于用慈悲与智慧,在人生的试卷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而这,或许就是秘火真正的力量 ——

  让每个心怀信念的人,都能在枷锁中寻得自由,在黑暗里遇见光明。

  正是:

  沧溟渊起千重浪 慈航普渡化劫仇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