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回 第五节 月夜直播-《溟渊水劫》

  第五节:月夜直播

  农历九月初九的月光,像被揉碎的银子,从墨蓝色的夜空里倾泻而下,将江南大学的人工湖染成一片通透的银白色。

  风裹着晚桂的最后一缕香气掠过湖面,吹得湖心凉亭的石柱轻轻作响 —— 那是第八根曾渗出黑色黏液的石柱,此刻柱身上的梵文符号在月光下泛着淡金的光,像在呼应即将到来的仪式。

  虞明站在凉亭中央,指尖的八卦玉佩微微发烫,这是爷爷临终前塞给他的遗物,此刻正与他掌心的守鼎人红印产生强烈共鸣,红印的光纹顺着手腕往上爬,在月光下像跳动的火焰。

  “都准备好了吗?” 海蓝蓝的声音从凉亭入口传来,她穿着水族的传统祭服,银蓝色的纱裙上绣满了莲花与锦鲤的纹样,月光落在她的鱼尾上,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每摆动一下,就有细碎的银鳞光点落在湖面上,像撒了把星星。

  她手里捧着一个水晶碗,里面装着三人的血液样本 —— 虞明的淡红、她的银白、王影儿的浅金,碗底刻着水族圣地典籍里的平衡符咒,说道:

  “慧灵刚发来消息,佛学院的长老们在同步诵经,帮我们稳定佛道能量场。”

  虞明点点头,目光扫过凉亭四周:王影儿抱着青铜鼎站在东侧,鼎内的金色粉末正顺着鼎壁轻轻晃动,与她手肘内侧的鱼形胎记产生共振,胎记泛着淡银的光;陈宇在凉亭四角架了四台摄像机,镜头都对准湖面,其中一台的屏幕上显示着直播数据 ——

  在线人数已经突破百万,弹幕像流水般滚动,有好奇的学生,有研究水生生物的学者,甚至还有几个标注着 “东海水族”“白鳞会旧址” 的 ID,陈宇忐忑道:

  “我们真的要让全世界看着吗?万一失败了...”

  “不会失败的。” 王影儿突然开口,她轻轻将青铜鼎放在凉亭中央的石桌上,鼎盖一打开,金色粉末就像被月光吸引般,缓缓飘向水晶碗,与血液样本混合。

  三种颜色的液体刚一接触,就产生了奇妙的反应 —— 淡红与银白先缠绕成太极图,浅金的液体慢慢融入其中,形成稳定的金色液体,像融化的黄金,在碗中轻轻旋转。

  “太爷爷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心诚则灵,共生则久’,1943 年日军失败是因为心术不正,我们是为了平衡与救赎,不一样的。”影儿接着说。

  陈宇调整了一下镜头角度,将水晶碗的画面拉近,直播弹幕瞬间沸腾:

  “这液体也太神奇了吧!像有生命一样!”

  “之前看到新闻说人工湖有变异生物,现在是在修复吗?”

  “那个穿纱裙的女生... 尾巴是真的吗?是水族吗?”

  他对着麦克风轻声说:

  “大家好,我是江南大学生物考古系的陈宇,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基因平衡仪式’—— 八十年前,日军曾试图用暴力手段融合佛道与水族基因,导致了悲剧;今天,我们想用和平的方式,完成这场迟到八十年的‘和解’。”

  海蓝蓝的指尖轻轻触碰水晶碗,金色液体立刻顺着她的指尖往上爬,沿着她的手臂蔓延,最终落在她的佛牌上。

  佛牌的莲花纹路瞬间爆发出金光,与虞明的八卦玉佩产生共鸣,两道光芒在空中交织,形成一个直径十米的巨大阴阳鱼,笼罩着整个人工湖。

  阴阳鱼的光纹落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银白的涟漪,湖底的泥沙开始翻动,金属舱的残骸轮廓在水下慢慢清晰 —— 那是暑假他们潜到湖底看到的日军实验舱,此刻正随着涟漪的节奏,缓缓浮出水面。

  “能量指数稳定在 76%,佛道基因序列同步率 89%,还在上升。” 海蓝蓝的声音带着记录仪的电流声,她的鱼尾在月光下轻轻摆动,与湖底银白少女的身影逐渐重叠,甚至能感受到少女残留的意识 —— 那是一种疲惫又释然的情绪,像等待了很久的人终于看到希望:

  “1943 年山田大佐的错误,在于用仇恨和贪婪驱动基因融合,强行压制两种能量的排斥;现在我们用信仰平衡,让守鼎人的‘守’、水族的‘和’、佛道的‘慈’,引导基因自然共生。”

  虞明的守鼎人红印突然变得灼热,八卦玉佩在空中旋转起来,在湖面投射出 1943 年的实验画面:山田大佐戴着白手套,手里拿着装满绿色药剂的针管,强行扎进银白少女的鱼尾;少女的眼泪落在基因图谱上,纸页被染成银白;实验仪器突然爆炸,基因序列在屏幕上崩溃成乱码... 这些画面与眼前的仪式形成鲜明对比 —— 八十年前的痛苦与暴力,八十年后的平静与救赎。

  “大二这半年,我们见过太多:医务室里被替换的血液样本,图书馆里藏着罪恶的实验日志,人工湖里受苦的变异生物...”

  虞明的声音透过直播传遍世界,阴阳鱼的光芒将他的身影放大,落在湖面上,像一个守护的剪影:

  “我们曾质疑过,害怕过,甚至想过放弃,但现在我们明白:科技的进步从来不是征服自然,而是理解自然;基因的融合也不是创造新物种,而是找到万物共生的平衡。就像大二的我们,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并肩,从各自的秘密到共同的使命,这本身就是一场‘共生’的实践。”

  直播弹幕突然安静下来,过了几秒,弹出一条来自 “白鳞会 - 张” 的留言:

  “我在东海看到了,湖面的光纹和当年圣地的一模一样,你们是对的。”

  紧接着,更多留言涌进来:

  “我爷爷是 1943 年实验基地的工人,他说当年看到过银白的影子,现在终于能安心了”

  “作为生物系的学生,我一直觉得基因研究要有伦理底线,你们做到了”

  “加油!我们相信你们!”

  “轰隆 ——” 突然,湖底传来沉闷的轰鸣。

  人工湖的风突然转向,带着水藻与铁锈混合的腥气扑面而来,他刚要抬手拢紧衣领,湖底便传来一声沉闷的轰鸣 ——

  不是惊雷滚过云层的脆响,是厚重金属在淤泥中挣扎的震颤,像沉眠八十年的巨兽终于睁开眼。

  水波以肉眼可见的弧度向外扩散,原本平静的湖面裂开细密的纹路,月光落在波纹上,碎成满湖晃动的银箔。

  紧接着,一截锈迹斑斑的金属边缘刺破水面,绿褐色的铜锈在月光下剥落,露出底下暗银色的舱体。

  随着又一声轰鸣,金属舱的残骸完全浮出水面,舱壁上凹陷的日文编号 “37” 被湖水冲刷得格外清晰,编号边缘还嵌着半片腐朽的木牌,隐约能看见 “特别实验” 的字样。

  虞明的心跳骤然加快,掌心的玉佩突然发烫,像是要挣脱他的握持。他抬头望向湖心,只见原本漂浮在水面的银白影子正慢慢凝聚成形 —— 不再是月光折射出的模糊轮廓,而是真切的少女身影。

  她站在金属舱的边缘,赤着脚踩在冰凉的舱壁上,身上的粗布衣服还带着 1943 年的样式,洗得发白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几道浅褐色的疤痕。

  最令人心惊的是她的下半身,银白的鱼尾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鳞片间却留着数道深浅不一的疤痕,像是被锋利的器械反复切割过,尾鳍处还缠着半根生锈的铁链,随着水波轻轻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