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三才星阵
“孤独……”
虞明的心脏沉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大二的生活,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泡图书馆的日子,那些热闹的场景,与镜子里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心里犹豫 —— 难道守护本源,就必须孤独吗?
海蓝蓝走到另一面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的,是她放弃水族身份的场景 —— 她穿着普通的学生服,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身边有很多朋友,却再也不提水族的事,佛牌被她藏在抽屉里,本命鳞也失去了光泽。
镜子里的她,虽然笑着,眼神里却藏着一丝遗憾。
“放弃身份……” 海蓝蓝轻声说,她摸了摸胸前的佛牌,佛牌微微发凉,“做普通学生很好,可我不能忘记自己是水族的后裔,不能忘记守护本源的使命……”
王影儿的镜子里,映出的是青铜鼎失去光泽的场景 —— 她抱着鼎,走遍了很多地方,尝试了各种方法,却再也无法让鼎内的金色粉末发光,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青铜容器。镜子里的她,满脸绝望,坐在鼎边,默默流泪。
“鼎失去光泽……” 王影儿的声音发抖,她紧紧抱着怀里的鼎,鼎内的金色粉末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恐惧,轻轻晃动了一下,“我不能让鼎失去光泽,我要守住它……”
陈宇的镜子里,映出的是他放弃考古的场景 —— 他成了一名普通的摄影师,拍着风景、人像,却再也没有拍过考古现场,相机里的日军壁画、三族试炼的照片,都被他锁在了抽屉里。镜子里的他,看着考古新闻,眼神里满是后悔。
“放弃考古……” 陈宇握紧了相机,镜头的裂痕在灯光下格外明显,“我不能放弃,我要记录真相,记录三族的使命……”
古今教授走到一面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的,是 1943 年的场景 —— 年轻的他,躲在草丛里,看着日军抓走马族的少女,却因为害怕,没有出去救人。那个少女,正是海蓝蓝的太奶奶。镜子里的他,满脸愧疚,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1943 年……” 古今教授的眼泪流了下来,声音沙哑,“这么多年,我一直活在愧疚里,我总觉得如果当时我能勇敢一点,太奶奶就不会……”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但现在我知道,愧疚不能改变过去,我能做的,是现在守护好本源,弥补当年的遗憾。”
他的话刚说完,镜子里的场景变了 ——1986 年的他,站在考察队中间,笑着看着虞明、海蓝蓝、王影儿,眼神里满是欣慰。
“真正的本源,是接纳所有可能,却坚持最初的选择。” 古今教授转过身,对众人说,“镜子里的未来,只是一种可能,不是必然。你们的选择,才决定你们的未来。”
虞明看着镜子里的孤独场景,又想起母亲的嘱托、队员们的陪伴,突然明白了 —— 守护本源,不一定要孤独,他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共同守护。
他走到镜子前,坚定地说:“我选择守护本源,但我不会放弃伙伴,我要和大家一起,让守护不再孤独。”
镜子里的场景变了,他站在守鼎台上,身边有海蓝蓝、王影儿,还有考察队的伙伴,青铜镜泛着金光,大家都笑着,眼神里满是希望。
海蓝蓝看着镜子里的普通学生场景,摸了摸佛牌,坚定地说:“我选择做水族的后裔,守护本源,也选择做普通学生,和伙伴们一起上课、生活,两者不矛盾。”
镜子里的场景变了,她穿着学生服,胸前戴着佛牌,身边有朋友,也有水族的族人,大家一起笑着,本命鳞泛着淡蓝色的光。
王影儿看着镜子里的鼎失去光泽的场景,紧紧抱着鼎,说:“我选择守住鼎,守住使命,我相信只要初心不变,鼎就不会失去光泽。”
镜子里的场景变了,她抱着鼎,鼎内的金色粉末泛着金光,三族的后裔围在她身边,一起守护着本源。
陈宇看着镜子里的放弃考古场景,举起相机,说:“我选择继续考古,记录真相,记录三族的使命,做一名有担当的摄影师。”
镜子里的场景变了,他站在考古现场,举着相机,拍着典籍、壁画,眼神里满是坚定,镜头的裂痕也消失了。
就在这时,虞明胸前的青铜镜突然亮了起来,光芒直射向岩壁上的小镜子。小镜子们的光影被青铜镜吸走,在空中汇聚成一幅完整的星图 —— 星图上有三个明亮的光点,分别对应着 “守鼎台”“水族泉”“道教阁”,还有一个中心点,正是他们现在所在的石厅。
1986 年的他们,站在星图中央,与星图上的三族图腾完美重合,就像 1419 年三族先祖站在星图上一样。
“这是‘三才星阵’!” 周教授激动地说,“《水府真经》里记载的,三族先祖用来定位本源的星阵!我们站在星阵中央,说明我们已经通过了‘贪嗔痴’三关,得到了先祖的认可!”
星阵转动起来,光芒越来越亮,石厅的尽头传来 “轰隆” 的声响,最后一扇石门缓缓开启。门后是一个宽敞的典籍室,无数本典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典籍的封面是深蓝色的丝绸,上面用金线绣着三族的图腾,在马灯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
“典籍…… 我们找到典籍了!” 陈宇激动地举起相机,对着典籍室连拍了几张,快门声在室内回荡。
周教授走到书架前,小心翼翼地取下一本典籍,翻开封面,里面的文字是三族的文字,记录着 1419 年三族建造藏经洞的过程,还有本源之力的秘密 —— 本源之力来自鄱阳湖的地心,能控制潮汐,守护一方水土,却也容易被心魔利用,所以需要三族后裔共同守护,通过试炼,净化心魔,才能真正掌握本源之力。
虞明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写着 “守鼎人记录” 的典籍,翻开一看,里面记录着每一代守鼎人的故事,最后一页,写着他母亲的名字 —— 原来母亲也是守鼎人,只是为了保护他,一直没有告诉他。
“妈妈……” 虞明的眼泪掉在典籍上,却没有弄脏纸页,仿佛典籍也在安慰他。
海蓝蓝取下一本 “水族秘史”,里面记录着水族的历史,还有 1943 年的悲剧,最后一页写着:“水族后裔,当以鳞聚气,以心守本源,勿忘使命,勿记仇恨。”
王影儿取下一本 “道教符文录”,里面记录着各种道教符文,还有她太爷爷的名字,太爷爷在里面写道:“鼎在人在,鼎亡人亡,非为执念,实为使命。”
古今教授看着众人,笑着说:“1953 年,我们没能走到这里,今天,你们做到了。” 他的眼眶红了,想起 1953 年的队员,“如果他们能看到,一定会很开心。”
石径在身后延伸,像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脐带。虞明回头望去,岔路口的壁画正在逐渐褪色,那些痛苦与诱惑的幻象,都被他们的勇气和初心驱散了。他握紧胸前的青铜镜,镜背的纹路泛着金光,映出典籍室里的众人,也映出未来的希望。
他知道,大二这场试炼的意义,不仅是找到典籍,更是认清自己 —— 认清自己的使命,认清自己的初心。
无论未来是大三的继续探寻,还是更远的前路,守护本源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三族的使命,已经交到了他们手上,而这,只是守护之路的开始。
“孤独……”
虞明的心脏沉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大二的生活,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泡图书馆的日子,那些热闹的场景,与镜子里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心里犹豫 —— 难道守护本源,就必须孤独吗?
海蓝蓝走到另一面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的,是她放弃水族身份的场景 —— 她穿着普通的学生服,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身边有很多朋友,却再也不提水族的事,佛牌被她藏在抽屉里,本命鳞也失去了光泽。
镜子里的她,虽然笑着,眼神里却藏着一丝遗憾。
“放弃身份……” 海蓝蓝轻声说,她摸了摸胸前的佛牌,佛牌微微发凉,“做普通学生很好,可我不能忘记自己是水族的后裔,不能忘记守护本源的使命……”
王影儿的镜子里,映出的是青铜鼎失去光泽的场景 —— 她抱着鼎,走遍了很多地方,尝试了各种方法,却再也无法让鼎内的金色粉末发光,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青铜容器。镜子里的她,满脸绝望,坐在鼎边,默默流泪。
“鼎失去光泽……” 王影儿的声音发抖,她紧紧抱着怀里的鼎,鼎内的金色粉末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恐惧,轻轻晃动了一下,“我不能让鼎失去光泽,我要守住它……”
陈宇的镜子里,映出的是他放弃考古的场景 —— 他成了一名普通的摄影师,拍着风景、人像,却再也没有拍过考古现场,相机里的日军壁画、三族试炼的照片,都被他锁在了抽屉里。镜子里的他,看着考古新闻,眼神里满是后悔。
“放弃考古……” 陈宇握紧了相机,镜头的裂痕在灯光下格外明显,“我不能放弃,我要记录真相,记录三族的使命……”
古今教授走到一面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的,是 1943 年的场景 —— 年轻的他,躲在草丛里,看着日军抓走马族的少女,却因为害怕,没有出去救人。那个少女,正是海蓝蓝的太奶奶。镜子里的他,满脸愧疚,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1943 年……” 古今教授的眼泪流了下来,声音沙哑,“这么多年,我一直活在愧疚里,我总觉得如果当时我能勇敢一点,太奶奶就不会……”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但现在我知道,愧疚不能改变过去,我能做的,是现在守护好本源,弥补当年的遗憾。”
他的话刚说完,镜子里的场景变了 ——1986 年的他,站在考察队中间,笑着看着虞明、海蓝蓝、王影儿,眼神里满是欣慰。
“真正的本源,是接纳所有可能,却坚持最初的选择。” 古今教授转过身,对众人说,“镜子里的未来,只是一种可能,不是必然。你们的选择,才决定你们的未来。”
虞明看着镜子里的孤独场景,又想起母亲的嘱托、队员们的陪伴,突然明白了 —— 守护本源,不一定要孤独,他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共同守护。
他走到镜子前,坚定地说:“我选择守护本源,但我不会放弃伙伴,我要和大家一起,让守护不再孤独。”
镜子里的场景变了,他站在守鼎台上,身边有海蓝蓝、王影儿,还有考察队的伙伴,青铜镜泛着金光,大家都笑着,眼神里满是希望。
海蓝蓝看着镜子里的普通学生场景,摸了摸佛牌,坚定地说:“我选择做水族的后裔,守护本源,也选择做普通学生,和伙伴们一起上课、生活,两者不矛盾。”
镜子里的场景变了,她穿着学生服,胸前戴着佛牌,身边有朋友,也有水族的族人,大家一起笑着,本命鳞泛着淡蓝色的光。
王影儿看着镜子里的鼎失去光泽的场景,紧紧抱着鼎,说:“我选择守住鼎,守住使命,我相信只要初心不变,鼎就不会失去光泽。”
镜子里的场景变了,她抱着鼎,鼎内的金色粉末泛着金光,三族的后裔围在她身边,一起守护着本源。
陈宇看着镜子里的放弃考古场景,举起相机,说:“我选择继续考古,记录真相,记录三族的使命,做一名有担当的摄影师。”
镜子里的场景变了,他站在考古现场,举着相机,拍着典籍、壁画,眼神里满是坚定,镜头的裂痕也消失了。
就在这时,虞明胸前的青铜镜突然亮了起来,光芒直射向岩壁上的小镜子。小镜子们的光影被青铜镜吸走,在空中汇聚成一幅完整的星图 —— 星图上有三个明亮的光点,分别对应着 “守鼎台”“水族泉”“道教阁”,还有一个中心点,正是他们现在所在的石厅。
1986 年的他们,站在星图中央,与星图上的三族图腾完美重合,就像 1419 年三族先祖站在星图上一样。
“这是‘三才星阵’!” 周教授激动地说,“《水府真经》里记载的,三族先祖用来定位本源的星阵!我们站在星阵中央,说明我们已经通过了‘贪嗔痴’三关,得到了先祖的认可!”
星阵转动起来,光芒越来越亮,石厅的尽头传来 “轰隆” 的声响,最后一扇石门缓缓开启。门后是一个宽敞的典籍室,无数本典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典籍的封面是深蓝色的丝绸,上面用金线绣着三族的图腾,在马灯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
“典籍…… 我们找到典籍了!” 陈宇激动地举起相机,对着典籍室连拍了几张,快门声在室内回荡。
周教授走到书架前,小心翼翼地取下一本典籍,翻开封面,里面的文字是三族的文字,记录着 1419 年三族建造藏经洞的过程,还有本源之力的秘密 —— 本源之力来自鄱阳湖的地心,能控制潮汐,守护一方水土,却也容易被心魔利用,所以需要三族后裔共同守护,通过试炼,净化心魔,才能真正掌握本源之力。
虞明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写着 “守鼎人记录” 的典籍,翻开一看,里面记录着每一代守鼎人的故事,最后一页,写着他母亲的名字 —— 原来母亲也是守鼎人,只是为了保护他,一直没有告诉他。
“妈妈……” 虞明的眼泪掉在典籍上,却没有弄脏纸页,仿佛典籍也在安慰他。
海蓝蓝取下一本 “水族秘史”,里面记录着水族的历史,还有 1943 年的悲剧,最后一页写着:“水族后裔,当以鳞聚气,以心守本源,勿忘使命,勿记仇恨。”
王影儿取下一本 “道教符文录”,里面记录着各种道教符文,还有她太爷爷的名字,太爷爷在里面写道:“鼎在人在,鼎亡人亡,非为执念,实为使命。”
古今教授看着众人,笑着说:“1953 年,我们没能走到这里,今天,你们做到了。” 他的眼眶红了,想起 1953 年的队员,“如果他们能看到,一定会很开心。”
石径在身后延伸,像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脐带。虞明回头望去,岔路口的壁画正在逐渐褪色,那些痛苦与诱惑的幻象,都被他们的勇气和初心驱散了。他握紧胸前的青铜镜,镜背的纹路泛着金光,映出典籍室里的众人,也映出未来的希望。
他知道,大二这场试炼的意义,不仅是找到典籍,更是认清自己 —— 认清自己的使命,认清自己的初心。
无论未来是大三的继续探寻,还是更远的前路,守护本源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三族的使命,已经交到了他们手上,而这,只是守护之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