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鱼灯节彩排
十月末的风带着秋末的凉意,拂过青岚大学逸夫楼前的草坪,却吹不散空气中日益升温的热闹。
鱼灯节正式彩排当日,这片平日里用作学生晨读、野餐的草坪,彻底变了模样 —— 三百六十盏形态各异的鱼灯沿着草坪中央的石板路依次排开,从东到西绵延近百米,组成了一幅流动的 “文明长河” 灯阵。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灯盏上,新石器时代陶罐灯的粗陶表面泛着土黄色的哑光,汉代青铜鱼灯的鳞纹在光线下折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而现代 LED 水族灯则在灯座旁的水面上投下粼粼波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竹篾、绸缎与电子元件混合的奇特气味。
每盏鱼灯旁都立着一块半人高的亚克力说明牌,浅青色的底色上用中英双语和水族古老的象形文字标注着灯的历史背景。路过的学生不时停下脚步,指尖轻轻划过说明牌上凸起的水族文,讨论着那些像游鱼般灵动的符号。
草坪东侧的音响里循环播放着改编版的《水族渔歌》,古筝与电子合成器的旋律交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这一刻显得格外自然。
虞明穿着一件深灰色卫衣,衣摆和袖口绣着银白色的道家云纹,走动时云纹仿佛随着动作流转。
他手里拿着一卷泛黄的《湖海玄谈》复印本,另一只手攥着卷尺,正蹲在宋代灯组前,指导大一新生小林调整一盏 “河灯” 的角度。
这盏河灯以竹篾为骨,外裹半透明的桑皮纸,纸上用淡墨绘着《洛神赋》中的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两句诗,灯座下方还挂着三枚小巧的铜铃,微风一吹便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看,这盏灯的底座要再向西倾斜五度左右。” 虞明说着,将卷尺的一端固定在灯座底部,另一端拉到地面的标记线处,“昨天彩排时我观察过,下午五点左右,夕阳会从西边的教学楼缝隙照过来,这个角度能让灯面的《洛神赋》诗句正好投影到前方的人工湖面上。”
他抬头看向小林,眼神里带着耐心,继续道:
“而且你别忘了,水族有‘洛神是人鱼’的古老传说,投影映在水面上时,波光会让诗句看起来像在水中流动,正好能呼应这个传说,这也是咱们设计这个灯组的初衷。”
同学小林戴着一双白色的棉质手套,指尖因为紧张有些微微发抖。他小心翼翼地扶住灯座,按照虞明的指示调整着底部的支架,目光却被不远处的互动灯组吸引。
“虞学长,那个‘魏晋玄学家与水族诗人笔谈’的灯组也太酷了吧!” 他忍不住感叹道,手指指向草坪中央的圆形互动区,那里立着两盏相对的纱灯,灯旁的感应装置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水族文字。
“我刚才试着用手机扫描那些水族文,想看看翻译结果,结果‘鳞潜羽翔’那句话,翻译出来居然是‘鱼在水里飞’,感觉和原文的意境差太远了,是不是翻译系统出问题了?”小林继续说道。
虞明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试试这个,保证比手机翻译靠谱。”
海蓝蓝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副银灰色的智能眼镜,镜腿上镶嵌着细小的蓝色宝石,正是水族特有的 “海蓝宝石”。
她将眼镜递给小林,指尖划过镜片侧面的按钮:
“这是我们水族研究院和学校计算机系合作开发的 AR 翻译眼镜,用藏经洞出土的水族典籍训练的 AI 模型,能精准匹配古籍里的语境。”
小林戴上眼镜,镜片瞬间亮起淡蓝色的光,他看向互动灯组上的水族文,一行行中文翻译伴随着注释缓缓浮现在镜片上。
“‘鳞潜羽翔,各适其天’,翻译是‘鳞类潜藏,羽类翱翔,万物皆有其自在之境’,还配了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对照!”
小林惊喜地睁大了眼睛,叫道:“这意境一下子就出来了,比手机翻译准确多了!”
海蓝蓝笑了笑,提起自己的裙摆展示给两人看。她今天穿的改良鱼尾裙换了新的配色,裙身的鳞片装饰不再是往日的海蓝色,而是从橘红到浅粉的渐变色,像傍晚时分的晚霞。
“这是我奶奶年轻时最
十月末的风带着秋末的凉意,拂过青岚大学逸夫楼前的草坪,却吹不散空气中日益升温的热闹。
鱼灯节正式彩排当日,这片平日里用作学生晨读、野餐的草坪,彻底变了模样 —— 三百六十盏形态各异的鱼灯沿着草坪中央的石板路依次排开,从东到西绵延近百米,组成了一幅流动的 “文明长河” 灯阵。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灯盏上,新石器时代陶罐灯的粗陶表面泛着土黄色的哑光,汉代青铜鱼灯的鳞纹在光线下折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而现代 LED 水族灯则在灯座旁的水面上投下粼粼波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竹篾、绸缎与电子元件混合的奇特气味。
每盏鱼灯旁都立着一块半人高的亚克力说明牌,浅青色的底色上用中英双语和水族古老的象形文字标注着灯的历史背景。路过的学生不时停下脚步,指尖轻轻划过说明牌上凸起的水族文,讨论着那些像游鱼般灵动的符号。
草坪东侧的音响里循环播放着改编版的《水族渔歌》,古筝与电子合成器的旋律交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这一刻显得格外自然。
虞明穿着一件深灰色卫衣,衣摆和袖口绣着银白色的道家云纹,走动时云纹仿佛随着动作流转。
他手里拿着一卷泛黄的《湖海玄谈》复印本,另一只手攥着卷尺,正蹲在宋代灯组前,指导大一新生小林调整一盏 “河灯” 的角度。
这盏河灯以竹篾为骨,外裹半透明的桑皮纸,纸上用淡墨绘着《洛神赋》中的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两句诗,灯座下方还挂着三枚小巧的铜铃,微风一吹便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看,这盏灯的底座要再向西倾斜五度左右。” 虞明说着,将卷尺的一端固定在灯座底部,另一端拉到地面的标记线处,“昨天彩排时我观察过,下午五点左右,夕阳会从西边的教学楼缝隙照过来,这个角度能让灯面的《洛神赋》诗句正好投影到前方的人工湖面上。”
他抬头看向小林,眼神里带着耐心,继续道:
“而且你别忘了,水族有‘洛神是人鱼’的古老传说,投影映在水面上时,波光会让诗句看起来像在水中流动,正好能呼应这个传说,这也是咱们设计这个灯组的初衷。”
同学小林戴着一双白色的棉质手套,指尖因为紧张有些微微发抖。他小心翼翼地扶住灯座,按照虞明的指示调整着底部的支架,目光却被不远处的互动灯组吸引。
“虞学长,那个‘魏晋玄学家与水族诗人笔谈’的灯组也太酷了吧!” 他忍不住感叹道,手指指向草坪中央的圆形互动区,那里立着两盏相对的纱灯,灯旁的感应装置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水族文字。
“我刚才试着用手机扫描那些水族文,想看看翻译结果,结果‘鳞潜羽翔’那句话,翻译出来居然是‘鱼在水里飞’,感觉和原文的意境差太远了,是不是翻译系统出问题了?”小林继续说道。
虞明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试试这个,保证比手机翻译靠谱。”
海蓝蓝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副银灰色的智能眼镜,镜腿上镶嵌着细小的蓝色宝石,正是水族特有的 “海蓝宝石”。
她将眼镜递给小林,指尖划过镜片侧面的按钮:
“这是我们水族研究院和学校计算机系合作开发的 AR 翻译眼镜,用藏经洞出土的水族典籍训练的 AI 模型,能精准匹配古籍里的语境。”
小林戴上眼镜,镜片瞬间亮起淡蓝色的光,他看向互动灯组上的水族文,一行行中文翻译伴随着注释缓缓浮现在镜片上。
“‘鳞潜羽翔,各适其天’,翻译是‘鳞类潜藏,羽类翱翔,万物皆有其自在之境’,还配了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对照!”
小林惊喜地睁大了眼睛,叫道:“这意境一下子就出来了,比手机翻译准确多了!”
海蓝蓝笑了笑,提起自己的裙摆展示给两人看。她今天穿的改良鱼尾裙换了新的配色,裙身的鳞片装饰不再是往日的海蓝色,而是从橘红到浅粉的渐变色,像傍晚时分的晚霞。
“这是我奶奶年轻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