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回 第二节 发家-《溟渊水劫》

  第二节 发家

  虞卫东就是在那个历史背景下发家的。

  时间退回到一九六八年的夏天,蝉鸣聒噪得像是无数把钢锯在切割耳膜,虞卫东蹲在村口老井旁,正用沾满草屑的麻绳擦拭匕首。刀刃上凝结的暗红血痂在烈日下泛着油光,那是今早被他推进井里的老地主。井水早已被染红,却无人敢上前查看,只因为这个二十岁的混混,在混乱的浪潮中突然成了令人胆寒的存在。

  老井的青苔里藏着虞卫东发迹的秘密。一年前,他在县城的大字报堆里捡到半本残破的报纸,泛黄的纸页被人用红墨水涂得面目全非,但他用猎犬般敏锐的嗅觉闻到了投机钻营的气味。他盯着那张破报纸字看了整整一夜,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他脸上时,他的眼神已经变得像豺狼般凶狠。

  第二天,他揣着自制的红袖章,带着几个同样游手好闲的青年,冲进了村里的祠堂。供桌上的祖先牌位被他一把掀翻,檀木碎裂的声音里,他高举拳头大喊:“这些封建余孽,就是阻挡革命的绊脚石!” 唾沫星子溅在牌位上,瞬间腐蚀出一个个黑洞。他不知道,这些牌位里,正藏着虞家守护地宫秘密的古老咒语。

  那些日子,虞卫东的影子成了村里最恐怖的存在。他总能从别人的眼神里 “发现” 反动的苗头,从老学究的眼镜反光里 “解读” 出反动标语。被他批斗的人,有的被逼着吃牛粪,有的被绑在树上任由马蜂叮咬。有一次,他甚至强迫一个跛脚的老木匠用自己的……木屑纷飞中,老木匠的惨叫声与他的狂笑交织在一起,惊飞了祠堂屋檐下的燕子,那些燕子此后再也没有回来。

  发迹的转折点,是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他在县城的黑市上,用一袋发霉的玉米换来了一台破旧的收音机。当收音机里传出最新指示时,他的眼睛亮得吓人,仿佛看到了通往权力巅峰的阶梯。他连夜赶回村子,用红油漆在自家墙上写下比人还高的标语,油漆顺着墙壁流下,在地上汇成一条蜿蜒的血河。

  凤娇就是在去年的的时候出现在他生命里的。那是个皮肤白得像死人的女人,嘴唇却红得滴血,走起路来屁股扭得像条蛇。她第一次见到虞卫东,是在一场批斗会上。当时虞卫东正用皮带抽打一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皮带每一次落下,眼镜片就会迸裂一块。凤娇站在人群中,眼神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金山。

  “卫东哥,你真威风。” 凤娇扭动着腰肢凑近虞卫东,发间的廉价香水味混着血腥味,让人作呕。她的指甲划过虞卫东的手臂,留下五道浅浅的红痕,“不过,威风可换不来香喷喷的米饭和绸缎衣裳。”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虞卫东内心深处最贪婪的欲望。从那以后,他开始疯狂地敛财。他以清查反动财产的名义,闯进富户家里,将金银首饰、古董字画洗劫一空。有一次,他甚至把一个寡妇的嫁妆箱整个扛走,箱子里的嫁衣在拖拽中沾满了泥巴和鲜血。

  凤娇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她要最新款的上海牌手表,要丝绸旗袍,要进口的雪花膏。虞卫东为了满足她,开始把手伸向公家的仓库。他带着小将们,以检查的名义,将仓库里的粮食、布料偷偷运出来,再转手卖到黑市。有一回,他们倒卖的粮食里混进了毒鼠强,导致三个饥民中毒身亡,但虞卫东却毫不在意,数着手里的钞票,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权力和财富的膨胀,虞卫东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他开始在村里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 “宫殿”。建筑材料都是从被打倒的地主或者富户家里抢来的,青砖上还留着主人家的指纹和血迹。他强迫村民为他免费劳动,稍有懈怠,就会遭到毒打。有个老石匠因为动作慢了些,被他用铁锤砸断了手指,鲜血溅在新砌的墙上,却被他说成是 “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然而,即使拥有了这些,虞卫东依然不满足。他时常站在自家的高墙上,望着远处的群山,总觉得那里藏着更大的财富。直到有一天,他在批斗长鹏老头时,听到了 “族谱” 和 “宝藏” 的字眼,那双早已被贪婪腐蚀的眼睛,再次迸发出饥饿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山在向他招手,而那本神秘的族谱,就是打开金山的钥匙。

  “这次,我一定要得到它。” 虞卫东握紧拳头,暗自下定决心,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拿到族谱,继而得到先祖传下的宝藏!就在此时,黑压压的空中劈下一道闪电,仿佛是命运的暗示。而他不知道,这一次的贪婪,将把他拖入更深的黑暗,也将揭开一个跨越数百年的惊天秘密。